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汉帝国 >

第142节

大汉帝国-第142节

小说: 大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景帝仿佛磕头虫似的,重重的叩头,额头上由红而破,由破再渗出鲜血,还是没有停歇。

“平城之耻已雪!平城之耻已雪!”首中的景卑,不住重复这句话。

这句话,是汉朝数代皇帝数十年的梦想,一朝实现,景帝心中之激动可想而知,远非笔墨所能形容!明用道:“姥姥别的本领没有。唯独看人的眼光还不错。婶糊也小程不识将军时,程将军正在喂马。姥姥就知道程将军是千里驹,喂马屈才了,就把他荐给先帝,才有今日的程将军。”

程不识是箕家的马夫,是窦太后发现其军事才干,推荐给文帝,历经磨炼,终成今日抗击匈奴的名将。

这事,南宫公主是听过的。笑道:“姥姥好眼力。”

“嗯。”簧太后于自己识人的眼光还是挺自得。当仁不让的受了她的夸奖:“南宫,皇上国书一下,你的婚事就是姥姥心头大事了。你可有意中人?”

“姥姥!”南宫公主突然之间。一张粉脸涨成了红色,撒娇道:“你好没劲!”

“好好好!南宫害羞,姥姥不说了。”寰太后笑呵呵的,突然之间。声音拔高:“这是什么声音?”

“姥姥,哪有声音?”南宫公主没有她的耳音,听得不明所以。

“是长城大捷!”窦太后眼盲之人。耳音极佳,凝神静听一阵,终于听出眉目了,喜慰不胜:“南宫,这一仗,大汉胜了!”

“打胜了?”南宫公主尽管一直在等着这消息,可是,当胜利的消息传来时,她仍是激动不已,双手捂面,呜呜的低泣起来。

“南宫,别哭!让姥姥听听。斩首是多少?”寞太后左手拍着南宫的玉背,凝神细听起来。此时的长安,到处都就在吼着“斩首十万”只是,她处在深宫中,听得不太明白。

细听一阵,方才听清,猛的站起身来,用力过猛,身子一晃。差点摔倒。慌得南宫公主忙扶住,吓得不轻:“姥姥!”

“没事!”窦太后的喘息很是急促:“南宫,你知道斩首多少吗?十万呐!斩首十万呐!大汉从未有过如此胜仗!”

右手抓起龙头拐杖,不住点动。每一下点动,就会发出重重的声响。她却是连点不停,一口气不知道点了多少下,嘴里仍是惊呼不断:“十万呐!十万呐!”

“斩首十万?”南宫公尖惊讶得捂住了嘴巴。

“长城大捷!斩首十万!”

,万比

长信宫中发出惊天动的吼声。这吼声洪亮,山呼海啸一般,直上九重天。

出自宫中的太监、宫女、杂役之口。太监的声音尖细刺耳,宫女的声音娇嫩动听,截然不冉的声音。汇成了一首动听的喜悦之歌。

“南宫,去见皇上!见皇上去!”如此大胜,出自景帝之朝,羹太后身为景帝的母亲,那是何等的荣耀。此时此刻,她最想见到景帝,向景帝道贺,分享喜悦。

南宫公主扶住窦太后,快步朝养心殿而去。

此时的窦太后仿佛年青了二十岁。他已经瞎了的眼睛仿佛又能看见路径了,拐技点动中,如飞而去。竟然是轻车熟路,熟悉无比。

窦太后赶到养心殿,却不见景帝。一问之下,原来景帝去了宫阙。

窦太后在南宫公主的搀扶下。忙赶去宫阙。还没有到,就听见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响起:“大汉万岁!”

“皇上万岁!”

此时的景帝,身着皇袍,头戴通天冠。上朝时也是这身装束,却没有一点天子的穆穆之威,倒象个笑弥勒,脸笑意,一张嘴裂着。一双眉头绽放着鲜花,双臂不住挥动,浑身上下,透着一个“喜”字。

“大汉万岁!”

景帝右臂奋力挥动,大嗥一声。

“大汉万岁!”

宫阙下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吼声。出自狂欢的百姓之口。

自从大捷的消息一传开,整个长安就沸腾了,百姓放下手中的活计,尽情的欢呼、呐喊,渲泄着胸中的喜悦。

更多的百姓却是涌向未央宫,来到宫阙下,挥着胳膊呐喊。

当景帝喜滋滋的赶到时,宫阙下已是人山人海,不知道有多少百姓了。他们翘首以待,盼着景帝现身。

在这个皇权至上的时代,如此重大的喜事,百姓最想见到的就是景帝,最想膜拜的就是景帝。

“皇上万岁!”

景帝一现身,山呼海啸般的吼声直上云霄,百姓齐刷刷的伏,叩起了头,更有人激动得呜呜的哭泣起来。

这一刻,景帝仿若处身云端。飘飘然,悠悠然,舒畅卑间流遍了全身。

“大汉万岁!”

景帝身不由主的挥着拳头。大吼起来。

他一吼,百姓自然是跟着他齐吼。数十万军民齐声大吼,那是何等的威势,就是九天之上的浮云都给撕裂。声闻数十里之外。

长安,彻底的疯狂了!

长安的疯狂,不过是整个大汉帝国疯狂的开始罢了。

长城大捷的消息不胫而走,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了大汉帝国,凡有大汉子民的地方,就有喜悦!

汉朝在匈奴的压制下,数十年抬不起头。一旦发威,仿若巨龙怒吼。龙腾万里,竟是以斩首十万的辉煌战绩告慰国人!

这是何等的喜悦,这种疯狂一直持续,持续,足足一个月后方才喜悦散尽。

默默

高庙是供奉刘邦的祖庙,建在城北,靠近洛城门。

高庙占地数亩,有数十间房屋。除了最大的房屋用于供奉刘邦的牌位以外,其余的主要是给守卫高庙的兵士住宿用。

此时,守卫高庙的兵士挥着拳头。仰天大吼,他们吼的不是“大汉万岁”就是“皇上万岁”

第三卷 边塞烽火 第九十二章 要命的追击

秋风如泣如诉,平凭几许悲凉之意。

原野秋风,吹得衰草好似海浪一般翻涌,奔腾远去,很是壮观。

暖阳高悬,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格外暖和,秋风的萧瑟凉意顿去。让人心情大畅。

秋阳、原野、连天衰草,大漠秋景,不乏壮阔,让人赞叹。

可是,逃亡中的匈奴毫无欣赏之意,他们有的只是无尽的惊惶。

“汉人有没有追来?”

“好象没有汉人。”

“累死了,歇会儿。”

七个逃十中的匈奴,裘衣不金,皮帽不存,一脸的惊惶,狼狈不堪。一**坐,大口大口喘着粗气。

“可恶的汉人,竟然不给我们马骑!”

“汉人太可恨!”

匈奴时刻没忘了骂汉人。汉人此番穷追猛打,追得他们无处可逃。无处可躲,让他们吃不好睡不好,时时刻刻处在惊惶之中。

最让匈奴气不过的是,他们竟然要靠两条腿逃命。匈奴自小生长在马背上,哪天不骑马?象这番没有马。徒步逃命的事情,不是匈奴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也是少有的了,要他们不郁闷得要死都不行。

匈奴用他们所知道的最恶毒话语把汉人骂了个体无完肤,这才发觉肚子饿了,好长时间没吃东西了。

放眼一望,大漠茫茫,连只老鼠都没有,哪里有吃的。不吃,饿的没了力气,万一汉人追来,哪有力气逃命。

一个匈奴拔出弯刀,使劲**土里。开始挖草根。虽然草衰时节,秋草枯黄,可是。草根仍然能吃。他一动,提醒了其余几个匈奴,拔出弯刀挖了起来。

七个匈奴,只有两个人有弯刀,其余五人的弯刀早就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没有弯刀,要挖草根就麻烦了。好在,一个匈奴还有几枝箭矢。他只有箭矢,至于弓,早就不知道扔在哪里了。

匈奴对弓箭有着特殊的感情,看得跟性命一般重要,竟然连弓箭都丢了,可见他们有多狼狈了。

这个匈奴取出箭矢,给五个没有弯刀的匈奴一人一枝。五个匈奴接在手里,以箭作刀,挖了起来。

匈奴自小吃牛羊肉,喝马**,什么时间关注起草根了?这玩意只有牛羊才吃,匈奴什么时间跟牛羊一个级别了?

别提匈奴的郁闷劲头了,一边挖着草根,一边咒骂汉人。

挖出草根,略为清理一下泥土,就往嘴里送。草根苦涩难咽,一入嘴里,那滋味真不好受,匈奴忙着吐出来,一脸的苦相,比起苦瓜还苦百倍。

不吃,又没有力气逃路。吃,又太难吃,难以下咽。

匈奴是左右为难,一个个看着草根,陷入了两难境地,多次把草根送到嘴边,却又拿开了。

“得得!”

一阵急促的蹄声响起,远方出现十几个黑点,正朝他们泼风般追来。

“汉人来啦!”

“快逃!”

匈奴发一声响,好象火烧了**似的,从蹦而起,猛蹿出去,又开始了逃亡之路。

一路逃来,脚板磨起了泡,双腿跟灌了铅一般沉,又哪里跑得过四条腿的骏马。没多大功夫,就给追上了。

惊惶中的匈奴一瞧,不由得精神大振,吼起来:“是汉人的百姓!”

对汉军,他们是心有余悸,见到影子就害怕,对汉朝百姓,一点也不放在心上。匈奴打了数十年的汉朝。杀过的汉朝百姓不知道有多少。他们何时怕过汉朝百姓?

“杀了他们!”

“夺取骏马!”

在匈奴眼里,汉朝百姓是任由他们宰割的猪羊,想怎么杀就怎么杀。个个精神大振,斗志昂扬,象极了高昂着头的公鸡。

匈奴正处于困境中,若是杀了汉朝百姓,夺取了骏马,就有骏马代步,有马奶喝,吃的行的全解决了。对于他们来说,这是昆仑神的恩赐。齐声欢呼:“昆仑神!”

“杀光汉人!”

两个有刀的匈奴挥着弯刀,大吼一声,好象下山猛虎般冲了上去。

另外五个匈奴,紧握着箭矢就冲了上去,满打满算,这次有不错的收获,眼里全是美妙的星星。

然而,事情的发展,远非他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当他们发现时,已经来不及了。

汉朝百姓拿的不是弓箭,更不是汉剑,也是不匈奴扔掉的弯刀,而是农具。在汉朝叫做来粘。端在手里,尖利的插好象毒蛇一般,对着匈奴。疾冲过来。

“杀光匈奴!”

百姓人数不多。其吼声却是惊天动地,好象上百人在吼似的。

“哼!”

匈奴根本就不当一回事,冷笑不已。

当汉朝百姓手中的表耗捕在他们身上时,他们才发现不对劲,如今的汉朝百姓早已不是任由他们宰割的猎物,而是愤怒的雄狮。

十几把来耗好象毒蛇一般据在身上,匈奴惨叫不断。想逃,已经晚了。只有不山的倒。

汉朝百姓对匈奴是恨之入骨,哪会轻易放过他们,手中的来耙不停的刺、砸、所,匈奴这罪就大了,疼得滚来滚去,叫了昆仑神,又叫大单于,可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唯有活受罪的份。

利广匕布满了牙齿印,明显是给纹个匈奴啃讨服

三小块肉干,不够军臣单于塞牙缝的。一双眼睛死盯着肉干,再也的不开了。

那些匈奴不由自主的围了上来,脖子伸得老长。

“搜!”军臣单于握住肉干。大声下令:“把裘衣敞开。”

大冷天的把裘衣敞开,这不是找罪受么?匈奴愣住不动。

“还不动手?你们中,还有谁藏的有肉干?”军臣单于终于想起了,逃出营地时。发现不少肉干,匈奴还争抢不体,说不定这些匈奴中就有人带的有肉干。

一听这话,匈奴立时明白过来,忙着敞开裘衣。

有几个匈奴迟疑着不动,不需要军臣单于的命令,匈奴扑上去,从他们怀里搜出了肉干。

一通拨索,竟然拨出了十来斤肉干。匈奴望着肉干,恨不得立时抓在手里猛啃。

军臣单于没有说话,扫视一眼匈奴。抓起最大一块肉干。单于拿了最大的一块,其他的匈奴就可以抢了,呼啦一下,冲了上去。

“砰砰!”

一阵人头相撞的声音响起,夹杂着惨叫声,还有怒骂声。

抢到肉干,就是夺到活路,匈奴哪会放手,你抢我夺,转眼间,就要拔刀相向,大砍大杀起来。

“住手!”

军臣单于暴喝一声,宛如炸雷鸣响于耳际。

匈奴不由得愣住了。

军臣单于手中的弯刀一挥,手中肉干给他削下薄薄一片,送到嘴里。刀光一闪,又是一片厚薄差不多的肉干削下,弯刀平托,送到一个匈奴面前:“这是你的!”

这个匈奴手忙脚乱的抓过,猛往嘴里塞,其他的匈奴看得直吞口水。

军臣单于手中弯刀不断挥起。削下一片片肉干,分发给所有的匈奴。一人一片。

这群匈奴有五六十人,一人一片。也不过吃掉两三斤,还有几斤。军臣单于解下狐裘包好,放在追风驹上,大声道:“这肉干本单于带着。你们放心,本单于决不偷吃。”

这话说得斩钉截铁,让人无法怀疑。匈奴虽然心有不甘,也不好说

么。

肉干放在军臣单于那里,总比给他们相互争夺打杀的好。

一片肉干,连垫底都不够,军臣单于的饥火反倒是给撩起来了。可是,他说到做到,硬是没有动用单于特权吃肉干,紧咬着嘴唇,强忍着。

一双眼睛四下里乱扫,不经意间看见一匹母马的马奶鼓着,不由得眼睛一亮,一下蹦起来,三两步赶过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