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锦衣当国 >

第266节

锦衣当国-第266节

小说: 锦衣当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没来过,我爹从前就是在浙直一带采买丝绸瓷器,经常坐船跟着走,过天津卫的时候,大家都不愿意下船,比山东的临清不知道差了多远。更比不上通州的地方,没想到,没想到居然发成这般”

几个人议论两句,那边陈思宝嘿嘿的笑了起来,仰面朝天的躺着说道:

“没去虎威武馆前,我老子天天骂我,去了之后,多少有个笑脸,说我出息了,王老大在天津卫开海的时候,我拿了自家体已的三千两银子先丢了过来,被他知道,骂了一顿,说我糟践银子,现在他也没话说了,这店铺比我们家城外和保定府那两个庄子进项都多,这次来还叮嘱我看看能不能多投些银子进去”

一帮人嘻嘻哈哈的说话,有人酒意上涌,已经在哪里沉沉睡去,发出了呼噜声。

“大海,回去和张世强一起。把城内城外的店铺理一次,花钱买通伙计掌柜也行,不要怕花费银子,本官知道有不少京里勋贵官员来天津卫开店赚钱,可却不知道到底是谁来开店,尽量查个清楚。”

回程的马速不快,王通开口吩咐跟着来的孙大海,那边孙大海答应了,王通笑着补充说道:

“原本不想知道,以为大家都在一处发财,出了事情多少会照应些,可这一年下来,朝廷那边的骂声丝毫不见少,天下间那有这样的好事,又在这边发财,拿了银子回头就破口大骂的。”

孙大海笑着答应,王通又吩咐说道:

“晚上开桌筵席,让虎头、孙鑫他们也过来,陈思宝他们都是朋友,总要好好招待一番。”

过了中秋,夜晚的天气已经很是清凉,却也是天津卫这边海鲜最肥美的时候,除了这当时令的海鲜,还有从各处送来的野味山货,南北汇集,又有振兴楼那边过来的大厨烹制,可以说是山珍海味俱全。

陈思宝一干人呼呼大睡了一下午,晚上来赴宴的时候可比中午神清气爽了不少,身上的武馆袍服也都脱下。换上了对襟比甲和道袍等常服,也算是个赴家宴的意思。

这些豪门子弟也就是在虎威武馆才学到规矩,行事作为还都随便的很,一进门就有人低声的嘀咕:

“赚这么多钱,这宅子也太寒酸了吧!”

话没说完,后脑勺就被人拍了一巴掌,捂着头转过去一看,却是高了不少的李虎头笑嘻嘻的看着他们,还没等他们招呼,李虎头就在那里笑骂道:

“王大哥每天忙的很,那有你们在京师里逍遥快活,就这宅子还是大家伙劝他才住进来的。”

边上孙鑫笑着抱拳答应,在虎威武馆的时候,大家未必多么亲热,还有些小矛盾在,可此时见面,却自有一种亲切在,一帮人立刻嘻嘻哈哈成一团。

而且陈思宝等人在京师消息灵通,自然知道这李虎头是个什么状况,那可是万岁爷挂在嘴边的亲近人,将来前途无量的。

一入席之后,席面上的菜肴倒是让京师来的这些人惊讶了下,交通不便。时令海鲜运到京师想要不腐坏很难,花费高昂,即便是豪富之家也没有经常吃的习惯,可在天津卫却是正方便。

新鲜海鲜大部分是蒸煮出来,蘸调好的酱醋姜末调味,配上从那边运来的黄酒,又有从关外运来的各色山珍,名厨烹制,滋味醇厚丰美,这样的酒宴,在京师也未必日日能吃到。吃的陈思宝一行人大叫精彩。

大家说些当年的旧事,又探探现在的闲话,都觉得轻松愉快,气氛也越发的好起来,大家重逢开始的拘谨一去,也随便起来。

陈思宝等人年纪在虎威武馆中算大的,进去之后,发现大伙都是以王通为头,他们年纪叫大哥不太合适,也含含糊糊的叫个“王老大”。

几杯黄酒下肚,唐四海嘻嘻哈哈向四周一圈,笑着说道:

“王老大你这日子过的忒清苦了,这端茶倒酒的都是亲兵护卫,弄些清秀丫鬟小厮的伺候有什么不行,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

话没说完,就被一根酱兔腿堵住了嘴巴,陈思宝狠狠瞪了他一眼,王通不在意的笑着解释说道:

“这些人都是我的心腹,用起来放心。”

陈思宝今晚喝酒倒是不多,不过浅浅抿了两口,话说到这里有些冷场,却正是转换话题的时候,他笑着开口说道:

“不瞒王老大说,兄弟们手里都有些闲散银子,在京师也就那么吃喝玩乐的用掉了,眼下天津卫这地方现在这么红火,种银子长银子的地方,都想丢在这边生生息,给自己赚个将来的花用,可这两天海河边运河边走了走,好地方都让人占去了,其他的地方又还没起来,没个下手处啊!”

听陈思宝遮遮掩掩的说话,王通也不点破,吩咐下人把桌子收拾下,换上茶水点心,然后让护兵们在厅外听命。这才开口说道:

“你想要来做生意这也简单,靠海那边的店铺最近开始兴建,到时候给你们留几间就是了。”

现在天津卫这些铺面是千金难求,店铺本身不过是一个对街的门面,几间房一个小院子而已,储存不了什么货物,但有这么一个店铺之后,实际上也就是有了在天津卫做生意的资格。

南来北往的商人们选择贸易对象的时候,肯定优先要找一个有店铺门面的,而不是找住在客栈中或者在街边游荡的。

而且几个月以来,已经渐渐形成规矩,没有店铺的话,客商们根本不会理会,比如说,海船上运来的货物,有京师来的商人持币待购,可海商宁可把货物卖给在天津卫有店铺的商人,然后再由这些商人转售。

说白了,就是一个信用,租用天津卫的店铺,无形中,天津卫的官方也对这信用有了担保,买了这店铺的人真是坐地发财,没买的则是后悔不迭,如今不知道多少人拿着银子在这边等着买。

王通开口许给他们几个,已经是好大的人情,不过陈思宝喝了口茶,却笑着凑过来说道:

“王老大,在天津卫做个商行货栈的确赚钱不少,可说不上保险,兄弟下面的掌柜算过,现下在天津卫做的好了,一百两银子一年后赚一百两,可有个风险在,大笔银子投下去本来赚钱的生意可以就砸了,保险行,一百两银子一年下来能赚个五十两,可年年能赚,只多不少,这每年店铺的租金是多少银子”

“如今保险行股本已经有二百万,不能再加银子进去了,再加银子进去,一年恐怕分不出什么银钱来,不过,你们几个手里的钱有多少?”

保险行是王通用来降低天津卫贸易风险,和控制天津卫商业的一个手段,开始的份额定下,就不会允许外人插手了。

问起银子多少,陈思宝又靠近了些,声音压到更低,带着些得意的说道:

“各家都出了些,五十万两还是有的。”

王通眼睛眯了下,沉吟了会才开口徐徐说道:

“保险行那边怕是不能,不过倒是有个别的生意能一起做。”

四百零九

陈思宝和唐四海几个人最近虽然很得家中看重。但也没有到谈笑间弄出五十万两银子来的程度。

荣华富贵说到底还是为了个钱字,京师勋贵人家倚靠朝廷拨下的那些俸禄赏赐是不够的,节省着点或许可以,可谁家不是锦衣玉食,还要在外面摆个面子出来的,赚钱总是要多多益善。

赚钱的法子无非是收地租做买卖,京师左近,北直隶各府,也就是那么几处好田地,谁都死死盯着。

皇亲国戚,内廷大太监,外朝大佬,那一年不为城外的争水争地闹些纷争,可庄子放的远了,下人又未必信得过,上下其手的,赚到钱赚不到钱不说,没准还要招惹麻烦。

做生意倒是不错,奈何天下间哪有那么多稳赚不赔的生意,稳赚不赔的还是在上面最大的几个人手里攥着,轻易不会撒手的。

其他的。祖祖辈辈好不容易弄出些银钱来,难道在生意上赔了去不成,可这么坐吃山空也不是办法,爵位两代三代的传下来,和天家的情分也没几分了,没银子维持花销,没银子上下打点走动,那就真维持不住了。

天津卫这边开店铺就能赚钱,生意红火的惊人,但也有聪明人能看明白,在天津卫地方随着大批店铺的开设,这暴利红火也会慢慢平静下来,终究还是有人赚有人赔。

可这保险行却真真看不出什么风险来,虽说天有不测风云,但真出事的能有几家,赔付上丢不进几个钱,但保险行的收益增值来自天津卫的基建和各项租金的收取,这可就是稳赚不赔了。

生意赔赚不说,可都需要走路,都需要用港口仓库堆场,都需要租用商铺,这钱不是稳稳当当的入账吗?

何况保险行各项生意都是由天津卫官府支派,还款的担保都是用海上和河上的税银,这更是给人安了一份心。

这样稳赚不赔,而且间接直接可以控制天津卫商界的保险行,王通也不会让他们插手进来,目前王通三江商行和其他两家货栈商行在保险行有最大的话语权。如果再进来这五十万两银子,立刻打破持股份额的平衡。

不过京师内的勋贵们凑出了五十万两银子,并且让陈思宝他们来询问观望,这样的投资王通自然不会放过。

而且京师那些勋贵们有五十万两放在天津卫,为了这一大笔钱财的安危想,这些人肯定会站在天津卫这边,为天津卫摇旗呐喊,提供帮助。

“莫说什么闲钱不闲钱,这是京师多少家的银子?”

王通直截了当的问道,陈思宝嘿嘿笑了两声,开口回答说道:

“我家和唐家出的最多,他们几个家里也都不少,其余亲戚朋友,还有些在京师的世交,还有个十几家,大家手里的闲散银子凑了凑。”

“你我是虎威武馆一同出身,有些话也实话实说,保险行那边不行,但有些别的生意可做!”

听到王通这般说,陈思宝脸色阴了下,他在京师就没怎么吃过亏。飞扬跋扈、春风得意到今天,提议被别人驳回,立刻有些受不了,不过他反应的也快,知道什么人得罪的起,什么人得罪不起,面前这位就是抽他耳光,他还没出说理的人物,匆忙挤出些干笑问道:

“王老大,家里长辈这次让我过来,就是问问王老大你这边有没有一起发财的法子,要实在不行,河边海边的铺子也行。”

王通笑了笑,摆手说道:

“你们既然求到我这里,怎么能让你们扫兴回去,两个生意,你看看愿意不愿意做!”

众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来,王通开口说道:

“一是造船,关外有钱,奈何货物走山海关费时费钱,山东到辽镇金州那边又是小打小闹,如果咱们这边造出船来,贩运货物去关外买卖,再运回特产,那赚的金银是车载斗量,莫说去往关外辽镇,就是天津卫又有多少人想弄艘船出海贸易,可船匠稀少,连买船都没有地方去买。不过造船也是花费大笔银子的勾当,一家一户承担不起,需要众人集资凑钱,只要建成,必然大笔金银进帐。”

说到这里,看到桌上几个人都有苦苦思索的神色,王通又继续说道:

“第二个就是借贷,辽镇运了几百根大木来天津卫的事情你们都听说了吗?”

看到众人点头,王通笑着说道:

“贩运木头那人赚了银子,在天津卫大肆采买,带了整整二十几船的东西回去,听说咱们天津卫的南北货物在关外价钱最起码翻个一倍,带了那边的特产再回来,这又是一笔大进项,天津卫这边的三江商行和几家商行知道了,就想趁着封海前后跑一次,你们也知道,这消息早晚大家知道,去得人多了,货物多了,价钱早晚要降下来,赚的也就不会那么多,所以这次这几家商行准备集合百余艘船。多多带些货物过去,可前面这几家商行都在保险行投了不少现银,百余艘船的货物需要的款子不凑手,所以就想借贷。”

听到这时,大家都有些明白,注意力完全被王通所说的所吸引:

“稳赚不赔,他们想要借一笔钱,这笔钱回来就还,给二成的利息,本来我打算让保险行借出去,可这么多船出海。保险行还要上保的,他们又是保,又是借的,放在一家不合适,所以这生意就准备叫上几个人凑出这笔钱来。”

海船从天津去往辽镇,往返不用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就有二成息,这可是划算之极的买卖,众人都是心动。

王通手拍了下桌子,笑着总结道:

“天津卫的生意如今做到了关外,今后还要做的更远,这样缺银子要借贷的肯定会越来越多,我打算专门成立家店铺,就做着借贷生息的买卖,不知道你们几位有没有什么兴趣?”

富贵人家多有把家里闲钱借出去生息的生意,往往都是高利贷的买卖,可那是小额的银钱,这几十万两上下关系太大,却不敢用高利贷的法子,王通所说的这种,环环相扣,倒是稳妥。

从京师来者几个人中,除了唐四海是皇商背景,懂得些买卖经济之道,其他人最多也就是个似懂非懂,王通一套套的说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