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行大唐-第14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河南尹张全义出兵了,因为张全义是河阳节度使李罕之是张全义的“刻臂为盟,永同休戚”的患难之交,又是李罕之的下级,两人去年曾趁蔡州将领孙儒回救蔡州的机会攻陷了河阳。
李罕之在得到河阳后并不知足,不久后又出兵攻晋、绛两州。恰逢战乱之后。四野无农作物,李罕之部下到处抢夺以为军备,甚至在饥饿难耐的时候还以人为食。绛州刺史王友遇不敌李罕。于是献城投降,李罕之进攻晋州,河中节度使王重盈无奈只能派使者求援于朱全忠。
李罕之虽然作战有胆有谋,但在治理地方、安抚百姓上却无谋无略。所部苛刻残暴、贪得无厌、反复无常。很不得民心。作为老搭档,张全义很对得起李罕之,军备充足的他不但配合出兵,还提供粮食军备,可谓尽心竭力。
再强大的后勤能力也不足以支持数万军队长期的作战,人吃马嚼的消耗过于巨大,当李罕之进攻晋州的时候,张全义的供应已经有些跟不上。
李罕之可不管这些。当张全义第二次向李罕之诉苦的时候,惊人的一幕出现了。李罕之竟然让河南府吏狠狠用鞭子教训了一番“无能”的张全义。
张全义的河南尹,李罕之的河阳节度其实都是得到朝廷认可的,同时,强大的李克用与朱全忠为了各自利益都在笼络他们。朱全忠上表,李克用也上表,李罕之还因此得到了一个同平章事的荣衔。
压迫就有反抗,张全义算是彻底看清了李罕之,这一次,张全义决定不好好玩了。
备受压力的王重盈得到了机会,他怎么也想不到有这样的好事,张全义派人来,竟然要和自己结成同盟共同对付李罕之。
。。。。。。
。。。。。。
“螳螂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其后!”
这支黄雀好大好大,庞诩对陈墨是越来越佩服了。
光启皇帝死了,谁也想不到,左睿在祭奠皇帝的同时,已经有三万军队进入华州。
这是一次长途奔袭,华州刺史韩建已经做好了准备,他也派兵一万协助忠武将军云宽,而庞诩将作为参军总掌后勤工作。
张全义协助李罕之进攻晋、绛两州,东都洛阳兵力空虚,四百里的距离,三天时间绰绰有余,东都洛阳怎么可能阻挡住左睿的兵锋。
朱全忠此时并没有像皇帝希望的那样,他没有立即进攻处于劣势的秦宗权,而是四处扩张自己的势力。派人北上,拉拢魏博兵变的获胜者,建立起黄河以北东面的同盟者。李克用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在拉拢诸势力的同时,他也派兵开始支援王重盈。
庞诩想不佩服陈墨都不可能,这个时机抓的太准确了。取东都洛阳等于把张全义赶到北方,让他没有回头路,想不参与北方地盘的争夺都没办法。陈墨的意图很明显,破坏朱全忠和李克用收拢地方势力的计划,让河南道北方乱起来,让朱全忠和李克用互相咬起来,好从中渔利。
枭雄莫过如此,庞诩开始有些不明白,陈墨难道真的要做一个枭雄?那他为什么还要回到朝堂?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就在云宽即将兵临洛阳的同时,张全义夜袭河阳,措不及防之下,李罕之全族被俘,他自己仅以身免逃到了泽州。
张全义轻取河阳,而在取得河阳的第四天,一个霹雳就击中了他。
东都洛阳失手,天成军如同天降,攻陷洛阳城仅仅用了一个时辰不到。
更悲剧的是,已经有消息传来,李克用任命李罕之为泽州刺史,仍为河阳节度使。在这同时,李克用派李存孝、康君立率军三万协助李罕之回攻河阳。
回洛阳对付左睿的军队张全义没信心,守河阳张全义也没信心。被逼上绝路的张全义没办法了,他立刻派人把自己的妻子送到汴州向朱全忠求救。机会来临,朱全忠不甘落后,立刻派葛从周、牛存节前去救援,两军对峙在流河店。
混战即将开始,朝野震惊。
皇帝刚刚即位,三个最强的节度使动手了,而且毫无顾忌。
朝堂议论之声不断,最可惜的是,谁也没有办法阻止三个节度使克制。皇帝不能,以杨复恭为首的内官更是一言不发,谁也不愿意做这个出头鸟。
这才做了皇帝几天就这样被无视,皇帝李晔很生气。
生气的后果就是陈墨立刻进宫。
含元殿的翔鸾阁很漂亮,这是一个殿前东侧向外延伸的阁楼,正是春意勃发的季节,环廊曲绕配上小桥流水,再配上充满绿意的绮丽美景,让人心旷神怡。
自己的兄长还没有入葬,做皇帝没几天就发生这样的事情,李晔没办法心旷神怡。
“大郎你告诉我,左将军为什么要出兵东都?”
“陛下,大将军若不出兵东都,这东都属于谁控制?”陈墨恭恭敬敬站在翔鸾阁的窗前,春日的阳关照的人感觉很温暖。
“张全义是被逼无奈,可陛下想到没有,张全义最后会投靠谁?”陈墨当然不能等皇帝回答自己,他继续自己的解释:“还不是要投靠朱全忠或者李克用,这两人的势力越来越大,做一个黄雀未尝不可?”
“谁是那个黄雀?”李晔看向陈墨。
“陛下,朱全忠与李克用都想收拾魏博军乱后的势力与地盘,目前谁也无法阻止他们之间的争斗,朝廷做一个黄雀岂不更好?”
“朝廷。。。朝廷什么时候有令让左将军取东都?这是擅自出兵!却又如何做这个黄雀?”李晔盯着陈墨。
“既然左将军已经取了东都,那陛下就封一个大将作东都留守,同时再封一个河南尹。东都留守只掌军事,河南尹管理民政,并按照军士的数量配发粮饷。以东都附近的出产现在供应几万军队没有问题,陛下难道不喜欢做一个黄雀?”
军政分离,这好像回归了唐初,李晔想不到陈墨竟然做了这样的安排,他沉吟片刻道:“可行吗?”
“回陛下,可行不可行可以试着来,关键是看由谁做这个东都留守,谁做这个河南尹。”
“左将军也是这个意思?”
“若是左将军不同意,我就去做这个河南尹。”
陈墨很坚决,坚决的让李晔吃了一惊:“大郎你做河南尹很合适,只是。。。朕的身边无人,还是让别人去吧!”
这明显是在搅局,陈墨和左睿在配合着搅局,李晔怎么会不明白,只是他舍不得陈墨这样离开。一个东都会牵扯很多事情,尤其是会对朱全忠形成威胁,这种危险之地李晔可不想陈墨去冒险。
三个最强的节度使,唯一还稍稍听话的只有左睿,李晔终于体谅到了自己兄长昔日的难处。笼络、维持现状还被追着跑,政令不出朝堂,看着这些节度使强大下去,本身就是无奈。既然左睿做了,那也没办法,总不能让左睿退出东都让给更不听话的人。
“军政分离本身就是最合理的方式,陛下需要的是控制,左将军的手下微臣保证陛下能够控制,只要派出一个有能力的河南尹就可以了。”陈墨继续侃侃而谈:“陛下可以与诸位宰辅进行商议,这应该没有问题,想来诸公会配合陛下。”
抛给了自己,陈墨竟然把这个点子抛给了自己!
李晔瞬间明白过来,陈墨和左睿再给自己造势,在给自己这个新上位的皇帝造势。尽管左睿出兵没有通知朝廷(通知也是光启时代),他的忠心应该没有问题,这完全是陈墨的点子,已经不用质疑。自己人果然是自己人!陈墨不但让文官选择了支持自己,还给了自己这样一个巨大的支持。
。
247皇帝的决定
春季正是农忙时节,作为屯田郎中,陈墨陈郎中的事情多了起来。
兼职的太医令也不管太医署招生的事情了,身为太医令的陈墨竟然大张旗鼓,带着数百人下乡去了。
光启皇帝要继续祭奠,朝堂要继续处理政事。
皇帝临朝,文武百官奏事,大丧期间,诸事简单。河南道的事情太乱,也太复杂,谁也不愿意提起,奏事眼看结束。
“诸卿无事,今天正好说一说河南道与东都的事情,请诸位爱卿畅所欲言。”
本来就不愿意提,谁承想皇帝竟然提了起来,众位大臣面面相觑。看来这位新皇帝的执政能力仍旧不行,河南道的事情涉及到三个最强大的节度使。当年光启皇帝还是被小小的朱玫追的差一点成为俘虏,以至于跑到兴元两年,何况是涉及到这三位更加强悍的节度使,除了笼络和静观其变还能怎么样?
在朝堂议论这件事充满危险,没有人说话,皇帝的话让整个朝堂冷了场。
作为第一宰辅,萧遘只能站了出来。
“陛下,河南道吴兴郡王正在梳理,陇西郡王也在平复兵乱,现在左使相派兵去了东都,朝廷尽管安抚地方即可,想来不日就可太平无事。”
还是静观其变,就是说的很漂亮。
终于有了说辞,官员们也不客气了,一个个开始各抒己见。
说法有些诧异,可目标一致。意见一致,静观其变,河南道总会太平下来。不是萧遘和众位大臣们无能。而是节度使太强,随便一个跑来京师都能让天子离开龙榻,好容易京师有了皇帝,再出现当年的事情,责任谁也承担不起。
“那就派一个官员去担任河南尹,诸位爱卿看谁合适?”
皇帝再次发话,官员们再次陷入沉寂。谁都知道目前的状况,三个节度使争地盘,派一个新的河南尹左睿同意吗?朱全忠攻过来还说不准。谁敢去?
“陛下,兵凶战危,微臣认为东都应暂由左使相署理,待河南道平静下来。再派官员也不迟。”已经兼任了中书令。封了开国公,韦昭度总要站出来表示一些自己的观点。
韦昭度做的很稳,说的仍旧和众人一样,皇帝终于明白了,谁也不愿意让朝廷去趟这浑水,以免惹祸上身。
“魏国公怎么看?”既然文官意见一致,皇帝干脆对准了杨复恭。
“陛下,微臣。。。以为岐国公说的有道理。河南道各地方征伐不断,不若。。。。。。”
“好了。朕知道了!”皇帝算是明白了,文官没有进取之心,宦官也同样如此,谁也不想去惹三个节度使,静观其变成了统一意见,都在求稳。
身为皇帝,总要有些作为,李晔也想做一个英明神武的君主。可现实很残酷,臣子们过于谨慎,李晔感受到了一个皇帝的不容易,宰辅老成持重不是错,错的是没有进取心,大唐就永远没有希望。
“御史卫重霖不是刚刚回京尚未任职吗?让他去做河南尹,天成军宣威将军陈崮加授壮武将军担任东都留守,朕做主了!”李晔能够记住的臣子中也就这两个比较合适了,无一例外,两个人全部是陈墨曾提到过的人。
卫重霖正直敢为,陈崮骁勇善战,的确是合适的人选,可左睿能同意吗?大军距离京师太近,转眼即到,惹怒了他怎么办?大臣们立刻开始阻止。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尚需谨慎!”
“陛下,河南道。。。。。。”
。。。。。。
“颁旨吧!朕意已决!”
反正陈墨做了保证,李晔不管了,留下话起身,拂袖而去。
整个朝堂一片愕然,这位皇帝陛下太意气用事了,一意孤行,皇帝就这样走了。
“陛下,陛下!等等微臣!”杨复恭也不管朝堂上惊呆的众位朝臣了,他扭身就向皇帝追了过去。
三位宰辅你看我,我看你,陈墨不是说这位皇帝陛下很通情达理,英明睿智吗?这也太独断专行了!难道是众人被陈墨忽悠了?
不行,赶紧去找陈墨。
韦昭度和陈墨没那么熟,任务交给了杜让能和萧遘。
工部没有发现陈墨的影子,跑到翰林院仍旧没有找到,太医署也白跑了。两位宰辅辛辛苦苦追到了家中,到了陈墨家终于知道,陈墨去巡视了,为了促进农耕,昨天就出了长安城。
“一定是他干的,错不了!左相取东都的主意一定是他出的,这官员的安排也是他的风格!”杜让能醒悟过来,这很明显是陈墨的风格,这次皇帝一意孤行陈墨脱不开干系,一定是与皇帝有了默契,否则不可能这么巧正好去乡间巡查。
杜让能也不算特别冤枉陈墨,奇袭东都洛阳实行军政分开是他的注意。但谁来做东都的留守与河南尹真的与他无关,那只是皇帝能够记起这两人,直接就授官而已。
“我看也是这么回事!”萧遘被杜让能提醒过来,他看出来,这位新皇帝有时候是有些冲动,有些不计后果的毛病。可这是军国大事,事关江山社稷,皇帝不听任何人的意见就这样做绝对有原因。
“那就赶紧去找!”
“陛下那里怎么办?不签署授官文书陛下脸面何在?”皇帝刚刚即位,总要给些面子,萧遘看向杜让能。
杜让能稍稍思索:“那就办,让两人去上任,我就不信取东都不是子涵出的主意,我看这次陛下授官估计也是商量好的!”
“这是在给陛下增加威仪啊!只是。。。子涵应该提前告诉我们一下,岂不更好!”
两位宰相终于猜出了这件事的前因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