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伐清 >

第479节

伐清-第479节

小说: 伐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我们依旧是他们无法挑战的强大敌人,不让他们知道我们会毫不犹豫地运用这个力量去打击挑衅者,两江的局面就会失控,甚至湖广都会离心离德。”

邓名结束了他的发言,环顾了一下会场:“我提议立刻动员,增收特别税,希望诸君能尽快讨论出结果,并确定特别税既能满足需要,也不至于让同秀才们不堪重负。”

带着军方人员走出会场后,邓名对周围的同伴说道:“知道我为什么不担心这里出郑经么?”

“知道,”任堂飞快地答道:“都府这里谁也别想拉出军队来。我看没有议会的批准,我们五个中校连一个兵都指挥不动了,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提督这样卖翡翠、自掏腰包发军饷的。”

当知府衙门的方向响起连续的炮声时,春熙路上的同秀才们都停下手中的工作,向知府衙门的方向张望。

“又动员了?”

炮声还在继续传来,大批骑马的亭士从衙门的方向跑出来,奔向成都的各个亭,他们向路上那些面露迷惑的人们高声喊道:“八十三对十七,紧急动员,出兵!六十一对三十九,特别税!九十五对五,战争公债!”

连续几个亭士从门前高喊着跑过后,骡马行的老板大步流星地走出门外,刚才的炮声就是召集成都府的议员参与讨论本府的动员人数,以及向各个阶层征收多少特别税,当然也包括战后红利的分配。

“不是说最近不会打仗么?”骡马行的老板急匆匆地赶去,他可不想因为缺席,结果发现自己和同行承担了不公平的负担:“要是国公没有好的理由,我可没钱了。”

……

五天后,四川工业银行的董事长于佑明就急如星火地赶到了重庆,见到了清廷任命的四川巡抚高明瞻。

“高巡抚,这是二千万两白银的四川战争公债,请高巡抚收下,付银子吧。”于佑明开门见山地说道。在动员令通过的同时,也决议发行战争公债。尽管要付利息,但当四川人发现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胁后,这点利息也就算不得什么了。四川急需一笔军费来应付大军沿途的各种开支,如果能多卖出去一些战争公债,那么特别税也可以少收一些,这对各行各业都有好处。现在川西的同秀才都不宽裕,刚才他们还踊跃购买了一次建设公债,因此要是其他地区能分担一些当然更好。

而且债券还有保险的作用,如果重庆在掏钱买了战争债券后还敢挑起事端,那帝国政府就会毫不犹豫地拒绝偿还。

“这……这是从何说起呢?”高明瞻吃惊地说道。前不久就是这个于佑明,笑眯眯地来到重庆,劝说大清四川巡抚衙门和重庆驻军支援明军在江油的开荒建设。

虽然对方笑得很和善,但高明瞻他们也不愿意断然拒绝,毕竟于佑明都说了,这是考验重庆和成都的友谊的时候了,所以高明瞻他们最后还是不情不愿地凑钱买了两千两银子的建设债券。

但今天于佑明的脸上没有一丝的笑意,只是冷冰冰地说道:“二十五万两银子,请高巡抚马上付给我。”

“我们没有这么多银子啊。”王明德在边上赶紧帮忙哭穷。

“不对,你们有,我们帮你们算过账了,你们肯定有这笔银子。而且我们还知道你们刚运来了三个月的军饷,这就有二十万两了。我们估计你们现在手里应该有三十五到四十万两白银,所以才要你们付二十五万两。”

“国公保证过我们两家是平买平卖,而且军饷又怎么能挪用?”刚刚回到重庆的孙思克急得汗都下来了。早知道会这样,他就该一早把自己的那份银子直接从西安运回北京,而不该像个守财奴似的放在重庆来欣赏。

“现在管不了那么多了,你们不掏钱,我军就要发起进攻。说实话,我们也不想在重庆耽误时间,不想中断了珠宝生意,但是担心你们会来攻打我们。”

“绝对不会,天地良心啊,我们连刀都没有了,军营里刻刀比军刀都多。”胡文科等人都叫起撞天屈来:“于老板一定要为我们说明啊。”

“既然不想和我们打,为什么不买债券?”于佑明把战争仔细介绍了一遍:“只要你们一年里老老实实的,这些钱我们会还,还会给你们分红。这么好的东西你们不抢着买么?凭什么不买?给我一个不买的理由!快掏银子!”

于佑明坐在在营帐里喝茶的时候,高明瞻一伙儿愁眉不展地商议对策。扔下重庆逃回保宁是不现实的,那保得住银子也保不住命。而且正如胡文科刚才说的,现在重庆清军的加工工具比武器还多,这仗怎么打?真动手不但命保不住,银子也都得姓邓。

“邓提督他不守信用哇。”

“行了,别哭鼻子了,大老爷们也不害臊。”高明瞻骂道:“好汉不吃眼前亏,先把银子掏了吧。以后记得别光买金刚钻了,也得留两口钢刀。”

“让他们用一半的军饷换战争债券,怎么样?”王明德问道。

“这个办法好。”高明瞻点点头:“都回去召集兵丁,谁不同意就让他拿着金刚钻去和邓提督打。同意的就发战争债券充军饷。告诉大家,只要我们老老实实的,这银子邓提督会还,还会给我们吃红。”

“嗯……”有的将领还在犹豫。

见状高明瞻又一次大骂起来:“担心啥?担心他们拿着金刚钻哗变么?”

被高明瞻一语惊醒后,大家纷纷从帐篷里涌出,各自召集部队去了。

“如果张总督不识好歹,你们很快就能拿到分红了。”拿到银子后,于佑明并没有多耽搁,告诉高明瞻他还要立刻去下游。他的很多同行已经前去武昌推销战争债券了:“等这件事结束了,国公说会给你们敬酒压惊。实际上就是国公手头有点紧,向高巡抚你们借点,你们仗义地借了,国公会记得你们的好处。你们还可以告诉手下,国公保证这事了结后,长江上的货船会更多,你们手下的儿郎也能买到更便宜、更好的东西。”

第57节观感(上)

在债券推销商纷纷赶往下游的时候,邓名也动员了起了第一批征召兵,并开始了随军劳工的征募。

新抵达的移民不能参加军队,除了他们还没有接受足够的军事训练外,议会的禁令邓名也无意去违反,不过帝国议会并没有禁止征召他们为民夫队。所以邓名就打算民夫全部用新移民,因为同秀才若是参加民夫队势必会有更多的条件,而用新移民只要加一条“满一年就获得同秀才身份”就足够有吸引力了。

果然,虽然邓名宣布民夫队不可能转为正式军队,不能给和军人相同的奖金,但榜文贴出后还是有大批人踊跃报名。以致成都府议会立刻来找邓名求情来了,称这个服役一年就能获得公民权,如果因为伤病半路退役也酌情给十二分以上的规矩发出来了,就是他们手下的熟练工人都跃跃欲试。

“既然你们担心,那为什么不立刻追加一条禁令,就是都府报名随军劳工的权如同秀才必须有雇主的同意信,否则他本人就需要向雇主支付赔偿金。”邓名一想也是,现在四川还没有危机到需要把每一个能战斗的人都送上战场的地步,所以对熟练工人的征召无疑是一种浪费。

议员来是想请邓名高抬贵手的,从来没有想过他们可以利用各级议会直接保卫自己的权利,一个议员就迟疑着问道:“这个参议院会同意么?”

显然帝国议会一定会同意限制军队,不让军队抢走对四川生产至关重要的资源,但参议院就不好说了。

“参议员都是我任命的,只有在我在外时,他们才会替我考虑议会法令是否可行,现在我人都在这里,我的意见就是他们的意见。”邓名不假思索地说道,这本来就是刘曜他们的看法,所以上次通过动员、征税和发行债券的时候,参议院那里就是走了一个过场,全票通过邓名的要求:“话都说的这么明白了,你们还担心这个法案通过不了吗?”

五百常备军,四百私人卫队,两征召兵,一千水手,三千劳工,七千人登上船队后,邓名就拔锚出发。这次邓名把李星汉、任堂留下守卫成都、叙州,其他三个人会在成都和叙州继续招募部队,然后带着他们去追赶邓名的脚步。

赵天霸自告奋勇出任前锋,不过邓名并没有把这个任务交给他:“每次不都是我亲任前锋?再说现在湖广、两江可能已经蠢蠢欲动了,我越早赶到就容易让他们老实起来。”

在离开成都之前,邓名又让帝国议会进行了一个授权表决,除了给予邓名自由采取军事行动、决定外交对策和条款外,还命令他攻击那些不肯购买大明战争公债的府县。

“这是国公为了毁约找借口吗?”任堂看到邓名刻意搞了这么一个决议出来,不无讽刺地问道,不过他认为这根本是掩耳盗铃,就是有这个决议大家也会认为是邓名毁约。

“生死存亡之际,个人的诺言根本不值一提,不过若是毫无理由的毁约,那以后就不会有人相信与我们的合约,所以必须让所有人都清楚,我们的规矩是什么,只要遵守这些规矩就我他们就是安全的。”邓名解释道,接着又笑道:“现在天子南狩,本公又不是曹操,所以服从议会命令,以示大公无私,没有趁天子不在就窃取权柄为己有。”

任堂楞了一下,再次开口反驳道:“国公认为办了一个帝国议会自话自说,就不是曹操了吗?”

“我要是曹操,还能容得下你任荀彧在这里胡说八道吗?”

……

邓名顺流而下的时候,那两个英国商人也跟着启程,他们二人本来在记录成都的物价、手工业品种类,但得知下游风云突变后,这两个人饶有兴致地观察了四川的动员情况。对这两人来说,这是最重要的情报,决定他们是否还有兴趣和明军进行商业往来。而在邓名启程时,这两个英国商人也急忙要求跟着同行,邓名思考了一下,同意了他们这个要求,向潜在的贸易伙伴展示军力没有坏处。

“公爵大人的议会成员比我国的议会成员更复杂,可以在避免的不满的情况下征更多的税,动员更多的士兵,不过这样军费花销也更大了,算是更有利弊吧。”一个英国商人和邓名站在船舷边聊天时,伸手指了一下岸边熙熙攘攘的人群:“要是在我国,水手根本不用付钱,直接从岸边抓就可以了,反正渔民在议会中也没有代表。”

邓名顺着英国人的手臂看了看,江边的四川渔民已经看到了邓名旗舰上的两面军旗,虽然他们对断箭旗还不熟悉,但都认出了三堵墙旗,纷纷用木浆和棍棒击打着水面,向出征的帝**队发出欢呼声。

从这些笑逐颜开的热切支持者脸上收回目光,邓名转头问英国商人:“你们并非军队,抓本国渔民不犯法吗?”

“当然不犯法,我们会向国王和女王陛下交税,商人在议会中有代表。”英国商人理直气壮地答道,同时还一脸崇敬的追忆起他们伊丽莎白女王:“女王陛下发现英国的水手太少,若是连番大战未必经得起消耗,就立法规定每周三天不许卖肉只需卖鱼,这大大增加了英国渔民的数量。海军或是我们扬帆出海时,就在海岸边抓渔民服役,从来不愁水手不够。”

根据英国商人的描述,现在英国渔民由于没有议会代表权,和中国佃户的遭遇也差不多,甚至还要可怕,因为随时可能祸从天降,被一条过路的战舰或私掠船抓走。据英国商人说,他停靠在崇明的商船上就有大量这样绑架来的本国渔民,靠岸后,这些底层英国水手还都被锁在船只的甲板或是大炮上,以免他们逃亡。

“这些人都是凶残无知的野兽,”一个英国商人显然很聪明,汉语已经相当熟练了,另外一个也在努力学习中,还能和邓名讨论一些有关美术和音乐的高雅话题,但说起被他们绑在底层甲板里的英国同胞时,商人显然没怎么把他们当人看:“他们浑浑噩噩的脑地里整日就盘旋着叛乱的念头,一有机会就会谋杀领导他们的绅士和资深的水手;要不就在货舱折磨可怜的黑奴,有的都被他们搞残疾卖不出去了;到了贵国后,也绝不能放他们上岸,否则他们就会当街杀人,制造事端。”

对英国商人的评价,邓名不置可否,无论如何,能为明军提供货物的是这些充满探险精神,完全没有道德负担的英国船长,而不是那些锁在甲板下的可怜水手。

从成都到叙州一路上,听说消息的川西百姓都向明军舰队致意,经过叙州的时候,那里的人已经知道军队是为了确保帝国在下游的利益而紧急动员出发的,各种补给品在各个商行的配合下早已经准备好,让明军能够不做停留地通过叙州,尽快向目的地前进。

在英国商人的的私人日记上,他写下了对邓名的印象:“公爵年轻而且聪明,受过良好的教育,令人尊敬。公爵的卫队装备精良、士气高昂,不过公爵也告诉我,这种军队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