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世界近代后期生活习俗史 >

第11节

世界近代后期生活习俗史-第11节

小说: 世界近代后期生活习俗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黑留袖”、“色留袖”、“本振袖”、“中振袖”、“访问着”(即礼服) 

等之分。所谓“留袖”和服,指的是短袖和服。“黑留袖”和服往往饰有精 

致的花纹,它是中年女子的礼服,在婚礼、宴会及隆重正式的场合穿用。“色 

留袖”是指各种颜色的和服。“振袖”指长袖和服,它是老年女子的豪华传 

统服装,袖子往往长达一米左右,甚至垂至脚踝,一般是在庆祝结婚或毕业 

的宴会及节日的时候穿。还有一种和服称为“色无地”,这类和服没有花纹, 

但有颜色,是较为随便的和服。作为礼服的“色无地”有喜服和丧服之分, 

丧服多为素色、黑色或白色,造型与“留袖”无大区别。 

     和服不用纽扣,而是全部用带子来束缚和固定造型,通常一套和服需用 

七八根带子,带子完全不外露。着和服必须穿木屐,日式木屐为流线型,上 

面用带子系住脚趾,底下前后有两个齿支撑鞋底。着和服还必须打和伞,和 

伞用竹架和绸料制成,上面饰以优美的图案。 

     女子穿和服时,最常见的发型是把头发往上梳,显得十分蓬松。头发上 

一般用木梳或首饰点缀,以突出头发的光洁美。 

      (6)喀尔喀豪古人的传统服装 

     喀尔喀蒙古人的传统服装是袍子,其特点是宽大袖长,领子较高,纽扣 

在右侧。袍子的领口、袖口、边沿,常用漂亮的花边点缀。袍子的颜色因地 

因人而异。夏季穿的是单夹袍,一般为浅色;冬季多穿老羊皮做的袍子,多 

为深色。 

     穿蒙古袍必须扎腰带,腰带主要有布料腰带和绸缎腰带两种,其颜色要 

与所穿袍子相协调。男子扎腰带时,多半把袍子向上提,显得精干潇洒,骑 

乘也方便;女子则相反,扎腰带时,让袍子向下舒展,以显示身躯的苗条、 

矫健。 

     穿蒙古袍还必须穿靴子。蒙古靴分布靴和皮靴两种。布靴用厚布或帆布 

做成,穿起来柔软、轻便;皮靴用牛皮、马皮或驴皮制成,结实耐用,便于 

防寒防水。 

      (7)朝鲜人的传统服装 

     19世纪时,在东方的各民族中,朝鲜人的衣着是比较独特的。女子上身 

为小巧玲珑小灯笼袖,斜襟飘带短衣,下身从胸际束多褶裙。裙有长短之别, 

长裙及于脚面,短裙仅及膝下。着短衣配长裙,显得稳重、老练;配短裙则 

显得轻快、活泼。朝鲜女子的裙子还有筒裙和缠裙两种。缠裙整片围缠于身, 

侧边自成开启,举步方便。朝鲜男子的服装,上衣类似女子穿的斜襟飘带短 

衣,但一般都是白色,并且还要外加深色坎肩。下身则穿裤腿宽大的灯笼裤, 

显得豪放豁达。外出时,还要穿上斜襟布带纽扣的长袍,头上戴顶小礼帽。 

此外,朝鲜人不论男女,一般都喜欢穿白色的鞋。 

      (8)库尔德人的传统衣着 

     库尔德人是西亚地区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土耳其、伊朗、 

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他们的穿着别具一格。男子通常是缠头巾,头巾以白 


… Page 45…

色居多,彩色和花色次之。上身不论穿短衣还是长衫,都要在腰间围一条宽 

带。下身一年四季都是大灯笼裤,但夏季的质地薄,冬季的质地厚。女子一 

般都穿色彩艳丽的服装,常年都穿裙子,很少戴面纱,但喜欢装饰,通常佩 

戴的饰物有项链、项圈、手镯、戒指和耳环等。但在去清真寺作礼拜时,库 

尔德女子也得穿上大黑袍子,将全身从头到脚都遮盖起来,只留两个眼孔。 

      (9)马来人的传统穿着 

     马来人的传统服装以肥大为特色。 19世纪时,男子的下装大多是用普 

通的单色布料做成的纱笼,这种纱笼用数尺长的一块布缝合两端而成,可以 

从头贯穿下去;男子上装没有衣领,袖子十分肥大,而且长到手腕,胸围宽 

敞,长至臂部,罩住纱笼。传统的女装包括上衣和纱笼两部分。衣宽如袍, 

袖长至腕,衣长过臂。纱笼也十分宽大,一般长过足踝。女子纱笼上饰有各 

式金黄色图案。马来女子在穿这种传统服装时,头上还披一条薄如蝉翼的单 

色鲜艳纱巾。 

      (10)尼泊尔人的服装和装饰 

     在19世纪时,尼泊尔人平日穿着简单,衣服多为棉制品,质地粗糙, 

颜色单调。未婚女子大多上穿无领大摆短袍,长至膝盖,下穿齐脚背的长管 

裤,披薄纱。女子无论婚否,一般都不穿鞋,额头上涂点朱砂,称为吉祥痣。 

年轻女子均梳长辫,上年纪的则梳发髻。山区女子讲究戴耳环或鼻环。 

     每到节日或接待客人时,男子上身穿宽大而长过膝盖的衬衣,外套西 

服,(这是深受西方影响的结果)下身穿紧腿的白色长裤,头戴黑色平顶圆 

形无边帽,脚穿皮鞋。女子则上身穿紧身短衫,下身穿深色裙子,然后在身 

上罩一宽而长的色彩鲜艳的“纱丽”,还佩戴多种首饰。 

      (11)土耳其人的传统穿着 

     19世纪时,土耳其仍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制国家。人们的传统衣着是:男 

子穿长袍、灯笼裤,头戴红色的土耳其高筒毡帽或呢帽;女子穿黑袍、灯笼 

裤,面蒙黑纱。女子进清真寺,必须黑衣覆体,只露眼睛。 



                                7。饮食习俗 



     亚洲大陆的各民族,由于各自有着不同的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因此各 

自的饮食习俗也不尽相同,相互之间差异较大,这种特色在19世纪仍很明 

显。 

      (1)阿富汗人的饮茶嗜好 

     19世纪时,阿富汗人由于信仰伊斯兰教,所以平日不喝酒,只喝茶。一 

般来说,城镇人爱喝红茶,乡下人爱喝绿茶。来贵客时,则敬客人无籽葡萄 

酒。阿富汗人认为,无论是绿茶还是红茶,都需放入铜壶中煮,喝时再加糖, 

味道就更好了。 

      (2)沙特阿拉伯人的饮食习俗 


… Page 46…

     沙特阿拉伯人一日三餐。早餐大多是清淡的甜食,有面包、香茶,以及 

干酪和鸡蛋。午餐主食是米饭、面包,副食以肉为主,蔬菜为辅。人们一般 

爱吃羊肉和骆驼肉,不喜欢吃牛肉。晚餐亦较为清淡。午餐和晚餐后,都要 

喝茶或咖啡,有时还吃水果及一种酸而甜的点心。骆驼奶被认为是最有益于 

健康的饮料。 

      (3)巴基斯坦人的饮食习俗 

     巴基斯坦人奉伊斯兰教为国教,在饮食上忌猪肉,但吃牛、羊、鸡、鱼、 

虾等肉类。 19世纪时,人们爱吃的蔬菜有西红柿、茄子、菜花、青椒、卷 

心菜、胡萝卜等。做菜时爱用香麻、黄油、咖喱、胡椒、辣酱等调味品。烹 

饪法有煎、炒、油泡、烩、涮等。巴基斯坦风味的名菜有煎牛扒、咖喱鸡、 

炒羊肉丝、菊花鱼、油泡虾丸、涮羊肉、辣子牛肉丝、烧羊肉、烩鱼肚、香 

麻鱼脯等。 

     那时候巴基斯坦人的主要饮料是奶茶,多以红茶为原料。制法是先把茶 

叶放在水里煮,待煮到一定浓度后,取出茶叶,加进鲜奶和糖。 

      (4)缅甸人的饮食习俗 

     缅甸人的主食是大米饭。 19世纪时,一般人家吃饭时,餐桌上只放一 

碟鱼虾酱和一杯开水。经济宽裕的人家,则要在米饭里放椰汁,拌以姜黄粉、 

椰丝、虾松之类的调味品。人们吃饭时不用筷子,不用刀叉,也不用碗,而 

是将饭盛进盘里,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把饭送进嘴里。 

     缅甸人饮食方面最大的特点是喜欢油、辣、酸的口味。人们爱吃牛肉、 

鸡、鸭、鱼、虾、鸡蛋和各种蔬菜,还爱吃用辣椒油、咖喱调味的菜。对野 

菜、冷拼和一些生拼食物也爱吃。  19世纪时,缅甸人还喜欢用水果做菜, 

一般是把芒果切成片,拌以黄豆粉、虾米松、虾酱油、沙葱和炒熟的辣椒籽, 

具有酸、咸、辣的味道;有的是把芭蕉放在油锅里炸,拌以生姜丝、炒熟的 

辣椒籽、虾米松和冲泡过的茶叶,具有干涩、咸、辣的味道。缅甸人的名菜 

有炸脆皮鸡、吉列鱼条、酱菜鸡片、卤水牛肉、烧填鸭、煎酿明虾、咖喱鸡 

等。缅甸人一般不喜欢吃猪肉和动物内赃。 

     缅甸人还喜欢吃一种味道鲜美的鱼汤米粉。他们爱吃的水果有芒果、菠 

萝、菠萝蜜、柑桔、木瓜等,不少人还喜欢在饭后嚼槟榔。人们的日常饮料 

有茶、咖啡、柠檬汁等,多数人不喝酒,即使喝,也只喝一些低度酒。 

      (5)日本人的饮食习俗 

     日本人的传统主食是大米,配以清淡、味鲜、带甜味的菜肴,如瘦猪肉、 

牛肉、鸡蛋、鱼、虾、蟹、生蚝以及各种野味。日本的名菜是生鱼片,鱼片 

切得薄如蝉翼,蘸姜、芥末之类的佐料。日本人还爱吃新鲜蔬菜、豆腐和紫 

菜,但不爱吃猪内脏和羊肉。他们喜欢吃西瓜,吃时一般要在上面撒些细盐。 

每逢喜庆佳节,日本人爱做红豆饭,吃时在饭上撒些芝麻盐。 

      (6)喀尔喀豪古人的饮食习俗 

     19世纪时,喀尔喀蒙古人的饮食以奶食和肉食为主。奶食又分为食品和 


… Page 47…

饮料,食品主要有黄油、白油、奶皮、奶酪、奶豆腐等,饮料有奶茶、酸奶、 

奶酒等。肉食主要有羊肉、牛肉及鹿、兔、野羊肉等,一般不食马肉。鸡、 

猪在牧区一般不养不吃,驼峰、熊掌、天鹅是19世纪时喀尔喀蒙古人最宝 

贵的珍品。 

      (7)朝鲜人的饮食习俗 

     19世纪时,朝鲜族喜欢吃的主食有米饭、冷面和米糕。冷面的面条是用 

荞麦面或是白薯粉压制而成的,吃时配上牛肉、鸡肉、猪肉、蛋丝、辣椒、 

芝麻、香油、苹果、狗肉汤等,吃起来甜中有酸,香中有辣,清凉可口。米 

糕,或用糯米做成,或用大米做成,根据制作的差别,有打糕、切糕、片糕、 

散状糕、发糕之分。 

     那时候朝鲜人传统的副食还有咸辣白菜、辣椒酱、大酱汤等,人们还特 

别爱吃泡菜,喜欢饮自制的米酒。狗肉也是朝鲜人喜欢的食物。 

      (8)库尔德人的饮食习俗 

     19世纪时库尔德人平时吃的主食是米饭和面包。他们称米饭为“提麦”, 

制作时配有油、盐、肉丁、葡萄干和肉汤等。吃面包时,往往先把中间挖空, 

然后按个人喜好加入牛肉或肉馅、鸡蛋、生菜等,有时还撒上一些柠檬汁或 

番茄酱、果酱等。库尔德人菜肴的最大特点是样样不离番茄酱,即使在吃生 

菜时,一般也要沾点番茄酱。 

     库尔德人习惯饭后吃一点水果,如西瓜、苹果、柑桔、柠檬、石榴等。 

     19世纪时库尔德人常年喝生水,即使病了吃药,也用生水送服。他们还 

有每天喝红茶的习惯,喝茶时,总是把茶熬得浓浓的,然后倒入只能容纳15 

毫升左右的小杯子,再加入砂糖。人们在喝茶时有个规矩,即每个每次只喝 

一杯,最多两杯。 

      (9)马来西亚人的饮食习俗 

     19世纪时马来西亚人以大米为主食,吃的菜肴都稍带辣味,咖喱牛肉是 

风行全国的菜肴。由于信奉伊斯兰教,马来西亚人禁止喝酒,日常饮料是咖 

啡和茶,喜好嚼槟榔。 

     那时候马来西亚人的饮食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即用餐时不用刀、 

叉、筷子,而是用手;一般不能用左手,只能用右手。 

      (10)阿曼人的饮食习俗 

     阿曼位于阿拉伯半岛的东南部,19世纪时这里居民的传统饮食是奶制 

品、烤羊肉和咖啡。名贵菜肴有炸牛排、炸鱼、炸鸡、烤羊羔、烤驼羔等, 

其中以烤驼羔最为名贵。烤驼羔是在驼羔宰杀后将其内脏掏出,塞进一头羊 

羔,羊羔的肚内又塞进一只鸡,鸡的肚内又塞进一只鸽子,再放入各种香料 

和调料,然后架在篝火上烤,烤至外焦内嫩为止。 

     19世纪时阿曼人的饮料主要是咖啡,喝咖啡时讲究高浓度和苦涩,认为 

这样有助于食物消化。 

      (11)菲律宾人的饮食习俗 


… Page 48…

     19世纪时菲律宾人的主食主要是大米,其次是玉米。同时期有代表性的 

菲律宾菜肴是咖啡鸡肉、肉类燉蒜、虾子煮汤和烤乳猪。在烹调中,菲律宾 

人虽然爱用香辣调味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