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密码-第3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尹氏听到声音,急忙站起来,大声道:“赵兄弟?我一早托人去找你,到处找不见,你总算来了!我说是他偷的,果然是他!果然是他!”
墨儿忙道:“尹婶你莫急,慢慢说,你说的是谁?”
尹氏咬牙切齿道:“那只耗子!那只癞头哑耗子!”
“饽哥?”
“就是他!昨晚他就没回来,至今不见人,一定是逃走了!”
墨儿立时想到鞍马店的小韭,难道两人约好一起逃走?这么说,真的是饽哥偷换了香袋里的东西?但尹氏盒子里那一两碎银是被孙圆拿走,这又如何解释?难道是他兄弟两人合谋?
墨儿猛地想起,孙圆迷恋春棠院吴虫虫的事情,是从饽哥口中得知。难道饽哥是有意说出来的?他偷走了珠子,顺手拿了那块银子,知道孙圆正缺钱,就给了孙圆,造出误导线索。那么孙圆去了哪里?被饽哥藏起来了?一个大活人怎么能藏得住?难道……墨儿心底一阵发寒,但急忙又回到最初的疑问:柜子、盒子都锁着,饽哥用什么办法偷换掉香袋的?
尹氏仍在厉声叫着:“就是他!就是他!”
墨儿则在心里急想,如何不撬坏锁头,却能换掉里面的东西?常理!记住常理!
依照常理,唯一的办法是用钥匙打开。但钥匙一直在尹氏脖颈上挂着,不可能偷走。除非有另一套钥匙!
他忙问:“尹婶,柜子和盒子的另一套钥匙真的丢了?”
尹氏听到,猛地收声,脸色微变,片刻后才道:“那套钥匙他爹一直带在身上,死后尸首一直没找到,钥匙自然跟着没了。”
墨儿看她脸色微变,心里一惊,难道尹氏丈夫之死另有隐情?她丈夫是黑夜在虹桥顶上失足落水,并没有人看见,是第二天从桥栏边遗落的一只鞋子断定。失足落水之人怎么会留下一只鞋子作证?难道……她丈夫不是失足落水,而是被人推下河中?
墨儿忙道:“尹婶,那套钥匙是关键,您是否隐瞒了什么?”
尹氏微张着嘴,神色越发慌张,空茫的眼珠急急转动。良久,才忽然狠狠道:“好!只要你答应找回圆儿,我就全都说出来!”
墨儿一听,知道自己猜对了。丈夫嗜赌成癖,眼看将家业败尽,尹氏将丈夫推下了河。
望着尹氏急剧颤动的一双盲眼,他既有些怕,又有些哀,不知该如何对答。
尹氏又厉声问道:“你不肯答应?”
墨儿忙道:“无论如何,我都会尽最大力气去找回孙圆。”
尹氏陡然松弛下来,略垂下头,盲眼朝着墙角,放低了声音:“我亲眼见到那串钥匙落进了河里——”
“刚嫁到孙家的时候,大房大田,人人都说我命好。才过了五年,房宅店铺没了,田也眼看要卖光了。那时圆儿还不满六岁,他爹的赌瘾却丝毫不见收敛,再赌几场,这几间矮房、最后几亩地也必定输尽。我娘家又没有倚靠,就算我受得了穷,也不能让圆儿沦为乞儿。”
“那套钥匙他一直带在身上,家里只剩盒子里那点我陪嫁的首饰。我怕他连那点东西也赌掉,晚上趁他睡着,偷偷把他的那套钥匙藏了起来。第二天他发觉后,强逼着要走了我的那套钥匙,又取了两根簪子去赌。”
“那天晚上,都深夜了,他还不见回来。圆儿和勃儿已经睡了,我本也想熄灯去睡,但看外面下起大雨,心里又腾起一阵火,再按不下去,便挑了一只油纸灯笼,打着伞出去。虹桥对岸的章七郎酒栈每晚都开赌局,我知道他一向在那里赌,却从没去过。但那晚,我再也忍不住,决意去那里当众狠狠痛骂他一场。”
“那天雨很大,夜又黑,才上虹桥,就听见他醉哼哼的声气,唱着啥‘铜钱去,金宝来,财是一粒种,运到百花开……’他赌赢的时候,就会哼这歪词。我听见,越发气恼。赌局中那帮泼皮闲汉一向就是这样钓人,你输得多了,想要歇手,他们便让你小赢一把,勾住你的魂,让你继续去输。”
“他摇摇晃晃走过来,认出是我,从怀里摸出两陌铜钱,伸在我眼前荡悠,搅着舌头说,‘你不是嚷着没米钱了?这是什么?嗯?看清楚,这是什么——’嘟囔了几句,他忽然停住,趴到桥栏上,大声呕吐起来。看着他那副软烂模样,我再也受不得,只有一个念头:一了百了!”
“我心一横,扔掉手里的灯笼和伞,灯笼遇了雨,随即就灭了,正好。我蹲下身子,攥紧他的裤脚,用力一抬,他慌叫一声,想抓紧木栏。我又一咬牙,拽牢他两条腿,狠命一推,他的大半截身子滑出木栏,一只手却死命抓着栏杆,我记得很清,他腰间那串钥匙碰得丁当乱响……”
尹氏略停了停,长舒了口气,才缓缓道:“最后,我咬牙死命一推,栏杆水滑,抓不牢,他手一溜,头朝下,倒栽进河里。雨声、水声很大,把他的叫声没掉了,我只听见他落水的声响,从那晚起,这个家才算安宁了……”
墨儿睁大了眼,像是自己跌进了黑河里。半晌,才低声道:“这么说,那串钥匙真的没有了……”
尹氏忽然哀求道:“墨儿兄弟,我藏了十五年的话都掏出来了,你一定要帮我找回圆儿啊!”
墨儿不知道是该怕、该厌,还是该怜,怔了片刻才说:“我会尽全力。”
尹氏忙连声道谢,他不愿再久留,默默离开了尹氏的家。
第十三章吃饭
徒善未必尽义,徒是未必尽仁;好仁而恶不仁,然后尽仁义之道。——张载回去路上,暮色渐昏,墨儿心里发闷,许久才收回心神,继续思索案子。
饽哥和小韭昨天一起离开,应该不是偶然。香袋里的东西恐怕也是饽哥偷换掉的。但尹氏亲眼看到另一套钥匙和她丈夫掉进了河里,没有钥匙,饽哥是如何做到的?
墨儿又忽然想起第一次来尹氏这里问案情,饽哥冷冷瞪着尹氏,那目光满是恨意,现在想来,那恨意已超出对后母的不满,另外,还隐隐有些快意。
对,是快意,复仇的快意。
难道饽哥知晓自己父亲的死因?
父亲死后,饽哥几乎变了个人。若他父亲的死真是尹氏所致,而饽哥又知道内情,他自然深恨尹氏。那么他偷换香袋,藏匿甚至谋害孙圆就有了更深的缘由。
但若没有钥匙,饽哥绝换不掉香袋里的耳朵和珠子。
或许他父亲死前身上那套钥匙是另一套,并非从尹氏那里抢走的那套。不知何种原因,落到了饽哥手里。那是父亲的遗物,饽哥自然很珍惜,难道一直藏着?只有这样,他才能打开锁,换掉香袋。
饽哥昨晚没回来,他去了哪里?难道已经和小韭一起私奔了?
不过——饽哥得了香袋里的珠子,为何不早早逃走,非要等到昨天?他和康潜妻儿被劫一事应该没有关联,但昨天武翔收到的那封密信,既提及春惜母子,又说到香袋,看来饽哥偷换到香袋里的东西后,交给了别人。他为何不独贪了珠子,却要交给别人?
墨儿想起康游下午曾说,他在梅船上拿到香袋之后,打开去寻那颗珠子,里面却只有颗药丸,用刀在药丸上划了道缝,才见里面藏着珠子。饽哥取到香袋后,康游扮作乞丐一直跟在后面,途中饽哥只打开香袋看了一眼,恐怕没有发觉那药丸里会藏着颗珠子。等到后来武翘去取香袋,才说出药丸里藏着珠子,那时饽哥恐怕已经将香袋里的东西交给了另外那人,充其量只能得些赏钱。
尹氏为求饽哥,将平生积攒的钱全都给了饽哥,但也只有十五两银,若要独自去他地谋生恐怕不够。饽哥之所以一直未逃走,应该是在等钱。
这么说,昨天那密信里勒索一百两银子并非虚晃拖延,而是真想要。但若真是想拿银子,为何要雇一只船在岸边空等了一整天?
不对——这其中一定有什么计谋,我却没有看出来。
墨儿不由得停住脚,望着地面急急思索起来:空船、银子……他反复回想今天所有的事情,寻找遗漏之处。良久,他忽然记起那勒索之人让艄公老黄代了句话——银子要今年开封府新造的银铤,五十两一锭。
勒索之人为何非要新银?这里面一定有玄机!
他又急急想了一阵,心里忽然一震:糟糕,调包计!
那并非一只空船!船篷内的船板可以揭开,里面可以藏人,银子放在桌子上,虽然两岸都有人监看,但船舱内有船篷挡着,里面藏的人可以悄悄爬出来,换掉桌上的银子!后来那桌上放的是假银!
汴京城有些金银铺在铸造镀金镀银的假货,勒索之人之所以非要新银不可,是由于旧银铭文样式差别太大,开封府今年新银则好造假、好掉包。
这也是饽哥为何昨晚才逃走的原因,他身材瘦,昨晚等艄公老黄睡着后,偷偷溜进船舱下面躲起来,只是得吃一天一夜的苦头。
墨儿连连叹悔,见夜幕已临,天色渐渐昏暗。
老黄早已将船划了回去。不过,饽哥此时一定还躲在船舱里,至少得等天黑才敢从船舱里爬出来!
墨儿忙转身急急赶到梁家鞍马店,这次他租了匹马,跨上马背就往小横桥飞奔。心急之下激醒神思,他在马背上忽然又想到一点——登州!
彭影儿三兄弟家乡在登州,康潜妻子春惜也是登州人!
难道他们曾是同乡,早就相识?彭家兄弟来汴京已经多年,为何去年要赁住到康家隔壁?这恐怕并非偶然。春惜若和彭家兄弟是旧识,她和柳氏商议逃躲一事便有可能告诉彭家兄弟,彭家兄弟也便能跟踪武翘,找到春惜藏身之处,并乘夜哄骗她逃离船坞!
此人应该是彭嘴儿!
这几日只要碰见他,他都要凑过来找话说,一定是在打探讯息。今早他还在询问康家事情查得如何,难怪那笑容含着些嘲意。
想到此,墨儿越发心急,不住拍马急赶。赶到康潜家时,天已经昏黑,勉强可辨十几步远。康家古董店的门关着,他忙跳下马,抬手用力敲门,没人应门。
右边武家的门却开了,武翔走了出来:“赵兄弟!太好了,你竟来了!”
墨儿忙走过去,武翔急忙忙道:“康游去追彭嘴儿了,我家三弟武翘去报官了!”
“康二哥察觉彭嘴儿了?”
“是啊。”
“武大哥,今天那个艄公老黄家住在哪里?你快带我去!”
“就在小横桥那边。”
墨儿让武翔骑了马,自己跟着跑,急急往桥那边赶去,他边跑边问:“康二哥是如何察觉彭嘴儿的?”
武翔在马上说:“他没有细说。只让我们赶紧去报官,两句说完就往东边追去了。”
过了小横桥桥口没多远,拐进一条伸到河岸边的小巷,老黄家就住在岸边。
墨儿几步奔到河边,黑暗中借着点水光,隐约见那只小篷船系在水边一个木桩上。他忙跳上船,船篷里一片漆黑,他弯下身子伸出双手,往船板上摸去,摸到小木桌那边,一块船板被掀开在一边,露出下面黑洞,饽哥已经逃走了……康游沿着河岸急急追赶。
这两天,他心里只剩愧罪:我若早一些将武翱死去的实情告诉武家,武翘和柳氏便不会想到要嫁祸于我;而我若没有对嫂嫂生出那种不堪之情,我们兄弟之间便不会生出嫌隙,嫂嫂也不会疑心错会哥哥要卖她母子。几下里的误会全都是由于我。
下午墨儿走后,他垂着头,正准备进屋,见彭家老二彭嘴儿从后门走了出来,扭头看到他,招呼道:“二郎,你嫂嫂还没回来?”
康游不想答,只摇了摇头,抬腿要进门,彭嘴儿凑过来两步,又问道:“我看今天官府公人还有疤面判官赵不尤的兄弟都聚在你家里,她母子莫不是出了什么事?”
康游越发不耐烦,又摇了摇头,随即进了门,正要回身关门,却听见彭家大嫂曹氏在隔壁后门边喊道:“彭二,家里盐要没了,你去买一斤回来!”
彭嘴儿在门外答道:“今天的还够吧?我去会个朋友,晚些才回来,大嫂就不要等我吃饭了。”
“莫忘了盐,不然明个儿吃白水捞菜!”
“记着了。”彭嘴儿答话时,已经向东边走去了。
听他们叔嫂对答,康游似乎被触动了一下,却想不起来到底是什么。他关好门,回头看屋中昏暗幽冷,实在难以久留,就又打开了厨房门,对着门坐在椅子上,望着夕阳河水发闷。
以往这时候回哥哥家,是最心暖的时候,哥哥在喝茶读书,侄儿在闹,嫂嫂忙着煮饭烧菜,而后嫂嫂轻唤一声:“吃饭啦!”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时不时笑一阵……对,吃饭的“吃”!
康游猛地想起来,嫂嫂春惜来汴京几年,说话已经大致是汴梁口音,但说到吃饭的“吃”,口音稍有些怪,隐约带着些“嗑”音。刚才彭嘴儿说这个字时,也带着“嗑”音,比嫂嫂的更明显!康游手下有个军士是登州人,说“吃”时,也是这种发声。
嫂嫂是登州人,彭嘴儿难道也是登州人?
康游想了一阵,隐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