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宝美利坚-第40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白了就是在选材的时候,会喜欢使用有杂色的玉石来做原材料,希望使用有杂色的原材料,来提高最后成品的颜色交相辉映的成色,提高成品的美学程度。
如果是选用纯色玉石为原材料的话,一般也会选择在最后的成品上留皮。一方面是留下原材料出处的考证办法,一方面也是为了增加器物最后的美感。
而眼前这种玉器,却全然没有咱们中国玉雕师傅琢玉时候的那些条条框框。
这就很是奇怪了。要知道全世界这么多国家,喜欢玩玉。尤其是做玉雕的国家,到目前为止,可以说全世界只有中国这么一家。
哪怕是韩国和日本这样深受中华文明影响的国度,也会因为材料贫瘠的缘故,根本没什么玉雕文化,他们国内的上层阶级就算有收藏玉器的习惯,也都是靠贸易手段,从中国交易过去的玉器。至于他们自己,根本就没有琢玉的历史。
而眼前这些和中国古代玉器,风格明显迥异的玉器,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如果要是不懂中国古代玉器的发展史的话,见到这些玉器,肯定会蒙圈,但是金沐晨是谁?
他现在就算不敢号称只是中国古董专家,但是这样的东西,却也心里有一定的基础判断。
不过虽然是心里有了底,在没有仔细考证之前。却也不敢贸然下定论。
他来到这个摊位前站定,然后开始仔细的打量起这个摊位上摆放的这些玉器来,这些玉器有很多品种。
大多都是杯碗盘碟为主。当然其中又是以碟子,和瓶子最多,还有一些挺漂亮的碗,杯什么的,不过这些东西,带着太多使用过的痕迹,虽然也是老物件,但是金沐晨却不太喜欢。
还没等他开始细看,那个之前一直无所事事的印度摊主已经迎了上来。
“尊敬的客人。欢迎你来到塔塔尔的摊位前,我这里专营各种玉器。你喜欢什么尽管可以随便看,如果有的看得上的。尽管招呼我过来。”
和以前遇到过的那些印度古董摊主一样,这个印度摊主也一样非常的热情,尽管他那一口咖喱味的英语很是让人难受,但是人家这态度可摆在这呢。
金沐晨笑眯眯的冲着他点了点头,然后挥手示意他自己忙自己的去,不用管我,我看上什么会招呼你的。
那位印度摊主也很是懂事,可能也是和日本人打交道次数比较多,知道日本人的喜好,很快就远远的走到了一边,然后自己摸出一根烟点上开始变抽,边和另外一边的一个摊位的摊主聊了起来。
这摊主不在来呱嘈,金沐晨倒也乐的个耳根子清静,开始静下心来欣赏这摊位上的玉器。
摊位的最上面,摆放着不少做工精美的玉盘子,这些玉盘子的雕工都很不错,采用的都是古代西域常见的那种几何图形,盘壁都很薄,透光性非常的棒,盘壁和盘底还能看到西番莲的雕刻纹饰。
盘子的口径一般也都不小,最小的敞口都有二十多公分,大一点的都能有三十多公分宽,而且深度也都还够,光是看样子就知道这肯定不吃用来盛菜的盘子。
这应该是用来装水果用的盘子,这样的盘子,哪怕是别人用过的,金沐晨倒也并不嫌烦。
在看盘子上面摆放着的那些玉瓶,一个个做工也都非常的漂亮,大多个头比较高,基本都是二三十公分的高度,而且和玉盘一样,玉璧打磨的非常薄,透光性非常的好。
瓶子的形状也都接近中国古代,西域风情的瓶子的器型,不过通过这些瓶子,就能看出这个类型的玉器,和咱们中国制造玉器最大的不同之处。
咱们中国古代制造的玉器,一般都特别讲究素雅,也就是说这玉器,哪怕也是用来雕刻了杯碗盘碟这样的实用器,但是除了会用杂色玉,或者是在玉器上留皮之外,其他就只是靠琢玉师傅的雕工技巧,以及雕刻出来的花纹来装饰了,不会再采用其他的装饰了。
而这些瓶子却并不是这样,这些瓶子瓶身上就带有不少西番莲,和绍良花的图案,然后在一些重要的花瓣中间的位置,居然还特么的有红、绿、黄、蓝等各色宝石镶嵌期间。
而且还不止这些,在花纹的一些重点纹饰线条上,居然还掐了金线,在瓶子的口沿上还镶有金边,这样的装饰,可真是让金沐晨开了眼界了。
光是看到这,基本就可以断定,这肯定不是咱们中国特色的玉器了。
当然这样的玉器,也不能说和咱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说起来咱们中国人玩玉,绝对可以说是从老祖宗诞生文明的时代就开始玩起的,比如在中华大地上最早的红山文化开始,那时候出土的文物里就有红山古玉。
而到了后来黄河文明粉墨登场之后,那时候无论是夏代,商代,还是春秋战国时期,都曾有出土过同时期古玉器的文物。
而到了汉朝时期,咱们老祖宗玩玉,终于是玩出了一个新的高峰。
汉朝上至帝皇,下至普通的百姓,就没几个不喜欢玉的,但凡有点身份地位的人,在死了之后,都会陪葬一些玉器。
穷一点的,就在嘴巴里,或者py里塞上一块玉,有钱有权,身份地位够格的,那更是要穿着金缕衣下葬。
而汉朝之后,虽然咱们中国进入了一段战乱时期,可是爱玩玉的习惯也一直不曾丢下。
到了唐朝,宋朝时期,玩玉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时期,哪怕是到了元朝这个由蒙古人建立起来的朝代的时候,即便是蒙古人都深受咱们的影像,爱上了玩玉。
当时蒙古的贵族很多都喜欢随身佩戴玉饰品,出嫁姑娘的时候,那更是要给姑娘们身上带上一串玉珠子。
到了明清时代,随着国家版图的稳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玩玉的文化更是得到了兴盛发展,终于到那位玉痴皇帝出现的时候,咱们中国人玩玉是玩到了一个最高的巅峰时期。
所以现在在古董市场上,乾隆皇帝时期的玉器,那肯定是最值钱的。
哪怕有所谓的汉八刀玉器,或者汉代的金缕衣那样的宝贝,又或者是红山古玉都价值不菲,有一些精品的价格,更是可以和乾隆时期的玉器叫板,但前两个时代的玉器代表,价格之所以高,那是因为他们身上具备更多的考古价值,而如果说到艺术价值,那还真就没办法和乾隆时期的玉器相提并论。
而正因为这位乾隆皇帝喜欢玉器,所以在他统治的时代,不光是中国国内的琢玉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甚至连带着一些周边地区也开始诞生了琢玉的产业。
就比如在当时印度北部,克什米尔和巴基斯坦西部的地区,就因为福康安曾经打穿过喜马拉雅山的缘故,畅通了当地的上路,而诞生了一种专供中国皇帝的玉器。
也就是后来被乾隆皇帝前前后后一共题诗了二十几首的,痕都斯坦玉器!
这种玉器,说白了就是伊斯兰风格的玉器。
因为东西方审美情趣的不同,在西方人眼里,玉石根本就算不上什么精美的宝石,所以尽管和西方人接触争斗了那么多年,但是在伊斯兰世界,最早并没有玉器这东西诞生。
哪怕是和唐朝文化交流最多的时候也是如此,但是在清朝的时候,这种状况却发生了改变,尤其是福康安率军打穿了喜马拉雅山,一路打到尼泊尔之后,他这一行可不光是为清政府稳定了对西藏的统治权,最关键还是打通了和中亚地区的商路。
第678章大名鼎鼎的痕玉
痕都斯坦在中国的历史记载上是指建立于1526…1858年的莫卧儿帝国。
这个国家的疆域当时包括今日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及阿富汗东部等地区。在中国的历史上亦有‘温都斯坦‘、‘痕奴斯坦‘等译名。
后来真正被定性,是乾隆皇帝按照藏语及回语发音,亲自考证,确定译作“痕都斯坦”的。
而痕都斯坦玉器,在乾隆时期传入内地,被当做贡品送给乾隆皇帝之后,就深受这位玉痴皇帝的喜爱。
以至于后来清廷还专门让造办处成立了一个仿制和学习的单位,乾隆皇帝本人也曾多次作诗赞誉,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也有记载“今琢玉之巧,以痕都斯坦为第一”,由此可见痕都斯坦玉器在清代玉器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痕都斯坦玉器其实就是回教玉器或伊斯兰玉器,痕都斯坦这一地名便是由乾隆帝亲自考订。
莫卧儿帝国是蒙古西征的后代所建立的帝国,后来绿化之后,就盘踞在中亚地区,因为受中华文化的影像,所以和他们那些西边的堂兄弟们不太一样,他们西边的堂兄弟因为和欧洲人接触的比较多,所以都比较偏好宝石之类的东西,对于玉器并不怎么重视。
而莫卧儿帝国的人却并不一样,虽然同样是绿教信仰,但是他们因为同样受到东方文明的影像,所以从诞生之初,就有琢玉,爱玉,用玉的习惯。
只不过他们琢玉和爱玉的习惯和咱们中国又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琢玉和用玉。大多都偏向实用方面,所以他们出产的玉器,基本都是实用器。很少有咱们中国人喜欢的礼玉,和佩玉。
当时的痕都斯坦人。相信玉做的食具可以避毒,所以他们雕琢出来的玉器,一般多为实用的碗、杯、洗、盘、壶等饮食器皿为主。
而且这些玉器的装饰很有当地文化特点,有些在器壁上镶嵌金、银细丝及红、绿、黄、蓝等各色宝石或玻璃;花纹装饰多为植物花叶,以莨苕、西番莲和铁线莲为主;还喜欢用异色宝石嵌现雕刻在玉器上的动物眼睛。
除了这些装饰手法,还采用来至西方的水磨技术,所以他们雕琢出来的玉器,一般都是胎体透薄。所以当痕都斯坦的玉器传入到国内之后,就有了“西昆玉工巧无比,水磨磨玉薄如纸”的说法。
清代痕都斯坦出口到国内的玉器,所使用的玉材大多为南疆的和阗玉、叶尔羌角闪石玉,和咱们国内喜欢的羊脂白玉有着很大的不同。
而且那些痕都斯坦玉匠喜用纯色的玉材雕琢,即一器一色,尤多选用白玉或青白玉,透明晶莹,这也和咱们中国传统玉器喜欢留玉皮或杂色玉雕,有着非常鲜明的区别之处。
正是这些鲜明的特点。让金沐晨看到眼前这些和咱们中国的古玉有着明天迥异风格的玉器之后,脑子里转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撞到宝了。
要知道痕都斯坦玉器。传入到国内之后,因为其特点鲜明的风格,还有薄如纸的特色,曾经一度被那位玉痴皇帝疯狂的追逐,甚至还下令清廷的造办处,专门成立一个单位来学习和仿制痕都斯坦玉器。
以至于乾隆后期,清朝造办处生产出来的玉器,都会或多或少的带有一些明显的痕都斯坦玉器的风格。
但是这样的玉器,在市面上流传的却并不甚多。就和当时清廷秘藏的珐琅彩一样,基本都不足为外人所知。
这样的状况一直延续到清朝的晚期。一些痕都斯坦玉器从宫里流落到民间之后,这痕都斯坦玉器才广为国内那些喜欢玉器的人们所知。然后引起了一阵疯狂的仿造之风。
不过虽然如此,但如今存世的痕都斯坦玉器,却也依旧不算很多。
虽然莫卧儿帝国的人们,也同样喜欢玉器,并且老早就已经开始生产痕都斯坦玉器,来供他们本国的王公贵族们使用了。
可是当后来英国人入侵之后,对莫卧儿帝国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再加上后来当地的民族,和宗教纷争不断,以及英国人,或者说西方人对玉器这东西一直不太当回事,所以当地能够保存下来的痕都斯坦玉器,更是少之又少。
而传到中国的痕都斯坦玉器,其实最早的时候,是因为帝国西南部外围的一些藩属国进贡的贡品,才流入到国内的。
而乾隆之后的嘉庆,对玉器的热情,可远没有他老子那么疯狂,所以到了嘉庆时期,西南的那些藩属国就已经不在像国内进贡痕都斯坦玉器了。
所以国内的痕都斯坦玉器,也是少之又少,再加上清朝末年的战乱,以及后来的军阀纷争时期,国内到现在能够保存下来的痕都斯坦玉器,都是少之又少。
目前据官方记载,能称得上名号的,也就只有京城的故宫博物院,和宝岛的古董博物院里存放的那么一共几十件。
流落到市场上的痕都斯坦玉器,大多都是英法联军当年从清廷里抢走的痕都斯坦玉器。
正因为存世量稀少,再加上又有当年玉痴皇帝的加成,所以这种痕都斯坦玉器,现在在大中华地区的古董拍卖市场上很受欢迎。
如果有真货现世,那么在拍卖市场上拍出一个天价,基本都不算什么难事。
在2010年的时候,在香江佳士得举办的一场拍卖上,就曾经连续有两件乾隆御藏的痕都斯坦玉上过拍,而且是一经亮相就引起了热烈的追捧。
其中一只乾隆御题的贝式玉洗,不过才巴掌大小,就拍出了925万的天价,而另外一只不过十五公分宽的玉蕾耳罐更是拍出了1018万的天价,这两件痕都斯坦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