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往事-第3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于9月10日下午,首先找李先念来家中密谈,指出“四人帮”正在猖狂活动,他们阴谋篡党夺权的野心已急不可待,特请李先念亲赴西山找叶帅交流看法、沟通思想。
请看,在毛泽东逝世的第二天,华国锋也是急不可待地开始主动出击了。没有任何人的劝说,他就下定决心要搞掉“四人帮”。
《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l期刊登了程振声的文章,叫《李先念与粉碎“四人帮”》。该文从一个侧面支持了华国锋本人的说法。该文说:9月11日,华国锋以到医院检查身体为由,突然来西皇城根9号李先念临时住处,华向李表示:解决“四人帮”的时候到了。李问:“你下决心了吗?”华答:“下了,现在不能再等待了。问题是什么时候解决好,采用什么方式好,请你考虑。如果你同意,请你代表我去见叶帅,征求他的意见,采取什么方式、什么时间解决‘四人帮’的问题。”李先念以惊喜的心情接受了华国锋交办的任务。两人谈话不到十分钟。
新近出版的《吴德口述:十年风雨纪事》也证实了确有此事,时间、事情经过、谈话内容与程振声一文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吴德回忆录说,华国锋去李先念家不是突然造访,而是事前给李先念去过电话约定。
从以上华国锋本人的口述、吴德本人的口述和程振声的文章看,华国锋是粉碎“四人帮”的首倡者,态度是积极而主动、鲜明而坚决的,甚至可以说显得有些迫不及待。同时,我们还注意到,这里面还有两个细节不一致。一是,华国锋本人说是他请李先念来家中密谈,而吴德和李先念却说是华去李家密谈的;二是,华国锋说的时间是10日即毛泽东逝世后的第二天,而吴德和李先念说的时间是11日,相差一天。虽然有人曾经在《党的文献》2001年3期撰文认定是11日,但这些细节恐怕还是有必要进一步核准。
《吴忠传》也提到华国锋找李先念之事,写道:“华国锋秘密走访李先念,请李先念找叶剑英谈两个问题:要不要解决‘四人帮’的问题,怎么解决‘四人帮’的问题”。该书证实了有此事,但未提到时间。
华国锋之所以主动出击,是被“四人帮”逼出来的。根据吴德、邬吉成等人的回忆和一些可靠文献的记载:9月10日,即毛泽东逝世的第二天,王洪文不经中央授权,便指示秘书米士奇以中办名义通知各省、市、自治区发生的重大问题,要及时报告;重要问题不好解决的,要及时请示;凡报告和请示,均与米士奇直接联系。
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接到电话通知后,满腹狐疑,立即报告了华国锋。华国锋获悉后,即找中共中央副主席叶剑英进行商议,继而以中央名义正式向全国通知:立即关闭未经中央同意开设的中办值班室;各地发生重大问题,一律直接向华国锋报告。
这件事给予华国锋触动极大,他万万没想到“四人帮”如此急不可待。华国锋清楚地看出:其一,王洪文这个动作,是企图架空他华国锋本人,进而染指和谋取中央最高权力;其二,“四人帮”没把他华国锋放在眼里,虽然王洪文的图谋遭到挫败,但他们还会继续使招,他华国锋与“四人帮”的较量只是刚刚开了一个头而已!“四人帮”的急不可待,逼使华国锋也急不可待,于是他立即委托李先念联系叶剑英。所以,是王洪文的出击动作之因,结出了华国锋的反击动作之果。
现在的问题在于:是叶剑英首倡说可信,还是华国锋首倡说可信?华国锋首倡说可信。理由是:首先,华国锋本人是亲历者,且有多方证据支持;其次,根据吴德口述:华国锋曾亲口告诉吴,当时叶剑英为了商议解决“四人帮”问题,曾先后两次去华家。据我查证,实际上有三次,一次是在9月21日,另一次是在10月2日,还有一次是在10月5日,这三个时间表明,叶剑英已不具备在最高层首倡的机会和条件了。再者,密商粉碎“四人帮”之事,直接关系到每位参与者的生死存亡。在没有摸清和了解对方政治态度之前,谁也不会、也不敢张口,谁都会小心翼翼,谨慎行事,否则就会搭上身家性命。因此,这种生死攸关的大事,除了华国锋有资格、有本钱首倡之外,还无第二人能做。历史选择了华国锋首倡粉碎“四人帮”。
【华国锋亲自出面寻找政治局层面的同盟者】
华国锋动作迅捷,给李先念布置完任务后,马上又于9月11日亲自出面找汪东兴谈话。汪东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警卫团团长、中央办公厅主任,地位显赫,大权在握。华国锋要解决“四人帮”,非得依靠关键人物之一的汪东兴不可。汪东兴与“四人帮”关系紧张,曾多次被他们刁难和伤害,故当华国锋征询意见时,汪东兴态度明确,表示坚决支持华国锋解决“四人帮”问题的意见。
9月13日,经过两天的深思熟虑后,李先念借去香山植物园的名义,在未见异常情况下,突然转往西山,到叶剑英处传达华国锋的委托。华国锋后来回忆说:当时叶、李两人由于有一段时间没交谈了,互不摸底,相见时先是寒暄问好,又到院中走走,经过一段交谈之后,才转入正题,正式交换了对当前时局和对“四人帮”的看法。李向叶转达了华的意见和华派他来的意思,两人都表明了态度,但并未深谈。吴德口述历史中也说:当时叶剑英非常谨慎,没有与李先念商量如何解决“四人帮”的问题。回来当天,李先念即向华国锋汇报了叶、李谈话内容和叶的态度。摸准叶剑英的态度,对华国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叶剑英是政治局常委、长期主持军委工作的老帅,在军队享有极高威望。有了叶帅的支持,就差不多等于有了整个军队的支持,并且在政治局常委开会和政治局开会时,又有了一个坚定而可靠的支持力量。叶、李的明朗态度,使华国锋心里有了底,帮助和推动了华国锋进一步扩大动作的范围。
9月16日,华国锋召集李先念、吴德、陈锡联、纪登奎、陈永贵等人在国务院会议厅开会。其间,华国锋提问:“毛主席提出的‘四人帮’的问题,怎么解决?”话音刚落,纪登奎就说,对这些人恐怕还是要区别对待。纪这样一表态,别人就不好再说下去了。因为大家互不摸底。本来华国锋是想了解这些政治局委员们的态度,以便寻求更多更大的支持力量,做好粉碎“四人帮”的准备工作。可是,在当时的政治气候下,在这么大的范围谈论如此敏感的问题,显然是不行的。华国锋决定改变工作方法,搞“个别串连”,同信得过的人士密商。
纪登奎的这一表态,使华国锋和其他积极参与者不得不与他保持一定距离。这样一来,在粉碎“四人帮”这场伟大斗争中,纪登奎没有起到和发挥任何作用。这对于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来说,是非常遗憾的。虽然纪登奎被边缘化,但他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没有出卖华国锋等人,也没有向“四人帮”集团透露有关“9·16”会议的任何情况。
“9·16”会议的历史意义在于,以华国锋为首的反对“四人帮”的政治联盟已初步形成,并且这个联盟在第二天即9月17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上就经历了一次严峻考验。9月17日下午,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疆厅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有两个议题:一是关于毛泽东手稿如何处理,二是毛远新要不要回辽宁。江青带头发难,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跟着起哄。华国锋、叶剑英联手迎击,汪东兴配合默契,在绝大多数政治局委员的支持下,“四人帮”的阴谋再次受挫。斗争考验着人,也帮助华国锋认识了人,认清了人。
为了争取更多的同盟者,华国锋曾先后4次与政治局委员、代叶帅主持军委工作的陈锡联上将商谈解决“四人帮”的问题;华国锋还同政治局候补委员苏振华上将商谈过解决“四人帮”的问题。这两位上将均表示支持华国锋的意见。华国锋亲自出面做工作,收到了很好成效,争取到了政治局的多数同志。所以,华国锋后来回忆说:在政治局委员中,除“四人帮”外,大都是反对他们的。
【华国锋敲定粉碎“四人帮”的最后方案】
华国锋与政治局多数同志沟通思想后,便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着手解决“四人帮”的具体实施方案。
9月21日,叶剑英来到华国锋住处。从9月13日收到华国锋的信息,至亲到华家拜访,中间隔了整整9天。对于叶剑英来说,这是漫长的9天。因为他在这9天中一直苦苦思考要不要回答华国锋?怎样回答华国锋?叶帅一生谨慎,对解决“四人帮”这样的大事,他绝对不敢掉以轻心。稍有不慎,可能就会遭受灭顶之灾!他反复权衡利弊得失,暗中仔细观察华国锋。经过9天的痛苦思考,他认定:华国锋是可以托付大事的人,信得过,靠得住!他应当坚决支持和大力辅佐华国锋粉碎“四人帮”。在这样一种信念的推动下,他与华国锋进行了历史性的晤谈。在商量如何处理“四人帮”的方式问题上,两人初步确定采取隔离审查的方案,并决定把这个方案在可靠的高层同盟者中秘密征询意见。
9月26日晚,国务院小礼堂电影放完后,华国锋留下李先念和吴德,商量解决“四人帮”的最佳实施方案。吴德支持华国锋的决心,说:解决“四人帮”的办法,无非是两种,一是抓起来再说,二是开会投票罢免。开会又分两种方式:一是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投票决定,“四人帮”顶多有4张半票,这半票指的是跟“四人帮”跑的吴桂贤,时吴任政治局候补委员,没有表决权,而华国锋这一派占有多数;二是召开中央全会投票决定。华国锋与李先念、吴德全面分析和权衡了各种情况,认为:解决“四人帮”的问题,政治局开会投票,我们有把握;中央全会开会投票,我们无把握。反复掂量,“采取隔离审查的办法才是上策”。
这天晚上,华国锋、李先念、吴德三人还讨论了什么时候解决“四人帮”的时间问题。在这次密会上,华国锋提出了“早比晚好,越早越好”的行动方针,李先念、吴德均表示赞同。考虑到毛泽东主席的治丧活动刚刚结束,全国人民的悲痛情绪还未调整过来,三人初步议定:国庆节后,准备10天,然后再动手。三人讨论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5点才结束。华国锋再次委托李先念将他们三人的密商结果通报叶剑英,叶剑英获悉后,表示完全同意。
在粉碎“四人帮”的斗争中,9月26日的小型会议最终确定了粉碎“四人帮”的解决方案和初步确定了粉碎“四人帮”的解决时间。粉碎“四人帮”后,华国锋曾对李先念、吴德二人说:正是由于这次会议,他才下了把“四人帮”抓起来进行隔离审查的最后决心。一旦定了这个决心,华国锋等人就再也没有犹豫过和动摇过。
“9·26”会议还意味着,华国锋实际上已获得政治局多数的支持。这就为华国锋等人在尔后的“9·29”政治局会议上又一次挫败“四人帮”的政治阴谋奠定了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的共同基础。
【华国锋主抓方案的落实及具体措施】
此时,“四人帮”也在抓紧活动,抓紧准备。张春桥曾两次到中南海江青住处长谈。9月28日,江青在迟群等人陪同下去了昌平驻军某部,王洪文去了河北保定驻军某部,张春桥去了通县驻军某部。“四人帮”抓“枪杆子”的活动,不能不引起华国锋、汪东兴等人的高度重视和警惕。
9月30日晚,中央在天安门城楼上举行首都各界人士国庆座谈会。会后,华国锋、李先念、吴德等人到国务院小礼堂看了一场电影,看完电影,三人又在小礼堂旁边的小会议室再次商谈了解决“四人帮”的时间和可能发生的问题。
10月2日下午3时许,叶剑英来到汪东兴在中南海南楼的办公室。由于9月29日晚“四人帮”大闹政治局,双方斗争激烈,阵线已基本明朗,所以叶帅与汪东兴已经清楚彼此在同一战壕,故谈话直接进入主题。叶剑英指出:“四人帮”篡党夺权的形势逼人,不能再拖了,要以快打慢。这次叶、汪会面,有可能是他们之间为粉碎“四人帮”而进行的第一次直奔主题的敞开心扉的谈话。接着,叶剑英又马不停蹄地再次造访华国锋商谈,希望华尽快下手解决“四人帮”。
当晚,汪东兴来到华国锋在东交民巷的住地。俩人沟通了相互与叶帅的谈话内容后,华要求汪赶快拿出一个具体执行措施,汪答应第二天拿出后再来向华汇报。
据吴德回忆:也是在l0月2日这天,华国锋来到吴德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