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秦朝一梦 >

第29节

秦朝一梦-第29节

小说: 秦朝一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项梁说:“齐王假毕竟是从前齐国诸侯齐王建的弟弟,怪可怜的,我不忍杀他。”
  秦末人民起义的重要目标,就是恢复六国王族的名位。齐王假毕竟是六国王族的纯正后裔,杀齐王假,不合潮流。
  于是田荣说:“你不杀他,我就不去增援你。”
  使者和田荣之间,反复指画陈说、取喻设譬。最终田荣还是拒绝了出兵。
  田荣氏与项氏之间,从此埋下了不合的炸弹。
  (田荣不顾反秦斗争的大局,居然以项梁杀死自己的竞争对手作为出兵击秦的先决条件,这无疑削弱了反秦力量,客观上帮了章邯的忙,并促成了随后的项梁之死。项梁的侄子项羽,因此恨透了田荣。)
  
  项梁没有办法,只好自己独立与秦军作战。
  不知项梁怎么想的,也许是他胃口很大,他命令属下的刘邦、项羽两部,对秦军进行牵制性进攻,攻击山东、河南交境处的城阳,自己则继续向正西的中原方向追击进攻章邯。项梁军遂分成两部作战。
  刘邦、项羽这老少哥俩倒是配合得非常默契,联手攻下了城阳(今山东鄄城县)。但是,这场战斗一定非常惨烈,以至于他俩继之以“屠城”的事业。刘邦、项羽在城阳搞了个大屠杀。因为那里抵抗得太利害了。
  刘邦、项羽俩人在城阳干完坏事以后,继续向西与项梁一起平行推进(居项梁军南侧),抵达河南开封附近的杞县,就是杞人忧天的地方。在这里他们遭遇了秦朝三川郡的郡守李由(李斯的长子)。经过一番鏖战,李由居然被阵斩之,义军士气大振。这是继陈胜败死,革命形势陷入互联网冬天之后的第一缕星光。
  暗透了便可望得见星光。
  在这场阵斩李由的令人振奋的战斗中,樊哙本人斩秦军首级十六级,被赐爵“上闻爵”,夏侯婴以兵车促急进攻,赐爵“执帛”(帛是丝绸,以前借用他的裙子,现在还回来了),曹参功绩最冠,据史书说是杀李由,虏秦朝军侯一人,他是刘邦部将中最早被封君的,被授为建成君(与侯同级,类似孟尝君什么的)。看来,刘邦靡时靡刻不在用封爵赏户的形式激励下属,每场战斗结束后,莫不如此。但是项羽在给手下行赏的时候,据说却“玩印不授”,特舍不得。
  刘邦、项羽的牵制进攻,给了项梁攻击秦军主力的从容时间。他的楚军主力追击章邯直到河南濮阳。并在濮阳城东与秦军激战,重创秦军。濮阳是个历史大城,秦军挖开附近的河道,引来河水环绕濮阳固守。由于连日大雨,濮阳城外一片泽国。项梁楚军无法作出有效的攻击。
  项梁看看章邯龟缩在濮阳城内,无能为也,自己也不愿在濮阳城外浪费时间,就转身向东南一百公里,去攻击山东的定陶(这也是一个历史名都,齐湣王和秦国魏冉、赵国李兑等人都曾经处心积虑想夺得此地)。项梁在定陶城下再次击破秦军,但是暂时未能攻入城去。
  这时候,秦二世搜刮了秦关中的所有武装,全力增援濮阳的章邯,所谓“悉起境内之军”。形势急转直下,项梁一军孤悬在定陶坚城之下,如果章邯从濮阳急出而击,项梁就处境危险之至了。
  项梁的部将宋义提醒项梁说:“现在,秦军兵力一天比一天涨益,臣替您感到非常可怕啊。现在,刘邦项羽带着人在中原浪战,您应该立刻调动刘邦、项羽的部队回来集结,合力预敌。”
  可是项梁不以为然,他贪功心切,希望刘邦项羽多在中原给他抢些地盘,而且,项梁最近有些轻敌。他自从东阿大战以来,连续四五次击败秦军,遂开始轻敌,面有骄色。
  项梁说:“我心里有数,我们现在指日就能把定陶打下来。章邯不过是个懦夫,他被堵在濮阳城里,不敢出来的。”
  宋意义欲再言,项梁拦住他:“但你说的也有道理,那好,那就请你辛苦一趟,赶紧去齐国,找田荣那个又臭又硬的家伙,跟他借兵。现在只能搬他的兵。你到那儿就骂他。这个家伙几次三番,就是不肯借!”
  宋义巴不得脱离险境,感紧领命而去,半路上还遇上了一名齐国使者,宋义还劝对方呢:“你老兄这是去定陶项梁军那里吗?我劝你老兄慢慢走,走慢一点到那儿,还有活路,去的快了,就是刀光血影,死于败军之中啊!”于是齐国使者千恩万谢,赶紧在路边找了个驿站,每天耗在里边唱卡拉OK,磨磨蹭蹭不敢走了。
  这时候,我国的中原正下着连绵数月不止的大雨,从公元前208年7月一直下到9月入秋。
  秋雨如一首挽歌,凄凄沥沥,让人措手不及。有人注定将活不过它。一些古代的蟋蟀,也侦知了这场冷雨。它们趴在自己的地下室里,揣测着自己的前程,偶然用150个齿的翅膀,摩擦一下自己的提琴。但由于智商太低,蟋蟀们不能破译雨点中的饱含的危险。  
(十)
 
  现代社会打仗,特别需要地雷。比如你在某处宿营,就在附近埋上地雷。有了地雷,就可以防止别人的突袭。地雷的最大作用,倒不是为了杀伤偷袭者,而是用响声报信。让守卫者早作战斗准备。
  项梁时代还没有发明地雷——但是他有替代品,就是派出斥候,在宿营地周边的道路,远近不同公里数内警戒,一旦发现情况,就通过声光通讯来报告敌情(比如敲鼓和举火。)
  项梁这时候,一直在攻打定陶。他宿营在定陶城下,望着窗外连绵数月的秋雨,自认为章邯不会冒雨从一百公里外的濮阳突然来袭,所以,就没有派出足够多的斥候在周边警戒。
  但是,项梁过于轻敌了。
  公元前208年9月,雌伏在濮阳城中数月的章邯终于出击了。他率领着被秦二世源源不断补充增援后的秦帝国大军(或许在二十万上下,超过项梁的六七万),冒着铺天盖地的大雨,组织了向东南一百公里处山东定陶城下的项梁的长途奔袭战。
  大雨,把进攻者的行动有效地掩盖了。
  秦军急行军一昼夜,突然抵达定陶城下的时候,正值黑夜。
  章邯说:“传我命令,让军士和战马衔枚(就是戴在人嘴上的古代消声器),乘夜冒雨攻击项梁的宿营。”
  这时候,项梁,正呆在自己的营房里,思考着攻打定陶的事,万万想不到身后突然涌出潮水般的秦军。在夜里遭受进攻,就像夜里发生地震,楚军促不及防,项梁的命令也无法向各级指挥官传达,楚军只好单兵各自为战,但总体上一片混乱,再加上众寡悬殊,遂被章邯杀得血流成河,一败涂地,项梁亦死于乱军之中。
  刚刚有的一点儿星光,随即被乌云和暴雨所吞灭。
  而此时的刘邦项羽,正在距离事发现场以东一百公里处的开封地区抢地盘呢,来不及营救。
  项梁未捷身死,亦是恨事也。但立意皎然,亦人杰也。
  
  (注:所谓衔枚,就是把一根筷子衔在嘴里。衔枚在嘴里,固然不如含糖果舒服,而且还要落口水,但毕竟行军就寂静了,是个好办法——我们中国人一向就这么擅长利用人体结构搞些极其人道的发明,譬如把人骟掉以为太监,把妇女裹成小脚以免私奔,手段也别开生面,外国人所不及。)  

第九章 秦之“比干”


(一)
 
    目光投向咸阳,这里的流血也不少。
     赵高自从获得秦二世的宠信,就一直和秦二世展开杀人比赛,那些从前和赵高有仇的人,他都利用职权打击报复,所杀甚重。这些被杀的人实在太多了,赵高担心苦主家属跑到朝堂上揪着赵高的鼻子骂他或者向秦二世告御状(当然,秦二世是会给赵高撑腰的。但是老是被人告状告久了,也会影响到赵高在二世心中的形象。赵高一直以一个忠心耿耿、洁行修善的贤人。若让秦二世知道了他赵高也会欺负人、不讲理、公报私仇,是个小人,秦二世免不掉也要疏远他)。
  于是赵高必须遮拦住那些告御状的人,办法是劝秦二世从此不要上朝。他说:“陛下,天子为什么是个贵人呢,因为他说话少,群臣都见不到他的面,只听见他的声音。‘朕’这个字,就是预兆的意思,那就是不发言,只暗示。陛下您富于春秋,年纪不大,未必国家的事您都懂,一旦说好说坏说错了,大臣岂不笑话您。你跟先帝不同,先帝临制天下三十几年,经验丰富,群臣当面蒙不了他。”
  “那我怎么办呢?”
  “您应该深居禁中,找一帮懂事的秘书班子,还有我,跟您一起研究事情,事情研究清楚了再回复大臣。大臣就不敢蒙您了,天下就都称您是圣主了。”
  秦二世是个要面子的人,于是秦二世就不上朝见大臣了,躲在禁中办公,听凭赵高在旁边经常忽悠他,各种大事都取决于赵高的好恶。现在有个小女孩毕业就当了外企副总,不知道她是不是也喜欢躲在办公室里,尽量不跟下面人直接说话。
  李斯对此大摇其头,赵高把皇帝给霸占了,我们这些大臣想说句话的机会都没有了,现在天下闹得如此之乱,皇帝到底知道不知道啊!
   李斯摇头摇得动静太大了,被赵高知悉了。赵高就恨了李斯。(古人说宁惹十个君子,不惹一个小人,似乎是有道理的。)
  赵高去见李斯,陷害他说:“丞相啊,现在关东群盗非常嚣张,皇上好像还沉迷搞大型项目,我是一个刀锯余人,身份太低贱,说话没分量,你作为元老级的丞相,不能不说两句啊。”
  李斯说:“我正有此意,现在我看不惯的事情太多了,这长时间都都想讲,只是没有得到当面进谏的机会呢?”
  赵高说:“我去给你安排,过两天等我消息。”
  过了两天,秦二世在宫里搞奢靡聚会,一帮美女穿的很少地在他面前跳舞,赵高看他玩的很高兴,就派人去通知李斯:“丞相,皇上现在正有空,你快来进谏吧。”
  李斯立刻穿戴整齐,撅着七十多岁的老腰,巴巴地坐车赶到宫门,拿着名贴说要见皇上。
  卫军把名贴送给秦二世了,上边写着要谈国家大事。秦二世正在发情,急得不得了,怎么这么讨厌,人家刚要发情,他就来捣乱。鉴于李斯辈分比较高,他只好喝了口汤,也穿戴严肃了,去办公室见李斯。
  李斯见二世之后,立刻扑通跪倒,声泪俱下,须发戟张地嚷嚷形势坏的一塌糊涂了:“现在关东群盗并起,数千人为聚,不可胜数,我们发兵诛杀攻击,所杀亡的不计其数,可以仍然不能控制局势······”
  “咦,谁说不能控制局势,章邯不是已经把周文打出去了吗?陈胜不是已经死了吗?”秦二世最不高兴别人说他把天下没管好。
  “没有啊,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啊,现在群盗甚多,都是因为我们赋税太重,人们水运陆运,把征粮千里迢迢运输到都城和边境,奔波甚苦,还有其它劳役苦作,老百姓受不了啊。”
  “咦,难道臣民们不应该做这些事吗?”
  “有些事情是可以少做的啊。譬如阿房宫这样昂贵的政府形象工程,都可以减一减啊。这不光是我的意见,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也是这个意见啊。”
  “咦,这是先帝就定下来的事情啊,我怎么能改呢。”小伙子秦二世很孝顺,“先帝搞的都没有错啊。先帝外攘四夷,戍守边境,有什么不对的吗?建作些宫室以威服天下,彰显自己的得意,让你们和臣民看见先帝遗留下来的功业,以景仰和顺服,这不也很好吗?现在我刚刚继位两年,群盗并起,你们这些人不能禁断盗贼,却要中断先帝经营的项目。这是向上对不起先帝,向下对不起我啊!你们这样的人,难道还算称职吗!”
  秦二世说到这里,自己也气坏了,李斯更是吓了一跳。
  李斯走了以后,秦二世嘟嘟囔囔地对赵高说:“这个老丞相,实在是糊涂了,光挑我的茬。我平时有的是闲暇,他都不来,我刚想要有一点私人空间,喝喝酒泡泡妞,他就准来请示事情,而且来了就专找我的不是!”
  赵高落井下石地说:“我是很懂心理学的,丞相是想表达他的想法的。”
  “他有什么想法?”
  “当初在沙丘的事情,丞相也是出力了的,如今陛下已经当了皇帝两年,李斯的官职还是那么大。他是希望您封他为王,裂土一方啊。另外,他的长子李由是三川郡的郡守,守着我们函谷关的东大门,可是李由却放纵陈胜这帮盗贼自由经过他的地面,从来不肯出城进攻。我听说他们跟陈胜互有文书往来,这事需要查查。想必丞相是因为怨望自己不能封王,所以阴谋串通陈胜吧。他和陈胜,其实都是楚国的邻县之人呐!”
  能把心理学运用到这个水平,赵高也真是个人才了。
  不久,李斯他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