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 >

第206节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206节

小说: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阳光透进金碧辉煌的寓所。首席执政官一边阅报,一边品尝法式早点。
他精通法语,酷爱书本,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他崇拜西方文明,曾广泛涉猎
欧洲哲学、文学和历史著作。他拥有数不清的财产。他终日出没于巴黎最高
级社交场所,挥金如土。为了维护他的权贵与奢侈,他豢养了一大批走狗—
—六百五十六名将军和一支装备精良的队伍,藉以控制远隔万水千山的祖
国。至于那些将军如何为非作歹、互相倾轧、使人民惨遭涂炭,他全然置若
罔闻,无动于衷。然而,好景不长,部下阿道夫,加尔万将军在国内发动了
武装叛乱,要推翻他的统治。消息传来,他暴跳如雷,当即启程回国。为了
给扳乱者以致命的打击,他神不知鬼不觉地在一个出人意料的海滩登陆,并
用假护照瞒过海关。他用最秘密、迅捷的方式组织力量戡乱,居然很快击溃
了叛军,活捉了加尔万,并将他扔进海里喂了沙鱼。此后,他下令将一切图
谋不轨、行迹可疑者处以极刑。于是白色恐怖的阴霾笼罩了全国。一些散兵
游勇被抓住后,当即被开膛示众;有的则被剥去衣服拉到屠宰场用钩子倒挂
起来。大屠杀的消息传到国外,立即引起了国际舆论的谴责。欧洲报刊连篇
累牍地报道了这次惨绝人寰的暴行,甚至刊登了大量散发着血腥味儿的照
片。人们称首席执政官为杀人魔王。在一片责难声中,首席执政官无颜再回
巴黎,他病倒了,被送往美国治病。然而他对美国人极不信任,因为在他看
来,美国仍是个未开化的野蛮国家。不久,世界大战爆发了。欧洲在战火中
燃烧,却给首席执政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运。蔗糖、咖啡、可可和香蕉在
国际市场的价格直线上涨,加上外国资本大量涌入,首席执政官的国家空前
地繁荣起来,钱多得花不完。面对自天而降的繁荣景象,首席执政官乐不可
支。他误认为所有这些都是自己英明统治的结果,况且,他的部长、将军们
不断为他歌功颂德、便忘乎所以,以超人自居并异想天开地要一展宏图,把
全国的农村都变成花园城市。为此,他一一罢免了各部部长,废除了议会,
独揽了大权。谁知大战刚一结束,咖啡、蔗糖、可可和香蕉的价格就急剧下
跌,形势急转直下,国民经济一蹶不振,首席执政官的奢侈生活眼看就要难
以为继。而且祸不单行,民主进步思想潮水般涌进他的国家,人民觉醒了。
终于,在全国人民的一片讨伐声中,首席执政官仓皇出逃,孑然一身回到巴
黎。在那里,在他唯一的美洲家具——吊床上孤独地死去。

作品鉴赏《方法的根源》所描写的历史环境是1913 年至1927 年,也
就是作者的青少年时代。小说前几章主要采用了第一人称,即由主人公、拉
丁美洲某国总统——首席执政官介绍他在巴黎的奢侈生活。不久,由于国内
发生了武装暴乱,总统被迫离开法国回到美洲。

作品从而改用第三人称叙述独裁者如何打着寻求国泰民安的幌子,按照
其“生存的法则”和“方法的根源”,不择手段地镇压异己。《方法的根源》
是当代拉丁美洲反独裁小说的代表作之一。首席执政官是它的主人公,他再
也不是十九世纪文学中枯朽干瘦、不学无术的考迪罗,而是一位跻身于巴黎
上流社会,道貌岸然,风度翩翩,在古典音乐、歌剧、雕塑、绘画和近代科
学、哲学、外交方面颇有造诣,并且精通法语的某国元首。他博学多才,是


个极为复杂而矛盾的人物。他有聪明、能干、慷慨、大度和不乏理智的一面,
也有野蛮、残忍、虚伪、愚蠢和原始的另一面。他既是个注重礼节、举止不
凡的人物、又是个嗜血成性、武断专横的暴君。卡彭铁尔本人曾多次表示,
首席执政宫是典型的拉丁美洲独裁者,他集中了马查多、古斯曼·布兰科、
西普里亚诺·卡斯特罗、埃斯特拉达·卡夫雷拉、特鲁希略·莫利纳、波菲
利奥·迪亚斯、安纳斯塔西奥·索摩查和胡安,维森特·戈麦斯的特征。卡
彭铁尔抓住了拉丁美洲独裁者的主要特征,用客观的、一分为二的笔触让自
己的情感在刻画人物形象的过程中自然地流露出来。为此,《方法的根源》
不仅摈弃了十九世纪反独裁小说的脸谱化的夸张,而且较本世纪前两部重要
的反独裁小说《暴君班德拉斯》和《总统先生》也有了新的突破。首先,《方
法的根源》先后用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渲染了拉丁美洲独裁者赖以存活的历史
和现实环境。而且写得既深刻又形象。譬如:“一切都在变,而且变得匆忙。
战争(指第一次世界大战)才打响几个月)电灯就取代了油汀,浴盆取代了
池溏,可口可乐取代了水果汁,轮盘赌取代了老骰子,葫蒜店变成了鳞粉店,
赶驴送信的驾驶起了邮车,赶马车的开起了轿车,它们在日渐狭窄和弯曲不
平的马路上不停地响着喇叭,许久才好不容易驶进那新命名的,林荫道,于
是成群的山羊四处逃窜。。”疏疏几笔,二十世纪初叶拉丁美洲某国的历史
状貌跃然纸上。一战带来的繁荣、社会生活的欧化和与之并存的原始状态在
作者敏捷而又风趣的笔下一目了然,同时又令人大可回味。典型的环境为刻
画典型的人物奠定了基础。卡彭铁尔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极力避免了口号式语
言和宣言式议论,力求客观,逼真,以便使人物成为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的拉
丁美洲独裁者的典型形象。小说为此常常借助独裁者的内心独白,以表现他
的性格特征。于是遂有了我们眼前的首席执政官。他十分推崇法兰西文化,
熟谙西方哲学扣古代历史,他的足迹遍及巴黎的展览馆、歌剧院。他非常崇
拜那些“发达民族”,喜爱巴黎的艺术品、巴黎女人以及她们身上的华丽服
饰。他沉醉于法国上流社会的奢侈生活,但却无论如何改不了那睡吊床的习
愤。他生活考究且有规律,早上喝什么、中午吃什么都有规定,洗澡的时间
是每天晚上六点三十分。同时他又很迷信,他认为国内长期不宁以致发生武
装叛乱,“跟遇到倒运的圣维森特·德保尔的修女有关,还有她的头巾、她
的披肩,还有自己在一家老古玩店看到的橡皮骷髅。。”。然而,他最终又
是个迫害狂,是个权欲熏心的刽子手。面对四起的叛军,他不再考虑新科尔
多瓦的女牧神会不会饶恕他、接受他的忏悔,而是无情地镇压,使生灵涂炭。
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他原形毕露,判若两人。他枪毙了起义将领,然后将
其尸体抛入大海喂沙鱼。他残酷地屠杀了肇事的学生和群众,并且禁止其家
属为之恸哭哀伤。同样,为了切身利益,他甚至很不欢迎美国人的“帮助”,
说:“这些美国佬总是空手而来,满载而归”。总之,《方法的根源》是一
部不可多得的反独裁佳作,大胆地剖析和针砭了独裁统治,塑造了迄今为止
拉丁美洲文学史上最完满、最生动的艺术形象之一,首席执政官,它反映了
作者高度的洞察力,体现了人民的力量。它是拉丁美洲反独裁小说中第一部
以人民的胜利和独裁者的失败而告终的现实主义的作品。

(陈众议)


哥伦比亚文学

加·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1967)

作者简介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哥伦比亚小说家、
记者。生干马格达莱纳省阿拉卡塔卡镇。父亲是电报报务员兼顺势疗法医生,
曾经营药店。作家自小在外祖父家中成长。外祖父当过上校军官,性格善良
倔强,思想比较激进。外祖母博古通令,善讲神话传说及鬼怪故事,这对作
家日后的文学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1910 年,只身赴波哥大北部的锡帕基腊
寄宿学校读朽,开治涉猎世界文学各著。1946 年中学毕业。1947 年入国立波
哥大大学攻读法律,但对此并无兴趣。1948 年,哥伦比亚发生内战,全国大
乱,他中途辍学。不久,入卡塔赫纳大学继续攻读法律,同时开始他日后赖
以维持生计的记者职业。1954 年任《观察家报》正式记者,后被派驻欧洲。
1961 年起任拉丁美洲社记者。1961 至1967 年侨居墨西哥,从事文学、新闻
和电影工作。1971 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誊文学博士称号,1972 年获拉美
文学最高奖——委内瑞拉加列戈斯文学奖,1982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和哥伦比
亚语言科学院名誉院土称号。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主要特色是幻想与现
实的巧妙结合,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从独特的角度审视人生和世界。重要作
品有长篇小说《百年孤独》(1967)、《家长的没落》(1975)、《霍乱时
期的爱情》(1985)、《迷宫中的将军》(1989),中篇小说《枯枝败叶》
(1955)、《恶时辰》(1961)、《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1961)、《一
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1981),通篇小说集《蓝宝石般的眼睛》(1955),
《格兰德大妈的葬礼》(1962),电影文学剧本《绑架》(1984),文学谈
话录《番石榴飘香》(1982),报告文学集《一个海上遇难者的故事》(1970)、
《米格尔·利廷历险记》(1986)等。

内容概要自由党人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与保守党军队作战失败被
捕并被判处死刑。面对枪毙行刑队,上校回想起故乡马贡多村的往事和自己
的身世,原来,马贡乡村是他父亲何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带了一些年轻
人在人烟绝迹的一条小河边建立起来的。何塞·阿卡迪奥·市恩地亚和表妹
乌苏拉成了亲。因为是近亲结婚,乌苏拉怕生下长有猪尾巴的孩子,不肯和
丈夫同房。慢慢地村里人都传说布恩地亚不通人道。一次在斗鸡时,他赢了
邻居普罗登肖,后者心里窝了一团火,当众奚落他不能讨好老婆。布恩地亚
不堪侮辱,便拿起长矛跟他决斗。普罗登肖被刺中咽喉,顿时毙命。从此,
死者的鬼魂经常在他家中纠缠。夫妇俩只得远走他乡,村里一些同龄年轻人
怀着冒险的乐趣,也跟着他们走了。他们翻山越岭,长途跋涉了两年多,有
一天在荒无人烟的一条小河边安营。当晚,布恩地亚做了个梦,梦见这儿建
起了一座城市,房子都是用镜子做的,叫什么“马贡多”。于是,他决定在
此定居建村,名字就用“马贡多”。乌苏拉生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大儿
子何塞·阿卡迪奥是在旅途中生的;小儿子奥雷良诺是第一个在马贡多诞生
的人,女儿叫阿玛兰达,从小由一个印第安女仆看管。三个孩子都很正常。
几年之后,马贡多人口增至300 人。每年3 月,总有一伙吉卜赛人到村里来,
带来村民们从来未见识过的磁铁、望远镜、放大镜等新鲜玩意儿甚至冰块,
最后,还送来了一座炼金试验室。布恩地亚对炼金着了迷,成天足不出户,
埋头捣鼓。小儿子奥雷良诺即后来的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跟着父亲整天


泡在试验室里。大儿子何塞·阿卡迪奥不久跟一个经常来家里帮活的用纸牌
算命的女人庇拉发生了两性关系。当她告诉情人说他快做爸爸了时,何塞·阿
卡迪奥惶恐万分。后来他去看新来的吉卜赛部落表演节目,却看中了一个吉
卜赛杂娘。从此,他不辞而别,跟着吉卜赛人远走高飞了。乌苏拉得知何塞·阿
卡迪奥出走的消息后,赶紧追去寻找。五个月后她领了一帮子男男女女回到
马贡多,原来她没有找到儿子,却不意中找到了她丈夫吃尽千辛万苦没有找
到的与外界的通道。马贡多人丁兴旺,从此繁荣起来。不久,家里由人领来
了一个小女孩,她带着一张摇椅和一只装着她父母骨殖的口袋。布恩地亚夫
妇收养了她,取名雷蓓卡。这女孩有嗜食泥土和石灰的怪癖,还患了会传染
的不眠症。旋即全家、全村的人都得了这种病。村上的人整日整夜地不想睡
觉,毫无倦意,但严重的是,得了这种病会失去记忆。于是布恩地亚想了种
种办法在全村开展了一场跟遗忘作战的运动。幸亏老吉卜赛人墨尔基阿德斯
来到村里,配制药水让大家喝,使众人恢复了记忆。布恩地亚因孩子长大,
人口增多,决定扩建新房,门面漆成白色。这时新任镇长莫科特命令所有房
子都要刷成蓝色。从马贡多创世起,布恩地亚就是村里的当然权威,他不能
容忍别人来对他发号施令。一怒之下,他把镇长赶走。不料没过几天镇长带
了六个赤着脚的士兵及一辆载着他老婆和七个女儿的马车又回来了。后来双
方妥协,莫科特一家住了下来。奥雷良诺随父亲去镇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