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流金岁月-时间管理艺术 >

第24节

流金岁月-时间管理艺术-第24节

小说: 流金岁月-时间管理艺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外,管理者想再添加三点:①花在吃饭上的时间。正式的餐会场合,当然会花上较多的时间,但是,平时则应以时间观念为第一优先。排队等餐,实在是一件很浪费时间的事。所以,无论哪家店的食物再难以下咽,只要不用等,管理者就会进去用餐。②看电影。不会事先安排好看电影的时间,刚好有空,管理者就会买张票进电影院去。即使已经上映一半,或者只剩下最后的30 分钟,管理者也毫不介意。只要能看到片段,就教人满足了,至于没有看到的部分,如果靠着想象力能猜出时,管理者就不会再逗留在电影院里。等电影上映后,才发现那是一部自己不爱着的片子,这时候,管理者就毫不犹豫地走出电影院。不过,若是“这部电影,我还想从头看起时”,管理者就会稍稍忍耐一下,等到影片重新放映。③在书籍方面,某些成套的书,普通人一定会从第一册开始读。但以管理者来说,则是和看电视一样。不管第几册,都可以随时抽出来读。在图书馆借的也好,在书店买的也好,如果没有第一册,就从有的开始借、开始买。若是不影响全书的连贯理解程度,就继续看下去。真有必要时,才把第一册、第二册借或买回来。像这样,如果能够打破固定观念,就可以提高时间效率,时间的密度自然也就能够增大了。

    □利用“片段时间”的价值

    对于真正忙碌的管理者,有必要具备“短时间活用术”和“短时间处理术”。首先,就从“短时间活用术”说起。在每天的生活中,有些时间带并不是很长,也不是一整段完整的时间,只是些剩余、少量的时间。一般都称之为片段时间。举例来说,在车站等公共汽车的时间,等人的时间,在窗口或公用电话前排队的时间,抽烟的时间,搭一站或两站公共汽车的时间,一件工作告一段落,到开始另一件工作之间的时间,谈话中断的时间,工作中断的时间,比预定时间提早完成工作后剩余的时间,附带在工作上的缓冲时间,什么也不做只是呆坐在那儿的时间等等,都属于空闲时间。以时间上来说,空闲时间以二三分钟到10 分钟为宜。偶尔也许会有30 分钟到一个钟头的时间出现。不管哪一种时间,若都将它们合计起来,就是一笔可观的时间量。如果让这些片段时间白白地过去,实在是件极其浪费的事,有一种称为“无为的效用”的时间利用法,可以改变心情或者稍事休息,可说具有积极的效果。

    真正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这些时间也会变成异常珍贵的时间,若能利用片段时间,确实可做许多事情。现在说明一下短时间活用术的重点。首先,为了活用短时间,应该对于自己做过的工作或公事,花了多少时间,好好整理一番,再加以分类。例如:打电话,写明信片,记录新的预定工作内容,把想法写下来,整理帐簿传票,复印资料。。等等。写一份简单的报告书,看一遍资料,向上级做口头报告,看电视新闻报导,阅读报章,杂志。。等等。即使是需要花长时间才能够完成的工作或公事,如果能够拆开成一部分,或是数个作业单位,使它能够在0—1O分钟之内处理完毕,也可以获得出乎意料的好效果。如果能够这样做,活用短时间的技巧一定会越来越高明。

    为了活用短时间,必须准备些小道具,并常常带在身边。这一点相当重要,如果缺乏小道具,“短时间”将会白白地浪费掉。一些必备的小道具,如铜板、电话卡、明信片、邮票、信封、信纸、笔记本、铅笔(圆珠笔)、便纸条、工作资料、报纸、杂志、稿纸、书、塑胶袋、剪刀、订书机。。其他等等。这些小道具未必全部都得准备,视自己的需要而准备就可以了。准备齐全后,接下来的就是实行。不管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忽然间有空档时,就不会无所适从,就能够有效地活用时间了。

    有一位优秀管理者用他自己的例子来提供给各位做一参考。片段时间虽然短暂,却是完完全全的自有时间,因为可以自由自在,不受束缚地全用,所以他非常喜欢。管理者个人便用各种方式来使用片段时间。整理帐簿、传票、整理资料、记录构想、企划构想、打草稿、修改草稿、写信、做摘要、浏览报章杂志、看书、打电话、读跟工作有关的资料、逛逛书店、书廊、文具店等等。看看商店的橱窗陈设、观察四周、小睡片刻。。。

    有很多人都会觉得片段时间太短了,根本没办法看书,但是,脑袋是自己的,脑筋是可以活用的。碰到这种情况,管理者会先翻开重要的文章,找出一两句话,而且牢牢地记住它。这种方法远比漫无边际地读上一两页,还要有效果。

    □高效的“短时间处理术”

    短时间活用术,出发点在于如何巧妙地活用片段时间。因此,不妨将在短时间之内就可以完成的工作,或是准备小道具时,嵌进这些片段时间内,利用这些时间来完成它们。短时间处理术,是开发时间的入门之道。这是对平常所做的事情,找出用较短时间处理的方法。例如收集信息、做企划案、做文书处理、作决定、开会等等。能够将这些事情,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便是短时间处理术。这虽然要费点脑筋,但却能够提高时间的价值。

    在很短的时间内作出决定,不外乎是做到当机立断。但是,往往速度太快,所作的决定的水准就会低落,反而收不到效果。所以,在作决定时,必须兼具速度和正确性。有一种专门技术,可以使这种要求成为可能。那就是“单项重点决定术”。例如以下的两种情况,无论哪一件,都可以在任何一家公司里看见。第一种情况是部属向上司递交企划案时,上司一字不漏地看并听取详细的说明,对于琐碎的细节,也要提出质问。就连错字和漏字,也会挑出来纠正。由于大注重细微处了,以致吹毛求疵,有钻牛角尖的缺点,结果往往使主旨离题千里,都已经花了半天时间,还是做不出结论。决定不了思考的焦点将落在何处,只好在迷途上转,永远也下不了决定。第二种情况是相同的情况,但是,上司在看过企划案的名称后,立刻跳看结论部分,稍加思考后提出问题,要求说明。这其间,上司的关心,一直集中在某一点上。例如:“有必要如此做吗?”“技术上的问题,能否克服呢?”、“这样做合算吗?”等重点上。只对这些重点提出质问,其余的细节问题,一概不予干涉。上述的重点能够解决、明了,那么企划案就此通过。若非如此,企划案将拖到何年何月,才能付诸实行啊!无论哪一项计划,早做决定,便可早日实行。以上两种情况,后者的上司自然是较优秀、较有能力的上司。他所采取的方法,正是“单项重点决定术”。

    善于作决定的人,在面临一个问题时,一定会将焦点放在真正重要的一点上,然后集中思考,专心地加以检查。如果使用这种方法,无论碰到再怎么复杂的问题,也不用伤脑筋了。利用单项重点决定术,将使管理者能在短时间内做出结论。

    □善用“单项重点决定术”

    单项重点决定术在许多的商业专门技术中,可说是数一数二的高级技术。任何人如果能够具备这项技术,都能够成为善作决定的人。数学里面,有一种叫“偏微分”的算法。例如,将q 偏微分dp 时,就会得到p 的答案。又如qx、y、z 用z 来偏微分时,便可得到解答x y。原本p qx y z 都是属于同质的变数,偏微分时,p  x y 就被当成定数来处理。单项重点决定术的想法,跟偏微分有着相同的道理。决定一件事情时,由于各种条件的变动,便会产生好几个变数。例如,时间、距离、人数、产量、营业额、利润等等。如果将这些全部当成变数来考虑,便会得到无数个决定,到后来,究竟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决定,反而弄不清楚了。为了不至于徘徊在迷途上,一定要删除很多变数,即将单项重点决定术的众多变数加以偏微分。如此,再复杂的问题,也能够还原成像ax+b=0 这样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式,也就能够迅速地求出解答,迅速地做出决定了。

    至于怎样做才能够将重点放在单一点上呢?现有六个集中焦点于一点的秘诀:①把不会对大局产生重大影响的条件和要素,当成定数来处理。简单地说,就算对这些条件和要素视而不见也无所谓;②重点摆在问题的出发点和结论上。如果结论本身完美无缺,但出发点却是错误的,那么整个构想就会成为没有根据的纸上谈兵;反过来说,出发点很好,但是却有个马虎草率的结论,就会造成整个企划实行上的障碍;③将众多的要素、变数,依照重要程度、紧急性质,排成优先顺序。其中,列在第一的就是单项重点。例如,在处理以时间因素为第一优先的事件时,便要将焦点集中在时间上再来加以检查,作决定;④在众多的要素、变数中,将焦点放在最能产生效果和影响的变数上;⑤和公司的目标及业绩最有直接关系的条件和变数,为最优先考虑的要素;⑥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来决定重点。例如,重视构想和思考方式,或者重视分析和具体性的点子,这些都可依个人的价值观来做决定。

    □事到临头的应急方法

    善于使用时间的管理者,和善于使用金钱的管理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善于使用金钱的管理者,一定不会浪费、糟蹋金钱,哪怕是一笔再小不过的开支,也会谨慎处理。不过,一旦到了必要时,善于用钱的管理者,投下再大笔的钱,也不会皱一下眉头。遇到胜负的关键,绝不会珍惜金钱,结果反而大赚了一把。这就是会用钱的管理者跟吝啬的管理者,所不同的地方。

    善于使用时间的管理者,也是同样的情形。他们平常决不浪费无谓的时间。但是,一到关键时刻,也不怕花再多的时间,所以,会不会活用时间的差别便在于此。因此,只知道在小事情上节约时间的管理者,可以称得上是个“赚时间”的管理者,但却不能算是个善于活用时间的管理者。这种管理者,只不过是个时间吝啬鬼,至于活用时间一事,他永远也办不到。那么,怎样做才称得上有效运用时间呢?举个例子:某管理者并没有天天看书,只是偶尔看一看书,不过,一旦翻开书本,就会彻底地读透。经常只花一会儿功夫,就读了一二十册。虽然只是看书,但看完后也往往会跟醉的人一样,头晕脑胀,所有读过的内容,在脑子里相撞、搅拌、混合、溶化,无法理出头绪。有沉淀的,有起泡的,还有发酵的,管理者酩酊大醉。说到酩酊,其实,管理者的喝酒方法和读书方法是类似的。因为在基本上活用时间的原理都相同,方法和结果当然也相同。诸如小酌或每天晚酌之后,心情真是舒服无比。

    睡眠也是。管理者常常有持续半年忙碌不堪的日子要过。因此,睡眠时间总是不够。不管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只要一有机会就合眼休息片刻,这是个消除疲劳的好方法,管理者都这样做。但是,最有效果的还是“大睡一场”。一个月大概一次,天塌下来都不管地睡上12 个小时或15 个小时。一个月若能烂睡如泥地大睡一次,往后一个月,都能够保持体力。弹弹吉他,跟朋友下下棋,都是偶尔才做的事。但是,一旦开始了,就不会在意花多少时间了,再长也都舍得。

    时间可产生“分散效果”和“集中效果”。分散和集中这两个要点,对开发时间来说,都是必要的条件。不随便将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事务上,但一有必要,也不会吝啬花时间,也会尽量专注。只有这样的平衡感,才能达到开发时间的理想。

    □时间分散和集中技巧

    有些管理者每天过着打卡般的生活。确实是时间管理上的好学生。但是,换个角度来看,这样的人生可说是钟表般的人生。因此,任何感动、梦想、点子等等,他永远也想不出。如果继续过这样钟表般的人生,活在他脑中的经营理念都将枯干。

    相对地,时间管理什么的,一概不管,想到什么,就做什么,这类人的生活或许多彩多姿,有趣刺激。但没有任何预算或计划,只是依当时的心情采取行动,往往会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而且缺乏时间观念,也会带给他人麻烦。

    以上两种类型的人,都是驾驶着一部只有半边机翼飞机的人。既是如此,飞机哪能飞得起来呢?一个能够产生成效的时间管理法,一定需具备计划性和平衡性。因此,必须将下列两种方法并用,当然,有些时候,也有巧妙地分开使用的必要。

    第一是“时间分散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