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太极博弈原理 >

第38节

太极博弈原理-第38节

小说: 太极博弈原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紧张的时候屏住呼吸约三十秒,三十秒闭气可以很快缓解紧张。有读者尝试了几秒钟就放弃了,其实笔者曾经试过一分四十多秒都没有问题——也就是说你们是死不了的,不用担心。所以三十秒对于正常人来说应该是很容易做到。另外,这种方法对感冒塞鼻子有奇效,笔者屡试不爽,大家不妨一试。

(2)长久办法

读者是否注意到笔者的用词“心理的适应期——接受某一种情况的反应”,为什么我们多与别人交流,多锻炼能缓解一个人的紧张呢?关键就是心理已经完全接受了,适应了。

有什么方法我们可以在没有或者很少实际锻炼的情况下,能做到轻松自若呢?关于这点,笔者已经在感觉的补位一文里面已经提及这个原理了。

这时候你可以进行冥想,因为冥想是加强感觉的非常有效的手段。冥想的内容可以分两类:

一类是冥想自己的经验感觉。你与人交流的情景;另外一类是,冥想一个角色。冥想这个角色能出色地与人交流而毫无紧张。

你的冥想越深入,越细节化(集中精神想想你的经验感觉或者这个角色的一举一动),那么当实际的你处于交流的场景中,你就可以调用以往的经验感觉或者直接调用这个角色,这时候的他就是你,你就是他。通过冥想使意念中的角色能实现某些事,那么你就能在生活中不自觉地模仿这个意念中的角色去行动。(冥想即是象的获得,在本书后面会提得比较多。)

这和潜意识的运用是一样的。很多的成功学,例如吸引力法则,都会谈到这点,道佛教的冥想同样也如此。

☆衍例之怎么去忽悠别人

有时候我们跟别人僵持对峙,为了事情能继续进行,目的能够达成,我们可以忽悠别人。

我们经常说,做人要知书达理,通情礼让。而实际上这句话是有前提的,而几乎所有传播者一律没有考虑这个前提:知书达理,通情礼让是为了什么(也就是它们的太极)?(读者可跳读太极建模一章中遵守道德与不择手段)

忽悠别人,除了可以使用理觉思维一章里面提到的偷换概念,移花接木等方法外,还有一个很好的办法,那叫无理取闹,东拉西扯——尽量谈些无关重要的事情,把对方来的目的的信息分量减少!

比方说,我们是买家,现在来了几个大汉是供应商派来追货款的。现在你说什么道理都是没有理的,因为你的确是拖延了很长时间还没给钱别人,现在对方派人来了,你怎么去面对这个情况呢?

不要正面回答他们的问题,因为他们的问题都是很有理由的。你只要在整个谈论的话题里面言不达意,叉开话题,尽可能地扯谈,把关于他们追债的信息慢慢淡化掉,慢慢磨掉,谈判才会有点胜算——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你要知道,他们是来你的地盘谈判的,地域上他们不占优势,其二是钱在你手上,也就是关系到问题核心的主动权在你手上。

可以扯谈什么呢?

谈你们的工厂的生产情况;

谈你们的盈亏情况;

谈你们的追款情况;

谈你们现在的愿景如何;

……

但是,就是不谈什么时候给钱他们,到最后把他们的时间都磨光了,你就慢慢占领形势的上风。在他们差不多要走了,由他们发话……

有一篇《女士违章》的故事很扯谈:

交通警察在十字路口拦住了一位女士的车,敬礼后,请她出示驾驶证。

“这是为什么?”她坦率地惊问道。

“您违反了交通规则。”

“谁告诉您的?”

“我亲眼看到的。快出示证件,我等着呢!”

“您是不是认为我没有驾照?”

“我没有这样认为。”

“可是,我为什么要把证件交给一个完全不认识的人呢?”

“我是交通警察,我有权这样做。”

“可我怎样知道您是警察呢?”

“难道您没有看见我穿的制服?”

“制服能说明什么?制服是可以假造的。我记得10年前,我的朋友认识了一位军人……”

“请不要给我讲故事,我在等您的证件。”

“这不是故事,是往事。我只是想证明制服并不总是可信的。”

“那好吧,我可以让您看一下我的工作证。”

“也好……让我看看。嗯,这么说,您叫***?”

“***”

“什么,您瞧这字母X写得像个T。算了,就当您是***吧。可是照片却不像您呀?”

“不知道,可能是没戴帽子吧。”

“真的吗?您摘下帽子让我看看。还有,站直些,别皱眉头。是的,有点像了。照片很久了吧。”

“七年前……”

“这能看出来。您那时看上去很帅。”

“好了吧,请把证件还给我。”

“您急啥?只要证件不是伪造的,就不会有什么事发生。”

“可我没空呀,我正在值班。”

“您觉的我的空闲时间很多?我马上去市场,顺路还得去找女裁缝,还要去看望生病的姑姑,还得给丈夫打电话……”

“我求您了,快把证件还给我!您看看,您让后面堵了多少车了。”

“这怎么能怨我?要知道并不是我拦住了您,而是您拦住了我。”

“好吧,好吧,算我错了。只是恳求您快把证件还给我,把车开走。”

“就是嘛,给您证件,以后可别再制造交通堵塞了。”

在这段对话中,违章女士一开始就没打算乞求怜悯,而是采取无理取闹,东拉西扯的策略,不断地把新的话题越扯越远,故意回避原来的话题,并拖延至新的问题出来。而这位交通警察可能缺乏与各种人打交道的经验,结果被违章女士东拉西扯的话题牵着鼻子走,早忘记了原来的问题是什么,最后在新的问题面前,反是难倒了自己。

记者:到底有没有说过?

受访者:北京刚下完雪。

记者: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受访者:单位食堂中午有鱼香肉丝。

记者:你到底说过没说过啊?

受访者:天气预报提示今天有雷阵雨。

记者:你耳朵听不见吗?

受访者:明天应该还会下点雨。

……

☆衍例之虚实的运用

孙子十三篇有大部分篇幅论述了虚实的问题,尤其是在虚实篇里面。

(提示,此图已经基本概况了虚实运用的核心内容,建议有兴趣的读者反复思考)

在战场上,认真分析研究敌我双方的情况,可得知作战计划的优劣得失;挑动敌人使其活动,可以了解敌人的行动规律;用假象诱敌,可得知敌人的优势及薄弱环节;用小规模的兵力对敌进行试探性进攻,可得知敌人兵力部署的强处和不足。

两军对垒,有经验的指挥员往往通过“火力侦察”来探知敌人的虚实,以作为自己进退攻守的依据之一。孙子将此种谋略叫做“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在商战中,聪明的企业家所用的“投石问路法”,与《孙子兵法》中的“作知动静”谋略相类似。“投石”,就是试探人家的动静;“问路”,则是决定自己的行动正确与否。

特别是军事方面,最优的策略就是,放出虚假信息,再放出虚假信息,混乱对方的思维,扰乱对方的判断,从而使我方占据信息形势的主导位置。比方说我方展现出一些小动作,让一些国家猜测,如“某某过已经部署了海陆空三军”,“携1000枚攻击型导弹前往某处军演”,“暗地里秘密组织研发***杀伤力武器”……这样不断地通过正面或者侧面透露真实的和虚假的信息,而在另外一旁观察各敌方的反映,试探对方,引蛇出洞,调整策略……

如我们提到的获知一个人的底线,我们得学会探虚实。比如,一对恋人拍拖的时间差不多了,一方如想结婚,你可以探一下对方的底线,虚实,如作一些结婚的假设,看对方的想法如何。

再如商谈时,你可以假设出成交时才会有的问题,因为你所提的问题只是假定的状况,会使对方回答时感觉“不必负责”,而可以轻松地回答,在这个试探的基础上,你就知道对方的虚实,底线,再接着下一轮的商谈。

如果你要说服对方参加你的保险,而对方已经有一点点首肯的迹象,这时候你可以问:“如果你决定签下这份保险,受益人要填谁呢?”

如果你感觉客户将要决定买你的产品,你便可问:“如果您决定要买,付款是用支票吗?”也可提出两个选择项,使对方由二者之中,选出一样。

比如,对方过来买鸡蛋,有果园的和土家的,当他想买又没有完全表示十分肯定的时候,你可以问:“果园的和土家的,还是土家的比较好吧,很多人都会买的”,这时候你能助他一把去决定。

(阅读提示,这里也可以从形势的角度去考虑。笔者能够得出这个结论,是化文为象,再化象为文(请跳读)的结果。比如笔者想到的画面是一个人在十字路口上,六神无主,旁人稍微指手划脚,这个人就会被引导,再以此图像去类象理解。)

用虚的假设抛出二选一的问话,让对方沿着你的思路去作答,可以使你所掌握的主动权更大,从而达到以虚化实的效果!

※综合衍例之人心运用的终极——用人与用才

思路提拨:本例的主要方法是太极分解法。根据不同的角度(太极)进行划分,同时理清阴阳流转的关系,以分辨所划分出来的要素的变化情况。我们人生的很多对待关系,也是可以按照这条思路去分析的。

别人告诉你,“要用能人。勤快的,可以安排在基层做事,感悟能力强的,可以安排做中层管理,大局能力好的,可以做中上层和委以项目重任。”

亲爱的读者,现在你是否停留在这个层面的理解呢?

今天当你们再次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是否能对这个话题看得更深入一点?

①九型人格与引动原理

有很多企业会对管理干部(特别是HR主管一类)进行关于管理方面的谴派学习,里面很多就会讲到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九型人格。

九型人格(Enneagram),又名性格型态学、九种性格。是婴儿时期人身上的九种气质。它是一个近年来倍受美国斯坦福等国际著名大学MBA学员推崇并成为现今最热门的课程之一,近十几年来已风行欧美学术界及工商界。全球500强企业的管理阶层均有研习九型性格,并以此培训员工,建立团队,提高执行力。

有不少企业通常会让员工做一些心理测试,目的就是对每个员工作九型人格方面的划分,以便更好做出下一步策略。

九型人格按照人们的思维、情绪和行为,将人分为九种:完美主义者、给予者、实干者、悲情浪漫者、观察者。怀疑者、享乐主义者、调停者。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九型人格论所描述的九种人格类型,并没有好坏之别,只不过不同类型的人回应世界的方式具有可被辨识的根本差异。这个世界上五十亿人口中,每个类型大概占了五亿。

“九型人格”中的每一种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但是通常,我们并不知道别人的看法。我们只是根据自己的看法来判断他人的思想。“九型人格”的教义所强调的,就是要走出自己的固有观念,去感受他人的思想。它帮助你对他人的处境有更多了解,从而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这门学科基本思路有两点:

(1)性格划分。将人的性格划分为几类,并且每个人都可以对应上去。

(2)提出性格趋向性。(这点属于太极思维,根据环境变化,人的性格也会变,这种变化有一个趋势,怎么变,如何变。)

也就是比如说到第六型性格的变化,如果这个人处于压力和自我防卫时,则会走向第三型,变成工作狂,反应过敏,会轻率鲁莽地做事,为了达到目标会不顾一切,缺乏人性。如下图所示:

有一位读者学了之后,告诉笔者他的亲身经历:有一次打的,跟一位出租车司机师傅聊过几句后,对他说:“师傅您人际交往范围广,热心肠,喜欢帮助人。”对方惊诧地问到:“你怎么知道?”。于是这位读者就高兴得非常。

可是笔者告诉各位,其实不必沉醉于这种收获的满足当中,因为这是非常简单的。即使你从来没有学过这门科,你也能慢慢地从生活中归纳出来,因为你有大众的思维能力。

把人的性格分门别类罗列在各个型号里,要从里面找出符合自己性格的并不是什么难事。问题是,如果你发现一个人是领导型的人,你会安排他当领导吗?

读者很快就答,按照理论说的,那肯定是,如果不是,难道还有其他答案?

一般的思路认为——你属于哪种性格类型的人=你适合做哪种职位。

而笔者的思路则是——哪种职位=引发了你身上的某种特征。

这条思路笔者称之为引动原理,是笔者当年困惑于“人的命运究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