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读懂金融学-第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该模型指出,在没有资本流动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下在影响与改变一国的收入方面是有效的,在浮动汇率下则更为有效;在资本有限流动情况下,整个调整结构与政策效应与没有资本流动时基本一样;而在资本完全可流动情况下,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时在影响与改变一国的收入方面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但在浮动汇率下,则是有效的。由此得出了著名的“蒙代尔三角”理论,即货币政策独立性、资本自由流动与汇率稳定这三个政策目标不可能同时达到。
1999年,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根据上述原理画出了一个三角形,他称其为“永恒的三角形”(The Eternal Triansle),从而清晰地展示了“蒙代尔三角”的内在原理。在这个三角形中,A表示选择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B表示选择固定汇率和资本自由流动,C表示选择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固定汇率。这三个目标之间不可调和,最多只能实现其中的两个。这就是著名的“三元悖论”。国内学者易纲将其总结为“蒙代尔…克鲁格曼不可能三角形”。
根据“蒙代尔…克鲁格曼不可能三角形”,一国的经济目标有三种:1。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2。汇率的稳定性;3。资本的完全流动性。这三者,一国只能三选其二,而不可能三者兼得。例如,在1944年至1973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得到实现,但“资本流动”受到严格限制。而1973年以后,“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得以实现,但“汇率稳定”不复存在。“永恒的三角形”的妙处,在于它提供了一个一目了然地划分国际经济体系各形态的方法。
鱼和熊掌的选择关系
根据“蒙代尔…克鲁格曼不可能三角形”,在资本流动,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汇率制度三者之间只能进行以下三种选择。
让我们用以下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举例,来看看鱼和熊掌如何选择:
一、美国——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必须牺牲汇率的稳定性,实行浮动汇率制。
这是由于在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频繁出入的国内外资金带来了国际收支状况的不稳定,如果本国的货币当局部进行干预,亦即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那么本币汇率必然会随着资金供求的变化而频繁的波动。利用汇率调节将汇率调整到真实反映经济现实的水平,可以改善进出口收支,影响国际资本流动。虽然汇率调节本身具有缺陷,但实行汇率浮动确实较好的解决了“三难选择”。但对于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来说,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信心危机的存在会大大削弱汇率调节的作用,甚至起到恶化危机的作用。当汇率调节不能奏效时,为了稳定局势,政府的最后选择是实行资本管制。
二、中国——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必须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实行资本管制。
在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在汇率贬值无效的情况下,唯一的选择是实行资本管制,实际上是政府以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来维护汇率的稳定性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大多数经济不发达的国家,比如中国,就是实行的这种政策组合。这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国家需要相对稳定的汇率制度来维护对外经济的稳定,另一方面是由于他们的监管能力较弱,无法对自由流动的资本进行有效的管理。
三、香港——维持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必须放弃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资本完全流动时,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本国货币政策的任何变动都将被所引致的资本流动的变化而抵消其效果,本国货币丧失自主性。在这种情况下,本国或者参加货币联盟,或者更为严格地实行货币局制度,基本上很难根据本国经济情况来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整,最多是在发生投机冲击时,短期内被动地调整本国利率以维护固定汇率。可见,为实现资本的完全流动与汇率的稳定,本国经济将会付出放弃货币政策的巨大代价。
在这三个目标之间究竟哪一个更为重要?如果放弃资本流动,将退回到闭关锁国的封闭经济体系,不利于经济增长。如果放弃汇率稳定性,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场灾难。“两害相较取其轻”,只有放弃独立的货币政策比较可行。放弃独立的货币政策也就是向单一的区域货币或世界货币过渡。于是,人们在贸易全球化的同时开始越来越多地考虑金融全球化,如果货币统一了,就不存在固定汇率、浮动汇率和资本管制的各种弊病了。
不可能三角带来的启示
“蒙代尔…克鲁格曼不可能三角形”实际上描述了货币国际化后带来的对一国金融政策的影响。
比如,对该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当前的次债引起的全球金融海啸,充分暴露出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很多专家学者认为,美国向全世界发行货币,成为全球中央银行,但没有履行世界中央银行的职责,美国国央银行就应该制订实施全球的货币政策,而不是仅仅从美国的利益出发。事实上,当一个国家的货币国际化后,独立的主权国货币政策已经不复存在。按照货币政策的定义,指的是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而国际货币在货币供给方面,存在着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的矛盾和协调。这两个方面有时会相互牵制,进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执行能力和效果。
从国内利率角度来看,当国内经济不景气,需要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给时,就要降低利率,而利率降低,就可能引起资本外流,而一定程度上抵销了扩张性效果,无法达到扩大货币供给的目的。相反,当国内经济过热时,需采取提高利率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利率提高又对国际资本产生了吸引力,国内流动性过剩的局面仍然得不到有效改善。如1979…1982年,美联储实行紧缩货币政策,以降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导致利率上升,大量资金涌入美国,对美元的需求反过来推高汇率,高汇率会降低出口,反而引起美国经济出现衰退。
从汇率和改善国际收支的角度来分析,也会产生相互制约作用。如,当一个国家出现贸易逆差时,为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实施本币贬值的汇率政策,以提高国内产品竞争力,扩大出口。虽然经常项目可能会有所改善,但本币对外投融资增加,资本项目上可能出现较大逆差,国际收支平衡仍然无法实现。本币贬值也会损害国外官方、私人部门等持有者的信心,降低持有比例,转换币别,这更不利于该币的国际化进程。并且,如果其它国家同样跟进贬值策略,其汇率政策就陷于失效境地。以中美为例,如美元进入贬值通道,人民币呈升值态势,美国私人部门乐意将美元投入中国,以获取最大化利益,中国企业也愿意借入美元,到期后,可用较少的人民币来兑换美元归还。对中国政府来讲,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对美元的稳定,只有全盘收购市场上的美元,否则,市场上美元越来越多,人民币升值压力更大。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货币国际化后,该货币国的货币政策作用范围将延伸到国际,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相互影响和交织,单纯的国内货币政策已不能独善其身。如果说,当前经济金融的全球化已经使各国各项经济金融政策相互作用的话,那么,如一国货币国际化后,将使该国货币政策的对外影响力和反作用力更大。
第五节 曾经我们只有两家银行——金融体制改革
如今我们要办理银行业务,可以有数十家银行选择,包括中农工建四家国有大型银行,有招商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等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有花旗、渣打、汇丰、东亚等外资银行,还有各地的地方商业银行。然而,在三十年前的中国,我们曾经只有两家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
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道路历经30年,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也走出了一条与前苏联东欧国家完全不同的改革道路。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回顾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两个阶段:
※1978…2003年——建立独立于财政的市场取向的金融体系
※2004年至今——金融结构市场化取向的企业化改造
从时间流程上看,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8到2003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是建立工业部门的现代企业制度,与之相适应,金融部门的改革旨在建立独立于财政的市场取向的金融体系,目的在于创造与企业改革相适应的外部环境。在从1978到2003年这个时间段里,以上世纪90年代为分界线,之前的金融体系中,监管系统是中国人民银行;银行系统包括国家专业银行(负责工商业融资的工商银行,负责农业融资的农业银行,负责外汇业务的中国银行和负责管理固定资产投资的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制银行(如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等)、区域性银行(如深圳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等)和信用合作社(城市、农村);非银行金融中介主要有保险公司(如人保)、信托投资(如中信、光大)、租赁公司(如东方租赁公司)以及各大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可以说,90年代前我国金融体系的最大特点就是有机构无市场,金融市场在当时不存在更没有发展起来。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第一个基本任务的完成,90年代后我国的金融体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明确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原则后,监管系统从原来只有中国人民银行发展到包括中国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以及自律性组织(协会)的完善监管体系;银行系统中,除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外,成立了政策性银行,发展了股份制银行,区域性城市商业银行纷纷建立,外资银行在2001年中国入世后也加快步伐进入,还包括农村信用社、其他存款贷款类金融机构,总之,90年代后的银行系统呈现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活动主体。非银行金融中介也得到空前发展,除了之前就已经存在的保险公司、信托投资、租赁公司等,还出现了更多的新型非银行金融中介,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证券公司、汽车金融、基金管理公司、产业基金、社保基金等等。同时,随着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资金市场、外汇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期货)等市场的建立,我国金融体系改变了之前有机构无市场的窘境。
尽管金融体制改革初见成效,顺利完成了第一项基本任务,建立了独立于财政的金融体系,但作为市场微观主体的金融机构在当时仍然面临一系列问题,以银行业为例,主要表现在:1。不良贷款过高,如2003年底,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达20。4%,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为7。7%,城市商业银行为15。0%;2。资本金不足,如2003年底,中国工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5。52%,而中国农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估计仅为4%;3。经营效率低下,中国银行业的成本/收入比率远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员工和分支机构的创利能力差;4。风险审核系统和风险管理系统技术落后,中国风险管理监管力度及技术相对落后,制约了银行开拓高回报的业务渠道;5。信息科技落后,主要表现在数据处理中心互不兼容,不同银行间不能有效处理及共享信息资源。
面对加入WTO后外资金融机构竞争的威胁,为了建立更完善的中国金融体系,建立有效的金融市场微观主体并与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宏观层次相配合,我国开始对金融机构进行企业化改造,力图使之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由此,金融体制改革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金融体制改革从2003年开始,进入金融结构市场化取向的企业化改造,目的在于除金融机构自身经营需要外,更要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这一阶段金融体制改革主要内容是完成上述第二项基本任务,即金融机构的企业化改造,形成金融机构商业取向的企业自负盈亏、自担风险机制。银行企业化改革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宏观经济稳定化。
于2004年开始的金融机构企业化改造这个总目标被分解为三个目标,首先,实现财政与银行的关系以出资额为限的有限责任机制(公司制)。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措施是剥离国有商业银行坏账,国家向银行注资以及建立符合商业银行经营要求的资产负债表。其次,完善银行的内在运行机制,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具体的措施是引进国外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