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前期生活习俗史-第1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嫌它慢,故而自汉代以来就一直沿用下来了,从来没有人试图改革它。
驮运:在一些不太好走的山道上,通常是驮运,即一个牲口身上驮一个麻织
带子,带子里装上东西,担在牲口身上走。这和西方不一样,和南亚次大陆
地区也不一样。后者的牲口身上通常先担一个木制架子,然后将东西放在架
子上。由于中原地区的居民发明了软质料的口袋,架子就显得多余了。人负:
人力担、背的状态一直没有改变,在一些无法修路或国家认为投资修路不太
上算的地区,居民一直是用肩担、背篓。我们走了许多地方,也注意了其他
一些地方,都没有发现我们国家这种运输工具,即从来也没有发现扁担和背
篓,这实在是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同样,除了云贵高原的一些少数民族之外,
中国人一直拒绝使用用头顶负物这种风俗。然而与我们相邻的、且长期享用
汉文化的日本和朝鲜,却与我们相反,他们很快地便接受了这种风俗。直到
明代为止,不能生产马匹的中原人,对马匹还有一种特殊的钟爱。马匹尚未
投入运输行业,而只是作为代步,只使用于骑,而不使用于拉车和生产领域。
日本的交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镰仓幕府时代已经出现了驿路法,
这是根据中国的驿路法改造而成的。但是,法归法,路归路,没有人对这个
驿路法感兴趣。到了此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先是出现了道路和旅舍,以后
又出现了专业运输组织的“马借”和“车借”。马借是专门向旅行者出租和
提供马匹,车借是专门向远途的商人提供运输车辆。
明代的水路运输达到了极高阶段。水路运输分为海运和内河运输两大
类。海运可细分为沿海运输和远洋运输两类。明代沿海运输的发展与南粮北
运有关。当时,南方粮食生产过剩,而北方粮食不足,明廷积极推行沿海船
舶运输。从文献记载来看,明时沿海船舶运输有五条主要航线:其一是由长
江口刘家港到山东半岛东端成山角。其二是由成山到辽东。其三是由直沽通
向刘家港。第四是由辽河口通向长江口刘家港。第五是由福建闽江口长乐港
通向山东半岛的东端。明代远海航行与当时海外贸易发达有关。明代,长江
沿线及沿海的手工业比较发达,有了大量外销的能力,于是对海外贸易产生
了兴趣。当时,明朝通过海路向南亚、南亚次大陆、西亚、东非输出瓷器、
… Page 56…
丝绸、手工艺品,而输入象牙、香料、黄金、珍珠等。在非洲海岸,至今仍
到处散布明代的瓷器遗物。明朝的海船很大,航海技术及设备也是世界第一
流的。郑和七次下南洋所携船只大者长约44丈,宽约18丈,整个一个船队
的船数达62艘,由此可知明代的远航能力了。遗憾的是:当时处于领先地
位的中国航海业,由于明廷的人为阻挠,后趋于衰败。
和中国相比,日本的海上运输虽然晚些,但却步入成功之路。日本的沿
海运输产生于沿海的渔猎经济,到了明代前后,日本海船的运载量已经达到
了千石左右。日本的海外贸易大约形成于唐代前后,那时,日本来华的使团
叫遣唐使,他们都是坐船来的。到了明代前后,日本的海外贸易进入到一个
新阶段,出现了“朱印船”贸易。当时,海盗比较猖獗,明朝对此很注意,
日本政府为了保护商船,证明这些船只不是海盗,以便中国方面允许其进入
中国,或经中国往南洋等地,发给商人们名叫“朱印状”的对外贸易的许可
证。因上面盖有政府的朱红大印,所以持有“朱印状”的商船被称“朱印船”。
“朱印船”贸易的路线通常是由日本长崎出发,抵达我国的广东和福建,或
经上述之地往台湾、澎湖岛、爪哇、婆罗洲、摩鹿加群岛、马来半岛等。日
本出口刀、剑、铜、硫磺、扇、铠、屏风、漆器、白银等,而进口铜币、生
丝、棉布、棉线、丝绸、铁器、药品及各种书籍。17世纪中叶,持有“朱印
状”的日本商人有百名以上,其船达300余艘。一艘海船平均载重是300吨
左右,而最大的已经达到了800吨。
在中原地区,短途交通以步行和坐轿为主,尤其在城内是如此。轿子是
官员和妇女这两种人生活中须臾也离不开的工具。轿子的种类繁多,根据坐
轿人的身份、天气情况,轿子又可分为凉轿、暖轿、官轿、彩轿等。从轿子
上的一些装饰及布料,以及抬轿的人数,也可分出等级来。如果是黄颜色的
轿子,那准是皇家的;如果是用彩色锦制成的,且抬轿者有四人以上,这应
是一位高级官吏的;两人抬的轿子一般是低级官吏或妇女所用之轿。在城里
及城郊,一些富人也骑马、骑驴。
(5)婚嫁风俗
明代人对待婚姻,仍如前代,有许多规矩和禁忌。明代人脑海中没有恋
爱这个概念,男子成丁婚嫁决之于父母,女子出嫁同样也决之于父母。由于
礼教的作用,明朝政府的提倡,在明代前后,中国的婚姻中出现了几种不太
正常的现象:一夫多妻制的风俗有所抬头;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明显降低;
改嫁遭到坚决反对;多妻制中妻与妾的地位悬殊。
和中国有些近似,这时的日本国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很低:男子可以
以各种理由纳妾;妇女如果侍候丈夫不周,喝茶过份,游山玩水,都可以被
休回家。
(6)丧葬风俗
明朝人相信:人死之后,生命不是消失,而是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
在那个世界里,死者还要吃饭、穿衣、睡觉,还要有开支,故而,生者对死
… Page 57…
者的埋葬是一点也不敢马虎的。他们要给先人准备好一切在阴间需用的东
西,包括吃穿用住行中的一切。
我们先谈谈帝王丧葬风俗。
明朝共有16位皇帝。他们的墓相继被发现。明朝开国君主朱元璋称帝
时在南京,死后葬南京附近。代宗朱祁钰在复辟的英宗看来是“篡位”,是
大逆不道,故其死后不得归葬祖陵,只好将墓修在北京西山。建文帝生死不
明,葬所失载。其他13位皇帝死后都葬在北京十三陵。除了这些墓葬之外,
明王朝还在安徽凤阳修建了明皇陵,在泗州修建了明祖陵。考古工作者对这
些墓葬进行了调查或发掘,基本上摸清了情况。由于这些明皇室的墓葬都是
以山为陵,而且相信这是死者在冥间的宫殿,故而在学术上称这些墓葬为陵
寝。
明朝陵寝的设计思想是非常明确的:明朝皇帝生前有城护翼,死后也须
葬于城内;明朝皇帝生前居住在宫殿里,死后也应有宫殿;明朝皇帝生前享
受朝拜,死后也要接受朝仪。正是在这种设计思想支配下,陵墓完全按照皇
帝生前居住的规模、式样、制度进行建造:陵墓分内外两重城;仿生前所居,
在墓前依次修筑石牌坊、大洪门、神道、碑亭、华表、望柱、石像生、陵门、
棱恩门、棱恩殿、明楼、陵台、宝城、地宫。和以前历代不同,明朝讲究随
葬生前用过的东西。
死后的皇帝不应是很“寂寞”的,因为在他的陵墓附近,还随葬了一些
嫔妃的墓葬。在其陵区内,与其同陵而不同穴,则安葬了皇后的墓葬。皇后
生前不能独自“拥有”皇帝,而其死后则能与皇帝同坟,这也算是一种“安
慰”吧。为了确保死去的皇帝及皇后能享受清净舒适且优越的生活,明朝政
府给每一个皇陵都安排了守灵户,他们不向国家上税,任务是打扫陵园,准
备祭品。
明朝贵族大多是按照家族进行安葬的,每一个家族允许有一个墓地。这
个墓地是用土墙圈起来的,其他人没有权力葬入这个墓地,包括出了嫁的妇
女。明代居民对埋葬制度是很重视的,有许多讲究。明代居民重男轻女,讲
究辈份,死者都是按辈份排列的。各级官吏,不论你的地位是多么地高,都
是不能单独下葬的,只能按照辈份归葬自己家族墓地,但可以在坟高、墓室
结构等方面表现自己的等级。明朝的埋葬制度是比较明确的,分为:亲王、
郡王、异姓王、朝廷重臣、一般官吏、一般地主、一般百姓。这种等级制度
在埋葬制度方面是不容破坏的。在上述的墓葬中,根据死者的身份不同,墓
室的结构是不一样的。亲王、郡王、异姓王这一等级,通常是将墓室修成前
后二室,再有若干个耳室;一般贵族不能这么做,只是一室而已。另外一个
反映等级差异的是随葬数量不等的彩绘仪仗俑、仆侍桶。这些俑有的是木雕
作品,有的是釉陶作品。彩俑形态各异,手中持各种质料的仪仗用具。高级
贵族一墓可随葬仪仗俑达四五百个,一般贵族可随葬数十个,而普通百姓则
不随葬仪仗俑,只能火葬一些纸明器。也就是生者在死者入葬之前,为死者
… Page 58…
扎糊一些纸做的东西,如衣服、被褥、鞋帽、房屋、珠宝、钱币、生活用具
等;在入葬死者之前,将这些东西统统在死者墓前烧掉。出了嫁的女性,通
常安葬在夫家墓地里。未出嫁而夭折的女性可以葬于本家的家族墓地,但都
被安放在风水不好、不太显眼的地方。
从埋葬程序上讲,明代居民将埋葬分为复、敛、殡、葬、服五个阶段。
复 明代,人们在生命垂危的病人鼻孔处放一缕新丝绵。丝绵极轻,丝
缕极细,稍有呼吸,便可振动这缕新丝绵。这种作法叫“属纩”,目的是为
了验证生命垂危者是否还有呼吸。呼吸一停止,即可为其招魂,即由活着的
人登上屋顶,面向北方,呼喊死者姓名,企以将其魂魄招回体内,再使其复
活。这种呼喊魂魄的方法就叫“复”。
敛 招魂不成,便给死者沐浴,穿衣,这被称为“小敛”。明廷规定,
沐浴者,六品以上者四人,六品以下者只能三人;将穿好衣服的死者放入棺
材里,这被称作“大敛”。
殡 明代,人死之后,并不立即下葬,而需停棺待葬。停棺待葬的用意
是表示生者对死者的眷恋之情,不想让他们很快离去。明代居民往往将棺材
放在死者生前的居处,象对待生者一样对待他,每天有人陪着他(守灵),
给他的灵位上香,上供品,这就叫做殡。殡的时间也有明文规定,一般长者
三年,短者一年。在“殡”期间,给死者灵位上香,上供品被称为“祭葬”。
明代以坛为单位,一品祭九坛,地位不同,依次降祭坛数额。
葬 明代对死者的埋葬很有讲究。首先,是要根据风水先生的指示,为
死者选一个埋葬的地点;明廷根据官位高低、地位尊卑,对不同社会地位的
人,其所穿衣服的质料、数量有规定,这种衣服术语叫袭衣。三品以上可穿
三套,四品五品二套,六品以下只能有一套。明代流行在死者嘴里塞含点东
西的习俗,术语上叫“饭含”。五品以上嘴里允许含稷、含珠,九品以上可
以含高粱、含小珠,平民只许含铜或铜钱。随葬之衣叫敛衣。品官可有朝服
一套、常服十套、被子十套;百姓不可如此之多。表扬死者所作的文章常常
写在锦或帛上,故称“铭帛”,宽均一幅,长度则因地位不同而不同:四品
以上可九尺,六品以上可八尺,九品以上可七尺。棺椁也不同:品官棺可用
桐油、油漆漆刷,百姓不行。品官可设椁,这是一种套在棺材外面的一种东
西,百姓不能使用。随葬物品称明器,规定公侯九十件,一品二品八十件,
三品四品七十件,五品六十件,六品七品三十件,八品九品二十件。
服这是关于穿丧服的有关规定。明初颁 《大明律》,曾制定有关丧服
的法律条文。以后,又制成《孝慈录》,对丧服又有进一步补充。穿孝服三
年者称为斩衰,穿粗麻布制成的衣服,衣服下沿不能缝边,这是儿子为父母、
庶子为生母、子为继母、未出嫁的女儿为父母、妻妾为夫所穿丧服。穿孝服
一年者称为齐衰,穿稍粗麻布制成的衣服,但衣服下沿可以缝边,这是正室
诸子为众庶母、正室诸子之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