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中国同性恋研究 >

第21节

中国同性恋研究-第21节

小说: 中国同性恋研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03年4月1日,张国荣跳楼自杀,一时成为一个特大新闻。张国荣生前演过许多脍炙人口的电影,有些电影是带有同性恋色彩的,他俊秀的扮相和精湛的演技使不少青年男女为之倾倒,并把他作为崇拜的偶像。他去世之后,有人分析他的自杀与社会对同性恋的压力有关,而主要是同性恋情起了变化以致以身殉情。许多人惋惜他对生活太认真了,他“过路人生”、才46岁就匆匆离去,太可惜了。但是,即使在今日之香港,不少人说到同性恋时仍是采取“摇头”的态度。2001年4月,一个男子在地铁看到一对少女在谈情说爱,当众接吻,于是指责对方“搞鸡”,当一个少女表示他人无权干涉时,竟遭到这个男子殴打。2001年,香港特区文件指出,香港不承认各种事实婚姻关系和同居关系,虽然现行政策不歧视个人的性取向,但由于同性恋伴侣无法出示证实他们相互间的配偶关系的法律文书以及证明这一关系的困难性,所以同性恋伴侣不能申请公有住宅房。台湾地区的同性恋状况,目前缺乏足够的分析资料。在同性恋的问题上,人们既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又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这无论在中国大陆,或是香港与台湾都是一样的。问题在于香港对外开放得最早,台湾次之,大陆再次之。在同性恋的问题上,香港人的态度基本上和大陆一样,但是社会人士的思想较为活跃,在法律上也有考虑;在台湾,情况也应该是大同小异的。台湾学者文荣光教授、王瑞琪女士等对包括同性恋问题在内的台湾人的性问题做过调查,把调查数据和中国大陆的两万例“性文明”调查作了对比,其中有些对比是很有意思的。(见文荣光、王瑞琪:《海峡两岸性爱实况调查》,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4年1月版)。例如,一般居民对同性恋的了解,台湾地区与大陆基本上差不多。没听说过同性恋这回事者:台湾地区17.3%,大陆28.1%;听说过者:台湾地区41.8%,大陆46.8%;略知一二者:台湾地区40.9%,大陆25.1%。就性别来说,的受访者不论男女,对同性恋的认识都差不多,但大陆地区则是男性较“见过世面”,对同性恋的认识比女性多一些。譬如:没听说过“同性恋”的,大陆男性有23.2%。见表2-1。表2-1对同性恋的认识与性别交叉分析对同性恋的认识性别男性女性台湾大陆台湾大陆没听说过17.3%23.2%16.7%33.2%听说过45.0%48.1%38.5%45.5%略知一二37.6%28.7%44.8%21.4%总计99.9%100.0%100.0%100.0%P>0.05就年龄来说,台湾地区或大陆地区的受访者都是年长者对同性恋知道的比较少。以大陆地区为例,“没听说过”同性恋者,20~29岁组有17.4%,30~39岁组有20.9%;到60岁以上组就增加到57.3%了。

/* 53 */
第二部分 中国现代的同性恋
同性恋在香港和台湾(3)(图)

/* 54 */
第二部分 中国现代的同性恋
同性恋在香港和台湾(4)(图)

/* 55 */
第二部分 中国现代的同性恋
同性恋在香港和台湾(5)


 
表2-3 
对同性恋的认识与教育程度交叉分析 
对同性恋 
的认识 
教育程度 
小学及以下 
初中 
高中 
大专及以上 
台湾 
大陆 
台湾 
大陆 
台湾 
大陆 
台湾 
大陆 
没听说过上 
45.4% 
53.0% 
23.3% 
26.3% 
7.4% 
14.7% 
4.1% 
4.0% 
听说过 
40.1% 
34.0% 
40.3% 
49.0% 
44.9% 
53.9% 
39.1% 
55.4% 
略知一二 
14.5% 
13.1% 
36.5% 
24.6% 
47.7% 
31.4% 
56.8% 
40.7% 
总计 
100.0% 
100.0% 
100.0% 
99.9% 
100.0% 
100.0% 
100.0% 
100.0% 
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出,在同性恋问题上,无论是社会对同性恋者的态度,或是同性恋者自身的心态等等,香港、台湾和大陆都没有什么质的区别。 
有香港学者评述说,近十多年来,香港人的性态度进入了一个过渡期(有人称为真空期),旧的一套渐渐瓦解,包括大家庭、多子多孙、两性角色的观念、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等,然而以人性、科学为基础的新的性观念又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而旧的性道德势力正不断地试图收复失去的阵地,对不少性问题的道德评价和法律处置还很不统一,有些人,特别是年轻人,包括异性恋者与同性恋者,可能失却了重心而走向另一个极端,以致出现性滥交,纵欲,物质至上,崇尚肤浅及表面化的人际关系等等,这都是要加以引导、教育和防止的。 
如果说香港人在性态度上进入了一个过渡期,大陆和台湾又何尝不是呢?

/* 56 */
第二部分 中国现代的同性恋
文艺介入同性恋探索领域


 
随着社会对同性恋问题的深入研究,文艺界也开始在这方面日渐活跃起来。 
1979年,香港艺术中心上演了香港第一部以同性恋为题材的英语话剧《Spitting Image》。1981年,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无线电视)制作了第一部探讨同性恋的电视纪录片,开创了在电视上讨论同性恋问题的先河。同年,第一部以同性恋为题材的中文话剧《暗流》上演。1983年,香港无线电视的新闻透视播放了一个探讨同性恋问题的专辑。1984年,有个演艺团体开始放映世界各地著名的同性恋电影。1986年,另一部以同性恋为题材的中文话剧《灯火阑珊处》上演;次年,有关这方面的中文话剧《两个男孩的故事》等上演,但最为大众所知的,却是进念及源流所制作的《传说孽子》及《忘形》(孽子故事)。 
1988年,在筹备香港第一届同性恋电影节1989时,对如何把Lesbian and Gay Film Festivals翻译为中文,颇费踌躇。有人建议借用“同志”一词,想不到这一决定成为奠定华人“同志”运动的一个里程碑。香港的“同民”社团,都是在立法局于1991年通过同性性行为非刑事化后,用“同志”的名义注册的,如“姐妹同志”、“同志健康促进会”等。与此同时,主流媒介也逐渐采用“同志”一词,一时间,以“同志”一词代表同性恋者,也传入中国大陆、台湾及世界各地。 
此后,香港多次举办同性恋电影节,并且拍摄以同性恋为主题的电影,也很有成就。在2000年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香港同性恋影片《春光乍泄》导演王家卫获得这届电影节的评委会大奖,该片还获得了最佳摄影奖。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一些有关同性恋的文学作品在香港相继问世。1997年2月,香港华生书店出版了由大陆、香港、台湾作者创作的小说集《他他她她的故事》。以同性恋者身份出现的大陆作家崔子恩即崔子、童戈、石燕等的小说作品公开亮相。 
1997年5月,香港回归前夕,中国大陆第一部当代同性恋长篇小说《桃色嘴唇》由香港华生书店出版,迅速行销港、台地区及北美等地。这本书也是崔子所著,因为这是以同性恋为题材的,所以受到大陆10多家出版社的拒绝,只有大型文学期刊《莽原》在1999年第1期的“崔子恩”小说专栏中选载了该书的前半部分,崔子恩本人戏称它为“洁本”。 
《桃色嘴唇》的出版在全球华语读书圈引起了很大反响,海内外的报纸纷纷评价。这本书不仅引起了“两岸三地”许多同性恋者的共鸣,而且在纯文学圈为同性恋文学赢得了一席之地。 
1997年底和1998年初,香港华生书店又相继出版了大陆作家童戈的小说集《好男罗格》和崔子恩的小说集《三角城的童话》。《好男罗格》以其生活化的表现和讲故事的传统笔法,受到了同性恋人群的喜爱。这本书中的《战地》被译成英文在美、英的主要媒体作为“反战文学”作品刊载。《好男罗格》的畅销书品质,进一步将中国当代同性恋文学推向了公众社会。 
在大陆,同性恋的题材也逐渐地搬上舞台。 
1990年春,由刁亦男编剧、张扬导演、贾宏声和郭涛主演的改编话剧《蜘蛛女之吻》在北京电影学院上演,这是中国戏剧史上第一部探讨以同性恋为主题的作品。1996年,王小波编剧、张元导演的话剧《东宫西宫》在境外上演。1998年4月至5月,冯旭编剧、田沁鑫导演的话剧《驿站桃花》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小剧场公演。1999年,陈兵导演的萨特名剧《间隔》在北京电影学院小剧场上演。2000年,热奈的名剧《女仆》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公演,导演林荫宇全部使用男演员来扮演剧中的男女角色,在艺术探索方面达到很高水平。 
这一时期,以同性恋为题材的电影也不断地拍摄完成,如1996年由王小波编剧、张元导演的《东宫西宫》拍摄完成。1999年,由崔子恩编剧、刘冰导演的《男男女女》问世。2000年,由李玉编导的影片《今年夏天》拍成。以上这些电影都在国际上的一些电影节获奖。 
由大陆电影里,文艺界人士和港、台同行合作拍摄了一些同性恋影片如《滥宇》、《夜奔》等都在21世纪初在港、台上映。在大陆还摄成了一些影片如《合子》、《旧约》、《丑角登场》、《MASS》等,都是以同性恋为题材的。 
20世纪90年代后期,有关同性恋的文艺作品也在中国大陆逐渐开花了。1997年10月,苏童的长篇小说《碎瓦》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同性恋问题。1998年5月,崔子恩在花城出版社出版了两本酷儿理念的长篇小说《丑角登场》和《玫瑰床榻》,全面涉及同性恋、变性者、单性家庭等领域,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1999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女作家格子的长篇小说《迷情的日子》,这是现代中国第一部以女同性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从以上这些情况看来,在中国大陆,文艺界、电影界有一些人始终在为把同性恋的题材搬上文艺舞台而努力。然而,这是有很大困难的,因为同性恋被认为是一个“敏感问题”,这类题材的文学作品和戏剧、电影常常受到有关方面的阻挠甚至封杀,所以,有些作品不得不在境外出版,有些电影也只能在国外评奖,这也就是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吧在大陆,影片的主题虽然不是同性恋,但有些内容涉及同性恋的,如《霸王别姬》、《邮差》、《谁见过野生动物的节日》、《处女作》等,在被审查时也多少有些麻烦。直到2003年春天播出的电视连续剧《金粉世家》,其中有三少爷与戏子有暧昧关系的同性恋内容,虽未刻意著墨,但是电影审查部门还是把这一段片子给删剪了,可见社会理解同性恋还要有个相当长的过程。

/* 57 */
第三部分 调查数据分析
艰难的调查之路(1)


 
这一章所进行的数据分析,主要是以鲁龙光教授从1981年至1991年对1000例同性恋者所作的临床研究和刘达临教授从1991年至1992年所主持的254例同性恋调查为主体作分析对照的。分析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寻找中国同性恋者的特点,产生的原因以及针对这些现象所应抱的态度和防治办法。 
亚洲性学联会主席吴敏伦博士在《中国当代性文化》(全国两万例“性文明”调查报告)“序言”中这样写道: 
性调查是一种特别困难的社会调查,我们不能以其他社会调查的眼光来看它。一些有社会调查经验的人都知道,即使在性不保守的社会中,一个问卷调查内只要加上有关性的问题,其回收率下降便可超出一半,有效的答案亦大大减少,这问题是几乎无法解决的。希望从性调查中得到可靠的信息,唯有从经常重复的调查中寻找答案。 
性调查即困难,性调查中的同性恋调查更是难中之难。同性恋者表面上和常人无异,在茫茫人海中很难寻觅,几乎没有可能进行随机抽样,只能进行偶遇抽样,找到哪个就调查哪个。这种寻找往往是采取“层层串联”的办法,先要找到几位愿意合作的同性恋者,然后通过他们的介绍找到第二批同性恋者,再通过愿意合作的第二批同性恋者的介绍去寻找第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