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中苏关系内幕纪实 >

第6节

中苏关系内幕纪实-第6节

小说: 中苏关系内幕纪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联共产党在1960年6月2日给中国共产党的信中建议举行一次国际会议来解决分歧。
    中国共产党表示同意,但要求需要时间为会议作好准备。
    6月7日苏联共产党建议,即将召开的罗马尼亚工人党代表大会可以为预备会议提供机会,中国人对此表示同意。
    罗马尼亚工人党代表大会于1960年6月20日至25日在布加勒斯特举行。除南斯拉夫外,来自欧亚各个共产
主义国家的代表团出席了这次代表大会,苏联代表团由赫鲁晓夫率领,中国代表团由中国共产党政治局委员和书记处书
记彭真率领。6月21日,赫鲁晓夫在代表大会上发言时重申了战争是可以避免的这一观点,并为他在当年5月16日
至17日在巴黎举行的流产的最高级会议上①的行为辩护。
    (①指1960年5月苏美英法四国首脑在巴黎举行的预备会议。赫鲁晓夫在会上发表声明,谴责美国u—2型间
谍飞机对苏联的挑衅,要求美国保证不再发生类似事件、遭到拒绝,于是四国首脑会议宣告流产。——译者注)他说:
“在现代条件下,当存在着两个世界体系的时候,必须这样来按排这两个体系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排除在国家之间爆发
战争的可能性。……应该看到,在帝国主义各国,对和平共处问题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我在巴黎同戴高乐总统和联合王国的麦克米伦首相谈话时,我觉得他们表现出对和平共处的必要性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甚至向我证明,在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中,今后也需要遵循共处政策……
    “我们不打算向挑战行为屈服和放弃我们的对外政策的总路线,这个总路线……是共处的政策,是巩固和平、缓和
国际紧张局势和消除‘冷战’的政策。……在现时战争并不是不可以避免的这一论点,同和平共处政策具有直接的关系,
列宁提出的关于帝国主义的原理现在仍然有效,这些原理对我们来说现在是、将来也是我们的理论和实践中的指路明灯。
    但是,不应忘记,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原理是在几十年以前提出和发展的……“关于对后面这个论点的发挥,赫鲁
晓夫继续说到:”具有巨大的经济和军事潜力的强大的苏联正在日益壮大和巩固。
    现在拥有十亿多人口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阵营正在壮大和巩固,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正在为和平积极斗争的工人阶级的
组织性和觉悟程度已经提高了。……在这个问题上现在不能机械地重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在几十年以前所提出
的关于帝国主义的论断,即肯定地说:只要社会主义还没有在全世界取得胜利,帝国主义战争就是不可避免的。……在
历史中可能将会有这样的时期:到那时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保持着资本主义,……在这样的情况下,难道也要查找
书本中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所讲的在当时是完全正确的话,而简单地重复说,既然存在着资本主义国家,战争是
不可避免的吗?……不能够不考虑……世界力量对比关系的改变,而重复伟大的列宁在完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所说的话,
……“1960年6月22日,彭真在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与赫鲁晓夫的讲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在赞同1957年莫
斯科宣言的同时,坚决认为:”只要帝国主义存在,就总会有侵略战争的危险“。他补充道,只有当”社会主义阵营
“和亚非国家及拉丁美洲国家联合起来时才能阻止战争。他声称:”这就有必要同玩弄帝国主义游戏的铁托集团“搞的”
修正主义“作斗争。
    与此同时,秘密讨论在代表团之间开始进行。苏联代表团散发了一封1960年6月21苏共中央对中国共产党立
场详细批评的信件。该信特别谴责中国人在承认和平共处和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可能性之后,又改变了态度;谴责中
国人把战争看作是不可避免的,以此引起一种绝望精神来“瓦解革命斗争”;信中还说,和平共处并不包含放弃民族解
放运动,这正如中国共产党所建议的,苏联共产党并没有把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道路……看作是唯一的道路。在讨论
(常常是激烈的)过程中;据说,赫鲁晓夫曾指名道姓地攻击毛泽东,称他是“一个极左分子,极端教条主义者,彻头
彻尾的左倾修正主义者”,指责中国在对待印度关系方面是“大国沙文主1960年6月24日通过的公报重申了十二
党对1957年莫斯科宣言的确认,其中包括有关和平共处、防止战争的可能性以及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的声
明。公报还重申了十二党对和平宣言的赞同,并强调加强”世界上社会主义体系各国之间团结的必要性“。公报还同意
在莫斯科召开国际共产党会议。在1960年7月13日至16日的苏共中央全会上,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正式通过
了批准苏联代表团在布加勒斯特会议上谴责”教条主义和左翼宗派主义倾向“的路线。
    中国共产党在1960年9月10日的复信中,详细地答复了苏联共产党6月21日的信,信中特别坚持认为中苏
意见的冲突一直可以追溯到1956年的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①当时,苏联党忽视了斯大林的“积极作用”,并且没
有事先同其他兄弟党商量就提出了“和平过渡”的错误理论。
    苏联撤消对中国的技术援助(1960年7月~8月)
    苏联政府于1960年7月16日通知中国政府,苏联决定下个月撤回所有在中国工作的苏联技术专家。与苏联政
府的其他任何行动相比(可能除撕毁核武器协定以外),这一单方面的决定激起了中国更大的不满,当中国正在遭受北
京电台所描述的“在过去从未有过的”一系列自然灾害(包括旱灾、水灾、台风、蝗灾和其它病虫害)
    的时候,这一单方面的决定对中国的经济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根据中国后来的声明,苏联撤走了1390名专家,
取消了343个技术援助合同,终止了257个科技合作项目,结果,许多正在进行的工程不得不半途中止,一些正在
试产的工厂和矿山无法按期投入生产。
    1960年莫斯科会议(1960年11月)
    1960年9月,26个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代表聚集莫斯科,为即将召开的国际共产党会议准备了一个声明草案。
根据中国方面的资料,苏联代表团最初同意了草案中的重大变动,但是,当赫鲁晓夫10月14日从纽约出席联合国代
表大会回来以后,苏联代表团又收回了它原先所同意的草案。11月5日,苏联共产党对中国共产党9月10日的信件
予以答复,信中激烈地批评了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国际共产党会议于1960年11月11日开幕,81个共产党的代表出席了会议,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未被
邀请。虽然这次会议是在绝对秘密的条件下进行的,但是,会议的许多详细过程自那以后已被许多参加会议的党所公布
的资料而告知天下。
    11月14日,邓小平在会议上阐明了中国的立场,他抗议苏联11月5日的复信,并坚持认为这封信歪曲了中国
的观点。他否认了中国共产党认为世界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观点。中国共产党认为在资本主义存在期间世界战争是可能的。
当他重申“只”支持地区性革命战争而反对反革命地区性战争时,指出,象1956年的苏伊士战争就没有导致世界性
战争。中国共产党希望世界和平,但这不可能建立在帝国主义政客们的良好愿望上,而且全面裁军的谈判也是不诚实和
平人的。
    他继续指出,殖民地国家的工人和农民在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中必须同资产阶级结成联盟,但是,反对资产阶级的
斗争是不可避免的。他宣称,印度政府为了延长其统治正在制造边境冲突,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没有支持中国而是偏袒
印度政府。在结束时,邓小平在谴责苏联共产党过高估计和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和为中国党的经济政策辩护之后,
论述了共产主义政党之间的关系问题。他指出,虽然苏联共产党是“领导党”,但是,不存在“高贵的”和“卑贱的”
党,各个共产主义政党都是独立的和平等的,因此,苏联共产党无权用其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来约束其他党。
    阿尔巴尼亚劳动党领导人恩维尔。霍查坚决支持邓小平。他揭露,在布加勒斯特会议上,苏联领导人猛烈谴责中国
共产党,他们采用了“无法忍受的压力”来迫使阿尔巴尼亚加入一个反对中国的集团。
    会议于1960年11月25日闭幕,12月5日发表了会议结束时总结的2万字声明。虽然声明在措词上对中国
共产党的观点作了一些让步,但总的来说,它体现了苏联共产党的观点的胜利。其主要论点如下:关于战争与和平。《
声明》指出:“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没有改变。但是,已经形成了能够粉碎它的侵略计划的现实力量。战争的注定不可
避免性是不存在的。……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国际工人阶级,民族解放运动,所有反对战争的国家以及一切爱好和平力
量的联合努力能够防止世界战争。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清醒地估计力量对比和现代战争的惨重后果的一部分资产阶级,也表示赞成和平共处政
策。
    ……如果帝国主义狂人发动战争,世界人民将清除和埋葬资本主义……
    “不久的未来,和平和社会主义的力量将获得新的成就。
    苏联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强国。中国将成为强大的工业国家。社会主义体系的工业产品将占世界工业产品的一
半以上。和平地区将更加扩大。……在这些条件下,社会主义在地球上还没有取得完全胜利之前,在世界部分地区存在
资本主义的情况下,将会出现把世界战争排除在社会生活之外的现实可能性……
    “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思想与资产阶级思想的调和。相反,它要求工人阶级、所有
共产党为争取社会主义思想的胜利而加强斗争。但是,各国之间的思想的和政治的争执不应该用战争来解决……”关于
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声明》指出:“共产党人从来就承认民族解放战争的进步的革命的意义。”“殖民地各国人民
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通过武装斗争或非战争的方式争取自己的独立……”“摆脱了殖民主义压迫的国家,只有在同帝
国主义,同封建主义的残余进行坚决斗争的条件下,把本民族的一切爱国力量结成民族民主统一战线,才能够顺利地解
决民族复兴的迫切任务。……工农联盟是争取和保卫民族独立,实现深刻的民主改革和保障社会进步的最重要的力量。
……民族资产阶级参加解放斗争的程度,在不小的程度上也取决于这一联盟的力量和巩固性。……在目前的条件下,殖
民地和附属国的同帝国主义军团没有联系的民族资产阶级,客观上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基本任务的实现有着利害关系,
因而能够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斗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进步性。然而它是动摇不定
的,除了具有进步性以外,它还倾向于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妥协……
    “人民在获得政治独立以后,就会为现实生活所提出的社会问题和巩固民族独立问题寻求答案。不同的阶级和政党
提出不同的解决办法。选择哪一条发展道路,这是各国人民自已内部的事情。随着社会矛盾的尖锐化,民族资产阶级越
来越倾向于同国内反动派和帝国主义妥协。而人民群众确信,消灭长期落后状态和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的最后道路,就
是非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共产党的为彻底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为建立民族民主国家,……它们支持民族
政府为巩固已经取得的成就和破坏帝国主义的阵地而采取的行动。同时,它们积极反对反民主、反人民的行动,反对统
治集团危害民族独立的措施……”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式。《声明》逐字逐句重审了1957年莫斯科会议宣言关
于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可能性的一段论述。
    关于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声明》在谴责“个人崇拜”束傅创造性的思想和首创精神之后,重审了1957年莫
斯科宣言关于“修正主义……仍然是主要危险,”但“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也可能成为某些党在这一或者那一发展
阶段上的主要危险”这一公式。最后,《声明》称苏联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