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完了 金克木著-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不懂他们论的是什么问题以及他们的数学式分析推理和表达方式。那就留在后
面,选读一点原书。中国的也不必每人每书全读,例如《礼记》中有些篇,《史
记》的《表》和《书》,《文献通考》中的资料,就不是供人“读”的,可以
“溜”览过去。这样算来,把这些书通看一遍,花不了多少时间,不用“皓首”
即可“穷经”。依此类推,若想知道某一国的书本文化,例如印度、日本,也可
以先读其本国人历来幼年受教育时的必读书,却不一定要读学校中为考试用的课
本。孩子们和青少年看得快,“正课”别压得太重,考试莫逼得太紧,给点“业
余”时间,让他们照这样多少了解一点中外一百年前的书本文化的大意并非难事。
有这些作基础,和历史、哲学史、文学史之类的“简编”配合起来,就不是“空
谈无根”,心中无把握了,也可以说是学到诸葛亮的“观其大略”的“法门”了。
花费比“三冬”多一点的时间,也可以就一般人说是“文史足用”了。没有史和
概论是不能入门的,但光有史和概论而未见原书,那好像是见蓝图而不见房子或
看照片甚至漫画去想象本人了。本文开头说的那两位老前辈说的“书读完了”的
意思大概也就是说,“本人”都认识了,其他不过是肖像画而已,多看少看无关
大体了。用现在话说就是,主要的信息已有了,其他是重复再加一点,每部书的
信息量不多了。若用这种看法,连《资治通鉴》除了“臣光曰”以外也是“东抄
西抄”了。无怪乎说中国书不多了。全信息量的是不多。若为找资料,作研究,
或为了消遣时光,增长知识,书是看不完的;若为了寻求基础文化知识,有创见
能独立的旧书就不多了。单纯资料性的可以送进计算机去,不必自己记忆了。不
过计算机还不能消化《老子》,那就得自己读。这样的书越少越好。封建社会用
“过去”进行教育,资本主义用“现在”,社会主义最有前途,应当是着重用
“未来”进行教育,那么就更应当设法早些在少年时结束对过去的温习了。
一个大问题是,这类浓缩维他命丸或和“太空食品”一样的书怎么消化?这
些书好比宇宙中的白矮星,质量极高,又像堡垒,很难攻进去,也难得密码本。
古时无论中外都是小时候背诵,背《五经》,背《圣经》,十来岁“书读完了”
就背完了,例如《红与黑》中的于连。现在怎么能办到呢?看样子没有“二道贩
子”不行。不要先单学语言,书本身就是语言课本。古人写诗文也同说话一样是
让人懂的。读书要形式内容一网打起来,一把抓。这类书需要有个“一揽子”读
法。要“不求甚解”,又要“探骊得珠”,就是要讲效率,不浪费时间。好比吃
中药,有效成分不多,需要有“药引子”。参观要有“指南”。入门向导和讲解
员不能代替参观者自己看,但可以告诉他们怎么看和一眼看不出来的东西。我以
为现在迫切需要的是生动活泼,篇幅不长,能让孩子和青少年看懂并发生兴趣的
入门讲话,加上原书的编、选、注。原书要标点,点不断的存疑,别硬断或去考
证;不要句句译成白话去代替;不要注得太多;不要求处处都懂,那是办不到的,
章太炎、王国维都自己说有一部分不懂;有问题更好,能启发读者,不必忙下结
论。这种入门讲解不是讲义、教科书,对考试得文凭毫无帮助,但对于文化的普
及和提高,对于精神文明的建设,大概是不无小补的。这是给大学生和研究生作
的前期准备,节省后来补常识的精力,也是给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放眼观世界
今日文化全局的一点补剂。我很希望有学者继朱自清、叶圣陶先生以《经典常谈
》介绍古典文学之后,不惜挥动如椽大笔,撰写万言小文,为青少年着想,讲一
讲古文和古书以及外国文和外国书的读法,立个指路牌。这不是《经典常谈》的
现代化,而是引导直接读原书,了解其文化意义和历史作用,打下文化知识基础。
若不读原书,无直接印象,虽有“常谈”,听过了,看过了,考过了,随即就会
忘的。“时不我与”,不要等到二十一世纪再补课了。那时只怕青年不要读这些
书,读书法也不同,更来不及了。(一九八四年)
谈读书和“格式塔”
现在人读书有个问题:书越来越多,到底该怎么读?
汉朝人东方朔吹嘘他“三冬,文史足用”。唐朝人杜甫自说“读书破万卷”,
宋朝以后的人就不大敢吹大气了。因为印刷术普及,印书多,再加上手抄书,谁
也不敢说书读全了。于是只好加以限制,分出“正经书”和“闲书”,“正经书”
中又限制为经、史,甚至只有“九经、三史”要读,其他书可多可少了。
现在我们的读书负担更不得了。不但要读中国书,还要读外国书,还有杂志、
报纸,即使请电子计算机代劳,我们只按终端电钮望望荧光屏,恐怕也不行。一
本一本读也不行,不一本一本读也不行。总而言之是读不过来。光读基本书也不
行:数量少了,质量高了,又难懂,读不快,而且只是打基础不行,还得盖楼房。
怎么办?不说现代书,就说中国古书吧,等古籍整理出来不知何年何月,印出来
的只怕会越多而不是越少,因为许多珍贵古籍和抄本都会印出来。而且古书要加
上标点注释和序跋之类,原来很薄的一本书会变成一本厚书。古书整体并没有死
亡,现在还在生长。好像数量有限度,其实不然。《易经》、《老子》从汉墓里
挖出了不同本子。《红楼梦》从外国弄回来又一个抄本。难保不再出现殷墟、敦
煌、吐鲁番之类。少数民族有许多古书还原封未动,或口头流传。古书像出土文
物,有增有减,现在是增的多减的少。也许理科的情况好些,不必再去读欧几里
得、哥白尼、牛顿的原著了,都已经现代化进了新书里了;可是新书却多得惊人,
只怕比文科的还生长得快。其实无论文理法工农医哪一行,读书都会觉得忙不过
来吧?何况各学科的分解、交叉、渗透越来越不可捉摸,书也跟着生长。只管自
己一个研究题目,其他书全不看,当然也可以,不过作为一个社会活动中的人若
总是好像“套中人”,不无遗憾吧?
现在该怎么读书?这个问题只怕还没到有方案要作可行性审议的时候。不过
看来对这问题感到迫切的是成年人或则中年人。儿童和青少年自己未必有此感觉。
他们读书还多半靠别人引导。一到成年,便算一进大学吧,开始有人会感觉到了,
也未必都那么迫切。有幸进大学的人多半还忙于应付考试,其他人也忙于为各种
目的而自学或就业,无暇也无心多读书。老年人还有那么大的好奇心和读书兴趣
的怕不太多。读书能力,至少是目力和记忆力,到老年也会大不如前了。所以书
读不过来的问题只怕主要是从二十几岁到五六十岁以知识为职业的人的烦恼。实
际上,范围恐怕还要小。从事某一专题研究的人未必都有此感觉。读书无兴趣的
人也未必着急要读书。所以真正说来,这问题只是少数敏感的大约二十岁到四十
岁的人感到迫切。对这些人讲读基本典籍当然对不上口径。这也许是有人想提倡
读基本书而未得到响应的原因之一吧?卖得多的书未必读的人多,手不释卷的人
也许手中是武侠和侦探小说或则试题答案,嚷没工夫读书的人说不定并不是急于
读书,所以不见得需要讲什么读书方法和经验,不过闲谈几句读书似也无妨。
照我的想法,同是读书人,读同类的书,只讲数量,十八岁的不会比八十岁
的读得多。这不成问题,所以刚上大学不必为不如老教授读书多而着急。应当问
的是:自己究竟超过了那位八十岁的老人在十八岁时的情况没有?若是超过了或
大致相等,就可放心;若是还不如,那就该着急了。不会件件不如,应当分析比
较一下,再决定怎么办。读书还不能只比数量,还得比质量,读的什么书,读到
了什么。我想,教书的人,特别是教大学的人,应当要求十八岁的学生超过十八
岁的自己,不应当要求学生比上现在的自己。我教过小学、中学、大学,每次总
觉得学生有的地方比我强。这自然是我本来不行之故,却也可供参考。我自己觉
得有不如学生之处,也有胜过学生之处,要教的是后者,不是前者。也许这就是
我多次教书都尚未被学生赶走之故吧?甚至还有两三次在讲完课后学生忽然鼓掌
使我大吃一惊的事,其实那课上讲的并不是我有什么独到之处。由此我向学生学
到了一点,读书可以把书当作教师,只要取其所长,不要责其所短。当然有十几
年的情况要除外,正如有些书要除外一样。
话说回来,二三十岁的人如果想读自己研究以外的书,如何在书海之中航行
呢?我的航行是迷了路的,不能充当罗盘。我也不知道有没有什么诀窍。假如必
须说点什么,也许只好说,我觉得最好学会给书“看相”,最好还能兼有图书馆
员和报馆编辑的本领。这当然都是说的老话,不是指现在的情况。我最佩服这三
种人的本领,深感当初若能学到旧社会中这三种人的本领,读起书来可能效率高
一点。其实这三样也只是一种本领,用古话说就是“望气术”。古人常说“夜观
天象”,或则说望见什么地方有什么“剑气”,什么人有什么“才气”之类,虽
说是迷信,但也有个道理,就是一望而见其整体,发现整体的特点。用外国话说,
也许可以算是一八九O 年奥国哲学家艾伦费尔斯(Ehrenfels )首先提出来,后
来又为一些心理学家所接受并发展的“格式塔”(Gestalt 完形)吧?二十世纪
有不少哲学家和科学家探讨这个望其整体的问题,不过不是都用这个术语。从本
世纪初到现在世纪末,各门学术,又是分析,又是综合,又是推理,又是实验,
现在仿佛有点殊途同归,而且越来越科学化、数学化、哲学化了。这和技术发展
是同步前进的。说不定到二十一世纪会像十九世纪那样出现新局面,使人类的眼
光更远大而深刻,从而恢复自信,减少文化自杀和自寻毁灭。
从前“看相”的人常说人有一种“格局”。这和看“风水”类似。王充《论
衡》有《骨相》篇,可见很古就有。这些迷信说法和人类学、地理学正像炼丹术
和化学、占星术和天文学一样,有巫术和科学的根本区别,却又不是毫无联系,
一无是处。不论是人还是地,确实有一种“格局”(王充说的“骨法”),或说
是结构、模式,不过从前人由此猜测吉凶祸福是方向错了,结论不对。但不必因
此否认人和物自有“格局”。
从前在图书馆工作的人没有电子计算机等工具。甚至书目还是书本式,没有
变成一张张分立的卡片。书是放在架上,一眼望去可以看见很多书。因此不大不
小的图书馆中的人能像藏书家那样会“望气”,一见纸墨、版型、字体便知版本
新旧。不但能望出书的形式,还能望出书的性质,一直能望到书的价值高低。这
在从前是熟能生巧之故。不过有些人注意了,可以练得出一点这种本事;有些人
对书不想多了解,就不练这种本事。编书目的,看守书库查找书的,管借书、还
书的,都可能自己学得到,却不是每人都必然学得到。对书和对人有点相似,有
人会认人,有人不会。书也有点像字画。
从前报馆里分工没有现在这么细,没有这么多栏目互相隔绝,也没有谈读书
这么多人合管一个版面,更没有电子计算机之类现代工具。那时的编辑“管得宽”,
又要抢时间,要和别的报纸竞争,所以到夜半,发稿截止时间将到而大量新闻稿
件正在蜂拥而来之时,真是紧张万分。必须迅速判断而且要胸有全局。一版或一
栏(评论、专论)或一方面(副刊、专栏)或整个报纸(总编辑负责全部要看大
样),都不能事先印出、传来传去、集体讨论、请示、批准,而要抢时间,要自
己动手。不大不小的报纸的编辑和记者,除社外特约的以外,都不能只顾自己,
不管其他;既要记住以前,又要想到以后,还要了解别家报纸,更要时时注意辨
识社会和本报的风向。这些都有时间系数,很难得从容考虑仔细推敲的工夫,不
能慢慢熬时间,当学徒。这和饭碗有关,不能掉以轻心。许多人由此练出了所谓
“新闻眼”、“新闻嗅觉”、“编辑头脑”。当校对也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