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文坛群星-诺贝尔文学奖史话(上) >

第9节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文坛群星-诺贝尔文学奖史话(上)-第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规定,获奖者必须是还活在世上的作家。这一年的授奖特别例外,这在诺贝尔文学奖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当卡尔费尔特获奖的消息公布后,瑞典的舆论界一片哗然,人们立即群起围攻瑞典文学院,他们利用报纸、开会等场合公开批评瑞典文学院违背诺贝尔本人的意愿,公然将文学奖金会奖给一位去世的人,为以后的颁奖开了一个坏的先例。这些诛伐的文字在瑞典最为激烈。瑞典学院对这些批评家的答复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规章明确规定允许颁奖给已故的人,只要这个人的推荐书是在他去世之前提出来的,卡尔费尔特的情况确实是如此。

  早在1918年,瑞典文学院几次想把诺贝尔文学奖授给他,但都被他本人婉言谢绝,其理由是,自己是瑞典文学院的官员,授奖给自己有诸多不便。就这样,即将到手的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被他推了下来。

  1931年,年迈而多病的卡尔费尔特提出辞职报告,瑞典文学院考虑他的年龄与身体等因素,同意了他的请求,将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的职务委任霍尔斯陶穆。这时,瑞典文学院的院士们又提出将该年度的大奖授予退职的卡尔菲尔特,他已不掌权,应该无所顾虑,可能不会反对,然而遗憾的是,没等瑞典文学院正式决定,他已匆匆离开人世六个月了。

  这年的诀择并非由于没有其他人参加竞选才能这样做的,参加角逐的大约三十位,包括在接下来的两年中获奖的高尔斯华绥和伊凡·布宁。法国就有三名势力较强的选手,第一位是保罗·梵乐希,他于一年前首度被一群他在法兰西学院的同事们提名,接着由伦敦大学的法学教授梭拉特二度提名。第二位是已经角逐好几次的艾斯陶涅。第三位是詹美士,一位歌咏巴斯克乡间美景的诗人,由奥斯特林所推荐。给已故作家授奖是因为:“表彰爱理克,艾克赛·卡尔费尔特的诗作。”

  卡尔费尔特1864年7月20日出生在瑞典东部福尔卡纳的一个律师家庭里,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早年生活在农村,瑞典优美的乡村风光和陶冶个性的大自然景色,为他提供了绚丽多彩的诗歌题材。1885年他考入瑞典文化古城乌普萨拉市的乌普萨拉大学文学系,1892年获文学士学位,1898年又获得瑞典文学和英国文学两科的硕士学位。1904年被推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他的处女作《荒原和爱情之歌》发表于1895年。《费里道林之歌》(1895)、《费里道林的乐园与达拉纳绘画韵文》(1898)两部诗作的发表,使他一跃而成为瑞典的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富有浪漫主义的抒情诗的基调,曾翻译成英、法、德文。

  在193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上,瑞典文学院的院士奥斯特林代表该院发表了介绍获奖者卡尔费尔特的演说,如果这位特殊获奖者在九泉之下能听到他获奖消息的话,他也一定会很感激的。“文学国际主义”的倡导者

  ——1932年获奖者: 〔英国〕约翰·高尔斯华绥(John Galsworthy)

  193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竞争圈里的角逐十分激烈,早在年初 (元月一日),瑞典文学院收到一份篇幅相当长的推荐书,支持美国作家厄普吞·辛克莱。有二十位知名之士,如科学家爱因斯坦、心理学家麦克独孤、政治学家拉斯基、哲学家杜威等人,为了要推荐他,特地组织了一个特别委员会,并在纽约设立秘书处,其活动相当积极,它竞发动了五十五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七百七十个作家、诗人和知识界人士,签名支持辛克莱,摆出了美国“势在必得”的局势。然而,这一全球性的活动实在不可能奏效。原因有两个,第一,美国刚得过奖(1930年刘易斯)。第二,这位侯选人的论调太过激进,不易为瑞典文学院所接受。这位“全球瞩目”的侯选人就这样落选了。

  法兰西学院的正式侯选人梵乐希,一生著作繁多,曾于1931年前往斯德哥尔摩一游,现在时机似乎成熟了;法国著名作家布尔傑、贺斯龙也是多次被提名的诺贝尔文学奖竞争场上的“老手”了;苏俄侯选人高尔基在那时的声望已如日中天,理应受到世界文坛的高度重视,然而遗憾的是,瑞典文学院并没有认真考虑他的入选问题。

  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是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祖上原是德文郡的农场主,经过三百余年的发展,到十九世纪已成为一个豪富的家族。父亲是律师,中学毕业后他进入牛津大学学习法律。1895年开始创作,他的处女作短篇小说集 《四面八方》出版于1897年,1906年出版了为他获得杰出小说家声誉的长篇小说《有产业的人》,这部作品和后来出版的《骑虎》(1920)、《出租》(1921)组成了著名的《福赛忒家史》三部曲。他的主要作品还有长篇小说《现代喜剧》三部曲,剧本《银盒》、《斗争》、《正义》等,作者以深邃的洞察能力,高度的艺术概括,典型地再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英国社会的广阔生活场景,其作品感情深笃,朴实无华,动人心弦,然而,更主要的是他一直以高度的热忱,致力于文学的国际主义,他的这种文学主张符合诺贝尔先生的理想主义思想,颇受瑞典文学院院士们的赞赏,瑞典文学院的修克教授亲自当他的推荐人,高尔斯华绥一举获得1932年诺贝尔文学奖,乃是“由于他出色的小说艺术——该艺术在《福赛忒家史》中有高超的表现”。也是由于他一生倡导文学国际主义”的结果。

  流亡者的福音

  ——1933年获奖者: 〔苏俄〕伊凡·布宁(Lvan Bunin)

  1920年6月26日,正当苏联红军向黑海的重要港口城市敖德赛挺进之际,一个五十来岁小个儿的俄国人挤上了从这里开往法国的最后一艘轮船,他在惊恐混乱的人群中向自己的祖国留下了难忘的一瞥。他对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怀有深厚的感情,但顽固的旧贵族的立场又促使他对红军的即将来到怀有莫名的恐惧情绪,他在惆怅的心情中踏上了流亡 (法国)的道路。十三年后的一天 (1933·12·10),瑞典文学院以由于他“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而授予他1933诺贝尔文学奖,给这位浪亡者带来了福音。

  在长达三十三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竞争活动中,从沙皇统治下的旧俄到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联,尚无一位作家获过诺贝尔文学奖。是这块土地上没有世界声誉的作家吗,答案是肯定的。托尔斯泰、高尔基曾都相继提名过,但都未获奖。瑞典文学院也在考虑让这一幅员广阔的土地上出一名获奖作家。1923年,布宁被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推荐,同时被推荐的还有高尔基。从1923年开始,布宁和高尔基几乎每年被提名。诺贝尔委员会曾于1918年和1928年,委托有关专家撰写过高尔基作品的研究报告,而报告者却以所谓高尔基“和他祖国文化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政治活动”为由,不予推荐,提醒瑞典文学院把目光转向了流亡国外的作家布宁,命运为这位流亡作家带来了好的转机。

  说来也巧,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生前在俄国的巴库拥有油田。他的侄子伊凡·诺贝尔在他叔叔死后一直负责经营那份产业。而布宁一直是伊凡·诺贝尔崇敬的作家之一,并有着密切的联系。伊凡·诺贝尔也是这一年颁奖庆典的座上宾,他虽然不直接参予评奖,但他的地位和影响自然起到了相当的作用,使俄国、法国许多作家都为布宁作宣传,造舆论,终使他从该年度三十位侯选人中脱颖而出。

  布宁于1870年俄历10月20日出生在俄罗斯中部沃罗涅什镇的一个破落地主家庭,中学毕业后便独立谋生,当过图书小职员,摆过书摊,十七岁开始发表诗作,1898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诗集《在露天下》,此后写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如短篇小说《安东诺夫卡苹果》(1900)、《梦》(1908)、《弟兄们》 (1914)、《从旧金山来的先生》(1915)及中篇小说《乡村》,布宁的创作为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和繁荣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十月革命爆发后,布宁从旧贵族阶级的立场出发,反对和诅咒革命,流亡法国后,曾游历欧洲、非洲和亚洲,写了《米佳的爱情》、《幽暗的村间小径》等两百个中短篇小说。《从旧金山来的先生》是布宁的代表作。

  1933年的文学奖授奖大会在瑞典皇家音乐宫举行。按规定必须在会场悬挂得奖国的国旗,然而,这一次例外,因为布宁不能代表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联,他是从旧俄帝国文坛出来,革命后又逃亡国外的作家,沙皇的“三色旗”早已被社会遗弃,于是,授奖大厅借诺贝尔生辰一百周年,挂起清一色的旗帜——瑞典国旗。布宁亲临斯德哥尔摩领奖。

  1953年11月8日,布宁在巴黎逝世。

  大器晚成者首战中彩

  ——1934年获奖者:[意大利]路伊吉·皮蓝德娄(Luigi Pirandello)

  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中,很少有一位作家第一次被推荐便夺魁中彩的。然而,1934年的获奖者、六十七岁的意大利小说家和戏剧家却是一个首战告捷的幸运儿,且他的成名之作都是他晚期创作的,令许多参赛的侯选人和文学爱好者敬仰和羡慕。

  皮蓝德娄第一次被意大利皇家学院文艺部所推荐,推荐人是意大利一位在190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无线电发明家马可尼。他成功的关键是:他的戏剧曾在巴黎几家剧院演出后大获好评。 《诚实之喜乐》、《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香榭大道剧院》等不同凡响的戏,被批评家誉为真正的杰作,后来在柏林和伦敦两地上演时,更获得了莱茵哈特和萧伯纳的推崇。这样一来,他的戏剧遂立即风靡全球,他的另一部作品《皇帝》,乃是《哈姆莱特》这一主题的变奏,成绩亦斐然可观,从而奠定了皮蓝德娄在世界戏剧史上的地位。

  和皮蓝德娄争夺1934年诺贝尔文学奖“桂冠”的共有二十八位作家。其中美国戏剧家奥尼尔和法国作家马丁·杜·加尔,相继于1936年与193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报告书,是由瑞典文学院的常任秘书、诺贝尔委员会的会长霍尔斯陶穆起草的。在这份报告中,霍尔斯陶穆对皮蓝德娄作了很高的评价。报告中说:“从许多方面看来,皮蓝德娄确是一位出色的作家,而最突出的一点是:他吸引了广大的读者,并使他们热爱和关心一种充满哲理性的戏剧。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我国的观众中得到证明。这也说明了皮蓝德娄戏剧的力量。皮蓝德娄竟然有办法吸引住这些固执而富有知识的观众,这真切地证明了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瑞典文学院授予皮蓝德娄193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因为他果敢和灵巧地复兴了戏剧艺术和舞台艺术。”

  皮蓝德娄于1867年6月28日在意大利西西里岛上凯琴铁成。他是一个当地富有的硫磺商人的儿子,被父亲指定为商务上的继承者,然而,皮蓝德娄对做生意一点兴趣都没有。他在家乡中学毕业后,先后进入帕勒莫大学和罗马大学,尔后又留学德国,进入波恩大学攻读文学和语言学,并获哲学博士学位。1892年回国后在罗马高等师范学校当教师。并结识了真实主义流派的理论家卡普安纳。皮蓝德娄早期作品《被抛弃的女人》明显地受到维尔加、卡普安纳为代表的真实主义的影响,作品注意人物的内心感受,笔触细腻真切。从长篇小说《已故的帕斯卡尔》、《老人与青年》、《一个电影摄影师的日记》等起,他的创作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开始逐渐脱离真实主义。除小说创作以外,他的主要成就还显示在他的戏剧创作上。《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亨利四世》等,使他获得了世界性声誉,《当我需要你》被好莱坞改编搬上了银幕。

  皮蓝德娄亲往瑞典领奖。斯德哥尔摩的皇家剧院演出他的成名作《诚实的喜乐》。瑞典王室几乎全部出席观赏。那晚的演出极为成功,观众向他报以无比热烈的鼓掌、赞扬及拥抱祝贺。

  在竞选风波中脱颖而出

  ——1936年获奖者: 〔美国〕欧金·奥尼尔(Eugene O′ Neill)

  1935年,瑞典学院的院士们因无法在表决会议中达成协议而停发了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这样做虽然不同寻常,却是符合规定的。因为按照诺贝尔奖颁奖章程:“瑞典学院可以每五年停颁一次奖”。不过,话说回来,自1901年起,诺贝尔文学奖除战争的原因外,尚未因其它原因停颁过。类似象1935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