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后期经济史-第2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暂时的“景气”,引起了资产阶级、资本家对资本主义经济“永久繁荣”
的幻想,刺激了美国工业生产规模的盲目扩大,导致了1929年5月出现了商
品货存大量积压和生产下降趋势。但美国资本家仍陶醉于所谓经济“永久繁
荣”或“柯立芝繁荣”的迷梦之中。
二是证券市场价格暴跌。各种垄断组织的发展,促进了银行业的集中。
1921~1929年,全国银行数量从3万多家合并为2。5万多家。而银行在各地
的分支机构却成倍增长。随着经济的高涨,银行金融业的发展,推动了证券
市场的畸形发展。所以,自1927年以来,证券投机活动猖獗,证券经纪人扩
大放款,证券交易所成交额猛增,证券价格飞涨。从1929年夏季起,证券价
格猛跌。这个时期,证券价格平均下跌率为40~50%左右,大量经纪人、投
机者、交易所破产、倒闭、损失巨大。由于证券价格暴跌、导致了证券市场
崩溃,形成了美国的金融危机,并促使美国生产下降,银根短缺,销售困难,
工商业萧条等现象。
三是销售困难。美国垄断资本家为了牟取垄断利润,加强对人民的剥削。
导致了人民日益贫困,实际购买力下降,货币工资下降了30—35%,引起了
销售危机。大批商品及农产品被销毁,广大劳动者处于贫困、失业饥饿之中。
②美国经济的大萧条。美国的经济危机从1929年10月股票价格下跌开
始,然后蔓延至其他经济领域。同时,很快从美国蔓延到西欧、日本、加拿
大等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在这次危机中受到了最严重的打击,其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产锐减。这次危机使美国工业生产暴跌。1933年美国工业生产总
值较1929年下降了55%,后退到1905—1906年的水平。其中生产资料生产
下降72%左右。如采煤产量下降41%,钢产量下降76%,汽车产量下降80%以
上。
二是国民生产总值下跌。1933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29年的1031
亿美元下降至795亿美元。1933年美国的农业收入也从1929年的130亿美
元下降至55亿美元。国民收入也大幅度下降。1933年,美国的国民收入从
1929年的878亿美元下降为402亿美元。同期,人均年国民收入也从681美
元下跌至495美元。
三是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在危机期间,美国有大量企业和银行破产倒
闭。1929—1933年美国约有13万个工商企业破产,企业倒闭率为50%左右。
大量企业亏损,负债总额为30亿美元左右。这给工商业主以沉重的打击。同
时,还有1万多家银行破产倒闭,银行倒闭率为49%。1933年3月,黄金储
备猛减,被迫废除金本位制,宣布货币贬值。美国政府被迫关闭全国银行,
从此银行信贷体系处于严重的瘫痪状态。
四是失业人数增加。由于销售困难,生产下降,工商企业破产,造成了
大量工人失业。在1932~1933年的危机严重时期,美国失业人数为1700万
… Page 93…
人。1933年工人失业率从1929年的3。2%上升到24。9%。在工业、运输业、
建筑业中,失业率高达45%以上。在危机期间,美国在业工人的实际工资大
约下降25%以上。例如,工业的平均小时工资,1929年为0。56美元,1933
年下降为0。44美元。由于工人工资下降、农民收入减少,造成大量的工人死
亡,大批农民破产。这些激发了工人罢工运动,引起了农民反对高税率和农
产品收购价格过低的斗争。反饥饿斗争和游行示威等活动,使美国的阶级矛
盾与斗争日益尖锐化。
③美国政府的反危机对策。为了摆脱经济困境和革命危机
的局面,美国的胡佛和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不同的反危机对策。胡佛政府
的反危机对策胡佛从1929年3月至1933年3月初,担任了美国总统。在任
职期间,他遇到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最深刻的经济危机。为了摆脱危机困
境,胡佛采取了下列反危机措施:
一是降低所得税。在危机初期,胡佛从推行自由放任政策转向调整经济
政策,推行了自愿联合的反危机措施。他的第一个反危机对策是1929年12
月向美国国会提出了降低所得税法令。但这个法令的实质是维护垄断组织及
大企业家的利益。二是向农场主发放低息贷款。为了解决农业危机,胡佛根
据1929年6月国会通过的农产品销售条例规定,建立了美国联邦农业局。它
的职责:一方面是向农场主发放低息贷款,维持农业生产;另一方面是给经
销农产品的合作社5亿美元贷款,加强资金周转能力,收购农产品,减少农
产品过剩。这些措施对于解决农场主生产困难起了一定作用,但它无法控制
农业危机的发展。为了防止农业企业经营恶化和破产,胡佛政府于1932年先
后颁布了联邦土地银行法,目的是扩大大农场主的贷款。同时,调整全国农
业播种面积。
三是提高关税率。1930年6月17日,胡佛政府颁布了霍利—斯穆特关
税法令,该法规定将70多种农产品和900多种工业品的关税率,从原来的
33%提高至40%。但美国的关税保护政策引起了各国的连锁反应,纷纷实行高
关税政策,结果加剧了世界经济及农业的危机。
四是建立复兴金融公司。胡佛政府为了改善银行信贷等财政金融状况,
于1932年1月命令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其目的是向工商企业放款。但这
个对策未能制止美国的经济萧条。
五是动员社会力量,救济失业工人。危机期间,美国存在大量的失业工
人。但胡佛反对联邦政府直接救济失业工人,主张由私人慈善机关或地方当
局负责救济工作。由于社会的舆论,胡佛政府被迫于1931年建立“失业救济
局”。一方面由私人慈善机构解决失业救济工作;另一方面由联邦政府给州
和地方救济机构提供救济基金,允许复兴金融公司给地方贷款,作为救济失
业经费。但这些救济均属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六是实行赤字财政。在危机期间,美国的财政收支恶化,入不敷支。1932
年财政赤字达25亿美元。因此,美国被迫推行赤字财政和通货紧缩政策。
尽管在危机期间,胡佛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反危机对策,但均未能制止危
机,而且经济危机日益严重,经济萧条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罗斯福的反危机政策
1932年,美国在经济危机严重,阶级斗争尖锐化和资产阶级惊恐万分的
形势下,进行了总统选举。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总统,并于1933年3月4
日上台执政。为了对付严重的经济危机和革命危机,罗斯福提出了国家调节
… Page 94…
经济的新政纲领和改革方针。他的反危机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整顿金融银行、改革货币制度。罗斯福政府为了摆脱经济危机,
其采取的第一个措施就是整顿金融银行,改革货币制度。它的主要内容包括
以下几条:一是清理银行。所谓清理银行,就是指由政府颁布“紧急银行法”,
宣布“银行休假令”,全国银行一律放假,暂停兑付存放款业务。并授权财
政部根据紧急银行法对银行进行清理、检查、改组,审批各类银行复业事宜。
这个措施,淘汰了小银行,加强了大银行,制止了存户挤兑的现象。二是保
障存款和发放巨额贷款。为了保障存款,美国罗斯福政府颁布了“存款保险
法”。并由政府印刷第一批20亿美元的纸钞票,运往各大城市银行,保证存
款兑付。同时,为了保证投放巨额贷款,政府通过复兴金融公司向银行等金
融界发放了30亿美元的巨额贷款。这项措施暂时地稳定了美国银行制度。三
是改革币制。主要是放弃金本位制,禁止黄金白银出口,禁止利用货币兑换
黄金,实行国家垄断金银收购。同时,实行美元贬值和通货膨胀政策,1933
年5月,美国政府宣布美元贬值50%。并大量印发纸币,发行国债券。这种
政策,既促进了货币流通,又使工人实际工资收入下降。
第二、实行失业救济。1933年春,美国计有1500万人失业,有16%以上
的家庭靠领取社会救济金生活。为了解决失业救济问题,1933年5月,美国
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建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政府计拨款5亿多美
元作为救济资金。后来,即1933年6月,美国兴办公共工程,如建立医院、
学校、商店、邮政等机构,给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因工程耗资庞大,1934
年秋停止活动。失业救济工作改由联邦紧急救济署负责办理。
第三、调节工业。在经济危机期间,美国的工业生产处于严重的下降和
萧条。为了复兴工业,1933年6月美国国会颁布了“产业复兴法”。从此,
罗斯福政府开始实行国家对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政策。其调节措施包括下
列几个方面:一是制定“公平竞争法”。主要是通过制定法规,规定各工业
部门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量、雇佣工人条件等,从而控制资本家的
盲目生产,导致生产过剩现象。但制定“公平竞争法”却加速了卡特尔化过
程,排挤了中小企业,扩大了垄断组织。二是兴办公共工程。主要是通过政
府投资兴办公路、机场、医院、学校、商店等工程项目,从而扩大就业人数。
这个时期,罗斯福政府共投资100多亿美元,所建工程年均吸收失业者计200
多万人。三是法典规定给工人一些权利。如允许工人参加工会,自行推选工
人代表,有权与工厂企业主签订集体合同等。从而缓和劳资矛盾和革命危机。
第四、调节农业生产。1933—1938年,美国政府在农村实行新农业政策,
即按1933年“农业调整法”规定来调节和控制农业生产。它的措施包括下列
几条:一是提高农产品价格。美国政府主要是采取控制农业生产,通过奖励
及津贴手段,减少农产品的产量,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这个时期,美国
政府先后同农场主签订了几万份减少耕地面积的合同,从而减少了小麦、棉
花、玉米的播种面积约2000万英亩。因减少耕地面积,领取政府奖励或津贴
的农产品有:小麦、棉花、玉米、生猪、大米、烟叶、奶牛、乳制品等种。
尽管采取这些措施,农产品生产仍然过剩,农产品价格依然较低。为了消灭
农产品过剩现象,政府人为地销毁了大量谷物和猪、牛、羊等各种农畜产品。
二是扩大农业贷款,减少农场破产。美国政府根据1933年6月国会通过的农
业信贷法规定,成立农业信贷机构和农贷中心银行等机构,专为农场和农民
合作社提供贷款,使农场主获得抵押贷款,也使农民合作社偿还老债,重新
… Page 95…
获得低利率贷款(即利率为4。5%)。但在推行农业信贷法过程中农民未获得
明显改善,而且有60万个农场破产,约占全国农场总数的10%左右。
美国政府推行罗斯福“新政”纲领初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农业的
恢复。但实施罗斯福“新政”,并没有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更没有使美国
经济获得复兴和高涨。就是说,自罗斯福执政以来,美国经济一直处于萧条
和不景气的状态。1937—1938年,美国又爆发了新的经济危机。在经济危机
期间,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30%以上,工业企业开工严重不足,开工率为50%
左右;失业人数达1000多万人,失业率约为20%。农业危机尖锐化,农产品
过剩日益严重,重要农产品价格下跌30%以上。对外贸易额大幅度下降,1938
年美国对外贸易额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所占的比重从1929年的12%下降为8%。
经历了两次经济危机,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实力明显地下降了。例如,
1938年美国工业总产值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从1929年
的48%下降为32%。1938年美国的资本输出额也从1929年的172亿美元下降
为115亿美元。而且随着德国和日本法西斯政治、经济、军事力量的扩张,
也使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