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中期宗教史-第1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现象熟视无睹。其原因在于人们不了解,一切事物均依彼此间的一定关
系和一定的条件而存在,而这种关系与条件在不断变化,故无绝对真实的实
体,包括人本身在内,仅是一个流动变化的过程。人之所以不了解这一真理,
系因受到“无明”的支配,而执著地追求真实常住的满足,因此造成世间之
苦。并由此引伸出人之生老病死等痛苦乃至自然界之大千万象所构成的现实
世界,均为暂时的,非真实的。只有如此认识,始能摆脱人生之苦。
“诸法无我”中的“诸法”是一切有形与无形的事物,即一切存在;“我”
指事物固有的本质或实体。“诸法无我”意即一切存在均无固有的本性或实
体。而世俗之人因受“无明”的影响而产生爱欲等,便执著地追求实体的存
在。佛教认为看起来似乎是实体的事物,不过是心理过程中的一个幻影,仅
是“诸法”的显现而已。因为一切万象都是“五蕴”和合的“假相”,皆由
因缘而成。连“五蕴”本身都是非独立存在并非常住不变的,所以一切存在
均无固定本性或实体。佛教认为,人们如能了解这一点,便能脱离爱欲等,
心中无爱欲,便无所贪求,因而便无痛苦,从而进入一种不生不灭、不变不
更、大休大息的永恒境界,即涅槃。
“涅槃寂静”意为消除烦恼,并含有宁静与快乐之意。佛陀之人生出发
点是“苦”,其最高理想与最终目的便是“涅槃”。佛陀及其门徒并未给它
下过定义,仅常以“生死之尽际,无上之宝岛”等赞语形容,认为修道达此
境界便爱欲绝灭,“三毒”断除,“行”“业”不生,达到了高度寂静的、
①
自由自在的彼岸世界。这种境界意味着达到了最高的智慧,道德上的功德圆
满,不受任何制约与约束,亦不受生死之束缚,不再感到痛苦,达到了高度
的内心和谐,从而得到解脱,免受轮回。
以上三点概括了佛教的哲学思想,既然“诸行”是不真实的,一切存在
均无实体,追求的最终目标是虚无缥缈的涅槃,所以其哲学的终点是否认现
实世界的存在,一切均归于“空”。
(6)社会政治思想
任何一种新宗教的产生,均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变化在文化上的
反映,原始佛教亦不例外。它是时代的产物,具有时代的特色。原始佛教除
提出其出世的新的神学思想与哲学思想外,还提出了其社会政治思想与伦理
道德观念,为现实社会服务。在古代,各种宗教的社会政治思想均加以神化,
借助于神的力量,原始佛教亦如此。其社会政治思想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新四种姓说。公元前 6世纪古印度的刹帝利种姓与吠舍出身的大商
人,要求扩大王权,加速统一,必然要在思想上、宗教上寻找依据。在百家
争鸣中,佛教成为他们的代言人。原始佛教从教义上反对婆罗门教主张的神
创四种姓与婆罗门至上及吠陀神圣,认为这些说教均无依据。佛陀曾说:所
谓梵种 (婆罗门种姓),乃是欺诈,他们也是嫁娶所生,与世人无异。所以
原始佛教认为婆罗门至上无任何依据,并提出新的四种姓说:刹帝利为最高
① 佛教认为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
… Page 62…
种姓,婆罗门次之,再次为吠舍、首陀罗。他们提出种姓并非神创,乃是人
世间社会分工所形成的。原始佛教认为,人最初是平等的,但经过一个漫长
的阶段后,出现了私有制,个人占有田产,于是出现盗窃、争讼。人们宁可
立一人为主,以治理之……于是世间便有王名,以正法治人,故名为刹帝利,
所以刹帝利乃世间第一。佛教的这一论点,从宗教上打击了婆罗门至高无上
的地位,否认其神圣性与种姓神创说,主张刹帝利第一,以巩固王权,这对
于当时古印度的统一趋势有所促进,符合当时古印度历史的发展趋势。因此,
佛教在当时受到各国国王,特别是摩竭陀国王的重视与支持,得以广泛传播。
②众生平等。原始佛教针对当时古印度各国阶级斗争的形势,提出了新
的社会思想“众生平等”,佛教的专门术语为“普渡众生”。其具体内容有
三。第一,反对婆罗门教把各种姓划分为再生族与非再生族。婆罗门教为垄
断宗教把四种姓的前三个种姓称为再生族,受婆罗门教的保护;将首陀罗称
为非再生族,不许参加宗教活动,在宗教上无出路,因而首陀罗对此极为不
满。佛教反对此作法,主张各种姓在宗教上一律平等,佛教徒中有首陀罗、
贱民、奴隶,一视同仁。第二,反对波罗门垄断经典,不用梵语,改用民间
语言传教,使一般公民易于接受。第三,佛教提出了不分种姓、任何人均可
通过自己修道达到涅槃、得到解脱的思想,而不需要任何中介。婆罗门教却
认为,无婆罗门的中介作用,人的宗教活动无效。这一点在宗教史上可以说
是一次革命。
原始佛教提出的众生平等的社会思想,我们应作具体分析。当时古印度
的广大社会下层在经济、政治、宗教上均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即使在宗教上
亦无出路。而佛教针对当时社会矛盾、适应这一新形势,提出众生平等的口
号。这首先是广大奴隶与社会下层斗争的成果,它打破了旧的宗教为奴隶主
贵族垄断宗教的局面,否定了旧的种姓制度,对长期受到宗教压抑和精神枷
锁的奴隶来说,无疑是一次精神解放,从宗教上肯定了奴隶是属于“人”的
范畴。它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作用。当然这一口号仅涉及宗教
范围,并未触及政治与经济权利,但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既不可能,也不
现实。所以,佛教的众生平等口号在人类历史上的功绩应给予充分肯定。也
正是由于这一口号产生了对广大社会下层的吸引力,从教如流,使佛教在百
家争鸣中得到广泛的流传。至摩竭陀王国孔雀王朝(约公元前324—前 187
年)时期臻于极盛。
5。部派佛教
从佛陀创教至其逝世后的100余年间,在佛教史上称为原始佛教时期;
公元前4世纪至1世纪大乘佛教兴起前,称为部派佛教时期,此时期又可分
为前期与后期,公元前4至前3世纪发生根本分歧,原始佛教分裂为上座部
与大众部,史称根本二部。公元前2至1世纪根本二部又各自分裂为若干派,
共约18派或20派,佛教史上称此为枝末分裂。本卷仅述其根本二部的历史。
(1)部派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
在佛陀去世后的百余年间,摩竭陀王国日益强大,又吞并数国后,国势
日强。佛教在国王的支持下,日益流传。但由于印度各地经济政治发展的不
平衡,且风俗各异,各地教团内部对教义、戒律的认识发生了分歧,并日益
… Page 63…
加深,统一的教团必然发生分歧。
公元前4世纪摩竭陀王国建立了孔雀王朝(公元前324—前187年),
于公元前317年统一了印度北部。至其第三代国王阿育王 (公元前273—前
236年)即位后,又发动了统一南印度的战争。据铭文记载他在战争中杀了
10万余人,建立了印度历史上空前的统一国家,所以孔雀王国又称孔雀帝
国。阿育王在统一过程中及统一后,大力提倡佛教,并一度成为国教。
(2)上座部与大众部的分裂
原始佛教于公元前4世纪分裂为上座部与大众部,佛教文献对其分裂的
原因与时间的记载有所不同。
据南传佛教锡兰的《岛史》与《大史》记载,印度毗舍离的伐耆族的比
丘对佛教戒律提出十条新见解,对戒律进行改革,称为“十事”或“十净”。
其重点是给予比丘在日常生活与修道方式上以较多的自由。这十项新规定
是:①角盐净,多余的盐可存贮于角器中以备食用;②二指净,下午太阳偏
西二指长时仍允许进食;③他聚落间净,即在一处就食后,仍可到他处就食;
④住处净,指同一处之比丘可在不同地方举行佛事;⑤赞同净,即开会人数
不足,决议亦有效;⑥所习净,允许按先例行事,不认为是违律;⑦攒摇净,
可饮未经搅拌去脂的牛乳;⑧饮阇楼疑净,可食未发酵或半发酵的椰子汁;
⑨无缘坐具净,指可坐在无拘大小而无贴边的坐具上;⑩金银净,可接受并
蓄存信徒施舍的金银财物等。此“十事”受到长老比丘耶舍的反对,认为他
们主张可存蓄金银的作法,严重违犯教规。耶舍继而到各地游说,反对“十
事”,并邀请资深长老700人参加结集,判定“十事”非法。此次结集纯为
纠正戒律,主持与参加会议者均为资深长老,属保守派,故此派称为上座部。
此后,坚持改革戒律的比丘召集徒众万人,另行结集,此派遂得名大众部。
另据北传佛教《异部宗轮论》等文献记载,此次分裂的主要原因是对教
义的不同见解。原始佛教主张,人人均可经过修道,得到解脱,达涅槃,但
仅释迦牟尼可称为佛陀,其它世人在得到解脱后,仅称为阿罗汉,是为修行
的最高标准。此时,摩竭陀国一著名比丘大天认为原始佛教把阿罗汉作为修
道的最高品位不正确,因为阿罗汉仍存在局限性,内容是:①“余利诱”,
即虽脱离一切烦恼,但仍有人的生理机能与情欲;②“无知”,虽已继绝了
产生烦恼的“无明”,但仍有无知之处;③“犹豫”,对修道解脱虽无任何
疑虑,但对世俗某些事物仍存疑惑;④“他令入”,虽已证知罗汉品位,但
必须经他人指点:⑤“道因生起故”,即必须不断发出悲苦的叹声,至诚称
苦,始符合教义。这些主张遭上座资深长老们的反对,被斥为“五事妄言”。
由此附合大天“五事”的僧侣逐渐演化为大众部,上座长老则成为上座部。
关于两部分裂的原因,南传与北传佛教文献记载虽有不同,但是其原因
既有教义的分歧,也有戒律要求差异。实际上,这些差别早在佛陀在世时就
已存在,其弟子中已有重戒律者与重教理者之异,佛陀之言多因材施教、因
人而异,对症下药进行说教,故逐渐产生了对教义理解的差异。有的尊内容,
重自由,有的则重形式、尚保守。且在佛陀逝世百余年后,在佛教流传过程
中,师承有异,时代有变,各地区语言风俗亦不尽一致,凡此种种,均造成
分裂之加剧,而导致最终分裂。
(3)阿育王护法
… Page 64…
阿育王是印度佛教史中著名的护法王。相传,他最初不信佛,在多年征
战,特别是征服印度南部羯陵迦后,痛感战争杀戮之残酷而皈依佛法,大力
宣扬佛教,并在各地刻石铭文,至今尚遗存30余处。他还为保障信仰与正法,
设置正法大官,主持社会道德与慈善事业。为宣扬佛教,广建寺塔,据说他
曾建84000座塔寺,著名的鸡园寺即建于此时。当他发现佛教教义发生分歧,
僧团内混有许多外道信徒不守佛制时,曾在华氏城举行千人结集,编订一书
《论事》,列举了两部派的不同论点,勘定是非,成为研究部派佛教之必读
之书。
此次结集后,阿育王派出使团前往各地传教,公元前3世纪时曾派僧团
将佛教南传至锡兰 (今斯里兰卡)和缅甸,北传至阿富汗及中亚地区。1世
纪时传入中国,又由此传入朝鲜、日本,佛教遂发展为世界宗教。
至公元前2世纪,两大部派又多次发生“枝末分裂”,各分成若干小部
派,南传佛教约分裂出20个部派,北传佛教约分裂为18个部派。
6。大藏经与佛教的三次结集
(1)大藏经的产生与王舍城结集
佛教在其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典藉,全部典藉的总称为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