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号入座-第1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可以再调动起他的兴趣和积极性,很多人羡慕他不用化心血去开拓新的领域,滚滚而来的利润足已让居功自傲而做享其成,但他在无所事事的背后总感觉到危机的存在,因而他决定乘自己年轻给自己再多一点压力,离开熟悉的环境去尝试新的挑战和机遇,当他提出离职时招来了一片哇声,因为太多人无法理解他的动机,放着现有的成就不要,那到底要什么?Johnny反而从那一刻起变得非常轻松,因为他觉得自己开始了新的“革命”旅程。
Joan要抽身而走,是因为有一个更好的机会或者说是诱惑在等着她,
虽然她并不讨厌现在的工作,也没有完全的准备要跳槽,但机会就这样惠顾了她,新的公司因为急需像她这样岗位的人,所以才不惜用重金和完善的海外培训制度来引诱她,她一夜未眠才找到了给自己一个走的最后理由: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她决定为自己新的高度而努力。
转工跳槽是一种流动,总有利弊和好坏,但面对新的未来时,所有人表现出来的都是一种激情,这总比死气沉沉要来得有意义。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职场也没有终身制,哪怕只有一线转机,都能勇敢前行,这种态势已令人感动。
或许不仅仅是春天才带来这股活力,而是这种活力早就埋伏在人的心底。走吧,走向期待中的高地,人生才无缺憾。
上海波特曼大酒店刚落成的时候,有同学高高兴兴考进了这家五星级的酒店做机场代表,虽然没有资格坐在气派的大堂喝咖啡,但因为乘改革开放的顺风而拿到了数目可观的小费,终于有一天扬眉吐气辞职开了公司做老板,他第一时间就把我们这些老同学请去波特曼大堂咖啡吧喝英式下午茶。我坐在气派的大堂里幻想联翩,觉得这真是一种好生活的象征。
老同学见多识光介绍说:这是一种贵族生活。啊,第一次我坐了一回贵族,不过是靠老同学三年的机场代表的小费换来的。
后来在我的心中始终把波特曼的咖啡吧看做是贵族的一部分,因而不敢随便去坐。等到几年之后,又有朋友靠投资媒体发达之后相邀去波特曼,屁股刚落定,傲视群芳的她竟语出惊人:我常常想我前世就是一个贵族。我无言以答,贵族难道就是有钱人,难道就是喝了一顿下午茶吗?
又一次坐了一回贵族,却突然对贵族产生了浅薄的嘲笑:原来贵族在中国就是一把人人可以臆象的沙发椅。
再后来见到老同学以及媒体投资人,因生意不那么顺利,因投资回报不那么理想,因种种看得见或者是看不见的原因,没人再提议去波特曼喝下午茶,感慨和抱怨多于了意气风发,我这个看客突然怀念起他们曾经有的少年不知愁的风范和骄傲如孤燕的做派,原来年轻时能够有胆量去坐一回贵族至少说明还有斗志还有雄心还有幻想。
现在无论打工的,还是做生意的,或是做自由职业的,又有多少人明白自己究竟为了什么,为了钱,为了好生活,还是为了一个自己并不明白的目标?
这样想来,坐一回贵族倒不失为一个蛮好的动力借口。于是我对自己说努力工作吧,这样我就可以自己或者带上至亲去波特曼喝喝英式下午茶。
在外资公司工作久了,就会有机会参加各种各样的Farewell活动,有时是一次晚餐,有时是一个聚会,有时也会是一次狂欢。一切由当事人的身份和在公司里的人缘而定。阿May在一个月因为连续有三,四次机会被邀请参加Farewell活动,而突然领悟了其中的一些特殊内涵。
第一个Farewell的是May的同事加战友,他与May同一天进公司,是兢兢业业的老黄牛,从不对加班和出差有任何微词,同事们最愿意与他为伴。最近他结交了一个女朋友,因为对方极力想移民加拿大,他为了迁就爱情,于是就决定远走他乡。同事们自发在他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一起享用了一顿午餐作为告别。他还是一副木呐的神情,没有任何移民国外的喜悦神情,倒是同事们有说有笑好象在庆祝他们人生的一个重大成功,他只在结帐的时候有点激动,抢着为大家买单。在同事们最美好的祝福声中,告别午餐就结束了。阿May觉得没有人为他的离去而可惜,也没有因为他的离去而得意,好象与他的告别是大家早已预料中的一样,何况他的存在对大家而言没有特别的意义。
第二个Farewell的是May的部门经理,她在提出辞呈后就在公司内部网络上发贴子,同事间开始议论她离去的真实原因,而她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当然少了往日的霸气。有一天她邀请大家去她公寓开Farewell派对,May也是其中一份子,可同事们却不那么热心,因为怕
被认为是她的亲信,日后很难在新经理面前有发展的机会,May也左右为难,不知去还是不去,终于与决定去的时候才发现部门里的同事只有一两个,May想这才叫人走茶凉。
May参加的第三个Farewell活动,是欢送公司财务总监的,原因是人才本地化的需求才促使公司没有给这个资深的马来西亚人继续签约。为了表示公司的仁义,特地举行了盛大的酒会,整个公司像过节一般。可是谁都发现财务总监很伤心,虽然有美酒佳肴相伴,但依然无法抹去他的无奈。他的告别演说更象是一种抒情,他说他来中国已经十年,他的家人和孩子都已在这里生活和学习,已知天命的他不知离去后的命运会是如何。全场开始伤感。May第一次领教打工者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的真正含义。
May想如果有一天自己会离去,一定选择沉默的方式,因为人生就是无数个离开和开始组成的,为每一次送别实在意义不大,因为要么做给自己看,要么做给别人看,Farewell最好在心里。
那天上海的气温高达摄氏38度,从机场大厅一出来就被一阵热浪袭击。这时候人浑身上下觉得难受,最好立刻跳进大海游泳,否则身上任何的衣服都成了累赘。而此时在机场的出口处,除了几个人西装革履,其余的都穿得最精简的那一种,而不用说穿得如此有涵养的一定是日本人,他们满头大汗站在烈日下等车,让人好生同情,因为那是一种受束缚和受压抑的表现,或许仅仅为了一个体面的职业人身份。
回到有空调的办公室,心情自然舒坦多了,特别见到满目生辉的夏日服饰,眼睛突然有了被滋养的感觉,从吊带衫,到无袖马甲,从连衣裙,到七分裤,应有尽有简直就是夏花盛开的景象,而男士的服饰就单调多了,顶多是一件短袖衬衣配根领带,一派循规蹈矩的样子。正逢公司里有香港同事来开会,哇塞,女士居然也是长袖西装套裙,男士更是衬衫领带加西装。偷偷问起为何不轻松上阵,他们不解的说,穿短袖那可是蓝领啊!原来他们齐齐把自己捂的严严实实,是为了一个有别于蓝领的身份。
穿长袖的人走后,公司里热闹起来,特别是穿短袖的男士们一脸的愤怒,工地上的民工还穿着长袖呢!女士们更兴奋了大声嘲笑说,那些时尚明星都不穿有袖子的衣服呢,难道他们也是蓝领?没有人愿意对这个话题下结论,自然也就没有了探讨下去的可能,不过袖子的长短居然与身份有关还是颇让人遐思的。
有朋友是海龟每天穿着没有品牌的全棉衣服去上班,有一天老板在众人面前提醒她该买衣服了,她不解得看着老板,难道没有阿玛尼就不能见人。老板说得更绝:做客户服务的人首先要把自己包装得象个人。海龟苦笑道,华尔街也没有说天天要穿阿玛尼!不过当她思绪平静的时候,看到一片繁华的窗外街景,她找到了说服自己的理由:原来这里是上海。
夏天很快会过去,或许袖子的长短不再是争论的焦点,但是身份问题可能还是职场一道坎。
初初去外资公司工作,见到老外每次与大家打招呼,又是拥抱又是亲吻双颊,觉得颇不习惯。可后来看着看着,也发现了一些其中的明堂。拥抱见面礼多为职务高的送给职务略低的,男士送给女士,而且一定是结了婚的,或者公开有男朋友的。原来在外资公司,如果有一天能被所有从海外来的人拥抱或亲吻双颊,一定是属于三类人:一是被认为已是差不多level的人,二是被认定是公司受欢迎的人,三是被认准是同类的人。
Teresa就是这样一个在公司里如鱼得水的人。她深谙拥抱见面礼的内涵,因而总是有意无意地传递这样的信息,一个小小的公司行政主管,却有能量让公司上上下下对她呵护有加,每次大boss们造访,她总是享受女士优先的好处,被上司们当着同伴的面宠爱了一回,Teresa告诉友人,与大boss们拥抱亲吻也是有技巧的,因为都是人吗,亲近或者暧昧只是半步之遥,在享受被重视和呵护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忘了给点小hint,或崇拜,或仰慕,或亲睐,或思念,甚至不忘加点诱料。在如此亲密无间的瞬间里,又能制造多少不可思议的价值?有的人利用了,有的人荒废了。
有童年好友从美国回来,学着一身的洋气,与每一个大小朋友,男女老友拥抱亲吻,弄得场面甚为感人,那些一辈子从没有拥抱过除老婆之外第二个女人的老实男人们,都不知道如何结束这个热情的见面礼,幸好好友收放自如把场面控制得稳稳贴贴,以至于当她回美国多日之后,还有中国男人在回想那个突如其来的拥抱。
其实细细想来,中国人还真的缺少这种近距离的异性接触,否则象Teresa之类也无需利用它来强势自己在公司的所谓核心地位,也不至于让那些老实男人们至今还在对那个美国来的拥抱回味无穷呢。
公司里的拥抱亲吻也不见出了什么有伤风化的大事,生活中也来点即使算是官面堂皇的拥抱礼节,或许也不过如此。
多年以前曾经见到一个美籍华裔的女老板,临产前几天依然在办公室里战斗,因为下身浮肿的原因,她已没法穿上皮鞋,于是她穿着袜子在办公室里象风一样穿梭。她的敬业精神就在她“赤”脚行走的那一刻表露无异,甚至多年以后她还是我们心中暗自佩服的楷模。
前两天看到一个故事,讲一个外企白领的爱车经历,车漂亮人更漂亮,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她放满后箱的漂亮的鞋,她说车是她自由行走的工具,而我想鞋应该是她可以自由选择态度的工具,比如去逛街可以立马换上舒适的平底鞋,比如去见客户咬咬穿上尖头的高跟鞋,比如去与朋友喝咖啡可以选一双可以引来赞赏目光的“妖气”鞋。女人爱鞋,路人皆知,鞋越多表明生活内容越丰富。而在职场行走,鞋也是一种工作态度。
我认识的Joy在会务公司工作,除了见客户,她通常只选择运动鞋,因为她必须时刻比客户走得快一点,特别有时候要长时间站立,运动鞋给了她很好的支撑。一个花季般的女孩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爱好,可是工作让她变得简单:一切以客户利益为重。
还有一个女伴从来只穿3cm鞋跟的鞋,原来她的老板长得短小精干,她这个助理自然要懂得分寸,不能让老板有心理压力,于是3cm后跟鞋就成了她工作原则之一。而且黑白两色是绝对主流,既不张扬,又很经典,让人无懈可击。
现在女性的办公桌下,多一双鞋已是公开的秘密,给自己一个灵活的机会去表现自己的态度,又不让自己长时间的压抑,鞋这个时候就成了最好的工具。
现在最时髦的职场话题是如何有正业的同时,搞好副业。换句话说,一心一意的人不再吃香了,一棵树上吊死的人连同情都没了。现在真正流行的是两手同时抓:正业和副业。
几年前,有老友在著名的出版机构做着一份令人羡慕的编辑工作,365天为很多人做嫁衣编辑出版了许多有着很高精神文明价值的读物,而他在同事们眼中完全是一副兢兢业业的小知识分子摸样,可让人想象不到的是他居然拥有一家实业公司,虽然名义上由其胞姐掌控,可重大决策和联络都由他亲自出马,年营业额高得可以让人惊诧。他在自己公司留有的老板房间,其豪华程度足以超过他的出版社老总的房间。他的高妙之处是正业副业两不误,而且在迅速富裕的同时,夹着尾巴在出版社做个低调,与世无争的大好人。
原本以为这样的case纯属偶然,可几年后的今天,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已是平常。身在职场的人交谈中无不流露着赞美的神情,正业和副业两不误的人如今成为了被仰慕被钦佩的对象。女性通常在朝九晚五的生活之余,会经营一家小店,出售自己喜欢的饰品,衣服或者装饰物,或者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开个美容院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