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世界古代前期经济史 >

第17节

世界古代前期经济史-第17节

小说: 世界古代前期经济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希腊文称“诺姆”。 

① 马斯塔巴,为阿拉伯语“凳子”的意思。因为这些陵墓的外观,很像现代埃及农民在住房外面砌筑的平 



台式低凳,供屋主人与客人在室外闲坐。 


… Page 63…

                           4。古王国时期的经济 



     埃及全国统一的专制王权从第三王朝开始,至第六王朝结束,称为古王 

国时期,大约从公元前2686年至前2181年,历经500年左右的发展过程。 

在这一阶段,埃及的奴隶制经济繁荣兴旺,对世界古代经济产生着重大影响。 

由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统一局面,农业、手工业、商业呈现全面发展的形势, 

著名的金字塔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建造的。 

      (1)古王国时期的经济制度 

     古王国时期的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一样,都是奴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 

分。高踞于王权之巅的法老 (国王)视国家为其私有财产,贵族的财产与神 

庙的财产也常由法老的赏赐来决定。政府高级官员和神庙的祭司组成了统治 

阶级的上层,都是奴婢成群、农庄遍布全国的大奴隶主、农庄主;社会的中 

层是由中小官吏、下层祭司、书吏、管家、建筑师、医生、中下级军官和一 

些有特殊技能的匠师组成,他们可以从奴隶主那里领取津贴,有自己的家庭 

和部分财产,包括少量土地、房屋、牲畜等;构成社会底层的是大量农民、 

手工业者和奴隶,其中奴隶处于最底层。奴隶的主要来源是战俘或被抢掠的 

外族人,其中战俘的数量最多,比如第四王朝的第一个法老斯涅弗鲁,在一 

次战争中曾俘获7000多名南方努比亚人,这些被俘者在当时的铭文中是和牲 

畜一起并列计算的,显然都充作了奴隶。埃及古代经济生产中创造的大量财 

富,主要出自奴隶的双手。 

     古王国时期,全国的土地名义上归法老所有,从氏族公社因袭而来的农 

村公社的公有土地已受到国王或国家的控制,实际上神庙和贵族的私有土地 

已迅速发展起来,原属氏族公有的土地已逐渐成为贵族的私有财产。虽然法 

老每两年都要对全国土地进行一次大清查,以体现他对土地的最高所有权, 

但这种普查也意味着国家对各地的神庙、贵族和其他中小奴隶主对私有土地 

实际控制的法律承认,现存的历史文献记载了许多土地自由买卖的情况。因 

此,古王国时期法老拥有全国土地的概念只是一种形式。实际上,国有土地 

和私有土地是混合存在的,而且私有土地的数量在日益增加。 

     大奴隶主梅腾,父亲是一位法官和书吏,梅腾继承了父亲遗留的财产“人 

和小牲畜”,他自己则从食品仓库的首席书吏、财产监督逐渐升迁为所有王 

家亚麻业的监督和一些州府的首长。在此期间,第四王朝的法老不断赐予他 

土地、奴隶、房屋、果园等等财产,其中仅一座葡萄园就占据了2000斯塔特 

土地,国有土地就这样变成了私人的财产。 

     古王国时期的土地所有制,仅是国家利用国有的名义向农民索取类似地 

租的重赋和摊派各种劳役的制度。当时的国有土地是从氏族公社的公有土地 

按传统因袭而来的,由土地上的农民世代耕种而形成实际占有,这些农民在 

史料上称之为“尼苏提乌”,意为“国王之民”。尼苏提乌的土地名属国有, 

实际上也是可以部分买卖的;还有许多土地完全属于私有财产,分别为法老、 

王室成员、神庙、贵族或其他一些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所占有。法老是全国 

最大的土地占有者,归他所有的农庄遍布尼罗河两岸肥沃的土地。神庙和贵 

族除了从法老的赏赐中得到土地外,也从尼苏提乌手中以各种手段得到土 

地。在神庙和贵族的农庄中,主要依靠奴隶来劳动,也有一些丧失了土地而 

沦为佃户或农奴的人,称为“麦尔特”。很显然,麦尔特的身份是比尼苏提 

乌更卑贱的,是一种备受压榨的依附劳动者,他们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与 


… Page 64…

奴隶的地位差不多。 

      (2)农业、畜牧业与手工业 

     埃及奴隶制王朝初期,尼罗河两岸的农业经济发展较快。当时埃及已进 

入铜器时代,铜制工业的使用相当普遍,逐渐取代了一部分古老的石制工具。 

不过,由于还缺乏青铜器、没有铁器,用红铜制作的生产工具总的看来数量 

还不很多,特别是在下层平民和奴隶之中,日常使用的农具仍以镶嵌燧石刃 

的镰、石锄和木犁为主。第一、二王朝时期,王室对农业生产的管理比前王 

朝时期更为规范化,沟渠配套,水利排灌功能日益完善。尼罗河每年泛滥所 

淤集的沃土不断成为能盛产粮食的耕地。在各地的庄园中,农民和奴隶虽然 

仍用很简陋的工具劳动,但由于比较普遍地使用牛拉的木犁耕作,凭籍集体 

的力量可以收获更多的粮食,这些情况从许多文献史料中都可以了解,不少 

贵族墓葬中的壁画也有一定反映,浮雕在享堂墙上的图画,最常见的是挑夫 

挑着给已故主人献祭的食物和饮料的场面,此外便是农业丰收、手工艺品制 

作、墓主人视察领地、狩猎以及与墓主人生前其它活动有密切关系的画面。 

有的文献和壁画描写得十分具体,有农民和奴隶们在汛期过后平整土地,开 

垄成畦,播种耕耘等情况,有时还驱赶着成群的猪羊将种子踩进松软而肥沃 

的田地里。一般情况下,播种之后只需注意排涝、遇旱情灌田和简单的田间 

管理,即可获得较大的丰收。农业收成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灌溉是 

否充分和及时。 

     在农业生产中,冬春干旱季节的劳动最为繁重,这时为了保证土地的墒 

情,全部依靠沟渠灌溉和人力提水。埃及每年的降雨量极少,因而各地农庄 

需要劳动力最多的农活是整修往年的沟渠并开挖新渠,这种繁重劳动受到统 

治者的重视,乃至王杖的标头和陵墓的壁画都有生动的表现。埃及的农作物 

品种较多,主要是生产小麦、大麦、黍、粟和亚麻等,园艺作物则以葡萄为 

主。人们已经学会了用小麦磨面制成面包和用葡萄酿酒,梅腾墓葬中出土的 

文书用象形文字记述了这种情况。国王在全国各地神庙为诸位天神奉献的祭 

品往往是以面包和酒按照份数来计算的,有的神庙每日可享祭品数千份,可 

见当时农产品是十分丰富的。 

     尼罗河流域的畜牧业也比较发达,古王国时期畜养的家畜主要是驴、山 

羊、绵羊、牛和猪。第四王朝的哈佛拉安在他的墓铭中记载他拥有835头有 

角大牲畜、220头无角大牲畜、760头驴、2235头山羊、974头绵羊;第五王 

朝的萨布在墓铭中记录他有406头公牛和乳牛、1237头牡牛,小牲畜则在 

10000头以上。在希拉康波里等遗址一些贵族的墓葬壁画中,还绘有畜牧活 

动的图景,都表明了当时畜牧业的发达。 

     古王国时期的手工业生产在社会经济中占有很大比例,发展很快,不仅 

各行业的分工已相当精细,每个行业中工匠的技术水平也都有所提高,其中 

玉石器制作、木器制作和金银工艺、纺织、皮革、纸草加工、造船等行业的 

成就尤为突出,建筑业更为世人瞩目。 

     玉石器制造业的成就,除了大量生产常用的工具和器皿外,主要表现在 

墓葬和建筑构件的石雕工艺方面。古王国时期对早期王国马斯塔巴的两个重 

要改革,其一就是设置墓主的雕像,分别用涂上颜色的石灰石或木头雕刻, 

其二就是在享堂的石壁上雕刻或绘画墓主人在世时的生活情景。有些墓内还 

有近侍奴仆的小雕像。第三王朝时期,石像的雕刻已完全按照人体的自然形 

态把握塑造,第四王朝时各种雕像更加细致精美、栩栩如生。古王国的石雕 


… Page 65…

艺术品遗存较多,其中石灰岩雕制的拉荷太普王子及妻尼费雷特公主,表现 

出完美的造型艺术。尼费雷特公主身上穿的紧身衣前面微敞,她的双肩、胸 

部和全身的形体透过紧身衣雕塑得极其秀美,圆而丰满的脸蛋周围是丛丛秀 

丽的黑发,上束一根装饰很漂亮的发带,显得十分雍容华贵、仪态大方。第 

五王朝的石灰岩涂彩雕塑书吏像,盘腿席地而坐,胸部挺直,右手执芦杆笔, 

双腿上叠放着书写中的纸草,全身肌肉丰满,表情认真严肃,镂空的眼窝嵌 

入黑白相间的珐瑯,眼脸的边缘用青铜镶成,是古王国时期石匠的杰出作用。 

     木器制作的遗物在20世纪40年代清理法老胡夫的母后陵墓中有许多发 

现。在希太普赫雷斯王后的陵墓中,放着她生前用过的华盖、卧床、扶椅、 

坐舆、首饰盒、柜等家具什物,还有用金、铜、雪花石膏制作的日用器皿和 

精美的陶器。其中精工细做的木器使我们充分了解到当时木制工艺水平的高 

超。由于埃及本土不生产高质木材,许多木器都是用从海外运来的非洲乌木 

制成的,并镶以象牙、金、贝等,造型华美而典雅,构件的接榫也异常坚固。 

此外,一些墓葬中的木雕像,也表现出木器加工技术的精良。 

     这一时期的金银器制作与加工工艺,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居于突出的地 

位。在各个遗址中普遍发掘出当时的金、银、红铜制作的装饰品,胡夫母后 

墓中的许多器物都镶嵌着金银珠玉。自第四王朝起、法老墓中雕像的眼睛常 

常是镶嵌上去的,最好的镶嵌眼睛是以铜做眼睑边缘,用白石英做眼球,用 

水晶做角膜,用黑树胶或颜料做瞳孔,十分精美传神。一些金字塔中法老的 

木乃伊是用金棺装殓的。第六王朝法老斐比一世的铜像不是浇铸,而是以木 

为底,用锤子把铜片锤贴上去的。金属加工成为手工业领域中的重要部门。 

     这一时期建筑业的成就十分巨大,出现了规模宏伟的金字塔,所以人们 

也称古王国时期为金字塔时代。在这一时期,除了贵族大臣的墓葬仍沿袭马 

斯塔巴外,国王的陵墓已发展成为金字塔。埃及最早的金字塔即是第三王朝 

左塞王在萨卡拉墓地建筑的阶梯形金字塔,实际是按马斯塔巴墓的形式自下 

而上逐层缩小而成,高约60米,底边东西长约140米,南北长118米,塔内 

有深约28米的墓室,并附有走廊和墓道,塔周有石灰石围墙,墙内有庭院、 

祭殿和厅堂等建筑。到第四王朝,斯涅弗鲁王在迈杜姆把第三王朝末代法老 

胡尼的阶梯金字塔用石块填补,成为底边方形、立面三角形的金字塔,高92 

米,底边各长114米。后来斯涅弗鲁又为自己建造了更为高大的同样四角尖 

锥形金字塔。古王国时期最著名的金字塔是斯涅弗鲁继承者胡夫的大金字 

塔,高146米,塔基每边长230米,用大约230万块平均重2。5吨的石材砌 

成。入口位于塔身北侧中心,高出地面约20米,在塔内地下30米处有一墓 

室,以斜坡墓道与入口相通,而由入口不远处另一墓道向上通行则可到达第 

2墓室即王后墓室,并继续向上达最高处的国王墓室,里面安置着胡夫的花 

岗岩石棺。国王墓室高约6米,用一块重400吨的大石板覆盖,其上筑有5 

层空间结构,以减轻大石板的承重,最上则用巨石筑成三角形尖顶。胡夫大 

金字塔以其形体的雄伟、设计的科学、结构的严密复杂而成为世界奇迹。 

     在胡夫大金字塔不远处的哈夫拉金字塔,以宏伟壮观的附属建筑物著 

名。塔东有长方形的祭庙,称为上庙,庙内有高大的圆柱宽厅和长厅,庭院 

中设祭坛,庭院后有国王的5个小礼拜堂,最后是神殿和库房。靠近尼罗河 

谷处建有下庙,平面呈方形,内置23座国王雕像,入口处有一座坚硬的闪绿 

岩雕像,上庙和下庙之间有长达496米的通道,著名的狮身人面像就是位于 

下庙的西北方。 


… Page 66…

     在胡夫、哈夫拉金字塔附近,还有一些国王和王妃的小金字塔,形成了 

古王国时期金字塔建筑群,显示当时建筑艺术的辉煌。 

     纺织业在古王国时期是手工业经济的基本产业之一。当时的服装主要是 

亚麻织品缝制的。部分出土遗物的残片表明,埃及的妇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