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书屋2005-01 >

第21节

书屋2005-01-第21节

小说: 书屋2005-0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理由称之为“废墟上生命的抒情诗”。

  王安忆《长恨歌》技术故障举隅

  
  ? 陈林群
  一
  王安忆喜用量词“一股”,并非始于也不止于《长恨歌》。喜用指的不是数量,而是指不该用也硬用。《长恨歌》共使用了六十八个“一股”,大致可分两类:
  A.写客观
  (1)它们其实是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有点“大风始于青萍之末”的意味。
  (2)穹顶下有一股荒凉的气息扑面而来。
  (3)这房间里有了一股欣欣向荣的气象。
  (4)可那威严的姿态,却有一股令人敬畏的气势。
  (5)尤其是在那种悠闲的下午,这叫声便传远,有一股殷切的味道。
  (6)带了一股胸腔里的啸音,是哮喘的症状。
  B.写主观
  (7)上海的弄堂是性感的,有一股肌肤之亲似的。
  (8)暗底里生畏的,却是有一股噬骨的感动。
  (9)早晨的揭开的花窗帘后面的半扇窗户,有一股等待的表情。
  (10)不知从何而起的一股辛酸,一下子溢满了胸口。
  (11)心里忽就有了一股陈年老事的感觉,是往下掉的。
  (12)阿二心中突兀而起一股悲恸之情。
  以上例句其实很难分清作者是用“一股”来定量主观还是客观,因为在量词“一股”后大都跟着主观性的修饰语。虽然六十八个“一股”散见于长篇的海洋,但对语言文字稍具敏感的读者,便会感觉它们“一股股”涌到眼前,原因就在这些“一股”大多可省,不可省的亦可改用其他量词,如例句(3)可改成“一派”,例句(4)可改为“一种”。小说中使用“一种”比“一股”高出六个。但“一种”不像“一股”那么具象,适用范围较大,因此也不引人注目,而“股”字较具象,搭配不好便不伦不类,比如“一股噬骨的感动”,改用“一阵”更妥。
  小说中其他的“一股……”,下面用省略形式展示:
  一股饥不择食的慌乱劲儿;一股失而复得般的激动和欢喜;一股因烦躁而起的凶蛮之气;一股隐隐的却勃勃的生气;一股同心协力的精神作用;一股朴素敦厚的享乐之风;一股临驾于一切的空气;一股无奈挣扎的表情;一股不祥的灾祸之气;一股稳熟亲近的气氛;一股如临深渊的心情;一股压抑着的心声;一股幽秘的气息;一股认真的悲怆;一股小女儿情态;一股挣扎与不屈;一股难言的凄婉;一股暗中的活跃;一股报复的痛快;一股娟秀之气;一股感人的意味;一股时代潮流;一股高贵气质;一股热闹劲;一股温煦;一股委屈;一股体贴;一股同情;一股惶惑;一股坚韧;一股快乐……
  无论是客观事物还是主观感受,王安忆均以万能的“一股”对付之。这究竟是无意识的惰性使然,还是刻意为之?在王安忆的其他作品中,也有大量“一股”的类似用法。比如小说《妹头》出现三十六次“一股”,大都与《长恨歌》雷同,仅举不同的五例:一股嫌恶和羡慕夹杂的感受;一股轻灵的稚气;一股勃勃的兴致;一股疾疾的动力;一股忧伤。
  其他作品中还有:一股含蓄的潮湿;一股空虚感;一股说不出的失望;一股绵密而柔和的沙沙声(《我爱比尔》);一股凄戚;一股温吞吞的河(《小鲍庄》);一股凶恶的念头;一股欢欣鼓舞的活力;一股无名的狂躁;一股说不出来的荒凉;一股抹不去的清静秀丽;一股预感;一股知觉;一股欲念;一股不安静的欲望(《小城之恋》)。
  这些“零件”的罗列足以证明,条件反射般地使用“一股”,是王安忆不假思索的行文习惯。语言是作家风格的组成部分,但像王安忆这般沉醉于“一股快乐”之中,即使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也绝不是好风格。真正的大作家都非常警惕自己的思维惯性,因为顺着惯性只能使思维不断滑入习惯的窠臼。精妙独到的词语频频亮相尚且令人气闷,何况出了技术故障的习惯用语反复现身,只能让人厌烦。词语不过是辞章的最基础部分,基础不良,作品的大厦无论建得多么宏伟壮观,哪怕暂时获得文学大奖也枉然,“史诗”得历史说了才算。
  (二)
  《长恨歌》首页仅十四行三百八十八个字,却有三个“……似的”句式,八个“……的”句式,还有二十一个“是……”句式。“是……”句式中最败坏阅读兴味的一类,第一页上竟然就有两句:
  (13)它是这城市背景一样的东西。
  (14)是文章里标点一类的东西。
  无论前一句的描述,还是后一句的暗喻,加上“的东西”三字,描述就变得不精确,暗喻也少了许多妙味。还有不少这类暗喻,如:
  (15)鸽子是这无神论的城市里神一般的东西。
  (16)人是灯影那样的东西。
  (17)她们的花容月貌是这城市财富一样的东西。
  (18)外乡人的衣服是羽衣霓裳,天边晚霞那样的东西。
  有人批评王安忆太啰嗦,且不说内容的琐碎,仅这些句子的表达就够啰嗦,“是……的东西”既未增加思想内涵,也未增添语言色彩,全可视为句子的赘疣。
  《长恨歌》中类似的程式化句式还有如下几种:
  句式A“……里的一个……”:
  (19)她们俩却是这漠然里的一个活跃。
  (20)这也有些像置办嫁妆,是茫然的前途中的一个握在手。
  (21)红盖头动了一下,抚着她的脸,是这一下午的紧张里的一个温柔。
  “一个握在手”这种故意奇崛的单音节组词法,似乎故意要把读者的一口气噎住,呛你一下,奇而不妙。更有下面这样表达的:
  (22)结婚礼服的白可是百感交集,有千万句话要说,终还是哑口无言,其实最是你知我知,天知地知,是善解里的善解。
  (23)她是万紫千红中的一点芍药样的白;繁弦急管中的一曲清唱;高谈阔论里的一个无言。在这不夜城里,要就是热闹,否则便是寂寞里的寂寞。
  “寂寞里的寂寞”简直有点小儿无赖相。偶一为之还觉新鲜,一而再便有技穷之嫌。
  句式B“……的样子”或“……的意思”:
  (24)院里的夹竹桃伸出墙外来,锁不住的春色的样子。
  (25)屋脊连绵起伏,横看成岭竖成峰的样子。
  (26)等待也是无名无由的等待,到头总是空的样子。
  (27)场里的蛋饺肉丸上下翻滚,也是乐开花的样子。
  (28)镜头里的世界是另一个,经过修改和制作,还有精华的意思。
  (29)美是凛然的东西,有拒绝的意思,还有打击的意思。
  (30)白果的苦香,有一种穿透力,从许多种有名或无名的气息中脱颖而出,带着点醒世的意思。
  (31)这城市的时尚,是带些埋头苦干的意思。
  “……的样子”与“……的意思”在小说中出现多达一百四十次和一百零五次。“样子”太多,“意思”不明,比如“带些埋头苦干的意思”的时尚是什么样子?作者这样写究竟有什么意思?吊读者胃口是可以的,但吊胃口的应该是语言背后的精神意蕴,而非夹生且故障连连的表面文字。
  句式C“……似的”。这是小说中更常用的一种句式,先看首页上的三句:
  (32)那暗看上去几乎是波涛汹涌,几乎要将那几点几线的光推着走似的。
  (33)如今,什么都好像旧了似的。
  (34)先是有薄薄的雾,光是平直的光,勾出轮廓,细工笔似的。
  这些句子读来别扭至极,除了蛇足“似的”,还有其他语病。例句(32)中有两个“那”,四个“几”,两个“几乎”;“看上去”与“几乎”、“似的”意思都相近;“是……的”常常可用可不用,而不用更简洁。《长恨歌》中类似的句子无数,举不胜举。例句(33)“什么都好像旧了似的”,还违反了语法规则,“好像”即“好似”,与“似的”重复,用了“好像”或“像”,便不能再用“似的”,这是小学生也懂的常识;中间两句删去两字合二为一,“平直的光勾出轮廓”,比原句简明得多。
  例句(34)“细工笔似的”是比喻,似乎无可非议。但比喻有多种,最常用也最初级的是明喻,“……似的”正是明喻句式。《长恨歌》多达二百七十七处的“……似的”,功能都是形容,近三分之一用了明喻。小说中也有不少暗喻,在此不拟讨论,既然最简单的明喻也用不好,复杂的暗喻就不必再探究了。好的比喻起码有两项标准,一是新鲜;一是妙味。《长恨歌》里新鲜的比喻极少,触目所见大都是比喻滥调:
  (35)鼻子也是凉凉的,小狗似的。
  (36)在那高大的穹顶之下,人变虚变小了,就像个小人国似的。
  (37)万花筒似的景象都是从这里引发伸延出去。
  (38)萨沙帮她脱下大衣,露出被毛衣裹紧的胸脯,两座小山似的。
  (39)严家师母对了王琦瑶像有几百年的心里话,竹筒倒豆子似的。
  或者是无甚妙味却又自我重复的:
  (40)三轮车和轿车穿梭似的。
  (41)人和事是像穿梭似的。
  (42)拿自己整段的岁月,去做别人岁月的边角料似的。
  (43)平安里的光和声是有些碎的,外面世界裁下的边角料似的。
  (44)只有听见电话铃声,才可领会到“爱丽丝”的悸动不安,像那静河里的暗流似的。
  (45)这城市再是夜,也有一些萌动的挣扎的光,河的暗流似的。
  (46)薇薇就像踩高跷似的,将每一双皮鞋都套在脚上拖一圈。
  (47)皮鞋的后跟,只顾高了,却不顾力学的原则,所以十有九又是歪的,踩高跷似的,颤颤巍巍。
  或者是不伦不类不知所云的乱比:
  (48)这城市就像受过洗礼似的,有了平常心。
  (49)“沪上淑媛”是平常心里的一点虚荣,安分守己中的一点风头主义,它像一桩善举似的。
  (50)这城市所有的康乃馨都集中到了新仙林花园的前厅,康乃馨的舞池似的。
  (51)留给他们自己相知相交的只有些缝隙了,打擦边球似的。
  要么堆砌比喻,或者拉面一样抻拉过度,稀释了韵味:
  (52)她们彼此都是闺阁岁月的一个标记,纪念碑似的东西;还是一个见证,能挽留时光似的。
  (53)上海的弄堂是性感的,有一股肌肤之亲似的。它有着触手的凉和暖,是可感可知,有一些私心的。
  半通不通的句子,全不顾语法修辞,胡乱搭配,叠床架屋。
  例句(47)颠来倒去,不明白主语究竟是“皮鞋的后跟”,还是省略了的“皮鞋设计者”,或者是“颤颤巍巍”的穿鞋人。
  例句(52)拖沓累赘,“纪念碑”原本就是“标记”和“见证”,大可不必“还是”。如果抽掉句子的附加成分,只剩主谓宾就成了:
  她们是标记,是东西,是见证,能挽留时光。
  句子主干部分大而无当,空洞无物,《长恨歌》的叙述便只能倚仗华丽的修饰语。句式变来变去只是微调,“……的样子”、“……的意思”、“……似的”纯属同类变种,作者却还一味强调这三种句式,以为有什么不同。句式应隐蔽,正如小说结构要隐蔽,若句式的风头盖过了句子的内涵,就是喧宾夺主。
  一本三百七十六页的书,读者若非与“似的”两字照面,就得与“样子”不断邂逅,与“意思”不停招呼,加上令人不适的“一股”,“是……是……还是……”的一唱三叹,“多……啊”的抒情。“歌”的效果是有了,不过是民歌小调,无法言传“上穷碧落下黄泉”的“长恨”之意。王安忆对此居然毫无意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说:“我觉得《长恨歌》是我自己做得比较满意的一个东西。用我自己的话来讲是我把一种叙述方式坚持到底了。这听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是非常难的,因为你写小说的第一句话就已经决定了你整个的叙述方式,有的叙述方式在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就不行了,要换另一种叙述方式,这样就有破绽了。这种叙述方式的特征就是一种华丽的、缜密的、在写实的基础上的一种夸张。”
  叙述方式最终得用词语、句式、句式结构和小说整体结构等体现出来,王安忆所谓的“华丽”,在小说用词和句式结构中所体现的只是“华而不实”的修饰性“附丽”,假浪漫的排比,伪抒情的感叹,浅熟明喻的堆砌。这绝非华丽,而是糜费,也不是缜密工稳的写实,倒是词肥意瘠的夸张。
  何况仅以“……似的”为例,这也绝不是《长恨歌》的独特之处,相同句式在《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