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后期经济史-第2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鲜卑人建立起的北魏统一了北方,面临着极其严峻的社会经济形势,人口流
失,土地荒芜,地方豪强大族依恃坞堡垒壁自立,如何恢复和发展经济成为
巩固北魏政权的重要前提。为解决上述危机,北魏统治者推行了一场全面深
刻的改革,对社会经济领域内各项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这就是三长制、均田
制和租调制的推行。
鲜卑族是作为少数民族进入汉族居住的黄河流域,在统治上不能不依靠
汉族世家豪强。北魏统治者委任一些汉族豪强地主为宗主督护,通过宗主督
护强迫农民交税服役。宗主督护制使世家豪强冒占土地和人口,逃避赋税,
直接削弱了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和统治基础。为了控制土地和人口,打击豪
强地主的势力,保证国家的财政赋税收入,北魏政府推行了三长制以取代宗
主督护制。三长制规定农民5家立一邻长,5邻立一里长,5里立一党长,邻
长、里长、党长作为基层领导,要负责检查户口,催督租赋,征发徭役和兵
役,劝课农桑,推行均田令。
均田制是北魏经济调整的核心内容。均田制得以推行的重大背景在于,
社会长期战乱之后,土地荒芜,人口流失,政府企图鼓励人口和土地重新结
合,发展生产,并将其直接置于国家控制之下。按照均田令,凡成丁男子均
可由政府授给露田40亩,妇女给20亩,土地休耕者可加倍授田。露田之外,
成丁男子还授给桑田20亩,不宜种桑的地区则给麻田10亩。奴婢与农民同
样受露田,但不给桑田。还规定授田农民在老免(70岁以上)或死后必须还
田给国家,但桑田可以世代传袭。对于均田制的理解,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不
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均田制是政府把全国土地依法令重新分配,一种观点
认为,均田制的实施只局限在国家荒地和绝户田方面。从当时社会背景和中
国历史传统来看,后一种观点更合情理,均田制通过法律形式对土地所有权
进行了调整和限制,但是不可能真正否定土地私人占有制度。均田制的功绩
在于使农民家庭能够获得一块土地来从事生产劳动,给农民家庭经济的发展
提供了空间和自由。
与三长制、均田制相配套,北魏政府又颁布了新的租调制度,规定农民
1
一夫一妇要纳帛1匹,粟2石,未成年者则减至 。新税制改变了过去按户
4
按户纳税办法,而实行按丁口征税,这与均田制计丁授田方法是一致的。
均田制、租调制的改革,使农民负担有所减轻,农民经济得到恢复,北
魏国家财政收入也大有增加。北魏灭亡后,东魏、北齐、北周等政权都继续
推行了均田制,直至隋唐。均田制从太和九年 (公元485年)北魏颁布均田
… Page 88…
令算起,一直持续了将近300年之久,直至唐中叶才最后消逝,这充分说明
均田制比较切合社会实际,是恢复和发展农民家庭经济的有效措施。
… Page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