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知识-第9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是有佛可成的。唯其由于对三宝的信仰坚定,对自己的信心笃实,所以,勇往直前,义无
反顾,如法修行。
初住位前的十信位中,若遇魔障、业障、烦恼障、种种报障等,尚有退失信心的危险,
所以叫做「有退」。经常进进退退,有时信佛修行,有时又离开了佛法。然其一旦曾经发起
菩提之心,就已种下了成佛之因,不论此因的力量强弱,总还有机会再度,乃至于再三再四
地从八识田中显现,使之继续修学佛法。到了信心不退之后,从成佛的时间上讲,已经确
定;从受苦受难的程度上讲,则风浪越来越强劲,前程越来越艰难,这就是菩萨修行的难行
道。中国的贤者、豪杰,不是也有「鼎镬甘如饴」的襟怀吗?菩萨受苦难,是出乎他们的愿
力,不是业报。这样的难行道,对菩萨而言,是正常的修行过程。
不过阿弥陀佛的净土法门,也不全然是信心薄弱者所修,依据《观无量寿经》所示,九
品莲花往生,上品往生的条件,即有修三福业及发菩提心的菩萨行,故也不是全赖弥陀的他
力往生。唯有下品往生,是全仗阿弥陀佛本誓愿力的他力救济。
□ 忍气吞声就是修忍辱行吗?
忍辱是六度中的第三度,「度」是度过烦恼苦海之意,而「忍辱度」的确也有忍气吞声
的意思。比如《遗教经》说:「能行忍者,乃可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
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七也说:「云何忍辱?谓由三种
行相应知:①不忿怒,②不抱怨,③不怀恶。」另《大智度论》卷六亦云:「众生种种加
恶,心不嗔恚;种种恭敬供养,心不欢喜。……是为众生中忍。」同书卷十五也有:「忍诸
恭敬供养众生,及诸嗔恼淫欲之人,是名生忍。忍其供养恭敬法,及嗔恼欲法,是为法
忍。」在《优婆塞戒经》卷七也另示如下:忍有两种:第一是世间忍,就是能忍饥、渴、
寒、热、苦、乐;第二是出世间忍,即能忍信、戒、施、闻、智慧、正见无谬,忍佛、法、
僧,忍骂詈、挝打、恶口、恶事、贪、嗔、疑等,能忍难忍,能施难施。
从以上所引经论内容看来,忍辱二字的涵义甚广,有拒受诸乐而接受诸苦之意。无理的
侮辱不是一般人所能忍受;拒绝美女的投怀送抱,也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得到的;而信受佛法
中的种种法门,更不是一般人所能够办得到的。一般而言,若与自己无关的事,大致能够忍
受;若与切身的名利、眷属、男女等相关诸事,那就不容易忍了。
佛法不仅为个人忍,也要为众生忍。到达无诤的程度时,就成了八风吹不动,即对利、
衰、毁、誉、称、讥、苦、乐的八种现象,无一不能忍的境界。所以,解脱的菩萨称为已得
无生法忍。对于内六情的眼、耳、鼻、舌、身、意等不著,于外六尘的色、声、香、味、
触、法能不受,即称为法忍。如能遇迫害而不嗔,受供养而不喜,既无能受的我,也无使我
接受的他,能达如此,则称生忍。此不仅是圣位菩萨的境界,也是修行佛法的目的。能忍就
能安己安人、和众共济,所以忍辱是建立和乐人间的最佳准则。
根据这样的标准,好像忍辱就是忍气吞声,一切的冤枉、侮辱、毁谤、打击,都应该全
部接受,没有反抗的余地似的。然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必须注意,如果不是出于智慧的忍
辱,很可能造成更大的灾难,因此透过智慧的观照,应当是十分重要的。比如说,风雨水火
的袭击,是无法控制的;但是仍可以未雨绸缪,设法避免,来减少伤害、损失。业报是要正
面接受它,但也可以经过努力,来改变业报的程度和方式。
所以,若对双方无损并且有益的事物,那是必须接受的;如果对他有益,于己无益,也
应考虑接受的;若对双方都是有害而无益,那就需要设法避免或转变它了。例如:明明知道
对方是醉象、疯狗、狂人,见人就咬、逢人就杀,就当然要设法制止,因对方已经不幸,切
莫让他再制造更多的不幸。但也不可存著「以牙还牙」的报复心态,应是基于慈悲的原则,
自己时时加以反省和惭愧忏悔。对于丧失理性的人,应该通过制约、教化等方式和方法,使
他们得以恢复正常。这对他们自己本身,以及整个社会,乃至所有的众生,都是有大功德
的。
□ 学禅若终生不悟怎么办?
禅宗所说的悟,是摆下万缘、心无执著,既无可求、亦无可舍。一念能够摆下万缘,此
一念就在悟中。顿证、顿悟是没有渐次、不假阶梯的,所以也没有必要顾虑到临终时悟与不
悟的问题。
禅的修持,切忌将心求悟、以心待悟。求悟不得悟,待悟即是迷;因为企求和等待都是
妄念、执著、攀缘、放不下。所以、真正的禅者,知道有悟这样东西,但并不以悟境的贪求
为修行的目标。悟境是在修行之前的一种观念,在修行的过程中,必须将此观念摆下,才能
真正得力。所以,禅者修行,重视过程不重视目的。在修行过程中依照明师的指导,用正确
的方法,精进不懈、勇往直前。所谓一掴一掌血,一步一脚印,贴切著每一念,不容瞻前顾
后,念念不断、丝丝入扣、绵绵不绝,功夫自然得力。得力之后,始知悟与不悟、生死与涅
盘,和修行了不相关。
但是一般初学佛者,虽已知道生死是苦海、涅盘是彼岸,但却不知生死和涅盘之间,并
没有绝对的界限。所以要畏生死而求涅盘,认为未悟之前是为烦恼所缚、为生死所苦、受众
苦煎熬,但若一旦开悟,就能了生脱死、得大自在。殊不知这是方便说,是为迷人说,不为
悟者说,以此诱导迷人来修学佛法。一旦进入佛门,生信起修,就要告诉他们,修行不为目
的,悟境也是执著,除执著才能开悟,才能离开生死的烦恼。如能有此认识,即不会再有求
悟、待悟之心。
倘若一生修行,都不得力,也就是自始至终,无法体验舍执、离执的功夫。经常都在畏
生死、求菩提的心态下,努力修行,那更不必担心死后下堕三涂了。因为心向涅盘,总比心
向地狱来得好。佛法重视愿力和业力,依愿力为前途的导向,但因修行时业力的障碍,此生
虽然可能无法得到解脱,但也不会离开三宝。此生若不成,来生可再继续,在愿力的引导
下,努力于戒、定、慧三学的修持。也就是持戒的福业及定业、慧业,三者相加,必能使之
上生天国、往生净土,乃至成就菩提;至少也还能够转为人身,继续学佛修行。
所以,修行的禅者,第一:不必为死后的去向而担心。第二:如果自己功力浅薄,没有
把握,没有自信,不知自己的愿力有多强、修行的功夫有多深?唯恐由于愿心不强,戒、
定、慧三业的功力不够,临命终时会受到恶业的影响,魔冤的牵引,而离开三宝,堕至三
涂,于此出没生死,再也无法回头,那就最好一方面依弥陀的本誓愿力,以求往生西方净
土;一方面以禅修等一切的修行功德,增长往生净土的资粮,这样是最可靠的。
所以,中国在宋朝以后,禅净交流且倡导禅净双修,是以禅的方法和求生净土的愿力两
者并重。倘使禅修的功夫得力,则自可不愁悟或不悟;不然的话,也能以殊胜的净土为其暂
时的归宿。
□ 「此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是真的吗?
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了道是了什么道?为什么要披毛戴角还?上焉者,有人道、
天道、声闻道、菩萨道与佛道;下焉者有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因为高下不等,不得笼
统地说「了道」二字即可。当然,通常说的了道,是指出生死、离三界,这又分成易行道和
难行道。
如果是易行道,任何人只要发愿求生西方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就能横出三界。难行道
是经过三大阿僧祗劫的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忍能忍的菩萨道,方能成佛。历第一大阿僧
祗劫满,才能出离三界,这是一般菩萨成佛的通途。我们没有发现初发心菩萨,对于修行的
前途,产生怀疑的记载,只要信心坚固,愿心正确,终极的目标不变,就不必畏惧下堕,更
不必畏惧披毛戴角的生死现象。
诸佛菩萨在修行过程中,往往是适应众生需要而示现不同的身分和形象,所以,在《本
生谭》中,记载释迦世尊在因地时,曾为种种的动物,已度种种动物中众生;中国禅宗史上
的南泉普愿禅师,也说死后到山下村庄里做水牯牛。因此,做为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只知当
下努力修行,至于是否能够出离三界,应该是采取只顾耕耘,不问收获的态度。
畏惧披毛戴角还的人,他是不敢修行的。鼓吹此生不了道,就要披毛戴角还的人,一定
不是正信的佛教徒,更不能体认到大乘佛法的襟怀。这种观念阻止许多人出家修行,也使许
多已经出家的人感到沮丧和失望,更使得许多出家人变成自私自利,急于自了,不能够产生
利益众生、净化社会的愿望,所以,佛教被人指为消极、逃避、悲观。最初这种「此生不了
道,披毛戴角还」的观念,本不出于佛教,乃是出于破坏三宝的阴谋。因为即使在佛世,也
没有要求所有的出家僧众必须即身成就,因此,正常的佛道,是不恋生死,也不畏生死的。
前面所说有心破坏佛教的斋教徒们,自己不出家,故说道降火宅,而不降僧中,出家修
道也不得道,既不得道而受信施,当然要变做牛马来还债了。其实出家僧尼的生活,多较常
人清苦,照顾信徒,服务寺庙,而取得微分的生活所需,还要他们来生变成牛马抵偿吗?除
了站在敌视僧尼的立场之外,对此说法,实在找不出更好的理论根据。故也可说,这跟「地
狱门前僧道多」的流言,同样的恶毒!事实上,佛在世时,制定比丘托钵,称为「化缘」,
以托钵的形象,与在家的信众接触,并为他们祝愿,就是代佛宣化,就是报答信施。出家的
形象本身就能使人产生离欲、离苦的作用,何况再用佛法化导,其功德岂能与用劳力生产来
求取生活所需的方式同日而语。
以宗教的立场而言,纵然出家人住于寺院而不与世俗接触,也未能即身成就,只要每日
课诵不断,为社会、国家、人类、世界众生的幸福祝愿,已经功德无量。所以在《出家功德
经》里说,一天出家也有无限的功德,何况是发了终生出家的宏愿之人,因此,出家修行是
多生多劫的事,不是临渴掘井式的急就行为,没有必要在一生之中急求自了。
如果此生不了生死,尚有两条路可走:一是以弥陀的本誓愿力,求生西方;一是以自己
的愿力,累劫修行。只要信心坚固,愿力不退,就可保证在修行的道上,一路前进,纵然由
于初发心的缘故,有时会信心不足、愿心无力、修行不得要领,只要发愿修行,向往出离,
出家也比在家牵挂更少,障碍更小。纵然不能够保证未来生中永不堕三涂恶道,也不会比在
家身分者堕落的机会更多。
□ 「地狱门前僧道多」是真的吗?
地狱思想,在释迦世尊出生以前的印度就有了,而在佛教传入之前的中国,也已有了人
死之后下黄泉的说法。西方的基督教,也提到关于世界末日之时,不信基督,特别是不被基
督宠爱的人,即入炼狱的情形。可见,地狱思想是人类宗教的共同信仰。不过对于地狱的描
述和看法,因了地域、时代及文化背景的不同,而颇不一致。此由于各民族、各宗教的信念
互异,所见地狱的景象也不一样,在某一宗教认为可升天堂的人,在另一宗教竟又是要把他
们收到地狱里去。
印度佛经里所说的地狱,有八寒地狱、八热地狱、各有十六游增地狱。八寒、八热为根
本地狱,十六游增称为近边地狱。尚有处于山间、树下、空中的孤独地狱,另有十八地狱之
名。
佛教对于地狱的描述,初见于《杂阿含经》卷四十八,谓有大火赤红的地狱。其详细的
分别叙述,乃见于《长阿含经》第十九、《立世阿毗昙论》、《杂阿毗昙心论》、《大毗婆
沙论》、《俱舍论》、《涅盘经》、《瑜伽师地论》、《大智度论》等。
中国民间相信人死之后,经过十殿阎王的审理问案,每一殿都设置不同的地狱和刑罚。
此在印度传来的佛经中并无根据,而是出于中国民间传说的《十王经》,据说是由成都大圣
慈寺的藏川传出;道教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