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佛教知识 >

第90节

佛教知识-第90节

小说: 佛教知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为善」的层次;至于第二阶层的出世善法,是超越于人天,并且超越了欲、色、无色之三
界的生死轮回,进入了解脱境界,那就是小乘的圣人称为阿罗汉的层次;第三阶层的世出世
法,既能不受生死所缚,又能不必离开生死的范围,能够自由自主地来往出入于生死之间,
从事广度众生的工作,而又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那就是大乘的菩萨境界。 
    一切佛宝,开示一切法宝;一切僧宝,修学并且弘扬一切法宝。僧宝包含凡夫的出家僧
尼、小乘的圣者罗汉、大乘的一切菩萨。倘若能归依三宝,即能受到一切诸佛、一切圣者、
一切菩萨、一切有道高僧的教导、提携、保护、庇佑,不论是谁,不论什么程度,都能由于
各人的发心程度,和他们的善根深浅,而从三宝获得各人所能得到的利益。  
    六、生天与享福 
    由此可见,如果是善良的民间信仰,以及其他各派的神教信仰,不论信的是多神或一
神,只要不违背人间的伦理,并合乎生天的条件,便可归属于佛法的第一个层次,即人天善
法。此即是教人应有人的品格,当尽人的职责,并修天福,凭藉所修人天的众善福德,死后
即能还生为人,或生天界。所以修了人天善法,总比由于专门作恶而招地狱、饿鬼、畜牲的
三类恶报要好得多。 
    不过,人间寿命很短,最多百年左右;天界寿命虽较人间为长,仍难免报尽而死。以佛
教所见,天分三类:最上无色界,其次色界,均系修得禅定者所生;最下欲界,乃系修福行
善者所生。欲界天人的寿命,从四天王天、忉利天、焰摩天、兜率天、化乐天到他化自在
天,一共六个层次,一天比一天更长。最低的四天王天寿命,即以人间五十年,为其一昼
夜,寿长五百岁。向上依次递增,最高的他化自在天,以人间的一千六百年,为其一书夜,
寿长一万六千岁。不过当他们天福享尽,即从天上寿终,还回人间,乃至下堕恶道。 
    享受人天福报,犹如仰天射箭,当其势尽力竭,即下堕地面,此乃因其未出生死轮回。
罗汉则已出三界生死;菩萨虽出世间,而还入世间,广度众生。唯菩萨入三界,不同于凡夫
的轮回生死,正像犯人入监狱是为服刑,司法人员及教化师虽然也进监狱,他们却是自由之
身。 
    罗汉永远脱离生死;菩萨虽处于生死及烦恼的众生群中,却不受生死的束缚及烦恼的煎
熬;而佛是菩萨所成,罗汉也有转为菩萨的可能。凡夫倘若以菩萨为榜样,那就是见贤思
齐,发心修学菩萨的法门,即成为菩萨道的实践者。  
    七、正信的佛教 
    民间信仰的宗教层次,仅使信仰者求取神的救助,并未能使信仰者由自身起而自救救
人。佛教的信仰,既能使信仰者有求必应,更能使信仰者净化自己、强化自己,也能效法救
人助人的菩萨与佛,更能成为菩萨与佛。中国是大乘佛教的化区,信仰佛教称为学佛、修
法、敬僧的「三宝弟子」,「佛」是菩萨道的究竟圆满者;菩萨行是「佛法」化世的轨范;
「僧」是住持佛法的代表。  
    民间信仰的宗教行为,确有其存在的功能和流行的价值;唯其既无教义的依准,也无教
团的约束,更无教师的诱导,仅靠灵媒、乩童等的操作,好则可以配合善良风俗,否则也能
破坏善良风俗,腐蚀人心。佛教则不然,既有悠久的历史,也有层次分明的教义和教仪;既
有二千六百年前出生于印度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也有代代相承的教团及教师。释迦牟尼世
尊,是历史明载的佛宝;佛教教义和教仪是法宝;佛教的教团和教师是僧宝。唯有信仰三宝
及归依三宝,才是正信的佛教徒。 
    那么请问:您是正信的佛教徒吗? 
    □ 怎样辨明佛经的真伪? 
    佛经真伪的问题,可以分成两个方向说:一是翻译史上无法查证其时代和译者的经典;
另一是从鸾坛或者乩童以降神托梦的方式,传授出来似是而非的佛经。第一类是正式的经
典,与佛法不相违背;第二类是假冒的经典,实质是民间信仰的产物。 
    早期的印度佛教史上,学者间就有大乘非佛说的论调,因为大乘经典的出现和流传,是
在佛灭之后数百年。但是大乘佛法有其原始佛教的根据,只不过把思想的层面提高,予以哲
学化,使它更博大、精深、玄妙,从人间推广而至于无限,所以说,原始的经典是以人间为
对象,而大乘经典则是以菩萨为对象。 
    可是,大乘经典绝对没有离开原始佛法的基本原则,据因缘法而讲空、无,讲实相无
相,据因果法而讲有、真有、妙有。其实这是一体的两面,空和有本不相离,这是因缘、因
果基本法则的极致。所以,大乘佛法不论是否为佛说,或者菩萨说,或者其他众生说,都不
可以真伪来做取舍,只要符合佛法的原则就好。 
    至于第二类民间信仰的产物,是由附佛法外道的鬼神所传授,利用有人在修行之时,或
者某一神鬼特定的场所,化现佛菩萨的形象,以民间大众所熟悉的语句,说出一部一部的短
经,比如说《高王观世音经》、《血盆经》、《太阴经》、《太上感应篇》等。有的近于
佛,有的近于道,有的是儒、释、道三教合流。以人间道德标准来劝化、教善、教孝、教恩
义,都有它一定的作用,所以,虽为伪经而非真的佛经,民间的佛教徒们,都在传诵,没有
不良的后果。 
    另外,也有属于第二种的流类,虽称是佛经,为佛说,但内容却违背因果的原则和因缘
的观点。讲空便否定因果,讲有即恋著于世间,将佛菩萨和神道混为一体,平等对待,所谓
五教合流、三教平等、佛佛同道、道道相通等的理论,其实非佛、非道、非儒,亦非耶教与
回教。他们虽用佛经,也解释佛经,但他们自己各有其神示的所谓「真经」为其根本,这种
以假冒佛经为名的书籍,当然不是佛经。 
    尚有一类,由于某些人的盲修瞎练,获得一些神秘经验,感应魔道降示和鬼神的附体。
为了建立他们的教化根据,达到广招徒众的目的,也看佛经,解佛书,不过他们是以自己的
所见,或似是而非的定境,或魔道鬼神的指示,用属于自己的语言、意象,任意解释经句和
经义;类似的书籍,虽以佛经的注解为名,其目的则在于离经叛道,毁谤正法,损伤慧命。
这就是古来祖师所说:「离经一字,即同魔说」的例子。 
    据此判断,如果称为佛经而无法确定是佛经或非佛经时,最好的办法是查对藏经的目
录,如明载于目录,虽被列为「疑伪」部类,仍属可信、可读;若在经录所无,就要考虑是
否和佛法的基本原则相背。再有,除了解经用经义,引经名,述古大德的发明,如孔子所
说:「述而不作」的态度所写的佛书之外,最好少看为安全。 
    □ 佛教如何适应民间信仰的要求? 
    所谓民间信仰,是跟民俗相关的宗教行为,也是原始型态的宗教现象,自从人类文化开
始以来,即已普遍地发生在各个民族之间。那是为了疏解心中的困扰、家庭和社会的纠纷、
自然环境的折磨,在一时间无法以人的体能、智能所能解决的情况下,唯有诉求于神明的指
引、援助、救济、保佑,利用求签、问卜、降灵、牵亡、扶鸾、牺供、许愿等方法,以达到
与鬼神沟通的目的。这种行为,在一神教的立场看,乃是异端的迷信和邪术,佛教也不主张
类似的行为。 
    民间信仰是诸神杂糅的,宋以后即有儒、释、道三教并收,神、仙、佛、菩萨不分之
势。清末民初以来,更有增加耶、回二教所谓五教同源的民间宗教,通过灵媒、术士、鸾
坛、乩童,以及灵签、茭杯等的人员和道具,请到自称为是某神、某仙、某圣、某贤、某菩
萨、某古佛的无名鬼神,来为祈愿的民众抉疑指点,以满足他们的需要。渐渐地,佛教也开
出了若干方便法门,以适应民间信仰的需求。所不同的,佛教是以理性疏导,修善积福、忏
悔诵经,来达到祈求的目的;民间信仰则以盲目的依赖及媚神的行为来达成他们的希望。此
在一神教的信仰者也有类似的目的和作用,不过却是以唯一的神,做为祈求的对象。民间信
仰也将各宗教的教主等,当作诸神崇拜。所不同的是各大宗教,均有其教主、教史、教理、
教仪、教团的传承;民间信仰则是东拉西扯、七拼八凑的多神崇拜。 
    从人类文化史的考察而言,民间信仰虽属于原始民族的宗教型态,却为人类身心弱点之
所需;欧美社会经基督教近二千年的洗刷清理,迄今仍有民间信仰的踪迹在到处活动。所以
站在佛教的立场,也宜有适当程度的容忍。不过如果为了投合民间信仰的要求,而降低佛教
信仰的层次,甚至将民间信仰的各种鬼神,提升为佛菩萨的化身和权现,就会为佛教带来名
存实亡的命运,也会遭受到理性的批判和指责。所以,正统的佛教寺院不应设置签筒、鸾
坛、茭杯,也不供奉各种地方色彩的诸神偶像,以免染上了民间信仰的色彩,而被误为多神
的崇拜就是佛教,佛教就是民间信仰的流类。 
    佛教如何因应社会大众,对民间信仰需求的满足?此应着重对于信仰诸佛菩萨功能的提
倡,或者对于某些常用经咒效验的阐扬,比如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的灵验,是无微不
至、无远弗届、无时不应的。观世音菩萨称为广大灵感、救苦救难、大慈大悲;阿弥陀佛称
为无上医王,又名无量寿及无量光。这些佛菩萨,能够使人有求必应,求长寿得长寿,求智
慧得智慧。释迦牟尼佛是卢舍那佛的千百亿化身之一,他是娑婆世界的教主、人天的导师、
长夜的明灯、苦海的慈航;一切诸佛,均能于一切时一切处,接受到任一众生的呼救,具备
救济众生的一切功能。所有的诸大菩萨也都具足六种神通,随时、随处、随类摄化,普应一
切众生的合理祈求。那么人人只要选定一佛,或一菩萨,或一特定的法门和经咒,就可轻而
易举地达到民间信仰所有要求的目的,何况尚能更进一步,由民间信仰的宗教层次,进入自
利利他、解脱自在的境界。 
    佛教内的密教有种种不同目的及不同层次的修练法,中国的天台宗乃至华严宗,也编有
各种礼忏仪轨及修证仪轨,依之修持各经所宣示的法门,此已不同于民间信仰的多神崇拜;
唯追溯佛法的源头,并无多样化的仪轨可求。佛说无量法门,而其任何一法,只要专心修
持,就能成为一切法的总持,所以《楞严经》有二十五种圆通法门,任一法门就等于一切法
门,具足一切法门的功用。《维摩经》更加开示出不二法门,否则,容易和民间信仰混淆,
与多神信仰合流,而予人以神佛不分的印象。 
    再深一层说,做为一个佛教徒,如果为了满足不同的愿望,而经常变换修行的方法和崇
拜的对象,便会失去中心的目标。正信的佛教徒,信仰三宝是为学佛、修法,是学佛的慈悲
与智慧,以佛法的正确指导,修行专一的法门,以达成持戒、修定、发慧等一贯的目标。只
要不离三宝的原则,日复一日地,以看佛书、做佛事、持戒、布施、礼诵、忏悔等为日课,
纵然不求现实利益,现实的利益也会在你的日常生活中自然成就。 
    □ 逃避和出离有什么不同? 
    通常,初学佛的人,必须要有厌离心,才能够真正体会到修行佛法的重要和必要。要厌
离什么呢?是对于来自心理、生理、人际关系、自然环境的种种矛盾、摩擦,而引起的许多
烦恼、痛苦。如果能够转变,那么对这些现象的感受就不须厌离;无物可厌,也就无处可离
了。所以,厌离是修习佛法的初步,就是知苦而求离苦的意思。 
    一般人总认为厌离人间的人际关系、生活环境,就是否定了人的价值和意义。其实恰好
相反,正因为要提升人的价值和意义才要暂时厌离。就像商人出外经商,是为了赚钱养活眷
属,维持家计;孩子出外求学,是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以谋他日成家立业和自利利
他。所以,佛法所讲的厌离是修行的初步过程,而不是终究的目的。 
    逃避就不同了,逃避是不想负起应有的责任,不敢面对现实的生活,而抱著逃债,甚至
于逃亡的心态远离他所处的环境,这种人就像处于逃亡状态的犯人一般,心里经常充满著恐
惧、不自在、不安全,永远承受著无处容身的心理压力。这和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