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佛教知识 >

第75节

佛教知识-第75节

小说: 佛教知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因阻挠而失望,也不会因便利而狂热;时时努力于因缘的促成,默默地耕耘,成功不必在
我,却永远精进不懈,像这样的学佛态度,当然与看破红尘的观念了不相关。 
    □ 学佛也需要知识和学问吗? 
    这问题相当含糊,易于混淆。 
    首先,我们肯定孔子所说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一般大众,懂得越
少,就越能专心一意地照著老师所教的简单方法,一门深入,专精修行,并获得益处。所
以,知识程度低的人,甚至没有读过书的文盲,并非就不能得到佛法的大受用,例如:六祖
惠能,传说中他是没有读过书的砍柴人,最后却成了中国禅宗史上的第六代祖师。 
    不过据《六祖坛经》的内容和学者们的考察看来,惠能大师虽不是一位学者,若说他目
不识丁,则不可能;因此,在中国佛教史上,传说中的文盲而能成为佛教祖师,并对佛教有
广大而深远影响的人,尚无第二者。从印度佛教的释迦世尊开始,传承以至中国的历代祖
师,都是博通五明、内外学问的知识分子和大学问家。 
    上上等人,不须教育,不须文化,而是自然天成,一通百通;他们能够掌握根本的理,
以贯通全体的事,不是从琐碎的万事万物各别认知中见其统一的理,正如《永嘉大师证道
歌》所说:「摘叶寻枝我不能」及「入海算沙徒自困」,那是一了百了,不须琐碎的意思。
学法是明理而穷本,学佛是见性而成佛,当然不需知识和学问;可是见性和悟后,为了利益
众生的方便,必须通达经教,充实知识,做为利生的工具。 
    中上等人及中下等人,必须依据经教,参访明师,才有修行的依准和学习的方向,否
则,便会成为盲修瞎练。在未见明师之前,或者见到了明师之后,都需要经教的根据,才能
够抉择明师之真假。如果顺乎经教,深入法理,洞明法义,那是真的明师。如仅以自我的臆
测和修持中的感应、经验来自由地解释经教而毁谤正统历代诸大祖师及三宝的人,即为邪师
而非明师。 
    所以,若有人还不知如何选择明师的话,应先深入经教,确认佛法,再去访求明师,做
画龙点睛式的帮助,假使千万疑问能在一语之下彻底点破,那就是你的明师。如果一无所
知,而去参访明师,就你而言,他还是一位普通的凡人;若是已深通经教,纵然踏破铁鞋,
访遍天下,未见明师,也不会误入歧途;并且既已掌握方向,便只是需要层层剥落心中的块
垒,虽无法一时将无明的黑漆桶顿时兜底打通,比较起来,还是安全的。 
    修念佛法门的人,如果没有时间或环境不许可,当然,只要抱定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的六字洪名就够了。但是历代弘扬净土的祖师,像卢山的慧远,以及唐代的道绰、昙鸾、善
导、迦才,到明末的莲池、蕅益,以及民初的印光等诸大师,都是通达儒、释、道三教的饱
学之士,也都是佛教史上的大思想家,怎么能说念佛不需要经教呢?不通法义而仅念佛,怎
么知道念佛可以往生净土?所谓净土又有几种呢?虽然下下等人,不知发问,只知照著去
做;但是能够发问,而且经常需要帮助人家学佛、信佛、念佛的人,如果也是对于经教法义
一无所知,怎么能够产生劝化的力量?否则,就是以盲引盲,盲修瞎练,邪正不分,心态不
明,目的不纯,怎么能够自利利他,达到往生净土的目的呢? 
    不错,人在正当用功之时,不论参禅、念佛、修显、修密,都要求心无二用,不得一边
修行,一边思考经教,或以经教的内容、法义来时时对照自己修行的情况,那是种扰乱,是
修行的大障。但在修行之前的认清指标及修行以后的印证情况和指导后学,经教的研读却是
不可或缺的。 
    □ 在家信佛有禁忌吗? 
    民间通俗的信仰,有很多的禁忌,但那并不是正信的佛教,却被误认为是佛教的禁忌。
如香炉里面残余的香棒,不可以每天清理,结果弄成脏乱和容易引起燃烧的危险。其实,我
们寺院每一尊佛前的每一个香炉,在每天的清晨都必须清理收拾,经常保持像第一次烧过香
的香炉一样清洁。 
    在家的女信徒,在生理期间,不敢进入寺院礼拜,甚至不敢到佛前上香、诵经、打坐、
念佛,其实这是低级鬼神的禁忌。因为鬼神怕见血污,所以,容易见血发瞋。鬼神嗜血食,
见血起贪,可是生理的经血,不是鲜血,因此而有被侮辱和作弄的反应;所以,生理期的女
性,进入神鬼的宗祠、庙宇、殿堂,可能引起不良的后果。至于佛教的沙弥尼、比丘尼,以
及近住优婆夷,都是生活于寺院,每天与经像、法物为伴的女性修行人,从未由于生理期
间,发生所谓冲克的问题而带来灾难的。 
    在家供佛,设立佛坛,通常都先请人为佛菩萨圣像开光,同时要选择日期,勘定方位,
这也是属于民间信仰或民间风俗的一种。以入乡随俗的观点而言,这无可厚非;开光表示慎
重,择定日期和方位,表示祈求吉祥。但是从佛教的观点而言,诸佛菩萨无处不在,无处不
应,一切方位有十方诸佛、十方三宝、护法龙天,当然没有民间信仰中所想像的那些问题,
只要自己认为是最尊贵的位子,以最虔敬的心情和最适当的时间来为佛像安位就好。 
    有人认为某些经咒,在家人不可念,或者某一时辰不可以念某些经咒。其实,凡是经咒
都要以恭敬心,于清净处来持诵,最好先洗手、漱口,并在佛前焚香、礼拜;但没有一定说
在家人不可以念什么经或持什么咒,除了密宗的特定法门之外。 
    家里有人信佛,但也有人信神,是否可将不同的神佛在同案供奉?这应该没有问题,佛
在中间,菩萨供在两边,诸神供于菩萨的外侧,做为三宝的外护,也让诸神亲近三宝,修学
佛法,种成佛因。如果取得家人的同意,在改信佛教之后,可对原有的神像焚香、供养、祷
告,然后收藏起来,以免供的偶像太多,形成杂乱。 
    香灰及损坏的经像、法物,有许多人不知道如何处理,甚至于送到寺院。其实,只要选
择清净的空地和焚化的容器,用火焚化之后,埋入地下即可。若是金属制品,则收藏起来,
过了若干时日,就可做为古董或破旧物处理。 
    佛前鲜花、水果、食物、茶水等供品,属于消耗品,必须每日更换;如果尚是可用可
食,应该移作他用,或是家人食用,不得抛弃;如果腐烂、败坏,则做垃圾处理。至于供品
的单数或双数,没有限制,以对称的美观而言是双数,如限于物力、财力、位置及场地的关
系,单数也没什么不可。至于品类,质料是以各人的财力可能负担的范围为原则,不敷衍也
不铺张。 
    在家修行的时间,以早上、晚上为宜,身心清净轻松,才能专注、虔诚;如果由于工作
性质的原因,当然也可以选定不同的时间。最好卧室不设佛像,床上不要打坐、拜佛、诵
经;如果只有一间房子,最好平常将佛像用布遮盖,礼拜之时,要把床铺整理整齐、清洁,
再揭开佛像;如果除了床铺没有任何位置,坐在床上,也可以做为修行场所。总之,是以恭
敬、清净心来做到肃穆、庄严的程度为原则。 
    皈依三宝之后,对于其他宗教,以及民间信仰的寺庙、道场,不得再受皈依,但仍予以
尊敬;若进入教堂、寺庙、神坛,当以鞠躬合掌问讯为礼。不得作为信仰的对象,但还是可
以作为友谊的联系;在对于佛法未有确实的认识之前,不可以阅读外道的书刊,否则会造成
方向的误导。 
    □ 学佛是否必须放弃现有生活的享受? 
    不一定,要看情形,无目的的享受,应该收弃;有理由的享受,必须维持。 
    佛要金装,是装给众生看的;人要衣装,是装给一定的社会层次的人看的。享受的本身
是代表人的身分、地位和立场。在需要威仪、礼节的场合和环境,如物质条件许可的情况
下,享受是一种礼貌、隆重的表示。可是在物质条件贫乏、自己经济能力薄弱、社会环境恶
劣的情况下,纵然自己有此能力和物力,也当舍去所有的享受和大众共度难关,例如近代的
印度甘地就是如此。 
    今日的社会,为了礼貌或安全的理由,在某些场合、某些环境或者会见某一些人,必须
衣冠整齐,必须乘用私家汽车;日间有日间的礼服,晚间有晚间的礼服,在日本及欧美地
区,参加丧礼有一定形式和颜色的礼服,参加婚礼以及各种正式的集会,也不得穿著工作
服、睡服和居家的便服,这些都不该算是享受。 
    佛法重视因果,今生的福报是由于过去世的布施而来。享受福报,犹如向银行提用存
款,提用愈多,存款愈少,终有提空之时;今生享受愈多,福报所剩愈少,终有用毕之日。
应该一方面继续修福,同时也要惜福,才能达到福德圆满的程度;否则,纵然有福,也有所
不足。 
    因此,从原始的佛教开始,就主张比丘要身无长物:一则是为戒贪,二则是为惜福,三
则是为减少对身体的执著;出家众固然如此,在家众亦复如此。 
    出家沙弥就要遵守不著香花鬘、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唱伎、不故往观听,不坐卧高广大
床,不带手饰,不蓄银钱、宝物等戒律。在家众如果能够做得到,除了银钱必须使用之外,
其他也应遵守;如果不能遵守,希望在一个月的六天之中,受持所谓六斋日,来比照出家的
生活而行,目的就是在于惜福而放弃享受。此所谓享受的内容,应该包括吃的、用的、住
的、坐的、睡的、身上带的和各种娱乐设施。这便是节流更重于开源,布施是为福报开源,
放弃享受是为福报节流。 
    可是,释迦世尊的身相,就有卅二种大人相,是一种福德、庄严、智慧相。传说释迦世
尊也接受金缕袈裟的布施供养,也受给孤独长者以黄金铺地,买下了祗园精舍而供养佛陀。
当时的福德长者们供佛斋僧时,都用上好美味的饮食,并且庄严、修饰精舍和供佛斋僧的场
所;许多有名的说法之处,后来都成为佛教史上著名的庭园和花园。 
    从佛经里面所见到的佛国净土,例如:西方的弥陀净土以及《华严经》的弥勒楼阁和善
财童子五十三参所见的诸大菩萨的宫殿,都是金碧辉煌,极庄严之能事,那也就是大福德
者,福德与他们的生活同在,而以他们财富表现出来;好像贫贱的人身相丑陋、皮肤粗糙,
富贵的人身相庄严、皮肤润滑,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福报,与放弃享受或贪图享受无关。 
    我们所说的享受,应该是指贪图个人的口腹之欲,饮食山珍海味等稀有食品,不为请
客,也不为礼节,只为了表现一己的富有;或为使得他人羡慕、注目而蓄意的打扮、化妆、
穿著,以满足自己的虚荣;或者为了官能的享受、刺激,而去歌榭、舞厅、妓院等声色犬马
的所谓游艺场所,纵情放逸、挥金如土,这些行为当然是学佛者应该放弃的。 
    □ 什么是佛教徒的饮食观? 
    佛教出现于印度的时候,佛教徒并没有特殊的饮食习惯和规定,因为印度是一个宗教信
仰普遍的国家,凡是有宗教信仰的人,一定有大同小异的饮食观念。所以,原始时代的佛教
徒乃至出家的比丘、比丘尼,过的是沿门托钵,所谓「一钵千家饭」的饮食生活;他们不选
择托钵的对象,也没有所谓洁净或不洁净,神圣或不神圣的饮食禁忌,为的是一律平等、广
结善缘。相沿迄今,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上座部的佛教区域,还保留著当时的古风,也
就是供养者供养什么就接受什么,没有选择、挑剔的余地,只要不是特为某一些托钵者而
杀,纵然鱼肉等食物,也不拒绝,这就是为什么小乘佛教不规定必须素食的原因。 
    素食是佛教所强调和鼓励的,如果能够办到的话,这是基于慈悲的立场,不是现代人为
了健康和经济的原因。事实上,肉食既伤慈悲,也的确有损健康,所以,大乘经典如《梵网
经》、《楞严经》等都强调素食,严禁肉食。 
    至于荤腥,应有分别,所谓「荤菜」,是指具有恶臭味的蔬类,例如:大蒜、葱、菲
菜、小蒜等。《愣严经》说:荤菜生食生嗔,熟食助淫。在比丘戒律里面则规定:吃了荤菜
要单独住,或者距离他人数步以外,并位于他人下风而坐,或者必须漱口至没有恶臭为止。
这主要是为了不扰乱大众,所以,不得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