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佛教知识 >

第120节

佛教知识-第120节

小说: 佛教知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记忆保存中显现出来,发动六根贪取六尘,就这样交互回还而造成生生死死之流

,六根清净的目的,便在断绝并超越这一生生死死的生命之流。

§四大皆空怎么讲?

    「四大皆空」,空去那四个大呢?

    不懂佛法的人,他会脱口而出地告诉你:「空了酒、色、财、气,就是四大皆
空嘛!」

    其实,这与佛教所说的四大皆空,根本是牛头不对马嘴。因为佛教所讲的四大
,是指「地、水、火、风」的四大物质因素。

    四大的观念,也不是佛教发明的,这是人类对于宇宙本体的初期探索而得的结
果,在东西方的哲学思想史上,几乎有著同样的趋势。比如中国书经所记的「水、
火、金、木、土」五行;印度古吠陀本集所说的世界形成,是基于「地、水、风、
火、空」的五种自然因素;希腊古哲学家恩比多克里斯(Empedocles),也曾提出
「气、水、土、火」为宇宙间不变的四大元素。

    总之,不论五行也好,五大也好,四大也好,都是指的物理界的基本元素,如
果仅限于此而胶著于此,那么,发展的结果,便是唯物论者,所以,这些思想,也
是唯物论的先驱。

    佛教讲四大皆空,是沿用著印度固有的思想而再加以深刻化及佛教化的,因为
地、水、火、风的四大元素,是宇宙物理的,比如山岳土地属于地大,海洋河川属
于水大,阳光炎热属于火大,空间气流属于风大。如把它们化为人体生理的,比如
毛发骨肉属于地大,血液分泌属于水大,体温属于火大,呼吸属于风大;若从四大
的物性上说,坚硬属于地大,湿润属于水大,温暖属于火大,流动属于风大。但是
,不论如何地分析四大,四大终属于物质界而无法概括精神界的。所以唯物论者以
四大为宇宙的根源,佛教则绝不同意这样的说法。

    佛教所讲的四大,也有小乘与大乘的不同。从大体上说,小乘佛教所说的四大
,是指造成物质现象的基本因缘,称为四大种,意思是说,地、水、火、风,是形
成一切物质现象的种子,一切的物象,都是由于四大的调和分配完成;四大和谐,
便会欣欣向荣,四大矛盾,便会归于毁灭,物理现象是如此,生理现象也是如此,
所以佛教徒把病人生病,称为「四大违和」。小乘佛教观察四大种的目的,是在使
人看空我们这个由四大假合而成的色身,不以色身为实在的我,不因执取色身为我
而造种种生死之业,一旦把我看空,便会进入小乘的涅盘境界,不再轮回生死了。

    大乘佛教所说的四大,不是指的根本元素,而是指的物态的现象,是假非实,
是幻非实,对于物象的形成而言,仅是增上缘而非根本法,虽也承认四大为物象的
种子,但不以为四大是物象的真实面貌;小乘佛教因为只空我而不空法,所以虽把
物象看空,仍以为四大的极微质──「法」是实有的。不过,小乘佛教不是唯物论
,而是多元论,因为佛教的空不仅空去四大,乃要空去五蕴;四大,只是五蕴中的
一蕴而已。

    甚么又叫做五蕴呢?那就是:色、受、想、行、识,前一属于物质界,后四属
于精神界,四大,便是色蕴。

    关于五蕴的内容,已非本文所能介绍,因为五蕴是个很大的题目,我们只能在
此说一句:五蕴是三界之内的生死法,空去五蕴,才能超出三界的生死之外。同时
,我们由于五蕴的提出,证明佛教不是只讲四大皆空,而是要进一步讲五蕴皆空的
。尤其重要的,佛教的重心,并不以四大为主,而是以识蕴为主,至于受、想、行
的三蕴,也是识蕴的陪衬,乃是用来显示精神界的功用之广而且大的。所以,佛教
不仅不是唯物论者,倒是唯识论者。

§佛教徒是不孝顺父母的吗?

    的确,我国有些人士,喜欢如此地批评佛教,因为他们见到佛教的僧尼,不能
像俗人一样地所谓「敦伦」,他们在偏狭的家族观念及宗法思想之下,认为出家是
大不孝的行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虽不是儒家的主要思想,然而,
直到现代,仍有一些偏激的儒家学者,批评佛教是反孝的宗教。

    其实,佛教对于孝顺父母的教训,在大小乘的经律之中,可谓多得不胜枚举,
只要多看几部佛经,就会明白,佛教不但不是反孝的,乃是极端崇孝的。比如佛在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说:「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说
不能尽。」所以说:「经于一劫,每日三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而未能报一日之恩
。」又说:「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应当如是报父母恩
。」增含卷十一以供养父母准同一生补处的大菩萨。在五分律卷二十二中,也有一
个故事:当时佛的一位罗汉弟子,名叫毕陵伽婆蹉,因他的父母贫穷,想以衣食供
养,但又不敢,所以请示佛陀,佛陀因此集合比丘弟子们开示:「若人百年之中,
右肩担父左肩担母,于上大小便利;极世珍奇衣食供养,犹不能报须臾之恩。从今
听诸比丘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得重罪。」增含卷十一也有类似的教训。又
在中阿含□婆陵耆经中说:有一位迦叶佛时的贫苦工人,叫做难提波罗,他受了佛
的教化,完全实行出家的生活方式,但他为了奉养他双目失明的老年父母,所以宁
可做陶器来维持生活而不去出家。

    事实上,佛教的修持,虽以出世离欲的出家生活为可贵,但也不并强制人来出
家,甚至在戒律之中有明文规定,父母不允许的,便不能出家;如果父母贫穷而无
人奉养时,出了家的儿女,仍应尽心奉养,否则便得重罪。根本尼陀那卷四也说:
「假令出家,于父母处,应须供给。」这岂能说佛教是反孝的?当然,如果思想偏
狭而复幼稚的人们,一定要说唯有婚嫁生殖才算孝道,那就无话可说了──说也难
怪,今世一般的俗人,除了养育各自的子女,已经很少能够孝养各自的父母了。这
也许就是迷信「无后为大」的结果罢!

    至于佛教所讲孝道的观念,实在不是迷信「无后为大」的人们所能了解。佛教
以为人在生死流转之中,今天固然有父母,过去未来的无量生死之中,也有无量无
数的父母,孝养今生的父母,也要救济过去未来的父母。在菩萨的眼中,「一切男
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梵网经),所以菩萨道的实
行者,广度众生,等于孝敬父母。当然,佛教不像被孟子批评的墨者那样──视人
之父若己父是无父也。佛教是从现生的父母为主而推及过去未来的三世父母。所以
佛教对于广度众生,是报父母之恩的扩大,那叫做报众生恩,是由父母而推及众生
的。所以,作为一个佛教徒,首先要孝养父母,然后再去布施放生及供养三宝。

    世俗的习惯,人逢自己的生日,便大大地欢乐吃喝一番,称为庆生,或称为祝
寿。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想法。以佛教的观念来说,自己的生日,正是母亲的难日
,应该把怀念母难的情绪提高,应该于母难的日子特别怀念父母的生育教养之恩,
应该加上十倍百倍地恩孝父母,而不是尽情欢乐地为自己庆生。如果父母已经过世
,那就尽其所能,布施放生,供养三宝,以此功德,回向父母之灵,自身也能得到
植福延寿的实效。否则大张筵席而造成鸡鸭猪羊等的杀劫,那不是祝寿而是折福!

§佛教是重男轻女的吗?

    在上座部的南传佛教,由于特别重视比丘的身分,无形中有重男轻女的观念,
因为佛陀对比丘们常常告诫女色的可怕,女色是魔是蛇。

    其实,佛陀的本怀未必重男轻女,因为色欲是属于男女双方的,对男众说女色
可厌,对女众说,男色岂不也是可厌?

    所以,从学佛证果的观点上说,男女是平等的,女人除了必须转了丈夫身才能
成佛之外,至于成罗汉、成菩萨,根本是没有男女差别的。比如观音常现女身,也
唯有女人的气质最能近乎慈悲的菩萨精神,佛也常说「以慈悲为女」。女人所缺少
的是强劲勇猛的魄力,故在佛经中以为女人不能做统治四天下的转轮圣王。

§佛教是反对家庭制度的吗?

    不。佛教决不勉强改变任何人的生活方式,出家,仅是佛教生活方式的一种,
家庭才是佛教建设的根基所在,如果反对家庭制度,佛教的僧尼也将无以为生。

    相反地,佛陀却曾积极勉励家庭生活的如理建立,比如善生经,就是一部指导
在家生活的经典,指导在家人应该建立正确的伦理生活:子女对父母要报恩要孝顺
,父母对子女要教养要婚配;弟子对师长要供养要恭敬,师长对弟子要尽心教导,
要代选择明师善友;妻子对丈夫要敬爱服侍、要诚实料理家务;丈夫对妻子要给养
服饰饮食、要怜念、要亲亲;主人对仆从要给食要体恤,仆从对主人要服从要尽职
;亲族邻友对待亲族邻友,都应互相敬爱、互相济助、互以赤诚相待、互以善言规
勉;在家人对待出家人要恭敬设座、要布施供养,出家人要教在家人信善学善(以
上是摘其大要而非经文)。此外,不妨参阅另一篇拙作怎样做一个居士。
(按:此文今收于「学佛知津」一书中──本社出版)

§佛教徒可跟异教徒通婚吗?

    「异教」Heathenism  原是犹太人及基督教给异民族的鄙夷之称,我们借用代
替「外道」,但不作鄙夷想。

    佛教不像那些民族化或家族化的宗教,佛教没有这种种族歧视或宗教歧视。宗
教信仰虽与家庭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婚姻又是组成家庭的基础,但对一个佛教徒而
言,并不要求首先改变了对方的宗教信仰然后再行结婚。但是,一个正信而有修养
的佛教徒,必定能在婚后的夫妇生活中,促成对方来改信佛教。

    这在佛教的经典中,是有根据的。曾有一个佛教徒的妹妹,嫁给了□体外道的
信徒室利笈多,那个□体外道的信徒最初极端地反佛乃至害佛,最后终于唾弃了□
体外道而皈依了佛教(根本目得伽卷七卷八)。另有佛的信女须摩提,也嫁给了外
道的信徒,感化了外道的信徒。(增一阿含卷二二须陀品之三)

    因此,一个正信的佛教徒,在四摄法的「同事」的原则之下,不但不要求配偶
的对方首先放弃了原有的宗教信仰,甚至可以先去投合对方的宗教信仰,结婚之后
再来潜移默化,转变对方的宗教信仰。这就是先使自己同于他,再使他来同于己。

    当然,婚姻是终身的大事,是家庭幸福的基础,一个初机信佛的佛教徒,不必
利用婚姻作为传教的手段而致造成不幸的后果。所以,婚姻的主要条件,不应该是
宗教的信仰,而是彼此之间的情投意合。

    因此,如果没有把握感化对方,最好选择同一信仰的配偶,如理组成佛化的家
庭,否则,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导致婚姻的悲剧,那是很不幸的。

    再说,组成佛教化的家庭,虽是佛教徒的应有责任,万一由于配偶的信仰不同
而坚持他的不同信仰,一时之间又无法改变他的信仰,那么,宗教的容忍,应该能
使互相尊重各自的信仰。正信固比迷信好,有信仰也比没有信仰好。在如此的情形
下,应当信仰是信仰,夫妻是夫妻;教堂(寺院)是教堂(寺院),家庭是家庭。
因为,佛教本来不是家族化的宗教,而是自由化的宗教。佛陀不障碍他人信仰外道
,佛陀不反对他人供养外道,乃至要对弟子说:「汝当随力供养于彼。」(中阿含
三二.一三三)

§佛教徒必须要行佛化婚礼吗?

    佛化婚礼,在佛教的三藏典籍中,找不到明确的根据。所以,佛教并不强调佛
化婚礼的重要性,凡是公开的婚姻,都会受到佛教的认可。佛教严禁私通,私通在
佛教称为邪淫,是犯罪的行为。

    至于佛化婚礼,在佛化家庭的建设上说,是有必要的。至少,佛化婚礼的举行
,已经证明男女双方都是三宝的弟子,自从结婚之后,他们所组成的家庭,也必是
佛化的家庭。所谓佛化家庭,是指信奉三宝并且实践佛法的家庭,至少那是一个修
持五戒十善的家庭,一个和乐慈爱的家庭。

    所以,凡是正信的佛教徒,应该举行佛化婚礼,并且鼓励亲友们举行佛化婚礼


    因为佛化婚礼在佛典中没有明确的根据,对于婚礼的仪节,迄今尚没有统一的
规定。不过,主要的仪节,应该是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