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华似瑾-第17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吧!
闷骚的陈某人面上不露声色,心里却如石落湖面,暗暗荡漾起来。
许瑾瑜似是猜到了陈元昭在想什么,微微扬起唇角。
两人隔了两个多月没见,却一直暗中有书信来往。陈元昭话少,写信也蹦不出几个字,每次不过是寥寥几行,像发布军令条文差不多。。。。。。
引嫣阁虽然空置着,到底不像以前是许瑾瑜的住处,说话多有不便。不过是“你近来如何”“我一切都好”之类的闲话。
许瑾瑜隐晦地问了一句:“朝中近来一切都顺利吧!没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吗?”
太子秦王一行人去山东已有一个多月,前世就是在此时传来太子遇刺的噩耗。
陈元昭眸光一闪,扯了扯唇角道:“朝中看似平静,实则波涛暗涌。或许,很快就会有消息了。”
许瑾瑜顿时心领神会。
看来,一切都像前世那般。
一旦太子遇刺身亡的消息传到京城,京城就会掀起滔天巨浪。陈元昭身在漩涡的中心,难免会被波及。
“你凡事都要小心。”许瑾瑜看着陈元昭,目光隐含关切:“不管出什么事,最重要的是先保全自己。”
万万不能被仇恨冲昏了头脑,一时冲动将自己赔进去。
陈元昭冷峻的线条柔和了一些:“你放心,我不会冲动的。”
以前孤身一人,做事心狠手辣,也没给自己留退路。楚王登基后翻脸不认人,他死的憋屈凄凉。
现在,他有了牵挂,有了和她白头偕老的念头,自然不会轻易犯险。
这些话,陈元昭没说出口,却在眼神中流露出来。
许瑾瑜心里涌起柔情蜜意。
就在此刻,初夏和周勇一前一后的出来了。陈元昭和周聪不约而同的看了过去,在看到周勇一脸殷勤热情的笑容时,陈元昭挑了挑眉。
难得和初夏独处片刻,周勇满心荡漾甜蜜,正暗暗盘算着要如何向许瑾瑜表明非初夏不娶的决心。
一抬头,却见两张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面孔出现在眼前。
。。。。。。L
第二百八十二章偶遇(三)
面无表情略略挑眉的是将军,一脸不快瞪着他的则是堂兄周聪。
坏了!
假公济私暗中接近小美人没什么,被将军和堂兄亲自逮到可就不太美妙了。
周勇心里暗暗叫苦,忙挤出笑容走上前:“小的见过陈将军,见过周侍卫。”
陈元昭没出声,周聪神色淡淡地张了口:“你是谁?怎么会在这里?”
周勇:“。。。。。。”
堂兄最不喜人在执行任务时存着私心。他如今的身份是威宁侯府的花匠,跟着到引嫣阁来确实不太妥当。。。。。。好吧,是很不妥当!
如今威宁侯和纪泽都在府里,耳目众多,他今天的举动确实有些轻忽大意了。
周勇不敢辩驳,低声认错:“小的是府里的花匠周勇,原本和初夏姑娘相识。今日偶遇初夏姑娘,厚着脸跟了来。是小的轻忽冒犯了初夏姑娘。”
周聪对他毫不客气,冷冷道:“既是知道自己轻忽冒犯了,还不快些退下!”
日后再有这样的举动,绝不轻饶!
周勇逃过一劫,暗自庆幸不已,忙应了一声,灰溜溜地退下了。临走前,还忍不住偷偷瞄了初夏一眼。
这个丢脸的东西!
周聪恨不得一脚将周勇踹飞。可恨威宁侯府里人多眼杂,虽说引嫣阁里安静冷清,也不宜多说什么,免得露出行迹。
等周勇的身影走远了,周聪才咳嗽一声说道:“将军今日来做客,独自到引嫣阁来,也不便逗留太久,不如现在就走吧!”
想见的人已经见到了!也该离开了!
陈元昭嗯了一声。却迟迟舍不得张口道别。
许瑾瑜凝视着陈元昭,轻声道:“多保重!”两人情意相通心心相印,又有婚约在身,偶尔见上一面已经是逾矩了。
陈元昭点点头,终于狠狠心,转头离开了。
。。。。。。
陈元昭走了之后,许瑾瑜也没再逗留。领着芸香和初夏出了引嫣阁。寻到邹氏后。一起道别离开。
邹氏一路上感慨不已:“世事无常!真没想到,含玉竟有这等的机遇和福分。”顿了顿又低声道:“当日听说含玉被你姨母命人仗毙了,怎么忽然又活了过来。还遇到了威宁侯?”
许瑾瑜笑了一笑:“个中内情,我也不太清楚。想来是上天怜悯含玉,所以赐给她这份姻缘。”
在外人看来,含玉一步登天。却不知含玉走到今天。经历了多少波折和痛苦。含玉伤势还没痊愈,抱着必死的决心去了边关。那时候的含玉。也绝没料到会有今天吧!
前世耀武扬威阴谋得逞的小邹氏,今生被心爱的男人一刀了结性命。小邹氏地下有知,不知会不会悔不当初。
曾经惨死的碧罗,现在安然无恙的活着。
大哥许徵考中状元。虽然因为拒婚一事惹恼了皇上,至少性命无虞。邹氏和初夏也平安无事。
她的重生,改变了身边所有人的命运。
“瑾娘。你怎么忽然不说话了?”邹氏关心的脸孔映入眼帘:“是不是有哪里不舒服?”
许瑾瑜回过神来,微微一笑:“我没什么不舒服。就是想到姨母,有些失神了。”
想到早逝的妹妹小邹氏,邹氏心里也不知是什么滋味,半晌才叹道:“你姨母已经走了,往日的那些恩怨你也别放在心上了。”
人死如灯灭,以前的事也实在没什么可计较的了。
许瑾瑜柔顺地应了。那些阴暗的事,还是瞒着邹氏好了。
到了晚上,许瑾瑜见了许徵,提起了威宁侯纳含玉为妾的事。
不出所料,许徵听到此事反应平平:“这么说来,这个含玉也算苦尽甘来了。”
对许徵来说,含玉只是小邹氏身边的丫鬟。因为对小邹氏的厌恶,连带着许徵对含玉也没什么好感。哪怕含玉后来遭遇凄惨,许徵也没动容过。倒是含玉冒死去边关送信一事,令许徵对含玉有些改观。
不过,也仅止于此了。
面对安宁公主的青睐,许徵尚且无动于衷,又岂会留意一个丫鬟的倾慕。
许瑾瑜也彻底放了心。从此以后,在许徵面前再也没提过含玉这两个字。
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大哥,你近来在翰林院里还好吗?”许瑾瑜迅速转移话题:“有没有人暗中刁难你?”
怎么会没有?
明里暗里的刁难,从许徵进了翰林院的那一天开始就没停过。秦王不在京城,无人劝阻纪贤妃,纪贤妃几乎是名目张胆的指使人对付许徵。
许徵轻描淡写地应道:“有人刁难,也有人暗中护着我,我不会有事的,你不必忧心。”
许瑾瑜一怔:“有人护着你?是陈元昭吗?”
许徵笑了一笑:“翰林院里都是大燕朝的清贵词臣,陈元昭是手握重兵的武将,和文官来往并不多。他暗中派了人在我周围,防备有人暗中刺杀。不过,我说的人不是他。”
许瑾瑜被吊起了胃口,好奇地问道:“大哥,你就别卖关子了。暗中护着你的人到底是谁?”
许徵在京城时日尚短,没什么根基,什么时候结交了这么厉害的人物,竟然敢和护女心切的纪贤妃叫板?
许徵笑道:“胆敢和纪贤妃较劲的,当然只有皇后娘娘了。”
竟然是叶皇后!
许瑾瑜先是一愣,再细细一想,又觉得此事在情理之中。叶皇后和纪贤妃本来就是死对头,随手之举,就可以给纪贤妃添堵,何乐而不为?
而且,在叶皇后看来,陈元昭是太子一派的人,许徵自然也算是太子的人了。。。。。。
许徵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有皇后娘娘护着,那些想刁难我的人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所以,你大可以放心,我不会有事的。”
许瑾瑜笑着点点头,心里却想,这可未必。
很快,太子遇刺的消息就会传回京城。到时候朝堂风云变幻,叶皇后自顾尚且无暇,哪里还有心思过问许徵的安危。
当然了,到时候纪贤妃也会因为秦王的重伤焦虑不安,也不会有闲心为难许徵了。
。。。。。。L
第二百八十三章遇刺(一)
时间在波澜不惊中又过了半个月。
许徵依旧每天早出晚归,时常出去赴宴应酬。随着叶皇后暗中插手,众人对许徵的态度也微妙了许多。不再像一开始那般故意排挤让他难堪,甚至有不少人暗中示好。
许徵在翰林院的日子也渐渐轻松了不少。
大燕朝堂却并不平静。
太子和秦王远赴山东巡查赈灾,每隔三天就会有一份奏折快马加鞭送到京城。
因为山东和汴梁远隔数千里,来往通消息并不便利。皇上看到的消息,都是半个月前的。事过境迁,也无法根据奏折上的内容下旨,一切只能由太子秦王见机行事。
这些奏折,皇上在五天一次的大朝会时命人宣读,令文武百官能及时得知山东的情形。
许徵没资格上朝,不过,翰林学士们下朝之后,议论的都是此事。因此,许徵的消息也算灵通。
山东旱灾严重,今年有几个郡县都颗粒无收。又因为赈灾不力,饿死了许多百姓。百姓们为了活命,只能背井离乡,卖儿卖女的不在少数。路边随处可见死尸白骨,其状惨不忍睹。
太子在奏折里写了许多悲天悯人的话语,倒是博了不少好名声。
再后来,送到京城的奏折愈发频繁,奏折上所写的事情也令人心惊。
大灾之年,民不聊生,往往最易闹出民乱。山东一带本就民风彪悍,因为灾荒饿死人,再加上贪官污吏众多,激起百姓心中怨恨,民乱不绝。更有居心不轨的匪徒。利用百姓激愤做出了许多激烈的事情,诸如冲击官衙杀害当地官员等等。
太子到了山东之后,立刻命当地驻军镇压民乱。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就起,民乱不但没平定,反而有愈演愈烈的架势。
最近的一封奏折是昨天的。在这封奏折里,太子慷慨激昂的表态。要亲自领兵铲除那些居心叵测的匪徒。
对太子这样的举动。朝堂上自是一片赞誉声。这么多年来,秦王贤名卓著,将太子映衬的没什么光彩。平庸无能的太子此次山东之行。倒是为自己加了不少分。
许徵每天晚上回府,都会将这些事细细地说给许瑾瑜听一遍。
其实,许徵心里也觉得奇怪。
妹妹深居闺房生性喜静,平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喜做女红打发时间。现在怎么对朝堂上的事情这么感兴趣了?尤其是事关太子和秦王的消息,更是加倍关注。
这一天晚上。许徵将最新打探来的消息告诉许瑾瑜:“。。。。。。昨天送到京城的奏折里,太子要亲自领兵平定民乱。山东离京城这么远,奏折应该是半个月前送来的。也就是说,太子在半个月前就已经领兵出击了。也不知道结果如何。”
许瑾瑜眸光一闪。若有所指地说道:“我倒是觉得,太子殿下太过贪功冒进了。万一有个什么闪失,可就不妙了。”
许徵心里咯噔一动:“会有什么闪失?妹妹。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不等许瑾瑜说话,又失笑地自嘲:“瞧瞧我。简直是糊涂了。这等朝堂大事,又远隔数千里。你一个闺阁女子又能知道些什么。”
许瑾瑜笑了一笑,没有说什么。
有些秘密只有她和陈元昭清楚。即使是亲如兄长,她也无法透露半个字。
太子一步步地落入秦王设下的圈套,还洋洋得意不自知。说不定太子已经遇刺,只是路途遥远,消息还没送到京城罢了!
。。。。。。
隔日是小朝会。
大朝会五天一次,文武百官都有资格参加。小朝会却是天天都有,三品以上的文官和武将才有资格列席。
楚王自大婚之后,每天也会参加朝会。患有腿疾极少露面的魏王,近两个月来也一反常态,天天上朝。
两人都是皇子,身份和众臣子不同,站的位置也最靠前。
陈元昭站在武将的前列,有资格站在他前面的几个都是有资历年龄大的老将军。年轻一辈的武将里,陈元昭赫然是第一个。
皇上暂时还没露面,众臣子站好之后,不乏低声说话的。
魏王故作不经意的回头,迅速地看了陈元昭一眼,微不可见地点了点头。
两人私下来往频繁,在明面上却并不热络。
陈元昭眸光一闪,不动声色的微微点头。心中哂然冷笑。魏王果然深藏不露,不知派了多少人手在山东,收到消息竟丝毫不比他慢。。。。。。
满堂的文官武将,对即将到来的惊天噩耗浑然不察,大多在低声议论着山东民乱一事。
就连年轻的楚王也是一脸关切,低声问魏王:“二哥,你说,大哥此次领兵平乱能成功吗?”
魏王心中冷笑连连,口中却笑道:“五弟多虑了。大哥这一回一定会马到功成,立下大功。我们等着山东送来的捷报就行了。”
楚王舒展眉头:“承二哥吉言,但愿大哥平安无事。”
就在此刻,皇上进了金銮殿。众人立刻住了嘴,一起跪下,高呼吾皇万岁。
皇上坐在龙椅上,声音平和:“众爱卿平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