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暴君颜良-第47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借颜良之手,除掉曹贼!
皇后的一番话,如一道闪电,照亮了刘协黑暗的脑海,让他看到了几分希望。
但旋即,刘协的脸上,又重露忧虑,说道:“颜良虽然势大,但朕就怕除掉一个曹操,这颜良又会变成第二个曹操啊。”
第六百九十四章西进!西进!
第二个曹操!
伏寿的娇容微微一变,一丝忌惮之色,涌现眉梢。
是啊那颜良,处事甚是残暴,倘若此人除掉曹操之后,更变本加厉的威胁汉帝,那她和刘协的处境,岂非比现在还要糟糕。
沉吟了片刻,伏寿叹道:“试一试,或许还有希望,倘若连这最后的机会都放过,那陛下早晚必为曹贼所害。”
刘协身形一震,黯然的脸,惧意闪过。
早先之时,曹操对他虽是防范甚严,但多少还有些礼敬,但近年以来,随着刘备和颜良相继称王,曹操对刘协的威逼,已是越来越甚。
近来宫内宫外都在流传,方今天下三分,汉帝的声名已经无用,曹操早将他视为鸡肋,正处心积虑的,试图代汉自立。
若如此,以曹操的手段,他刘协做为亡国之君,必将是死路一条。
诚如伏寿所说,颜良虽然残暴,但好歹是一线希望,总比坐以待毙要强吧。
刘协心绪如潮,沉思半晌后,忽然眼眸一亮:“与其借手颜良这个外人,何不向朕的那位皇叔玄德求助呢。”
伏寿冷笑了一声:“刘备虽为大汉皇叔,但此妄自称王,其篡夺帝位的野心,已是昭然若显,大王求助与他,岂非引狼入室。”
“可是,就算如此,但刘玄德好歹要比颜良仁义,就算他要夺朕帝位,朕与皇后你的身家性命,也至少应该无恙吧。”
当久了傀儡的刘协,一直还以为,刘备是当年许都是,他所见的那些仁厚的皇叔。
对于刘协的天真,伏寿无奈的叹了一声,说道:“颜良虽有残暴之名,但他行事也算光明磊落,总归是靠自己的暴力,打下半壁天下。那刘玄德呢,为了图谋江山,可是用尽了卑鄙的手段。陛下难道还没有看出来么,刘备才是真正的豺狼啊。”
刘协身形剧烈一震,眼眸中闪过惊色,仿佛一瞬之间,被伏皇后点醒了一般。
刘协沉默了。
风吹御湖,一股春暖之风,抚面而来,刘协心中却一片冰凉。
沉思良久,刘协微微点了点头,叹道:“好吧,就按国舅他们商议的行事吧。”
伏寿暗松了口气,绝美的脸庞中,难得浮现出几分轻松的笑意。
……七天后,洛阳城。
皇城寝宫中,颜良自然是在寻欢作乐。
洛阳攻陷之后,自夏侯惇以下,不少洛阳文武的女眷,尽皆落入了颜良之手。
按照惯例,颜良自然是将大部分的女着,都分赏给有功之将,而颜良则择其中上乘姿色的女人,自己享用。
一连数天,夜夜笙歌,颜良肆无忌惮的享受着胜利者应享有的快活。
这日,夜御数美的颜良,直睡到日上三竿才睡来。
今日军政并无要事,颜良便打算舒舒服服的睡上一天,睡他个痛快。
却不想,时近正午时,门外周仓报称,庞统军师有要事,在偏殿中候见。
颜良自不会被温柔乡,误了军国大事,闻知庞统求见,便即懒洋洋的起了床,洗盥过后,悠哉的去往了前殿。
“军师有什么要紧事吗?”颜良懒懒的坐下,灌下一杯清茶醒。
庞统拱手上前,笑道:“启禀大王,关中长安城里,有人送了密信给大王。”
关中?长安?
颜良微微一怔,不以为然道:“怎么,难道曹操拉不下脸面,偷偷的送信来向本王求饶了吗?”
“当然不是了,送信的这个人,乃是伏完。”庞统嘴角带着几分诡异。
伏完?
一个熟悉而陌生的名字。
颜良搜寻着旧有的记忆,很快便想起了此身的身份,这个人,不就是汉帝刘协的老丈人嘛。
历史上,此人似乎是受了刘协的衣带诏,密谋借刘备和孙权之手,诛杀曹操,结果事败,为曹操所灭了伏氏一族。
当然,曾经的这段历史,乃是发生在赤壁之战后,如今历史已经为颜搅得天翻地覆,这伏完也间接的为颜良救了一条小命。
当此时节,以伏完的身份,忽然写密信给自己,这其中的目的,颜良很快就猜到**分。
“有意思,把信拿来吧。”
“请大王过目。”庞统将密信呈上。
颜良将那帛书拆开细看,不知不觉中,嘴角扬起一抹笑意,似是早有所料一般。
“原来长安的汉帝,想请本王勤王,替他诛杀曹操,还说事成之后,许以黄河秦岭以南诸州尽归我大楚国,这个刘协啊,还真是够幼稚的。”
颜良冷笑着,言语表情中,毫不掩饰他对刘协的讽刺之意。
庞统亦微笑道:“倘若真有一日,大王攻陷了长安,将汉帝掌握在股掌之中,不知大王将如何处置汉帝。”
“汉朝气数已尽,留着一个没用的皇帝,只是浪费粮食,你说本王会怎么办。”颜良冷冷的反问一语。
他言语直白,语气中透着丝丝的肃杀之意。
庞统神色微微一凛,仿佛为颜良的杀伐之气,而感到了一丝寒意。
随后,庞统收敛了心神,问道:“那伏完的这道密信,不知大王打算如何回应?”
颜良拿起那书信,再次看了几遍,剑眉微凝,静静的沉思。
片刻后,颜良说道:“伏完那帮遗老遗少,虽然实力不济,但若动员起来,还是在能长安掀起些风浪的,本王倒正好利用他们,为本王的西征之战做点贡献。”
颜良所指的“贡献”,自然是搅乱曹操的后方,响应他的大军征伐。
“臣明白了。”庞统点头道。
于是,颜良便叫庞代笔一封书信,派人密密送往长安,以回复伏完所请。
信中之内容,当然与颜良的真实态度,有着天壤之别。
颜良在信中,以惊喜的口吻,很大义凛然的声称,将应天子召唤,诛杀奸臣,匡扶汉室,做一名大汉朝中兴的功臣。
……春暖花开,不知不觉中,春耕的季节结束。
平静了不足一个多月的北方,很快又进入了战争的节奏。
南归的军队,陆续的开始向洛阳集结,十天之内,洛阳一线的楚军数量,已经达到了十五万之众。
颜良一声王令下达,十余万的大军,浩浩荡荡的向着函谷关西面的弘农郡杀奔而去。
大军西进的同时,颜良也没忘记防备着东方的刘备。
临行前,颜良命蒋钦率军一万,驻扎于巩县,防范虎牢关方向的燕军。
至于洛北的小平津、河阴等沿岸渡口,颜良则命凌统率军一万,以为防范北面河内郡之敌。
与此同时,颜良又调老将黄盖前来,命他率五千水军,巡游于黄河,作为拱卫洛阳的水上之防线。
接下,颜良又留庞统,坐镇于洛阳,替颜良主持后方大局。
颜良自己,则带着徐庶、贾诩两员谋士,以及黄忠、甘宁、文丑、朱桓、潘璋等诸将,率十余万大军,杀奔陕县而去。
欲入关中,必先取弘农。
这弘农郡位于长安与洛阳两大都城之间,北面与河东郡隔黄河相望,在弘农郡这一地段,黄河河道狭窄、水流湍急,因此渡河非常之困难。
而弘农多山,东部的崤山方圆百里,山势险要,从西到南是秦岭向东延伸而出的枯纵山、熊耳山和伏牛山,西部则是华山,都是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
弘农郡诸城,就这么一条线似的分布在众山包夹中的狭长平原上。
函谷关以西的宜阳、黾池、新安等诸县,原本也是属于弘农郡的,然前番曹操兵败,考虑到这些县城距洛阳太近,守援不济,便只好无奈的放弃。
如今曹操坐镇长安,留宿将乐进守弘农,乐进将则三万兵马,多部署在了弘农城的东部陕县,试图扼守坚城,以阻挡颜良的大军西进。
颜良不得不承认,乐进不愧是曹操麾下宿将,他的这一招,果然十分有效。
陕县北依黄河,座落于狭窄的函谷道上,扼守东西交通,形同于弘农郡的门户。
该城城坚且不说,因周围地势狭窄,颜良的十万余大军,根本无法完全展开。
便是因此,一连攻城十日,陕县城固若金汤。
而与此同时,曹操则移兵长安东面的华阴,随时准备兵出潼关,援助乐进所部。
颜良西进之战,从一开始便陷入了出师不利的境地。
是日黄昏,攻城又一次失利,颜良撤兵而还,召集众谋士于帐中商议破城之计。
“没想到弘农郡的地势,如此的险恶,我们的水军竟也无法发挥作用,当年六国攻秦,百万雄师无法逾越弘农,果然是名不虚传。”徐庶叹道。
颜良盯着地图,沉思良久,说道:“乐进之所以敢把所有兵力,都屯集在陕县,就是因为他仗着北面是黄河,南面乃枯纵山,黄河就不说了,倘若我军能翻越枯纵,饶过陕县,直插弘农郡城,又会是如何效果。”
翻越熊耳山,直取弘农城?
颜良的这突发奇想,立刻令诸谋士神色一震。
徐庶想了一想,却道:“听闻枯纵山人迹罕至,我数万大军,如何又有轻易翻越。”
这时,颜良将目光转向了一直沉默的那个人,笑道:“文和,弘农郡对你来说,可算是故地重游了,此间的地形,没有谁能比你更有发言权,你说说看吧,这枯纵山,到底是翻得还是翻不得?”
众人的目光,统统都集中向了贾诩。
第六百九十五章闭门自守又有何用
贾诩曾为西凉军的一员,这谁都知道。
当年董卓挟持汉帝退往长安后,大部分的西凉军,都被布署于弘农一线,以抵御关东诸侯的威胁。
贾诩作为西凉军的一员,曾久居于弘农,对此间的地形,应该说是了如指掌。
这也是颜良此番西征,为何要带贾诩为随军谋士的原因,越是往西,就越是接近贾诩的老家,贾诩的用武之地,也就越广阔。
贾诩神色淡然,面色如水,只盯着地图默不作声。
颜良知道,这位毒士,正在搜寻着他过往的记忆,他便也不再催促。
片刻后,贾诩干咳了几声,缓缓道:“沿洛水向西,可至卢氏城,由此城向北便是枯纵山,当年臣在弘农时,确曾听闻有猎人,曾翻越此山,往来于弘农与南阳之间。”
有猎人出没,那就说明,此山间必有小路,可通南北。
颜良精神,陡然间一振。
“咳咳。”贾诩话锋一转,又道:“这枯纵山间虽有小路,但也只有当地的老农和猎人知道,诩也只是听闻而已,至于怎么个走法,却无从得知。”
众人一听这话,却又有些失望。
有路而不知,你贾诩这话说了岂非跟白说一样。
这时,颜良报忽然用力一拍案,大声道:“当年韩信走子午道入汉中投奔刘邦,后来暗渡陈仓复走此路,那捷径便就是一个山野老农所指,只要有路就行,何愁没有知道。”
此言一出,众人先是一怔,旋即恍然大悟。
颜良这十几万大军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将士,乃是荆州藉的出身,而其中南阳藉的士兵也不乏其人。
既然这枯纵山小道,乃是连通弘农与南阳,颜良就不信,那么多南阳士卒中,就没有一个人知道。
众人兴奋之中,颜良已高声令道:“传本王之令,即刻挑出所有户籍南阳的士兵,一个个的给本王仔细盘问。”
号令传下,围攻陕县的诸营,迅速的暗中忙碌了起来。
经过数天的秘密盘问,从中选出了三名南阳藉的士卒,这几名士卒都是南阳郡与弘农最近的析县人,从军之前,皆是做猎户,曾多次深入伏兵山、枯纵山一带打猎,对山中小路颇为熟悉。
颜良最终决定,由这三名士卒做向导,命老将黄忠,率五千长沙兵,翻越枯纵山去袭取弘农城,断乐进后路。
黄忠乃颜良麾下,最擅长攻坚的大将,其所部五千长沙兵,也皆是善于山地作,参加过伐蜀之役的老卒。
今要翻山越岭,前去攻取弘农城,黄忠和他的长沙兵,自然便是最好的选择。
计议已定,是夜,颜良便杀鸡宰杀,好酒好肉,大肆的犒劳了一番那五千长沙健儿,以壮其行。
经过一番鼓舞后,颜良遂令黄忠趁夜离营,随着南归的运粮队,悄无声息的离开了陕县大营。
这边黄忠所部一走,颜良为了吸引乐进注意力,便洛阳的水军,逆流西进,佯作从水路夺取陕津,威胁北岸河东,以让乐进无暇分心后方。
……华阴,曹军大营。
大帐之中,盘坐榻上的曹操,正盯着案上的地图,怔怔的出神。
“咳咳——”曹操不时会干咳几声,左右忙进献汤汁,曹操的咳喘,方才能稍稍缓解。
自函谷关吐血坠马,接着又经历了一场大逃亡的双重打击后,曹操的身体和精力便受大损,除了头风病之外,又落下了咳嗽的病根。
曹操原打算回长安好好养病,岂料刚休养不足一个月,颜良便再度对他发起了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