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族-第25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重要是,他把白衣军控制得极为隐秘,自始自终都没有被朝廷知道,仅太子有一些猜测,却没有任何证据,不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贺若梅做梦也想不到,申国舅和白沙会的合作,终于暴lù了白衣军的秘密,使皇甫无晋不仅知道了白衣军的存在,也知道了白衣军的分布和兵力,从那时开始,白衣军便落入了皇甫无晋所布下的一张大网之中。
庐江郡衙的会议室内,贺若梅正在召集白衣军主要将领开会,八万白衣军分布二十五个田庄内,平均每个田庄三千人,而每个田庄都有一名都尉将军,每三座田庄设一名偏将,一共八名偏将,贺若梅只和偏将进行联系。
在贺若梅身旁坐着一名身材魁梧的大将,此人叫司马方,是申济手下的心腹爱将,申济被封为征东大元帅,司马方也被任命为左卫将军,这次他就是奉申济之命,来带领白衣军西归,司马方脸sèyīn沉,心中极为不满,八名偏将只来了六名,也就是还有两万军未到,他已经在合肥县等了三天,依然没有到来,这让心中恼怒到了极点,这种垃圾军队,带回去又有什么意义?
贺若梅感受到了房间内的紧张气氛,他看了司马方一眼,便对五名偏将笑道:“这样吧!让司马将军给大家讲一讲雍京的情况。”
贺若梅是想缓和一下司马方心中的不满,他知道最后两万人是从同安郡过来,路上道路艰难,不会有那么快。
司马方明白贺若梅的用意,便克制住心中的怒气对众人道:“申相国已经亲自率领十万军队到蜀州收编十五万蜀军,这样,我们的军队就达到了四十五万,如果再加上八万白衣军,我们的实力就能超过洛京伪帝。”
“可是…………五十万军队,怎么养得活?”贺若梅眉头一皱道。
“这确实是个大问题!”说到后勤补给,司马方叹了口气道:“现在雍京还有点存粮,大概可以维持三个月,可是三个月后该怎么办?申相国亲自去蜀州的目的,就是想获得蜀州的粮食,但是还不够,宁王朝的粮仓和钱库都在楚州,被皇甫无晋占了,我估计洛京伪帝那边也有同样的问题,除非大家都主动削减兵力,否则谁掌握了粮食,谁就笑到最后。”
“皇甫无晋不是效忠洛京吗?”一名偏将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但他的疑问遭到房内所有人的耻笑,他旁边的一名将军搂着他肩膀笑道OP……老弟,你说一只老虎会把粮食送给另一只老虎吗?别说傻话了。”
贺若梅见偏将吴军一直没有吭声,便笑着问他:“吴将军,你有什么高见?”
吴军摇摇头道:“高见谈不上,我感觉一个月之内,雍京和洛京之间必有一战。”
他的这个见解让司马方很感兴趣,便笑问他“这位吴将军,战争究竟会怎么爆发?”“正像司马将军所说,争夺粮食将是两军爆发的根源,洛京要占领荆州,雍京则占领蜀中,西凉军则出兵陇右,但还有一个产粮地大家似乎忘了,那就是晋州,晋州在洛京北,在雍京东,那里兵力不多,却盛产粮食,我觉得两京在一个月内为争夺晋州而爆发战争。”
吴军的分析让司马方大为赞叹:“吴将军果然见识不凡,我也不瞒你,申大元帅已经准备派三万军进入河东郡,确实打算进占晋州。”贺若梅也笑道:“吴槽军原本是楚州府兵名将,因得罪权贵而被免职,是我们白衣军中卓有见识之人。”
白衣军的将领都是从乡兵中挑选,能力、见识都很低下,一直让司马方瞧不起,他很清楚,一旦把军队带进蜀州,就会立刻换将,但这个吴将军见识确实不错,令他刮目相看,又听说他是楚州府兵名将,这就使司马方心中生出爱才之心。
他点点头,又对众人道:“现在已经有六万白衣军集中合肥县,我敢肯定皇甫无晋已经得到消息,他一定正在调兵准备消灭我们,所以我们不能在合肥县久驻,我建议我们立刻西行!”贺若梅愣了一下,急道:“可是还有两万军没到,他们怎么办?”
“贺长史,我想提醒你一下,兵贵神速,皇甫无晋就是善于偷袭之人,我们是七天前开始调兵,也就是说他至少在五天前就便知道了白衣军的秘密,这五天时间,如果他用兵神速,他的大军很可能已经逼近庐江郡,贺长史,你认为我们还有必要再等下去吗?”
“这个……”
贺若梅着实为难,八万白衣军都是他耗尽心力招募、养军,他对这支军队的感情很深,要他丢下这两万军不管,他心中难以接受,而且这两万军一点消息都没有,他们现在到了什么地方,一点没有通知自己,使他没有话语权。
这时,吴军站起身道:“我完全同意司马将军的意见,我怀疑两万军已经被楚州府兵拦截并包围,所以他们才没有消息,而且洛京的军队也要南下取荆州,如果他们在荆州站稳脚,我们鼻去之路就会被截断,后果不堪设想,如果再不走,我们就来不及了。”
“啪!啪!”
司马方鼓起掌来,他再一次由衷地赞道:“吴将军总是能把问题看得更深,不愧是楚州军府出身,现在我正式任命吴将军为我的副将,不用再等两万军,我们立刻出发!”这天下午,庐江县以东五十处,一支由两万人组成的白衣军正浩浩dàngdàng在狭窄的丘陵山路中行军,延绵十几里,这支军队正是同安郡赶去合肥县汇合的鼻后两万白衣军。
这些白衣军基本都是江淮一带人,逃荒到楚州,被贺若梅用各种手段收拢,便渐渐形成了申国舅的sī军。
不过这支sī军的装备并不好,没有盔甲,统一身着白袍,两万人只有三百匹战马,显得非常不正规,和各郡的乡兵差不多,这和资金不足有关,而且白衣军的训练水平确实不行,他们进军才两百多里,大部分人都已经累得要瘫倒了。
“大哥,我们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吧!弟兄们都累得不行了。”率领这两万白衣的两名偏将是一对兄弟,一个章孝龙,一个叫章孝虎,都长得五大三粗,颇有勇力,他们本是同安郡本地豪强子弟,最早在长沙郡混镖局,练了一身武艺,后来回乡在乡兵中担任校尉,两年前被贺若梅游说,两人都同时出任同安郡的白衣军偏将,各自统帅近万人。
章孝龙脾气比较暴躁,他见士兵们确实是累得不行,一个个浑身大汗,伸着舌头喘粗气,不由恨声骂道:“他娘的,还要行军去蜀州,他们这种狗样,能撑得下去吗?”
“嘘!”章孝虎连忙竖起指头嘘了一声,小声道:“大哥,千万不能让他们知道是去蜀州。”…………@。
卷一东郡风云第二百二十七章收网白衣兵(中)
二万白衣在一条河边扎下了宿营,这里四周都是森林,山峦低缓,地势高低不平,只有靠河边有一片狭窄的河滩,士兵们早已累得筋疲力尽,喝几个河水,吃点干粮,便用毛毯一裹身子,倒地沉沉睡去,连帐篷也不搭建,河边一片人声嘈杂,队伍混乱。
近百名白衣兵则在附近巡逻,其中一名身材魁梧的白衣兵校尉则在附近寻找着什么,他找到一块大石,迅速将一卷东西塞进大石下,又在大石上画一个记号,便迅速离开了。
就在离队伍约百步外的一片森林中,两名斥候在树顶上仔细查看,计算人数,观察队伍的装备和训练程度,他们看见白衣军校尉的动作,两人像猿猴一样下了树,从大石下摸出一卷情报,便向森林深处奔去。
再离小河约十里外的一片密林,此时正潜伏着黑压压的军队,足有数万人之多,和白衣军的装备简陋和行动散漫不同,这支全身盔甲,举止沉静,虽然有数万人之多,却始终安安静静,显示着他们的训练有素,每个都默默地喝水吃干粮,他们也是长途跋涉而来,为首大将正是张颜年。
张颜年是张崇俊长子,是西凉军中的都尉将军,统帅西凉军最精锐的五千骑兵,他身经百战,在西凉军对羌人的战争中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他不仅继承了父亲的冷静沉稳和统帅能力,而且他更具有一种父亲没有的冒险精神。
张崇俊打仗从来不会出险招,他喜欢步步为营,以非常沉稳的方式推进作战,但张颜年却更喜欢出奇兵,他主张以正为本,以奇相辅,这和皇甫无晋的以正为战略,以奇为战术,同出一撤,因此张颜年深受皇甫无晋的信任和重用,任命他为楚州副都督,掌管楚州十万府兵。
这次围剿白衣兵,张颜年深懂皇甫无晋的策略,名义上是围剿白衣兵,但实际上是借围剿白衣军的机会掌握住楚州府兵,这让张颜年深为佩服无晋的手段,他便主动请缨担任南路主将,率八万府兵西进。
他兵分两路,一路走历阳郡进兵合肥,和北线的皇甫无晋呼应,另一路四万人则由他本人率领,从宣城郡,拦截从同安郡北上的两万白衣兵。
此时,张颜年坐在一块大石上,身边围站着七八名军府大将,正在听斥候的禀报。
“白衣就在十里外的庐水边驻营休息,两万人,延绵约五里,他们战马很少,据观察不超过三百匹,装备简陋,卑职还得到内应留下的情报。”
斥候将白衣军校尉留在大石下的情报呈给了张颜年,张颜年打开情报看了看,又随手递给身后的将军们。
他又问斥候:“他们扎营没有?有没有埋锅造饭?”
“回禀将军,卑职发现他们并没有带辎重,没有营帐,也没有埋锅造饭,他们好像不是走远路的样子。”
张颜年点点头,“辛苦了,先下去休息!”
两名斥候行一礼,便退下去了,张颜年这才对众将笑道:“大家有什么想?”
众将七嘴八舌,纷纷请战,“将军,一群乌合之众罢了,一战可击溃。”
张颜年向众人摆摆手笑道:“殿下对白衣军早已掌控多时,在白衣军内布下了很多眼线,对白衣军的情况可以说了如指掌,当然知道他们是乌合之众,但殿下却是另有想,大家请听我说。”
众人渐渐安静下来,张颜年又道:“这些白衣基本上都是淮北一带的农民,因淮北连年遇灾,只好拖家带口南逃,这样便是淮北出现了千里赤野的惨象,八万白衣军,连同他们的父母妻儿,便有数十万之众,殿下之所以围剿他们,并不是像消灭他们,而是不愿他们去蜀州,希望他们返回家园,卸甲归农,重新恢复淮北的生机,不仅这些白衣军,还有招募的淮北士兵,其实也是希望他们回自己的家园,这是殿下治理天下的想,希望大家都能理解。”
众将领默默无语,他们都不是傻子,他们明白凉王殿下的心胸,一名大将问:“那这场战役该怎么打?”
张颜年晃了晃手中白衣军内应的情报笑道:“这情报大家也看了,写得很清楚,这次去蜀州,白衣军士兵完全被瞒住,他们以为只是一次行军拉练,而他们的父母妻儿都在庄园内,上兵伐谋,先制造他们内乱,今天晚上就是机会。”
说到这里,张颜年对另一员大将道:“你可率五千军队抄小路去后方,将脱军逃跑的白衣军一一抓获,不要伤害他们,最后等我一并发落。”
……
河滩上已经搭建一百多顶小帐篷,这种帐篷最多只能容下几人,这些帐篷对两万多人的军队没有任何意义,主要是供校尉以上的军官休息。
军队是从下午开始休息,到了黄昏后,士兵们都没有行军的动力了,纷纷要求明天再继续行军,甚至有不少低级军官要求结束拉练,返回同安郡,但章氏兄弟明确拒绝了返回的要求,并且明言,这是上面的指令,各军必须到合肥县进行统一训练,但章氏也做出让步,同意休息一晚,明天上午再出发。
从傍晚时分开始,一条消息便悄悄在大营内传开了,这次军队是被调去蜀州,将不会再回来,这条消息越传越广,并开始在军中引起了恐慌。
在一座帐篷旁,十几名校尉正聚坐在一起,讨论这条消息的真伪,为首之人是一名身材魁梧的校尉,他叫梁应,三十岁出头,他正是梅花卫派到白衣军中的内应,在梅花卫中他就是校尉,那是真正有本事的人,武艺高强,有很强的号召力。
而白衣军的校尉们大多是从流民中挑一些孔武有力的人担任,和梁应的差距太远,不仅都尉,连章氏兄弟都比不上他,只是因为梁应加入白衣军只有两个月不到,资历太浅,所以暂时委屈为校尉,尽管如此,梁应还是很快在军中建立了威望,他性格豪爽,出手大方,仗义助人,已有十几名校尉都愿意跟随他行动。
“梁大哥,弟兄们都很害怕,到底消息是真是假,是不是不能再回同安郡,大家的父母妻儿可都在同安郡,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一名校尉惶恐地说道,他的担忧引发其他校尉的共鸣,大家纷纷对梁应道:“梁大哥,你就分析一下,到底是不是传言?”
“大家听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