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风-第7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这些玩意,韩暮整整在书房里耗了两天,画图纸,做样本;这样也好,正好圆了他服装设计师的梦想。
至于盗版蕾丝胸罩之类的玩意,韩暮是为了自己的将来着想,戴那玩意有助于维护胸。型。
否则以后这些美女们一个个像胸口挂着两个布口袋,那可就太让人扼腕叹息了。
健康城的成衣铺还真不是盖的,韩暮将图纸拿去简单的一说,人家很快就理解了;
虽然做那些内衣的时候,成衣铺师傅们看韩暮的眼神类似于看一个白痴,但是在金钱的攻势下,神马都是浮云,照做才是真理。
韩暮练功回来之时,正看见几女换好衣服款款下楼,差点以为自己反穿越回到了二十一世纪的某个明星聚会上。
几大美女仪态万方,在楼梯上款步下楼的风姿,颇有明星走秀的风采。
因为第一次穿这种衣服,所以兴奋中带着娇羞;看向韩暮的眼神都和平时不一样了,
连谢道韫的眼里都少了平日的清明,多了一丝热情似火的东西。
韩暮感叹,人说美女爱打扮,果然如此;自己不过是送了几件在二十一世纪拿不出手的衣服,立马连才女的眼神都变得温柔而多情,难怪后世那么多纨绔子弟靠送珠宝、皮包、时装等来俘获美女的芳心,女人在这方面的抵抗力几乎没有。
韩暮看的眼馋,赶忙回房换上新衣;等他出来的时候,轮到众女瞠目结舌了。
韩暮身着一套笔挺的中华小立领,圆圆的红木纽扣整整齐齐的扣得一丝不苟,一条白色围巾在脖子上绕了个圈搭在胸前。
熨烫的笔挺的裤缝如刀锋般锐利,给人以金属般的质感。
右手腕上一根精致的银色手链镶着两块硕大的南阳玉缠在手上;
南珠戒指被老实不客气的戴在左手无名指上,向世人展示着自己已经是一个十足的男人,虽然只有家中几人明白其中之意。
整个造型充分展示了韩暮在时装造型设计上的天份——烂的不能再烂的天份。
也充分体现了韩暮的个人品味——恶的不能再恶的恶趣味。
韩暮的设计理念里,是想将二十一世纪武术巨星李连杰穿柒牌的帅气,三十年代运动青年戴白围巾的儒雅,某位陈姓喜欢自拍的男星戴手链时的性感和时尚糅合到一起;
然而不幸的是,这几样一综合,韩暮便像一副黑社会老大出场时的摸样,一副蛮横无理的暴发户的嘴脸,如果再加上一副墨镜和一件大衣,那就像极了。
不幸中也有万幸,这里是大晋朝,在众女的眼神里,韩郎造型独特,气质潇洒,都暗自喝彩:好一个翩翩浊世美少年。
这一帮摩登男女,在韩暮的带领下前去正厅,一路上吸引的韩家众仆驻足赞叹;
早有人去请顾恺之,王献之和柳明诚前来进早餐,这三人一跨进正厅,顿时头晕眼花,目眩耳鸣起来,好在几人都见惯了韩暮的古怪花样,所以很快便平静下来。
但稍后见到袁岗和俊杰二人西装革履的进来之后,王献之和柳明诚只能相视苦笑了。
倒是顾恺之对韩暮的白围巾造型颇感兴趣,硬是将围巾讨去,围在自己脖子上,搞得韩暮脖子上少了东西,看上去就像警觉的鸵鸟一般,露出白生生的脖子。
谢道韫忍住笑,从自己脖子上解下一方丝巾给他围上,这才稍显自然。
早餐用罢,韩暮指挥着众小厮张贴春联,安排祭祖事宜;众女则在谢道韫带领下张罗着酒席果盘,袁岗和俊杰则去召集飞虎队,安排好今后今天的值班排岗,确保过一个安全祥和的新年。
正午时分,祭祖仪式正式开始,韩暮带着谢道韫、王玉润、柳如眉、苏红菱四女连同袁岗,俊杰,以及家中众仆役婢女,在摆满灵牌香案前上香拜祭;
韩暮感慨万分,吴兴一幕如在眼前,那时的心境和现在的心境宛如两人;那时一切有韩庸在前,自己无烦无恼,逍遥自在;但如今自己已是韩家的一家之主,身系众人安危和血海深仇,无论如何也回不到以前了。
韩家家祭完毕后,韩暮又分别参加了几女的家祭,虽然名分未定,但是礼数绝对不能缺;
苏红菱的家祭让他最为压抑,满满一桌案的苏家众人牌位,让韩暮的心情降到冰点,他默然无语,紧紧搂住泪如泉涌的苏红菱的双肩,眼眶微红。
七七八八忙完之后,众人才离开专门摆放牌位的大屋,没有人注意到香案的一角有两个无名的牌位面前也燃着香火,摆着祭品。
那是韩暮为自己二十一世纪的父母摆设的,虽然远隔时空,但是佳节思亲,古今皆然;韩暮只能遥祝二老康健,也不去想在这时空的尽头有没有慈爱的双亲存在。
大年三十的午宴只是垫垫肚子,真正的正宴是晚上那顿年夜饭;
韩府上下只是简单的用了点饭菜便在韩暮的吩咐下养精蓄锐,等待漫长而令人兴奋的新年之夜——
PS:一生何求?求收藏,求红票。
第一三六章游园
午餐后,韩暮正要和王献之、柳明诚两位准泰山聊聊天叙叙旧,仆役来报:谢安大人前来拜访。
几人忙起身迎到门口,只见谢安和几个随从指指点点的在仆役的引导下正往这边走来,王献之疾步上前大声道:“安石兄,小弟有礼了。”
“哎呀,是子敬啊,想死我了,要不是节前诸事纷繁,我早就来看你了。”谢安神情激动,大笑着迎上来。
韩暮看他二人称兄道弟神态亲密,心中一阵恶寒。
待几人互相施礼寒暄完毕,便要上前请谢安进正厅落座;谢安道:“刚才见你正门上的贴的两张红榜上的字颇有意思,那是怎么回事啊?”
韩暮笑道:“那是新年应景的楹联,我称之为春联,乃是写些祝福之语,讨个新年的口彩。”
谢安大笑道:“有点意思,你这小子花样还真多,听说前几日在瓦棺寺很是发了一笔财,礼佛之钱不可妄动啊。”
韩暮忙道:“义父放心,君子爱财,取之以道;那些钱我是坚决不会动一分的,韩府现在每月进账还够花销。”
谢安点头道:“那便好,明年在漕运上帮你想点法子,你现在家大业大哦,要稳重点。”
韩暮唯唯诺诺,点头称是,他知道谢安有些恼火自己不让谢道韫回府过年之事,所以警告自己别做出格之事。
那日谢玄前来接谢道韫回府过年,韩暮当然不干,刚走了个张彤云,再跑个谢道韫,这年还过不过了。
于是他修书一份,哭天抹泪,装傻卖乖的写了一大堆伤感的东西。
说自己孤身在健康,父亡母离,早已将谢安视为慈父,将谢府视为己家;又说新年不好叨扰谢府,不然定要去谢府享受家人团聚的感觉。
信上还言道,谢道韫在韩府中已经数月,家中大事全是她在帮着操持,自己视她为亲姐,她若一走,这年就没法过了;又说她走也成,自己就回吴兴父亲坟头独自过年去了。
总之洋洋洒洒上千字,搞得谢安无奈之极;虽明知这小子满纸屁话,但他也知道,这个贤侄女算是交代了;
更何况谢道韫只字未提回府之事,更叫谢安明白了女大不中留的道理;
且随他去,缘分天定,谁叫自家这个侄女一眼就相中了这个桃花运满脸的家伙呢。
谢安道:“你这韩府我还是第一次来,不如我们就闲逛逛,看看你韩府的风景,也顺便欣赏你的春联吧。”言罢也不待韩暮答应,自顾自的把着王献之和柳明诚的胳膊当先行去。
几人折返回来,来到韩府大门口;改造后的韩宅大门高大雄伟,门楼上覆以琉璃大瓦,屋脊两头各有一只雕花瑞兽蹲守;门边的廊柱上一副长长的春联贴在上面,正是韩暮的手笔。
众人看去但见上联写着:夹岸晓烟杨柳青,下联为:满园春色桃杏红对联的字体没什么可夸的,但对联的意思却颇为意味深长。
几个老家伙不便评论,闷着头转回院内,走过一块宽大的场地,一座坚固的如同碉堡的砖楼耸立面前,这是飞虎队的韩宅驻地;
众人看着眼前的杠铃、吊环、石锁、以及各式各样的防具护具整齐的摆放在楼边的小棚内,都咂舌不已;楼门口守卫的的飞虎队员看到韩暮等人,卡擦一个立正,行了个军礼。
谢安等人饶有趣味的看着这几个西装革履板寸头的飞虎队员,暗想,也只有韩暮能搞出这么多花样了。
楼门两边同样高悬一副对联:赤胆忠心护大晋,赴汤蹈火卫韩宅。
众人哈哈大笑,言语虽然粗俗简单,但是对这些出身贫苦,肚子里没多少墨水的护院来说,真是恰到好处;
王献之笑道:“赤胆忠心护大晋倒是未必有这个觉悟,赴汤蹈火卫韩宅却是死命令了。”
韩暮挠头嘿嘿傻笑,众人再往前行,走过练功区,穿过一道高大的园门,前面景色一变。
只见小桥流水,假山亭阁,厅堂掩映,翠竹丛丛,其精致细微之处,连谢安和王献之都赞叹不绝。
谢安转头问韩暮:“这里的布局都是道蕴设计的?”
韩暮道:“不仅是这里,整座宅子的布局几乎都是她一手设计。”
谢安点头叹道:“道蕴大才,在我府里倒是没有用武之地了。”
王献之笑道:“有你安石兄在,谁人敢胡乱指手画脚?”
谢安哈哈大笑,指着韩暮道:“他敢!”王献之一怔也哈哈大笑起来。
众人走上一座廊桥,一路来到第一个转折处,一座精致的小亭出现在面前,众人昂首一看亭上的匾额,顿时目瞪口呆。
淡蓝色的匾额高挂亭口,上书三个字《彤云亭》,字迹娟秀灵动,正是谢道韫的字迹。
谢安手点牌匾,问道:“此彤云是彼彤云么?”
韩暮有些羞臊,低声道:“是。”
谢安看他半晌,叹口气道:“人不风流枉少年,但愿你只是多情而不是滥情,这些个女子都是天上的星宿,普通人想得惊鸿一瞥也不能,你可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
韩暮羞的满面通红,本来只是和几女之间的小儿女游戏,给各个亭阁起上她们的名字,觉得好玩而已,却没想到招来谢安一顿训斥。
但韩暮自知理亏,只能低头不语。王献之看不下去了,笑道:“安石兄怎么学那些庸腐之人的言语,韩暮不世奇才,多几个红颜知己怎么了?我倒是很想见识一下《玉润亭》的风采呢。”
谢安叹道:“子敬啊,正因韩暮是不世奇才,我才如此说话,我连最喜欢的侄女被他拐来都没有怪罪与他,难道还有什么庸腐之气么?你莫护短,美玉待琢这句话可是你下的考评?你我都要负起这雕琢之责啊。”
韩暮只能一言不发,在场的三位老人家,都是大好的闺女被自己拐骗到手,心中有气倒也是应该的。
王献之被谢安堵得没话说,一言未发的柳明诚忽道:“走吧,我也想看看《如眉亭》是什么个样子呢。”
谢安翻翻白眼,只当没说那一番话。
几人出亭,下到石板小路上,沿着溪水蜿蜒向前,穿过几从翠竹,便看到了一座宽阔硕大的花厅,这里便是韩暮等人最常聚会的正厅了。
让人意外的是,厅上的匾额上赫然是《安石厅》三个大字,王献之笑道:“安石兄,这下可没话说了吧,韩暮对你的崇敬之情差点就要公告天下了。”
谢安笑道:“莫急,我相信韩暮定不会厚此薄彼,一定有你子敬和诚美兄的大名高高在上,唔……这字写得也太差了吧,那个安子,虽有风骨,但完全没有潇洒飘逸的感觉,差劲之极,定是韩暮写得。”
韩暮笑道:“我的书法当然时不入您几位大家的法眼,我亲笔所书只是为了表达敬意罢了,反正是挂在宅内,倒也不怕贻笑大方。”
谢安王献之均点头称是,厅门两边的春联也是新贴上去的,那对联是:笔底纵谈天下事,胸中洞识古今情。
两人赞叹不已,此联恢弘大气,气势磅礴,一般人倒也写不出来,可见此子胸中自有天地,倒不枉二人给他不世奇才的评论。
柳明诚年纪大了点,此时有些劳累,便向几人告罪要进厅去歇息一会,但谢安王献之游兴正浓,不以为意。
韩暮只得吩咐人伺候柳老爷,又叫人请柳如眉来陪着他,这才陪同谢安王献之两人继续前游。
一路看来,韩宅花园内,大处布置合理,小处细致入微,一块山石,一处竹篱,一丛花树,都看得出谢道韫的设计和匠心,此女素养之高,涉猎之宽确实不负大晋第一才女之称。
当然,两人也如愿以偿的看到了《韫阁》《玉润亭》《如眉轩》等以女子为名的亭台水榭。
也看到了《子敬厅》《诚美厅》等以长辈的字为名的几座小厅——
PS:近期的情节属于过渡情节,有些平淡,诸位将就着看吧,精彩在后面。
第一三七章国粹
几人一路谈谈说说,不觉来到韩暮和众女所住的小楼前,谢安王献之两人看着楼前高悬的匾额有些惊讶。
王献之问道:“此楼你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