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铁马关山 >

第315节

铁马关山-第315节

小说: 铁马关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应对之策?”赵天赐问道。

杨么道,“自从靖康以来,我大宋便有了太上皇和当今皇上同朝的先例……”

赵天赐一听就明白了他的想法,笑着说道,“你是想让我当太上皇?”

杨么道,“正是。如果从血缘关系上来讲,这当然说不通,但是王爷既然已经发布了退位诏书,而当今皇上又不肯正位改元,那么便可以仿照此法办理。不过不同的地,我大宋同为一国,但实制为南皇北王……”

赵天赐皱了皱眉头,“南皇北王?”

杨么道,“当今皇上以开封为都,而王爷锯守北方,天下君令一统,由你们兄弟二人协同办理。”

赵天赐笑道,“杨兄想得过于简单了,我和伯琮哥哥尚可,可是下一代呢?”

杨么道,“所以臣需要王爷一句肺腑之言,王爷到底是怎么想的?”

赵天赐道,“我发布的退位诏书是真的。”

杨么道,“那就简单了。只要王爷无意天下,即便镇守北疆,只要法制一统,王爷手下不养私兵,不屯余粮,便不会有野心之人存在的条件……”

赵天赐眼睛一亮,“杨兄高见!”

第536章杨么的心思

能否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保证国家政令一统,进而实现长治久安,这是一直高悬在赵天赐心中的一把利剑。

无论是他赵天赐,亦或是他的表兄赵伯琮,两人对于名利权位都没有什么想法,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坐在龙椅上的那个人是谁都一样。但是大宋的江山必须得有人来坐,他们二人倒还好说,可是对于他们身后之人来说,那就完全不同了。

想到这里,赵天赐立即便带着杨么来到赵伯琮的房间,三人关上门,仔细地商讨起来。

“南皇北王?这个想法倒是不错,可是……”赵伯琮皱眉道,“我和天赐决无问题,后来之人恐怕就说不好了!”

杨么击掌笑道,“皇上和王爷果然兄弟同心,连想法都一模一样,当真是我大宋之福啊!”

赵伯琮看了看赵天赐,“天赐,你也想到了?”

赵天赐点了点头,“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赵伯琮道,“这个想法我最初也有过,天赐执意退位,但是现在的情形却不允许你全退,这便是一个两全之策。可是如果这样一来,极易形成一国两朝,造成南北分治的局面,与我大宋不利啊。”

赵天赐笑道,“这就要听听杨兄的高见了。”

杨么微微颔首道,“臣的这个想法之所以可行,完全是依仗王爷和皇上有兄弟情深,不分彼此这层关系在,否则也是无用。”

“你快说来听听!”赵伯琮道。

杨么顿了顿,整理了一下思路说道,“所谓南皇北王,则是指中原以南由皇上全权管治,幽云以北以至于将来的西部广大区域由王爷统治。现在的金邦也好,蒙古汗邦也罢,为消弥不必要的杀劫,暂时不予变动。但是王爷要让他们接受中原文化,进而实现整合,尽快取消番邦制。”

赵天赐和赵伯琮同时点了点头,赵天赐道,“这个容易,开放边界,允许民众自由流动,实在不成,那就强制移民。”

杨么道,“这就需要皇上和王爷兄弟二人共同努力才能办到了。”

赵伯琮道,“这一点应该没有问题。”

杨么接着说道,“王爷既然有退位之举,那么下面的事情也就好办了。只要王爷所辖之地实行与中原同法同规,各级官员任免统一由皇上和内阁决定,王爷手下不养私兵,不屯私粮,那便万无一失了。”

赵伯琮望向赵天赐,赵天赐笑道,“这有何难?金邦和蒙古汗邦与我中原分隔已久,暂时不能贸然行事。其它未统之地则无此忧虑,可以直接接手整合。”

说到此处,赵天赐忽然想起另外一件事情,“西夏改制完成了吗?”

赵伯琮笑道,“这件事最终还是由杨大人来完成的,还是由他来说吧。”

杨么道,“西夏已由最初的‘夏州’之名改为西湟郡,有一部分民众内迁到了肃州和甘州,现在局面已经稳定下来了。”

赵天赐道,“有了这个先例,剩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他伸出手来和赵伯琮握在一起,“伯琮哥哥,我来收边,你来定边,就让我们兄弟二人一同把大宋变成天下霸主吧!”

“好!”赵伯琮重重地说道。

杨么和赵天赐一同走出门来,行了几步之后,杨么小声说道,“王爷,臣一直想对你说声谢谢。”

赵天赐看了他一眼,见他满脸都是诚挚之色,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老杨,不用谢我,你也挺不容易的。”

杨么苦笑道,“说到头来我还是一个水匪出身的人,能坐到朝堂之上议论国家大政,在以前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赵天赐见他欲言又止,笑道,“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我这儿没有不能说的话。”

杨么看了看他说道,“其实……我刚刚的想法也只是一个权宜之计,身为君者,天下大计,别人的生死荣辱集于一身,时间一久……”

赵天赐笑了,“老杨啊,我还真没有想到,你还能有这样的想法。其实吧,有一个法子可以试试,但是难度会更大。”

杨么忙问道,“什么法子?”

赵天赐道,“君主立宪。”

杨么皱了皱眉头,“君主立宪?什么意思?”

赵天赐边走边说道,“以往的朝代更替,百姓们都渴望有明君出现,能让他们吃饱穿暖,少受些苦。可是正如你所说,明君也只是相对而言,绝大多数人久处权力颠峰,性情都会发生变化。但是,如果有这么一部大法放在那儿,无论是谁,都要依法行事,就连皇上也不能例外,那将完全不同……”

杨么瞪大了眼睛问道,“王爷说的是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吗?”

赵天赐道,“大概意思差不多吧,我以前和小内府的人说过这件事,你可以和他们多多交流。皇上仍然还是皇上,但是国家权力却不在他一个人的手。”

杨么道,“王爷主张的内阁制是不是这个意思?”

赵天赐点了点头,“是的。”随即他又摇了摇头,苦笑道,“我已经不奢望这件事情能成了。只要能把监督机制建立起来也就可以了。”

杨么见他情绪不高,忙说道,“王爷何必如此?现在的小内府已经是真正的决策机构了,距离王爷所说的君主立宪已经不选了。”

赵天赐摇了摇头,“这些思想你们可以传播下去,但是不要妄想着一下子就能实现。现在想来,恐怕也只有像你这样从底层摸爬滚打出来的人才会有这个动力,其它人……,这也是我当初为什么要你在洞庭湖一带先试行的主要原因。”

杨么也叹道,“王爷高瞻远瞩。我在洞庭湖试行新法,不但仕绅们反对,有些普通百姓也不接受,这让我大为不解。”

赵天赐道,“这也不奇怪。笼子里的鸟儿关久了,即便你打开笼子,它也不愿意飞了。这是人的惯性,慢慢来吧。”

杨么忽然停住脚步说道,“王爷,杨么有一个请求,还请王爷恩准。”

第537章意外之外

赵天赐也停下来说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留在我身边做事也不是不可以,可是皇上那边能离得开你吗?”

杨么愣了一下,“王爷是如何得知的?”

赵天赐道,“你身为总理大臣,不应该留在京中处理国事的吗?既然你来到了这里,那就说明国事方面有了别的依托,对不对?”

杨么呆了一会儿摇头叹道,“王爷年纪轻轻果然非常之人。的确是这样,虽然小内府的主要人员都来了,但是他们早已安排妥当,朝中即便没有了我这个总理大臣,也一样不会误事。我这个人脾气有点直,遇事不会寰转,常常得罪人,所以……臣需要一个强力的主子才行,而当今皇上……”

赵天赐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不用多说,我明白!这样吧,等过了白圣节,我便和皇上说说,就留你在我身边吧。”

“多谢王爷!”杨么大喜过望,翻身就要跪倒,被赵天赐拉住笑道,“行了老杨,我就不喜欢跪来跪去的这一套。你要真在我身边搞君主立宪这一套东西,第一件事就是要把这跪礼免了。我在那边搞过,但是……我听芳菲她们所讲,还是有人不太愿意,说什么上下尊卑之礼不可轻废,反正……”

杨么认真地说道,“此礼的确不可废!”

赵天赐注视了他一会儿哈哈大笑起来,“好家伙,原来你也是反对的那个人!”

杨么也笑道,“其实形式未必不好,比如我现在就把王爷当做朋友而非君主,但是有些话有些事,朋友之间说得做得,君臣之间却不可。所以,跪拜之礼可以时刻提醒人注意自己的身份,摆正位置,以免做出越格的事情来。”

赵天赐听了他这一番说话,竟然无言以对,只得摇了摇头说道,“其实形式可以有很多种……哎,算了吧,随便吧,反正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杨么一改之前的疲态,脸上神光致致地说道,“既然王爷准备留我在身边,那我就得早做准备了。”

赵天赐点了点头,杨么便告辞离去了。

刚转过身走了没几步,他便看见前面不远处有一个人站在那里转来转去,他快步来到那人近前问道,“嘿!老朱,你在这儿转悠什么呢?”

那人正是朱常远,他似乎有什么心事,抬起头来左右看了看,“王爷,老杨走了?”

赵天赐点了点头,“走了。你找我吗?”

朱常远点头道,“对,我是有些话要和王爷说。”

赵天赐问道,“是在这里说,还是到我房中去?”

朱常远呵呵笑道,“王爷,这北方的天气我还真有点受不了。”

赵天赐拍了拍朱常远的肩膀,“走吧!”

两人一前一后来到赵天赐的房中,下人送上两杯热气腾腾的奶茶,朱常远皱眉苦笑道,“王爷,我喝不惯这东西。”

赵天赐道,“最开始我也喝不惯,多喝几次就好了。”话虽这样说,他还是让下人换了两杯茶上来。

落座后,朱常远探过头来问道,“王爷,老杨是不是和你说想留在你身边做事啊?”

赵天赐点了点头,朱常远又问道,“王爷答应了吗?”

赵天赐又点了点头,“答应了。”

朱常远长出了一口气道,“那就好了。”

赵天赐有点奇怪,“老朱,你也看不上他吗?”

朱常远摇了摇头笑道,“王爷说的哪里话来?我老朱都是土埋到脖子的人了,如果不是机缘巧合遇到了王爷,也就在那个小县任上终老了。我虽然管着小内府的大小事务,可是作主的还是咱们当今皇上。老杨……这人太正,又不会拐弯,朝中不喜他的人很多……”

“所以你就让他来找我对吗?”赵天赐喝了口茶水笑问道。

“王爷果然明察秋毫,还是被王爷猜到了。”朱常远笑道。

赵天赐道,“这有何难?老杨是一根筋,他哪来的这门子心思,能给他出主意的人,整个朝廷中除了你不会再有第二个人了。”

朱常远放下茶杯低声说道,“王爷,你一定不知道朝中力主要治他罪的人是谁。”

“谁?”赵天赐心中涌起一股隐隐的不安。

“秦桧!”朱常远一说出这两个字来,赵天赐便是一愣。

“秦桧?他不是在太上皇身边服侍呢吗?什么时候可以参与朝政了?”赵天赐皱眉问道。

“太上皇……能说话了!”朱常远这句话一出口,赵天赐顿时大吃了一惊,“太上皇……”

朱常远定定地观察着他的反应,见他眉头紧皱,久久没有说话,脸上露出一丝微笑,“王爷,我明白了!”

“你明白什么了?”赵天赐问道。

“我明白王爷的想法了。”朱常远坐直身子说道,“所以,王爷,为了我大宋江山长远计,臣以为王爷应该把太上皇接到这边来养老。”他故意把“养老”两个字说得很重,赵天赐冷着脸瞪着他,“放到我身边,我就有办法了吗?”

朱常远重重地点了点头,“王爷和太上皇父子情深……”他见赵天赐面色不善,只得打住了话头,犹豫了一下说道,“皇上,开封府到此处何止千里之遥,这一路上……太上皇身体又不是太好,身边当然需要很多信得过的人来照顾,要想平安到达王爷身边,那个……那个波折肯定会有的……”

赵天赐抬手制止了他的话,“朱常远,你今天说的话我一个字都没听见,你也什么都没和我说,明白吗?”

朱常远愣了一下,“王爷……”

“不要再说了!”赵天赐起身踱了几步问道,“这件事还有谁知道?”

朱常远忙起身道,“此事过于重大,我连皇上都不曾提起过。”

赵天赐奇道,“那你是如何得知此事的?”

朱常远道,“皇上经常到太上皇身边服侍,有一次我去寻皇上急阅几份奏折,无意间听到了秦桧和太上皇的对话……”

赵天赐神情越来越凝重,“秦桧不是要太上皇复位吧?”

朱常远愣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