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明二十四监 >

第363节

大明二十四监-第363节

小说: 大明二十四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贤在旁,但其仍然还是在官吏腐败之后把宦官专政提了出来。朱由校知道史可法的性格是相当拗的,大有八匹马拉不回的特色。后世就有人评价史可法这个拗字害了自己也害了南明,比如“渡河复山东,不听;劝之西征复河南。又不听;劝之稍留徐州为河北望,又不听”,“一以退保扬州为上策”,还妄想“联虏灭寇”,清军兵分三路,挥师南下时,史可法竟朝令夕改。可谓进退失据、战守皆废。经营一年有余的扬州城,清军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占领了扬州城。史可法至多可算一个“忠贞之士”、“民族英烈”。

“宪之,朕认为,目前的大明还有着相当多的矛盾,这些矛盾都是有待朝廷来解决的,但这些矛盾主次不一。所需要的解决的时间,有迫切的,比如说外寇问题,那是急需要解决的,因为每年这些野蛮民族。更会对大明进行或大或小的侵犯,此消彼长之下。只会让朝廷让朕更加的失去民心;还有粮食不足的问题,这不仅仅是现在,还好存在几十年的持续干旱,民以食为天,没有了吃食,朝廷就是说的再好听,社会也会动荡不安,损毁大明的根基。也有已经积累了大明二百余年的,可以暂时缓上一缓的。比如土地兼并、官吏的腐败等问题,这些都是大明二百多年来长期积累下来的弊端。想要一蹴而就立竿见影无异痴人说梦,一旦操之过急,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更加的造成动荡。所以朕今年从事的改革,主要抓住了二点,一是军队建设,御敌于国门之外,以及镇压国内叛乱于雷霆之间;二是解决百姓吃食问题,大明国内的粮食按照目前的产值与耕地数,基本不够大明百姓的温饱,让百姓维持着不被饿死是可以的,但很可惜,这个基本数字并不是平均的,因为大明存在着相当严重的土地兼并,有人拥有千倾良田,有人却无立锥之地。所以这部分没有粮食的人,如果朝廷不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要么被饿死,要么卖儿卖女,甚至是铤而走险,去偷去抢。所以朕只能用修路等方式,给这一部分人提供工作机会,让他们度过这个艰难的时期。三是开疆拓土,因为大明的土地已经不够养活百姓的了,所以向外扩张是必然的,比如河套地区。”朱由校算是够苦口婆心的了,他只是想告诉吏可法,大明目前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没有时间在小事上JJYY,“朕听说:虽聪明睿智一堵之外目有所不见,十室之间耳有所不闻,万钧之重力有所不举,百工之事能有所不通,况天下大器也举天下之大器重任也、、、、、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荼,宪之的心胸放开一些,大明现在需要的不是内斗,还是赶跑异族保住万世的基业以及让大明的子民们都能吃饱肚子!”

朱由校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说这么长的话了,他很敬重史可法,但现在不是搞反腐倡廉的时候,要是这个时候把政策的重心都放在了那里,史可法就不配当一个军事家、政治家,而只配是一名能吏,而非干臣。小伙子到底年轻,二十六岁的年纪人生的阅历太少,不能懂得国家之间层面的江湖险恶。如果按照你们这些大明精英们的意思治理大明,那后果将后是很严重滴。

“皇上,实不相瞒,草民虽居庙堂之远,但无时不在关注着皇上的政策,皇上的各项仁政,也的确让人感到如浴春风,百姓得到实惠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皇上的君恩浩荡。但地方上虽有政务公开制度,监督制度,但仍然有许多肉鱼百姓的贪官污吏,这些人仗着这种或者那种的关系,无恶不作,同时又官官相护,不顾皇上的政策,搞得是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史可法来自民间,关心百姓疾苦,一直是他为人处事的标准,虽然皇上搞了一些政务公开制度以及锦衣卫、钱庄、驿站三部门联合监督,但这些东西虽然各地都有,但可惜的是,这些东西百姓们在不识字不知法的前提之下,用的太少了。

第五百六十二章 汉奸之路

朱由校一听就知道史可法这个脑子还是没有放开,还是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这个小圈子说破了大天,还是在东林党的认识范围,自己的那一番话,他是一句没听透。太执着了,瞧他的意思,不把自己定位在包青天的位置上,他是不肯罢休了,这个局限性很让朱由校头疼。

“宪之,你说了这么多,可曾认真考虑过,朝廷的责任是什么?大势,当权者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住大势,而后因循利导,使大明最大的利益化,而非把自己定在谋一个区域之内,那样只能做一个能吏,而非国家肱骨之臣。人说在其位谋其政,粗俗的讲就是屁股决定脑袋,按着你所说的一切,无论是朝廷大臣们的卖官鬻爵,还是地方官员的欺压百姓鱼网乡里,这些都是相应的渎职罪行,朕今日与宪之谈的是治国,而反文腐倡廉只是国家治理的一个小方面,虽然这一个方面相当的重要,但这并不能决定国家发展的大势,整顿吏治的事情可以交给有司来处理就可以了。因为百姓们还是弱势群体,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监督权力的利用,这需要一个过程。但这些并不是国家大治的重点。朕需要的朝廷是去搞民生,让整个大明富裕起来,国富民自强!而非陷于党派斗争之中的内耗,明白吗?”

朱由校是真为史可法的智商着急,这是一个自己想大用的人,要的是大明发展的大势。而不是星星点点,可他不知‘自爱’非把自己画个圈圈。文革结束了。骚年,没人告诉你吗?

‘屁股决定脑袋?’史可法被皇上的粗俗给雷的不轻,这算那门子皇上说的话。但仔细听听却又感到话糙理不糙,明摆着,皇上不需要整天的喊着去整治什么贪官污吏,抓出朝廷上的什么大奸大恶。而是要去搞民生,让大明国富民强。

肱骨之臣,这话说的史可法是心花怒开。这算什么?圣眷就这样从空而降,这幸福来的太快了吧?史可法虽然自傲了一点,那是因为自信,但再自信他也没办法与卢象升相比,卢象升是年轻进士里最得皇上赏识的第一人,这是京城共知的。人家可是二十二岁中的进士,而自己就算是明年中了。也是二十七岁了。所以这个自信史可法一开始并没有感觉到皇上为什么召见他。一直都是想着是什么原因让自己走进了皇上的法眼,但皇上这话一下子把他抬的太高了。慧眼识英雄,伯乐相马都表达不了皇上这识人之明,史可法有点陶醉。

“草民明白,但不敢当皇上的如此抬举,惶恐不安。”

“无须多说谦虚之话。朕看好你,但宪之也应该自省其身,切勿自误,将自己陷入党争之中。如今春闱在即,朕有三条路供你先择。”史可法身上的标签是相当明显的。朱由校是要用,并且是让其可堪大用。所以这个小苗头得先给掐死再说。品性好的人相当难得,但就象是刘宗周一样,要把他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否则只能是自取其辱自找头疼。历史上史可法官至兵部尚书,所以人称史阁部。所以军事上有可造的能力,历史没有让他好好的发挥一把,这里就要给他好好的创造一个学习的机会,以便将来大用。

“皇上请示下。”

“一是到兵部新设的参谋部里跟着孙承宗与那些参谋一起学习;二是莱登巡抚袁可立处学习海战;三是到天门城跟着蒋秉采去学习建设、管理。”对于春闱朱由校连提都没提,因为历史已经证明了人家就是殿试过关的‘天子门生’,结果是一目了然的。虽然史可法与他的老师左光斗都是三甲的赐同进士,比起如孙承宗这样的,第一甲第二名的含金量是没法比的,但也是进士不是?

朱由校给的路子是陆军、海军和地方三种,虽然自己倾向与让其从军,所以前二个都是学习,而最后一个则是与其他人一样了。

史可法听完了,却是相当的泄气,人家卢象升直接的就是组建天雄军,宋氏兄弟直接的一个青州知府一个工部郎中。到了自己这里却来了三个‘学习’而不是直接给什么官职,担任什么要务,这里面的味可是品着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学习和实习虽然只一字之差,不过意思却完全不同了。学习是新的知识,有从头学起的意思。而自己通过考查得到的同进士一起实习的机会,这个实习却有着有点实务的感觉。史可法搞不清皇上这样说是什么意思,不过想一步到位的去做官看来是不可能了。

而对于选择,有两个是花甲老人带着的兵务一个则是让一个举人出身的蒋秉采。这里面可也是有点讲究的,师承关系是仕途之中最重要的关系。这里的师可不是一般的座师,而是象左光斗与自己一样的师生关系,扎扎实实的学习。军务当然是史可法第一选择,文人统兵这已经是大明的一个惯例了。现在国难当头,统兵当然是最好的报国方式。而且可以跟着兵部尚书孙承宗一起,要知道了孙承宗与左光斗一样都是东林一脉。至于袁可立那里的水师就算了,自己还真是旱鸭子,海战也玩不了。第三个,跟着一个举人去学习还真丢不起这人。

“回皇上,草民愿跟随孙尚书学习。”虽然对这个学习不满意,所史可法还是选择了。

“嗯,朕的愿望也是如此,孙尚书那里排兵布阵又与新式的武器相结合,好好的跟着学习,尽快的出师,能够独当一面,成为如卢象升一般的帅才,这是朕所愿意看到的。”

成功的把史可法弄到了参谋部来,当然是朱由校比较高兴的事了,现在能够充当帅才的手下并不多,袁可立为水战,其子袁枢不断的学习的;阎应元则陆战第一,秦良玉第二、卢象升第三,不过阎、卢两人还在成长之中,还没有成长完全,秦良玉做战则是一板一眼,对于变通之术略有不足;孙承宗虽强,但居中调度还离不开他。除上的,包括何可纲,也只是一个优秀的将才而已。所以对于帅才的培养还是需要加速了。

黄一鸣现在在学堂里跟着同学一起整天讨论的就是皇上多么的仁慈,打仗多么的神武。而且在前几天还偷偷的跑到大街上去抓刺客。今天一见,立刻认出了刺客。本来想逃出去报警,结果被人家给打在了地上。小伙子挺坚强,黄三本来听到了生的希望,才刚刚高兴一下,没想到儿子开始大吵大闹起来。黄三是真不想跟鳌拜闹个鱼死网破的局面,如果有那心,前五天就这样干了,那时候的鳌拜可就在密室里关的紧紧的,肯定是瓮中捉鳖一样的简单,万两银子不是没有诱惑力,但也得有命花才是,自己本身就是一奸细,这贼喊捉贼的把戏只能是把自己卖了。

现在一喊,黄三更是紧张万分,捂住了黄一鸣的嘴。鳌拜大度的笑了笑,但那笑容比哭还要难看。“没事了,把他放密室里去吧。”

鳌拜虽然勇猛,但一个人也不可能一下子治住三人,如果跑了出去一个,或者是惊动了左邻右舍,那麻烦可就大了,鳌拜相信一旦被人发现,第二轮的封锁城门立刻开始,到时候可没有这样的半地下夹墙密室供自己躲藏了,除了力战而死就是被活捉一途。所以稳住了三口人,直接的弄到了密室里一起干掉才是正途。

黄一鸣很委曲,虽然自己很爱父母,但忠君报国的思想现在却占据着他的小小的心灵之中。他相当陌生的看着父母,完全的不明白,为什么家里会有建奴,建奴杀害大明同胞无数,现在又刺杀皇上,是所有大明人的大敌。父母如此做岂不就是汉奸吗?黄一鸣的小脑子里完全的不明白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黄三捂住了黄一鸣的嘴,女人在一旁抱住儿子一边安慰着儿子,三人一起的往密室处走去。黄一鸣根本不知道家里还有密室之说,本能的想要挣扎,但父母紧紧的抱住了自己。这个时候可不敢大意了,好不容易那个杀神才答应不杀儿子,可不要出什么意外。

打开了密室的门刚刚的把黄一鸣放在了床上,就在这样狭小的空间里,鳌拜出手了,动作力度都是超级的高手,对付手无寸铁的三口人,简直是太小儿科了,黄三死不瞑目,两口子选择了这条汉奸之路,早就有了死的觉悟,但孩子何等的无辜,就这样倒在了自己的怀里,可怜孩子死前想喊几句都被自己用手死死的捂住了,如果当然舍了命的护着孩子跑,未必就没有一条活路,是自己把孩子给害了。一家三口人,就这样被灭了满门。还是背着汉奸的名义被灭的,可悲的是还是自己的建奴主子给灭的。可能这才是汉奸求仁得仁的归宿吧,愿天下汉奸永远都有这样的结局。

第五百六十三章 腊八节日

十二月八日,这一日是大明传统的腊八节,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而中原地区的许多农家却喜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