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明二十四监 >

第315节

大明二十四监-第315节

小说: 大明二十四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月十五日,工部的专业人才到了三屯营,他们都是工部专门修堤坝之类搞水利的,朱由校亲自问了问,算是面试了,还别说,肚里还真有点货。再要求他们把设计水库时,所需要注意的一些情况,一一的交待清楚,包括搬迁、安置等。听着皇上如此专业的让人注意一些甚至是细节的东西,倒把几个工部的郎中给唬的不行,这主到底搞什么的?怎么什么都会,连水利都会,以前搞木工活搞的如此精湛,打仗也是如此的出彩,赚钱的本事那就不要说了,挖个水池怎么也说的头头是道的?

百姓们听说了之后,首先是今冬算是有活计了,不用活着吃喝两字了,一个个高兴的要命,人生在世吃喝二字,无论是谁都离不开,而平头百姓当然更注重这个了。看着家园被毁、田地被淹,想到的当然是生计问题。皇上再好,也是救急不救贫的。过了这个灾荒这段时间,肯定是要离去不管的。但如今却来了一个大活,组织大家干一件造福万世的大事,而且还给发工钱,哪里能不高兴。再说了,这水库是给自己挖的,所以工作热情相当的高。

十月十六日,大明银行正式发行了大明第一套硬币,因为名义上是只针对官府、军队、驿站等部门,所以这次的声响并不是太大。但到大明银行里来兑换的人却是源源不断,王忠明、刘精宗当时就感觉事情有点不对劲,因为来兑换的人太热情了。按理说,皇上只是试着在十八大钱庄发行,范围只是官府之类,并没有直接的发行到了民间,所以宣传也不是多么的到位。但瞧这阵式,这些来兑换的,根本就是熟知这个消息的。但为什么如此热情的兑换硬币,的确是太有些反常了。

按照皇上的路子,那是先把这个钢制的硬币先在官府内部运行开来,也算是一个宣传的过程,让百姓们都知道了这个硬币,无论是在大明银行,还是在遍布全国的十八家钱庄里,都可以换到成色最好的银子。如此百姓们慢慢的就信任了,就象白铜大钱一样。然后再向民间发行,那样就可以在市面上流通了。

但这些来自民间的‘百姓’们却都来拿着银子来兑换,这的确是有些反常了。而察看了京城其他钱庄那边,却截然不同的是没有人兑换,这就不得不让人起疑心了。所以他们相当小心的把这样一个信息传给了皇上。

朱由校仔细的看了看这个消息,没感觉有什么不同的,但总感觉有些不对劲,当然主要的原因是反常。银行看了顾客拿银子来换,按理说没有道理不换的。但怎么会如此热情?而又不去别的钱庄去换?不过总起来说,有人兑换那是好事。

“皇上,的确有些不妥,”一旁的孙承宗却品出了一点滋味,他给着皇上从大同到偏头,再到了这里,当然知道硬币之事。现在看了光报,直接的说。

“孙老师,觉得有何不妥。”

“皇上,可知银子有成色不同,价值也是不同的,”

“这个倒是听说过。”

“皇上,成色银子有个歌诀云:九九银,青细查,白口;九八银,细灰查,白口;九七银,猪肝查,微黄口;九六银,粗灰查,微黄口;九五银,炉灰查,微黄口;九四银,炉灰查,多红色,微黄口;九三银,青白查,黄口;九二银,青白查,黑宗眼,亮黄口;九一银,白查,黄口;九成银,酱黄查,黑宗眼;八九银,微黄查,黄口;八八银,微黄查,黑宗眼;八七银,老黄查,黄口;八六银,微黄查,微黑宗眼;八五银,微黄查,有红宗眼,有菊花心。而今皇上发行的硬币,百姓拿银子兑换硬币,是否看成色?”孙承宗倒是把这个银子成色背的很熟悉,因为是大明土著,使用的‘货币’就是银子,懂这个的不足为奇。而皇上发行的硬币,本身是没有价值的,若是再按着成色来兑换,那首先就得面对着一片声音,你一个钢片片,换银子,还嫌赚的不多吗?但若是下一步拿硬币兑换银子,那可是成色最好的官银,是要火耗的。

“孙老师,这点朕还真没有顾及。”朱由校事实求是的说,成分银子朱由校倒是懂的一点,但根本就没有过任何的涉猎,发行硬币,他以为就是拿着普通的银子换硬币就得了。

“那请皇上让大明银行的人把成色报过来。”孙承宗一笑,看来皇上也并不是真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那种变态人物了,这点还让他的心里好受一点。

“好,”朱由校一听到这里就知道要坏菜了,自己还真不是搞金融那块料,不仅仅银子,金子还也一样吗?这是大明土著们都懂得事情。但偏偏就在这样众所周知的事上,自己犯了糊涂。

结果,大明银行收的全部都是八五银。这一下可真是费了九牛劲给别人作了嫁衣了。半天的时间就兑了一百万两银子。也就是说,这一兑一换之间,朱由校就得损失掉一成四的银子,一百万两就亏了十四万两。这不明摆着被人家生生的咬去了一成四的利润,换言之就是让人家黑了十四万两白花花的银子。

第四百七十八章 建立军校

“皇上,如此发行,肯定是有人在暗中操作。”知道了答案的孙承宗不由的说了一句废话。

朱由校听了之后,也陷入了深思,想从自己手里赚这笔钱的人,首先得提前知道这个消息,这个面比较大,大明就是个筛子,根本盛不住什么事,银行那边还是十八大钱庄,这样的事情肯定是藏不住的。知道的人肯定很多。其次,几个时辰就是上百万两银子,肯定是有钱人。这样的人在大明也不在少数。拿着上百万的银钱出来钻这个空子,一天就赚个十几万,其财富值也肯定少不了。再次,对这个操作规程也肯定是知之甚详的。这样的人群首先就是指向了十八大钱庄,只有他们才是真正的专家。当然也没法排除其它的的人也听到过其中操作的规定。

总之,此事的背后黑手到底是谁,真的不好下结论,所以朱由校还是把此事交给了专业人仕,给锦衣卫田尔耕下了一道圣旨,密查此事。

孙承宗接着又汇报了一件事:“皇上,如今大同精忠队已经成立,而蓟镇铁血队也即将成立,老臣斗胆请问皇上,如此大同、蓟镇剩下的那些军官如何处置。”

此事从大同精忠队成立之后,就已经有了,孙承宗作为兵部的尚书,当然得对兵部军官的安置工作负责。普通的军士,皇上先是安排他们去归化,结果人家都不愿意去,下一步如何安置。皇上没有说。但大同军官却始终没有解决,现在更有将面临需要解决的蓟镇军官。到底如何解决可是兵部的大事了。

“孙老师,此事,朕也曾思及,的确是急需解决,无论下一步收复辽东,还是收复大明的一些其他失地,甚至是出兵南海等,都不可能离开各级的将领。朕或者下边的各军首领。均不可能时时刻刻的守着战士们做战,能守着他们指挥做战的,那就是各级的军官。朕的挑选战士的方法很简单,把这些方法运用到普通士兵身上,是为了提高士兵的体能素质,但却无法运用到各级战士的指挥系统。但以军官对于新成立的锦衣卫、大同精忠队、蓟镇铁血队甚至是净军、天仇军、天应军,军官的挑选、培养都是急其需要的。所以。为了能给这些亲军提供优秀的军官,朕打算成立一所军官学校,朕来任校长,专门培养各级军官,孙老师以为呢?”

如今大同边兵那里有军官近千人,蓟镇这边寻人就更多少。这些人能干什么去?他们没有什么一技之长,有的就是当兵打仗,打好打不好是一方面,但他们却只会这个。朱由校不指望培养他们能成为岳飞级的人物,朱由校想要的是百户、千户、游击这一类的军官。他们可以合格的带着自己手下的兵打仗,这就是最大的成功。

蒋正中校长是怎么变成蒋总裁的?当然是靠着军校了。军校这东西系统的学习各种军事知识。当然是培养军官的最杰捷径了。选择这种方式,便于培养中下级军官的忠诚度,自己当校长,那下边的军官可都变成了天子门生,这种可比文官系统的门生故吏可以强的多了,而军队不仅仅要把持住了士兵,掌控着军官也在相当重要的。

“军官学校?皇上此说倒是和鬼谷子鬼谷传授兵法有些相似之处了?三卷隐匡天下,兵家七国才出一门。”孙承宗仔细想了想皇上说的军官学校,也的确是个好注意。大同和蓟镇这许多的军官加起来有二千多人,弃之不用的确是有些可惜了。但如果重用,皇上肯定是不会愿意的,再深造一番,看看有无可造之才,也的确是个好办法。

“鬼谷子?”朱由校看小说的时候老是看到这个著名人物,本来以为是位神话人物呢,没想到还成了军校的鼻祖了。

“回皇上,鬼谷子名王蝉,因隐居颍川阳城(今登封告城镇)鬼谷,自号鬼谷子。春秋晚期楚人。长于养性持身和纵横捭阂之术,曾聚徒讲学,创办一所学校,把《孙子兵法》和自己的纵横术传给弟子,以此济天下救世人,扶正战邪,并著《鬼谷子》兵书传世。其校址的鬼谷牌坊上有联对鬼谷子及其弟子的功绩做了如下评价:三卷隐匡天下,兵家七国才出一门。鬼谷牌坊还有一联是形容鬼谷子的学问的:数学、兵学、游学、出世学,学之不尽,兵战、心战、谋战、纵横战,战无不胜。其所为,应该和皇上所说的军官学校有相同之处。”一见皇上又根本不知道这位与《孙子兵法》的作者同期,同样著名的兵法大家一副毫不知情的样子,孙承宗并不奇怪,解释着说。老头子因为皇上同意安置这些面临无兵的军官,心里也是高兴。

“哦,原来如此,朕还以为朕这个注意是中华第一家呢,原来早就有了。”这点倒真的让朱由校吃了一惊,想想中国的战争史还真有力量,连军校都有了。但这种传统却只有一代,没有传承下来。否则的话,恐怕中国历史会因为军事人才的增加,而改变许多。但很可惜,并没有。想想看那黄埔军校为中国抗日历史,输送了多少的将领。简直是名将的摇篮了。还有世界上一些诸如西点军校之类的名牌,又成就了多少将星。

“皇上,虽然不是第一所军校,但以皇上的身份出任校长的,肯定是第一家,如此一来,将官们都变成了天子门生,而皇上也成了他们的座师,那忠诚度肯定是空前的。”校长一词绝对暴露无遗了朱由校的心理,所以孙承宗指出说。

“孙老师此言极是,朕不将要把大同、蓟镇的军官们收入学校进行培训,还会制定一系列的考核制度,只有通过考核的,才能毕业,然后进入军队。而考核不过的,也证明了他实在是不适合军队,朕会重新安排他的工作,让其从事别的工作。如此一来,朕的军队里,指挥人才不断,战斗力肯定也会增强不少,孙老师以为呢?”

第四百七十九章 鞑靼犯边

朱由校想的是挺好,这样把大同边兵和蓟镇边兵的军官也是一网打尽,但他却没有考虑到孙承宗所承担的压力。皇权和朝廷的权力例来是此消彼长的,皇上的大了,朝廷自己就会小了。皇上无论是在净军还是在锦衣卫上怎么玩,那都是他自己的体系,没有任何的出格,谁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即使是天雄、白杆兵、天仇军,也或者是地方部队或者是临时招募的,仍然是由皇上出钱的。而天应军也是打了个擦边球,因为那是辽东体系中投敌剩下的,朝廷上下,谁也不敢指手画脚的,也没权利说什么话语,因为钱是皇上自己出的,人是皇上自己招的,和大臣们何干?

以上这些均为皇上的‘自留地’,战力多强、人员再多,朝廷各级官员都是无权过问的,这是皇上的权力。但九边中的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也称山西镇或三关镇)、延绥镇(也称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也称陕西镇)、甘肃镇,那都是朝廷的,直接隶属兵部的,皇上如此的搞,作为兵部的老大孙承宗如果支持的话,这算什么?典型的胳膊肘儿往外拐了。

成立个大同精忠队、蓟镇铁血队,这些也都可以用打造精兵来谈来论,反正和朝廷众臣打嘴皮子仗就是了。但军校,这又代表了什么?代表了皇上直言不讳的要把大同镇和蓟镇来个卷包会,全部给吐了。

对于这样的建议,孙承宗是十二分的同意,军官的军事素养基本上可以决定一只军队战斗力的强和弱。培养基层、中层甚至是高层官员,绝对是增加大明军事力量最好的提议了。

但越说越要思及这个皇权与朝廷权力的争夺问题。自己面对的如何站队,一是大局二是感情,孙承宗当然的得站在皇上的这一边,这是毋容置疑的。于是对皇上说:“皇上之言臣表示赞同,只要军队将领的军事能力提高了。那军队的战斗力自然也就会提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