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1-第4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闾丘方远是弘扬道教南岳天台派的重要人物,特别是他辑录的《太平经钞》,作为一部较完好的《太平经》节钞本,在《太平经》已经严重散失之后,还能大体上显其原貌。
聂师道
聂师道为五代道士。生卒年不详。字通微,新安歙州(今安徽歙县)人。少居问政山师事道士。年十三即披戴冠裳,十五传法箓修真之要。后出游绩溪山、南岳,礼玉清及光天碧玉二坛,又游止玉笥山清虚观,据称遇异人谢通修,授以《素书》。后还问政山故地,居三十余年。唐给事中裴枢任歙州刺史期间,田頵、陶雅举兵围之累月,食尽援绝,议以城降,而城中杀外军过多,无人敢领命出城,师道乃自告奋勇请求前去,枢曰:〃君道士,岂可游兵革中邪?〃令易服以往,师道曰:〃吾已受道法科教,不容易服〃。乃缒城而出,田頵、陶雅初亦怪之,及与语,大喜曰:〃真道人也。〃随约誓遣还。
歙州平,吴太祖杨行密闻其名,召至广陵,建紫极宫居之。褒为逍遥太师问政先生。居三十年,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邹德匡、王处讷、杨匡翼、汪用真、程守朴、曾景霄、王可儒、崔繟然、杜崇真、邓启遐、吴知古、范可保、刘日祥、康可久、王栖霞等,皆传上清法,散于诸州府,传道行教,朝廷皆授以紫衣,光其玄门。
吕岩
吕岩(一作嵒)为五代宋初著名道士。世传〃八仙〃之一。号纯阳子。一说名洞宾,一说字洞宾。其里籍、生卒年均不详。较早的宋代记载,称他为〃关中逸人〃或〃关右人〃,元代以后比较一致的说法,则为河中府蒲坂县永乐镇(今属山西芮城)人,或称世传为东平(治在今山东东平)人。
他大约生于唐末,卒于宋初,与陈抟为同时代人。至于后人将他的生活时代上推至唐开元(713~741)中,则是附会唐人沈既济《枕中记》所记道者吕翁事。此外尚有颇多传说,纷纭不一。比较可信是《国史》的记载:吕洞宾本儒生,因科场不利,而转学道,遇五代隐士钟离权授以内丹道要,隐居终南山,活动于关中等地。〃年百余岁,而状貌如婴儿。世传有剑术,时至陈抟室〃,与陈抟、李琪(一作〃李奇〃)等传奇人物交往。好以诗言内丹旨要,对钟吕金丹道的形成作出了贡献。有弟子北宋施肩吾(华阳子)传其道。
吕洞宾以内丹为修仙径路,兼摄禅宗,自称〃幼习儒业,长好性宗,修天爵而弃人爵,鄙顽空而悟真空。天爵止于人事,真空不离因缘〃。①指出:〃修炼丹者,先正其炉。〃身为丹炉,神气精液为药物,目、耳、口、鼻为炉之八门,〃常固守之〃,勿伤内真,〃然后于天地之炉、造化之鼎,调和药物,匹配阴阳,制炼神气〃。认为〃顺天道者,常存其身之元阳真一太和纯粹之气,则坐致长生〃,并说〃其要在乎变炼五行而已〃。主张一日当一年,昼法春夏,夜法秋冬,〃升降阴阳,运行四序〃,②昼夜终始修炼。又认为,〃性命根源,归乎一气。其来也,有一夫一妇焉;其去也,有三男三女焉。金男采黄芽于九宫之台,玉女收白雪于十二楼。水中起火,以分八卦;阴内炼阳,以别九州。于是三田和会而火龙出于昏衢,千日功成则游于蓬岛矣。其要盖十有八焉:小成之道七,中成之道六,大成之道五〃。提出修炼当从消除六欲七情着手,泻心之积气而集其神。行肘后之法,即透过尾闾将药物搬上背以入脑,要存想龙虎河车,使上起,但应防止肾之虚阳入顶而引起上壅生热,故须震、坎、艮三男和巽、离、兑三女〃俯仰开辟,节次升存,过关勿急〃。继行飞金晶,〃一撞三关〃,直入上宫。炼之既久,如虑太过,则吐玉液炼其形。另尚有金液还丹炼形等法。③其诗词,如〃一粒粟中藏世界,二升铛内煮山川〃、〃饮海龟儿人不识,烧山符子鬼难看〃等,奇谲诡异,尤脍炙人口。
北宋以后,历代有人假托吕洞宾之名(或称〃回道士〃、〃回客〃、〃回山人〃等),行种种异事,故神化事迹迭出。民间信仰吕洞宾者甚盛。宋代道教学者曾慥编《集仙传》,称唐五代成道之士中〃独纯阳子吕公显力广大〃。托名吕洞宾的〃自传〃即称其遇钟离、苦竹真人,得金丹、驱鬼之道。〃吾得道年五十,第一度郭上灶,第二度赵仙姑〃,〃常游两浙、汴京、谯郡。尝著白遥Ы谴已巯掠幸火耄缛思涫拐撸钔反蟆J姥晕崧裟山H∪送罚嵛胚又J涤腥#阂欢戏衬眨咸班粒仙俏嶂R病J烙写嶂瘢蝗舸嶂ǎ淮嶂ǎ蝗舸嶂小:我怨剩课巳舴词牵湮帐纸游洌詹怀傻馈ā"僭朗棵缟剖备辔洞垦舻劬窕钔汀菲呔恚慵话倭惆嘶适隆R蚨蓝幢鲆参弁跛绶睿涡驮辏1119)敕封〃妙通真人〃,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赠〃纯阳演正警化真君〃,至大三年(1310)加封为〃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
相传吕洞宾传有钟离权所授《灵宝毕法》十二科,为钟吕金丹道教典。自著《九真玉书》一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即《道枢》卷二十六之一篇)、《肘后三成篇》一卷(《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即《道枢》卷二十五之一篇。《直斋录》又著录《纯阳真人金丹诀》一卷,谓即此篇,略有不同)。其丹道思想尚散见于《道枢》之《五戒》《众妙》《指玄》等篇中;诗词有南宋夏元鼎编《金丹诗诀》,与杨亿所说〃世所传者百余篇〃吻合,其中一些诗句为杨亿所引,依托之作较少;单行本《沁园春丹词》有数家注本。《正统道藏》所收《纯阳真人浑成集》为元道士何志渊所编,真伪杂糅。《吕祖志·艺文志》又增添《敲爻歌》、杂曲十首等,更不可信。
《吕公窑头坯歌》虽见录于《直斋书录解题》,然其中竟有〃富郑公〃(富弼),〃张尚书〃(张商英)、〃赵枢密〃(赵鼎)等名,显系南宋人伪作。《道藏辑要》收录署名吕著的作品,多为后人依托或扶乩降笔。《吕祖全书》绝大部分也是伪作。
注:
①②③《道藏》第4册422页,第20册738页,729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④《能改斋漫录》
陈抟
陈抟(?~989)为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学者。字图南,自号〃扶摇子〃。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一说〃普州崇龛(在今潼南县境)人〃(又有陕西人、西洛人、四川夔州府人诸说)。据宋人王称《东都事略·隐逸传》记载,陈抟〃始四五岁,戏涡水〃,则亳州真源县似为其出生地。而北宋太宗、真宗时(976~1021)人李宗谔又称陈抟为〃普州崇龛人。〃①王象之指出:〃又《别传》一编,乃钦真观道士谢道缘所传,其徒相传盖二百余年矣,亦以先生为崇龛寨人。〃②按钦真观即在安居县崇龛镇。或许崇龛乃其祖籍,亦未可知。
陈抟生于唐末(根据道教徒中的说法推算,当生于唐咸通十二年(871),与魏泰所说〃生唐末〃大体吻合),年少时,好读经史百家之书,一见成诵,悉无遗忘,颇有诗名。五代后唐长兴(930~933)中,举进士不第,遂不求仕进,从后晋至后周,娱情山水,凡二十余年。自言曾遇孙君仿、麞皮处士二人,谓武当山九室岩可以隐居。因入武当山,服气辟谷,但日饮酒数杯。据北宋人文同称,他于后晋天福(936~944)中曾入蜀,从邛州天师观都威仪何昌一学睡功〃锁鼻术〃。魏泰谓其〃或一睡三年〃。③陈抟本有大志,然〃数举不第〃,④且厌五代之乱,又所交往者多高道隐士,因此逐渐形成〃出世〃思想。天福二年(937)在蜀时,有诗云:〃我谓浮荣真是幻,醉来舍辔谒高公。因聆玄论冥冥理,转觉尘寰一梦中。〃⑤大约在后周或稍前,陈抟移居华山云台观,又止少华石室。〃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⑥据宋朝《国史》称,大约在此期间,他与另外两位传奇人物吕洞宾、李琪(或作〃李奇〃)交往甚密。再传弟子陈景元又称其与谭峭为师友。自此,其名大振。后周显德三年(956)十一月,世宗〃以四方未服,思欲牢笼英杰,且以抟曾践场屋,不得志而隐,必有奇才远略,于是召到阙下〃,⑦问以飞升黄白之术。抟答曰:〃陛下为天子,当以治天下为务,安用此为?〃⑧命为谏议大夫(一说〃拜左拾遗〃),固辞不受。赐号〃白云先生〃(此据王闢之《渑水燕谈录》。一说学者又称白云先生),放归山;又命陶穀草诏,令华州刺史每事须供,岁时存问。显德五年(958),成州刺史朱宪陛辞赴任,世宗令赍帛五十匹、茶三十斤赐抟。
陈抟将五代十国的统一寄希望于赵匡胤。据说赵氏登极,他闻讯大笑坠驴曰:〃天下这回定叠也!〃入宋后,太宗赵光义曾两次召见。第一次在太平兴国初年,太宗待之甚厚。第二次在太平兴国九年(或雍熙元年,984)。据《太宗实录》《续资治通鉴长编》《东都事略》等书记载,陈抟复至汴京,以羽服见于延英殿,太宗甚为礼重。因语宰相宋琪等人曰:〃抟独善其身,不干势利,所谓方外之士也。入华山四十年,度其年近百岁人,且言天下安治,故来朝觐,此意亦可念也。即令引至中书,卿可试与之语。〃宋琪问:〃先生得玄默修养之道,可以授于人乎?〃陈抟答曰:〃抟山野之人,于时无用,亦不知神仙黄白之术,吐纳养生之理,非有方术可传。假令白日冲天,亦何益于世?今圣上龙颜秀异,有天人之表,博达今古,深究治乱,真有道仁圣之主也。正是君臣协心同德、兴化致治之秋,勤行修炼,无出于此。〃宋琪等表上其言,太宗更加敬重。十月下诏,赐号〃希夷先生〃,并令有司增葺华山云台观。数月后放还山。端拱二年(989)卒于莲花峰下张超谷中。
《宋史·陈抟传》称陈抟〃能逆知人意〃,〃好读《易》〃。
隐居武当山时作诗八十一章,名《九室指玄篇》,言修养之事。
又撰有《入室还丹诗》五十首、《易龙图》《赤松子诫》(或作《赤松子八诫录》)《人伦风鉴》(或作《龟鉴》)各一卷;另有《三峰寓言》《高阳集》《钓潭集》及诗六百余首。相传他传有《无极图》《先天图》等。《全宋文》收入其数篇文章。《正统道藏》题名陈抟的作品有《阴真君还丹歌注》。南宋吕祖谦编《皇朝文鉴》,收入其《龙图序》;元张理《易象图说内篇》并收《易龙图》之序及数图式,可考见其易学象数思想。曾慥《道枢·观空》录其论说,又可见其观〃五空〃思想。他继承汉代以来的象数学传统,并把黄老清静无为思想、道教修炼方术和儒家修养、佛教禅观会归一流,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
注:
①②《舆地纪胜》卷一百五十八
③《东轩笔录》卷一
④⑦《五代史补》卷五
⑤《老学庵笔记》卷六
⑥《东都事略》卷一百十八
⑧《资治通鉴》第20册9561页,中华书局,1956年
施肩吾
北宋道士施肩吾,字希圣。自号华阳子。九江(一说湓浦,今江西九江一带)人。生卒年不详。少年习佛,博学经史,工词章。后转而学道,隐居西山(在今江西南昌)。其活动时代约当10世纪下半叶至11世纪上半叶的北宋初中期。
李竦作于大中祥符七年(1014)之后的《指元(玄)图序》中有〃仆游江南,于南京应天府遇华阳施真人肩吾希圣者〃之句,仁宗时好道之士晃迥曾引及华阳子施肩吾的《三住铭》,而其本人所作《西山群仙会真记》不避〃玄〃字(真宗称宋室圣祖赵玄朗之讳),又当在大中祥符六年之前。上述资料皆可作为其生活年代的佐证。
据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与苗善时《纯阳帝君神化妙通纪》记载,施肩吾初得一托名晋代道士许逊者授其五种内丹诀及神丹诸方,后再遇吕洞宾传授内炼金液还丹大道,于是隐居西山。道成之日,作诗曰:〃重重道气结成神,玉阙金堂逐日新。若记西山学道者,连余即是十三人。〃白玉蟾跋《施华阳文集》云:〃李真多以太乙刀圭火符之诀传之钟离权,钟离权传之吕洞宾,吕即施之师也。施有上足李文英。昔施君授李一十六字,世罕知者:'一灵妙有,法界圆通,离种种边,允执阙中。'予偶得之,故并以告胡栖真,使补其遗云。〃
华阳子施肩吾的丹道思想上承钟离权、吕洞宾,并有所发挥。主要内容如下:
(一)推崇〃阳神〃的生死观和神仙思想。他认为,人的本原为得之道的阳神(又名〃法身〃),人有了质体就〃阴承阳生〃,渐渐阴盛阳消而病老衰亡。为免于轮回死亡,就应当修阳仙。〃纯阴而无阳者,鬼也;纯阳而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