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中国道教1 >

第40节

中国道教1-第40节

小说: 中国道教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佬缘奈蚪猓嘶掷砺郏敕鸾潭傥颍バ薜姆鸱ㄋ枷胗邢嗬嘀Α
  据今人陈国符考证,《正统道藏》收《道门经法相承次序》三卷,内有唐天皇于中岳逍遥谷与潘师正之问答,即唐高宗与潘师正的对话录。
  注:
  ①②③《道藏》第5册245页,601页,第24册786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叶法善

  叶法善为唐代著名道士。字道元。括州括苍县(今浙江丽水)人。出身于道教世家,自曾祖三代为道士,皆有摄养占卜之术。法善少不茹荤,传符箓,据称尤能厌(压)劾鬼神。显庆(656~666)中,唐高宗闻其名,征诣京师,将加爵位,固辞不受,求为道士,因留在内道场,供待甚厚。高宗笃信长生之术,令广征诸方道术之士,合炼黄白。据《旧唐书·方技传》载:法善为此上言曰:〃金丹难就,徒费财物,有亏政理,请核其真伪。〃高宗纳其言,令罢其事,遣出方术士九十余人。自高宗、则天、中宗历五十年,常往来名山,数召入禁中问道。尝力诋佛法,议者或讥其向背。睿宗即位,称法善有冥助之力,先天二年(712),拜鸿胪卿,封越国公,仍依旧为道士,居于京师之景龙观,又赠其父为歙州刺史。所受尊宠,时罕有其匹。卒后,玄宗降诏追赠〃越州都督〃。
  传其有弟子百余人,唯暨齐物、尹愔为入室。
  其生卒年莫能定。《旧唐书·方技传》谓:〃生于隋大业之丙子,死于开元之庚子,凡一百七岁。八年卒。〃既云〃死于开元之庚子〃,又云〃八年卒〃,已属自相矛盾;且开元无〃庚子〃。如不据开元庚子,而据开元〃八年卒〃,则是年为〃庚申〃(720),寿数为一百零五岁,而非〃一百七岁〃。《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叶法善传》,似已查知其误,企图予以修正。
  谓〃开元八年尸解于景龙观。或言生隋大业丙子,卒壬戌,盖百有七岁。〃其所云开元八年尸解,如上所说,解决不了〃凡一百七岁〃的矛盾;所云〃卒壬戌〃,是对《旧唐书》〃开元庚子〃的修正,显然是据寿〃一百七岁〃推出的,并非另有所据,因此不足为凭。


司马承祯

  司马承祯(647~735)为唐代著名道士。字子微,法号道隐。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晋彭城王权之后。其祖晟,仕隋为亲侍大都督,父仁最,曾任唐之襄、滑二州长史。司马承祯〃少好学,薄于为吏,遂为道士。事潘师正,传其符箓及辟谷导引服饵之术。师正特赏异之。谓曰:'我自陶隐居传正一之法,至汝四叶矣。'〃①按陶弘景传王远知,王传潘师正,潘传司马承祯,适为四代。后游名山,隐于天台山之玉霄峰,自号〃白云子〃或〃白云道士〃。武则天闻其名,召至京都,降手敕以赞美之。及将还,遣麟台监李峤饯之于洛桥之东。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又奉召入宫,睿宗问以阴阳术数及治国之事,承祯所答甚合睿宗之意乃赐宝琴及霞纹帔而遣之。公卿赋诗以送者百余人。卢藏用早隐终南山,后登朝居要官;见承祯将还山,手指终南山曰:〃此中大有佳处,何必天台?〃承祯乃云:〃以仆所视,乃仕宦之捷径耳。〃②开元九年(721),玄宗遣使迎入京都,亲受法箓,赏赐甚厚。开元十五年,又召至都,玄宗令于王屋山自选形胜,特筑阳台观以居之。又命玉真公主及光禄卿韦韬至其所居,修金箓斋。
  从其所请,敕五岳各置真君祠一所。承祯善篆,自为一体,号〃金剪刀书〃。玄宗令以三体写《老子》,刊正文句,定著五千三百八十言,为真本。卒谥贞一先生,玄宗为之制碑文。弟子七十余人,以李含光、薛季昌最著。
  司马承祯汲取儒家的正心诚意和佛教的止观、禅定学说,阐述道教修道成仙理论,认为〃神仙亦人〃。人的禀赋本有神仙之素质,只要〃修我虚气〃,〃遂我自然〃,与道相守,即可成仙。在其所著《坐忘论》中,提出了修道的七个〃阶次〃,即七个步骤,曰〃信敬〃,即对修道成仙信仰,深信不疑;曰〃断缘〃,即断绝俗事尘缘,不与世人交;曰〃收心〃,即收心离境,守静去欲;曰〃简事〃,即安分守己,不求分外之物;
  曰〃真观〃,即善于观察,不为外物所迷;曰〃泰定〃,即形如槁木,心若死灰,无感无求,寂泊之至;曰〃得道〃,即形随道通,与神合一。他从人人都可成仙这一思想出发,主张修道成仙,应当〃易简〃。〃凡学神仙,先知易简,苟言涉奇诡,适足使人执迷,无所归本,此非吾学也〃。③又把修道成仙的过程分为五道〃渐门〃;一曰斋戒(澡身虚心);二曰安处(深居静室);三曰存想(收心复性);四曰坐忘(遗形忘我):
  五曰神解(万法通神)。总称为〃神仙之道,五归一门〃。并云:〃一斋戒谓之信解,二安处谓之闲解,三存想谓之慧解,四坐忘谓之定解。信、定、闲、慧,四渐门通神,谓之神解。〃④他把五渐门、七阶次概括为〃三戒〃:〃一曰简缘,二曰无欲,三曰静心〃。声称〃勤行此三戒而无懈退者,则无心求道而道自来〃。认为学道者达到〃内不觉其一身,外不知乎宇宙,与道冥一,万虑皆遣〃,〃彼我两忘,了无所照〃的境界,即成为神仙。其静心无欲的修道理论,对后世道教修炼理论的发展和北宋理学的形成,皆有一定影响。
  著作有《修真秘旨》十二篇,《修真秘旨事目历》《坐忘论》《修真养气诀》《服气精义论》《采服松叶等法》《洞玄灵宝五岳名山朝仪经》各一卷,《上清天地宫府图经》二卷,《天隐子》八篇,《太上升玄经注》以及《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颂》,《上清含象剑鉴图》《上清侍帝晨桐柏真人真图赞》《素琴传》《道体论》各一卷。其中《坐忘论》《天隐子》为其代表作,是研究其思想的主要资料。
  注:
  ①《旧唐书》第16册5127页,中华书局,1975年
  ②参阅《新唐书·卢藏用传》及《大唐新语·逸隐》。谓卢藏用举进士,有意当世而不得调,乃隐近于京师之终南山,易为时君所征召,寻果被召入仕。所谓〃此中大有佳处〃被司马承祯一语道破:〃乃仕宦之捷径耳。〃故世人称易于入仕之道为〃终南捷径〃。
  ③④《道藏》第21册699页,700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张万福

  张万福为唐代著名道士,活动年代约当唐玄宗在位时(712~755)。据道士史崇玄《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序》称,张万福在玄宗时以京太清观大德的身分参加编撰《一切道经音义》。张在其辑录的道教斋仪中多自署〃三洞弟子京太清观道士张万福编录〃,或自称〃京三洞弟子清都观张万福〃。其《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末尾题记称:大唐先天元年(712)十二月十二日太清观道士张万福谨记。卷下又称:窃见金仙、玉真二公主以景云二年(711)春正月十八日于大内归真观中,诣三洞大法师金紫光禄大夫鸿胪卿河内郡开国公上柱国太清观主史尊师受道。据上可知,张万福在睿宗时即为京城道士,玄宗时曾为太清观大德,并参与编撰《一切道经音义》,此外其籍贯、身世便鲜为人知。他对道教的贡献,根据现存资料,主要在于编撰科仪经文。计有《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三洞法服科戒文》《洞玄灵宝道士受三洞经戒法箓择日历》《洞玄灵宝三师名讳形状居观方所文》《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箓立成仪》等。另外,宋人陈景元《度人经集注》收有张万福《洞玄灵宝无量度人经经诀音义》的一部分;《道藏目录详注》则认为《洞玄灵宝度人经大梵隐语疏义》是张万福所作。张万福既然注重发展道教斋醮科仪,对灵宝派经典的注意疏解也是可能的。他的斋醮科仪思想主要体现于《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洞玄灵宝道士受三洞经诫法箓择日历》《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箓立成仪》《三洞法服科戒文》等之中。
  《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分上下二卷,简述道教的经戒,根据信教对象的品位不同而分别传授。他认为人的禀气有清浊之分,出生后便有贤愚之别,既然人的根性不同,天尊开演经戒时便因材施教,于是教分三乘,法门也有顿、渐。这样就产生了针对不同修道对象的种种戒律。他强调指出:这些戒律是修道者首先必须进行的科目,否则不能得仙,因为只有持戒才能断除情欲,修善止恶,获得仙缘。这种思想为后世道教所继承,如《云笈七》卷三十八《说戒》便称:
  〃夫学道不受大智慧道行本愿上品戒,无缘上仙也。〃他又按照修道者功力深浅及正一、三皇、灵宝、上清等不同道派传戒的需要而设置了一系列戒目,以供各种对象选择。在对三洞经戒作了举例说明后,他指出了传授经戒的程序,这个程序把正一、三皇列于较低的品位,而以上清的品位为最高,反映了当时上清经法在道教中的主流派地位。张万福特别主张〃修道即修心〃,因为心是身神之主,修心可保持形神不离,保身长生。唐代道教已出现从传统的〃炼形〃转向〃炼神〃,着重从内在心性去发掘成仙之道的趋势,张万福对当时道教经戒的总结正体现了这一趋向。
  《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箓立成仪》是张万福对道教坛醮仪式所作的整理。他首先对醮仪的意义及应注意的事项作了说明,强调修醮的关键是一个〃诚〃字,不诚则不灵。同时指出建醮地点、器物供品等都须考究,然后对醮仪的全过程依次作了叙述,从中可见唐代醮仪的大致状况。另外在《三洞法服科戒文》中,描述了唐代道教的服饰制度;在《洞玄灵宝三师名讳形状居观方所文》中,记录了唐代道教参师的仪式。
  张万福编录整理的斋醮科仪散佚较多,但仅从现存的材料看,也足以说明他是继陆修静之后、杜光庭之前道教科仪的重要整理者和发展者。他为杜光庭的集道门科仪之大成准备了一些条件,也为今天研究唐代道教的斋醮科仪提供了珍贵的文献。


李含光

  李含光(682~769)为唐代著名道士。本姓宏,后改姓李氏。广陵江都人(今江苏扬州)。其生平事迹主要载于颜真卿《茅山玄靖先生广陵李君碑铭并序》、柳识《唐茅山紫阳观玄静先生碑》等。其父孝感,博学好古,雅修彭聃之道,与天台司马承祯为方外之交,谥正隐先生。母琊王氏,亦出于信道之家。含光少好读异经,诵习坟典,喜静处。年十八,志求妙道,师事同邑李先生。神龙(705~707)初,以清行度为道士,居龙兴观,尤精老、庄、周易之旨趣。开元十七年(729)从司马承祯于王屋山,传受大法。
  开元(713~741)中,唐玄宗从茅山得杨羲、许谧众真及陶弘景所写上清诸经真迹,但缺经文十三纸,令王旻赍玺书信币诣紫阳观请李含光补书。玄宗得知含光得司马承祯之道,诏居王屋山阳台观以继承其道业。开元末,玄宗召含光问理化天下事,答称:〃《道德》,君王师也。昔汉文行其言,仁寿天下。〃又问及金鼎,复答:〃《道德》,公也;轻举,公中私也。时见其私,圣人存教。若求生徇欲,乃似系风耳。〃
  越年,他求居茅山,纂修经法。玄宗有《命李含光建茅山坛宇敕》,称〃炼师李含光,道高紫府,学总黄庭,赍然来思,式敷至妙。既而属念茅岭,言访真经。近出咸泰,远游方外。
  朕载怀仙境,延伫勤修,将使九有之人,同归玄教,三清之众,俯鉴遵行〃,①对李含光整理〃真经〃表示赞同。后累征不出。玄宗仍敕曰:〃朕每重清真,亲乎有道,而览兹诚请,义在难违,俾遂乃怀,以就医药。亦既痊损,当早来旋。〃②天宝四载(745),又命中官赍玺书征之:〃尊师道德之重,仙真所钦,足以修斋,必有精感。〃含光一到,即延入禁中,每欲谘询,必先斋沐。后含光以茅山灵迹将坠,真经秘箓亦多散落,请归修葺。于是特诏于杨羲、许谧旧居紫阳观以宅之,并赐绢及法物。
  天宝六载(747)含光回到茅山,当年诏书三至,资奉相续,渥泽频繁,及公卿祈请,往来无虚月。山中原有上清真人许谧、扬羲、陶弘景自写经书,历代传宝,时遭丧乱,散佚无遗,含光捧诏搜求,悉备其迹而献上。到天宝七载春,玄宗又欲受三洞真经,乃拜李含光为师,尊为玄静先生,〃以昭懿德彰高行〃,③并诏刻石于华阳洞宫。同年夏,又诏以紫阳观侧近两百户,太平、崇玄两观各一百户,并蠲官徭以供香火。
  秋七月,含光又被征至京,居道观以养病。天宝九载春,辞归茅山。同年冬,又征含光于紫阳别院馆之。十载秋,含光恳辞告老,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