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世界中世纪经济史 >

第16节

世界中世纪经济史-第16节

小说: 世界中世纪经济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配到各有关作坊中,从事生产劳动,奴隶工匠在官工匠中只占一小部分, 

不是官工匠的主力;二是征调的民间工匠,在官营手工业中服无偿劳役,其 

中有长期服役的,有轮番服役的,这是官工匠的主要部分,换言之,官工匠 

中的绝大部分都是被征调服役的民间工匠;三是雇工匠,即在前两种工匠不 

敷应用或有特殊营造、需要于前两种工匠之外有所补充时,遂以雇佣方式雇 

一些工匠。 

     第四,官营手工业的技术水平极高,许多技术在当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官营手工业实力雄厚、装备精良、技术先进,所以成就最为突出。隋朝李春 

在赵州(今河北赵县)建造了一座安济桥。桥为单孔石桥,全长54公尺,宽 

9公尺,桥拱跨距37。45公尺。大拱上端各有两个小拱,这样既能减轻桥身 

的重量,又可在洪水时便于排水。安济桥的桥面平直,行人车马来往便利。 

唐的丝织业、陶瓷业举世闻名,此外,建筑、造船、航海技术也十分精湛, 

宋神宗时,为了派使者到高丽,曾经打造过两艘万斛船。这两艘万斛船从定 

海出海到达高丽时,高丽国人“欢呼出迎”。宋徽宗时,又打造了两艘很大 

的“神舟”,出使高丽。根据当时的记载推算,神舟载重约为1100吨。船抵 

高丽时,高丽国人“倾国耸观,欢呼嘉叹”。当时中国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 

术都领先于世界。 

     民营手工业——包括家庭手工业和作坊手工业,主要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 Page 51…

商品生产。 

     在自然经济结构中,手工业生产也是自给性生产,即农民在自己家庭中 

进行一些简单加工,生产后供自己消费之用。这一种性质的家庭手工业,虽 

然和过去长期的传统情况一样,且在隋、唐、宋、元仍普遍存在。但在整个 

手工业结构中已不占重要地位。绝大部分的手工业生产——不论是个体经 

营,还是雇有佣工较大规模的生产,都是商品生产,生产出来的成品都要行 

销于全国广大市场甚至海外市场,其中有一些是自产自销的小商品生产。民 

营手工业难以有官营手工业的规模和技术,体现出自己的经济特点。 

     民营手工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规模小,技术水平落后。民营手工业各部 

门主要是传统农业的附属性工业部门,即严重地依赖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 

从民营手工业的部门来看,许多都是直接对农副产品的加工制造,如粮食加 

工业,棉纺织业缫丝及丝织业、制茶、制烟和酿酒业等;还有一些则是直接 

为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服务的,如农具制造业、陶瓷业等。从民营手工业的 

原料来源、产品销路来看,主要依靠农业。从中小手工业者的构成状况看, 

家庭手工业占很大比重。家庭手工业实际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补充,是传统农 

业经济的一部分。民营手工业对农业经济的这种依赖,决定了它不可能有较 

大的生产规模。 

     民营手工业的又一个主要的特征是市场狭小,技术垄断性强。 

     家庭手工业——更确切地说应称之为家族手工业,这种手工业组织形式 

是以生产者的一个家族为单位,他们的家既是工作场所——家庭作坊,又是 

成品出售地点——作坊店铺,它自备生产资料和不多的一点流动资本,它有 

时接受顾客的原料,进行来料加工,制成后出卖成品,以赚取利润。生产的 

指导者就是一家的家长,他既管理经营,又指导技术,因为家庭手工业的生 

产技术都是世代相传的。所以垄断技术秘密,不仅是一家生存的妥善保障, 

而且是发财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一旦泄漏了技术秘密,就丧失掉在市场上 

的垄断地位,自己给自己制造出许多竞争者来。这在市场狭小的时代,对一 

个小生产者来说是致命的。民营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十分落后,主要以手工操 

作为主。技术要求上只注重个人生产技术而无视机械生产技术,重视个人经 

验的积累,而缺乏对机器生产的强烈要求。所以,手工业技术难于有实质性 

的提高。 

     此外,民营手工业的行会组织与欧洲中世纪的行会制度有着重要的区 

别。欧洲中世纪的行会制度,是欧洲封建经济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指 

导作用是封建平均主义。为了使每一个会员都能在均等机会下生产和生活, 

它建立了严格的监督制度,严密监视着会员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部经济行为。 

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倾向的产生,特别是为了严防商业资本的侵入,它不允许 

会员以不同的生产方式包括个人的手艺技巧来进行生产,不允许使用不同的 

生产工具,不允许拥有不相等的学徒和职工,不允许降低价格的薄利多销来 

招揽顾客,总之,绝不允许同行之间的互相竞争。中国手工业者也有自己的 

组织,也叫“行”。但与欧洲行会组织有着重要的区别。 

     如前所述,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专供封建统治阶级和军队的需要,不在市 

场上销售。私营手工业多经营纺织、造纸、染色、冶铸等。随着手工业的发 

展,民间手工业者渐渐向城市集中,并受到政府的保护。一些主要的手工业 

生产部门,如煮盐、冶铁、丝织、金银器制造、兵器制造等部门,虽然还都 

掌握在官府手中,但是在生产技术上,有时却要依赖民间手工业者来提高。 


… Page 52…

民间手工业的发展既巩固了民间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也开始影响到官府作 

坊中劳动者成份的改变。由于官府手工业的某些部门需要由民间手工业中的 

工匠来充役,以及需要依靠民间手工业中的工匠来改进生产技术,唐代封建 

政府就把民间手工业者组织起来,以便官府手工业能有固定的劳动力来源。 

与此同时,手工业者为要防止同业之间的相互竞争和破产农民大量涌入城市 

手工业部门,于是从唐代开始,就出现了维护手工业者自身利益的行会组织。 

到了宋代,这种手工业者的行会组织,就更加发展和壮大起来。可见,行会 

组织的目的和作用不是为了管制同行业者的经济行为。营业者用什么方法生 

产,以什么方式经营,完全是各人的自由,因而同行之间的竞争便更加激烈, 

同行之间的贫富差距便越来越悬殊。中国的手工业生产结构以家庭为基本核 

心,生产技术完全由家庭保密,这是中国手工业没有欧洲中世纪那种基尔特 

型行会制度的一个直接结果;反过来说,生产技术世代相传,每个生产者可 

凭家传的独特技术独立自主地经营,并能在剧烈的竞争中保持着自己所开辟 

的市场,这一切使欧洲中世纪基尔特型的行会制度不可能在中国产生。 

      (3)手工业部门的发展 

     隋朝以前,主要的手工业部门被国家所控制,虽然民间手工业仍有部分 

的发展,但它的发展却受到相当大的限制;同时农村里的手工业与小农业顽 

固结合,自给自足的农村经济,也局限了手工业的发展。商业资本则密切与 

地主经济相结合,一部分化为高利贷资本,成为剥削农民兼并土地的手段, 

对于手工业的发展很少帮助。由于以上原因,使手工业的发展停滞下来。不 

过,隋唐统一以后,由于国内环境得到相对的安定,生产逐渐发展,手工业 

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突出的表现在以下一些部门: 

     纺织业:尤其是其中的丝织业、棉织业。丝织业是中国的传统手工业部 

门。隋朝时,今河北、河南一带是北方丝织业的中心。相州(今河南安阳) 

的绫纹布非常精美,是上缴王朝的贡品。唐代更为发达。当时丝织品的品种 

和花样都很多。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仅江南东道(今浙江、江苏) 

所产就有水纹绫、方纹绫、鱼口绫、绣叶绫、花纹绫、乌眼绫、绯绫、自编 

绫、文绫、交梭绫、十样花纹绫、吴绫、绸绢、八蚕丝、花纱、吴绢、宝花 

罗、花纹罗等花色品种。特别名贵的丝绸花纹有盘龙、对凤、麒麟、狮子、 

天马、孔雀、仙鹤等。近年在新疆吐鲁番和甘肃敦煌出土了不少唐代前期的 

丝织实物,其中一件晕■提花锦裙大为精巧。原锦用黄、白、绿、绿红、茶 

褐五色经线织成,再于斜纹晕色的彩条上,用黄金色细纬线织出蒂形小团花。 

这件锦裙突出地反映了当时的丝织水平。中唐以后,丝织生产的分工更加精 

细,花色品种又有新的发展,产量也有所增加,宋代的著名丝织品,一为织 

锦,二为缂丝。宋锦加金有两种办法:一为明金,一为拈金。北宋中叶时, 

已能生产拈金锦,它在当时是具有代表性的高级丝织品。南宋时,拈金锦被 

当作给金人的重要礼物。缂丝亦称“克丝”“刻丝”,是用许多特别的小棱 

子穿引各色丝线根据画稿花纹色彩的轮廓边界,一小块一小块地盘织出来。 

     丝织物的加金技术在元代又有了进步。当时的加金丝织物称为“纳石矢” 

金锦,包括两大类:一类用片金法织成的,也就是在织造时把一些切成长条 

的金箔夹织在丝线中。用这种方法织成的金锦,金光夺目。另一类是圆金法 

织成的,也就是用金箔拈成的金线与丝线交织而成的。用这种方法织成的金 

锦,牢固耐用。棉布虽然很早传入中国,但我国种棉和织棉却较晚。我国南 

方早已有木棉的生产,不过草棉种植较晚。从唐代开始,我国南方已开始种 


… Page 53…

草棉织棉布,所谓“桂布”大概就是棉布。然而棉布在唐代和宋代前期,只 

流行于南方两广、福建一带,到宋末元初,才从福建等地传入浙江、江苏。 

木棉的种植,到元代才开始普遍。棉织业的发展成为元代手工业史上一件划 

时代的大事,原来金、元入侵中原时,对于蚕桑大有破坏,尤其是元入侵时, 

中原许多地方都变成牧场,北方蚕桑业从此一蹶不振。南方的蚕桑业也受到 

较小的暂时性的破坏,衣料发生问题 (在此以前中国衣料已感不足,甚至以 

纸代替)。蚕桑业不是较短时间能恢复的,于是从南方、西域两路输入棉种, 

广植棉花,以补充丝织业的不足。再加上元统治者对于丝和丝织品剥削很重, 

对新种的棉花和棉布的剥削,暂时还不重,所以人民改种棉花的愈来愈多, 

棉织业逐渐代丝织业而兴起了。元朝在五个省区设置了木棉提举司,对木棉 

设专官管理,足见木棉生产之普及。棉纺织业开始由于工具简陋,技术低下, 

成品尚比较粗糙。1295年前后,黄道婆把海南岛黎族的纺织技术带到江南, 

并改进了纺织工具与技术,促进了江南棉织业的进展。陶瓷业:隋唐制瓷技 

术的进步比较突出。隋代制瓷业在瓷土选炼和施釉技术上都有提高。在西安 

曾出土过一件隋代的白瓷天鹅壶,质地坚硬,造型美观,是我国所发现的最 

早的白瓷器之一。唐代瓷器色样繁多,形式多样,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 

期。浙江出产的“越瓷”,是青绿色的,发展到五代,就产生了吴越的“秘 

色瓷”和后周的“柴窑”,这都是非常著名的“青瓷”,在瓷器史上,有很 

高的地位。河北所产的“邢瓷”,是白色的,也很著名。此外还有著名的“唐 

三彩”,是在土胎(个别的也有陶胎)上施以黄、绿、青(或蓝)三种色釉 

烧制而成的。这种三彩器色彩美丽,形态生动,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上,具有 

很高的地位。 

     陶瓷业到了宋代,也得到空前的发展。南北都有许多名窑,产品不仅行 

销国内,而且远销国外。宋代最有名的瓷器,是京城官府所设“官窑”的产 

品。北宋和南宋都有所谓“官窑”,主要的产品都是青色瓷器。北宋“官窑” 

在汴京附近,南宋“官窑”有两处,都在杭州。所烧瓷器,造型精美,釉色 

莹澈,为当时所珍重。元代的瓷器在宋代的基础上又有进步。原来元代贵族 

重视金银器,不很重视瓷器,所以对于瓷器业的控制不很严,因此,南方民 

营瓷器业得到了发展。元代的瓷器业开始集中到景德镇来,景德镇除烧造白 

瓷和其它颜色的瓷器外,已开始制造青花和五彩的瓷器。当时镇民烧造的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