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语言的胜境-外国文学与语言学-第1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浦斯神话。这个故事我们已在本书第二章复述过。悲剧的情节是围绕揭露忒
拜城的瘟疫的凶手展开的。它一步步揭示出:俄狄浦斯是弑父娶母并给人民
带来灾祸的罪魁。在显意层次上,这部悲剧的意义在于展示“神明的绝对意
志与人类在灾难前徒劳无力间的冲突”。但在弗洛依德看来,这一显意不过
是更深的隐意的化装而已。而在隐意层次上,“希腊悲剧的效果并不在于命
运和人的意志间的冲突,而是在于用来揭示这个冲突的材料和特殊性质”,弗 洛依德:《创作家与白日梦》,知识出版社1987 年版,第36—37 页。
这就是说,在于梦的无意识语言性这一特殊性质上。“俄狄浦斯王的弑父娶
母不过是一种愿望的满足—我们童年愿望的满足”。这部悲剧之所以能激动
古人乃至今人,正在于:俄狄浦斯的命运可能就是我们自己的命运,观看悲
剧,正能使我们童年就有的弑父娶母愿望获得替代性满足。“当诗人通过自
己的探究而揭示了俄狄浦斯的罪恶时,他就迫使我们注意到多们自己的内在
弗
自我,那里,同样的冲动仍旧存在,只是它们受着压抑”。这样,弗洛依德
就“发现”了有关俄狄浦斯的传说和悲剧的隐意:“俄狄浦斯的传说以远古
时代人们的梦材料为来源,它的内容是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因首次儿童性冲动
弗
所发生的痛苦紊乱”。总之,这一悲剧的隐意正是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
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分析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它同样是俄狄浦斯
情结的化装形式。只不过,同一素材的艺术处理方式不同。“在《俄狄浦斯
王》中,儿童基本的幻想愿望都象梦中一样暴露无遗和完全实现了,而在《哈
同
姆雷特》中,它仍旧压抑着”。 哈姆雷特在完成复仇使命时为何延宕?剧本
并没有予以明确解释。弗洛依德把哈姆雷特的延宕本身视为这部悲剧的显
意,力求挖掘出它隐藏着的隐意—俄狄浦斯情结。哈姆雷特之所以延宕,正
是由于:他的复仇对象杀其父王、篡其王位、夺其母后,等于实现了哈姆雷
特本人童年时的被压抑的欲望。因此,良心告诉他,他与这必须去惩罚的谋
杀者相差无几,从而仇恨被深深的自责和良心的疑虑所取代。
弗洛依德的俄狄浦斯情结研究,是心理分析诗学的一个经典范例,即是
无意识语言学在文学研究中的一次创造性尝试。它表明:一个文学作品的显
意是既定的,但它的隐意却可以有多种。而无意识欲望则是最为深厚的一种。“每部真正的文学作品必定产生于诗人心灵中的不只一个动机和不只一个冲
动,并且必须容许有多种解释。这里,我只试图解释出在富于创造力的诗人
同
的心灵中最深一层的动机。”。这种把义学作品同人的深层无意识欲望相联
系的阐释方法,可以为文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但是,不应把俄狄浦斯情结在文学中的作用强调到如此根本的程度上。
在我们看来,文学中的根本隐意,应当到具体的历史情境—文化语境中去寻
找。
从弗洛依德到拉康
从弗洛依德到拉康,心理分析诗学的语言学色彩日益浓厚。或许,正是
由于拉康的努力,心理分析诗学的语言学渊源才暴露无遗。
弗洛依德对无意识语言学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在《梦的释
义》 (1900)中,他发现显意与隐意的联系的语言性。即使是隐意,也被他
看作与语词难以分开的“梦思”或“无意识思想”。这种“梦思”总是利用
语言的“含混性”(ambiguity)去达到“化装”的目的。
其次,他在《心理分析引论》(1916—1917)中坚持了上述立场,并且
更着力发掘心理分析学与语言学的亲密联系:“你们更可由和梦的工作平行弗 洛依德:《梦的释义》,第246—248 页。
弗 洛依德:《梦的释义》,第246—248 页。
同 上,第249、251 页。
同 上,第249,251 页
的现象知道心理分析和他种研究的关系,尤其是关于语言思想发展的研究”。
弗而在更早的1910年,他已专门考虑语言学家卡尔·阿贝尔的著作,强调从
语言学吸取灵感:“我们对语言发展有了更多的了解,就应更好地懂得梦的
语言,更容易地解释其含义”。据
最后,到《自多与本我》(1923)时,他的观点却发生明显改变:认为
无意识是先于语言的,它“靠一些未知的材料进行”:只有“前意识”(Preconscious)才与“语词表象”(word-presentation)有关。无意识要变成
意识必须先借助于与“语词表象”结合而变作“前意识”,由这里才可进入
弗
意识。这就等于在前期的显意与隐意之间打入一个“前意识”(语词)楔子,似乎无意识 (隐意)转而已变得与语言无关,只是前意识与意识(显意)才
是语言性的。
这一改变就使弗洛依德的思想交织着矛盾:先是讲无意识是语言性的,后来又说它是非语言性的。
法国心理分析学家雅克·拉康 (Jacques Lacan,1901-1980)力求解决
这一矛盾。与后期弗洛依德主张无意识在语言之先、与语言有别不同,拉康
认定无意识象语言那样构成,它是语言的产物。这一观点不能一般地理解为“由弗洛依德转换到语言学”,而应当看到,它不过是以更激进的姿态回到
杰
前期弗洛依德去,在那里“语言学理论已内含于弗洛依德的实践中”。这样,拉康结束了弗洛依德的矛盾,使心理分析学的重心真正凝定在无意识语言
上。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拉康的转向称得上心理分析学内部向原初境界回
归的“语言论转向”。
无意识与语言
拉康是如何考察无意识与语言的关系的?这首先要弄清他对语言的基本
看法。
对他来说,“语言”(language)从本质上讲就是“情境”(condition)。“情境”本来指其他事物得以存在或成立的前提、条件,在这里则带有结构、规范或符码等结构语言学含义。在拉康看来,语言正是社会、主体得以存在
的结构性情境。更为特殊地说,语言正是无意识得以存在的结构性情境。与
弗洛依德后期主张无意识先于语言不同,拉康认为无意识正是语言“情境”
的构成物。无意识仿佛身不由己地被抛入语言情境之中。拉康有句名言:“语
转
言是无意识的情境”。语言既是无意识得以存在的情境,也是无意识得以“表
现”(exPres-sion)的情境。换句话说,无意识由于语言才以如此方式存在,同时,无意识在语言中存在。语言宛如先在的支配性权力网络,它把无意识
切割、分节而又拼合为一个自己愿望的整体。
从语言的本质在于情境的观点出发,拉康希望建立无意识的语法。
拉康不是一般地谈论语言对无意识的“情境”作用,而是寻求这种情境弗 洛依德:《精神分析引论》,第139 页。
据 《弗洛依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 年版,第59 页。弗 洛依德:《自我与本我》,《弗洛依德后期著作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年,第167—169 页。杰 姆逊: 《拉康的想象界与象征界》,《理论的意识形态》,卷1,伦敦1988 年版,第106 页。转 引自莱梅尔:《雅克·拉康》,伦敦1970 年版,第Xiii 页中无意识的具体语法。为此,他求助于雅各布逊(Roman Jakobson)的语言学概念“隐喻”和“转喻”,以此取代弗洛依德的“凝缩”与“移置”。因为在他看来,这组语言学概念能更贴近无意识的语言性。
隐喻同凝缩一样具有相似性特点,即项目之间由于彼此相似而发生联系;转喻和移置也有相邻接触的特征,即一项目由于在一链条上排在另一项目之后而与前者发生联系。隐喻的独特处在于,一个显示欲望的词被另一个意义相似的词取代(如熏鲑鱼代替鱼子酱),这另一个词提供出了解无意识欲望的线索。这样,受压抑的意义通过隐喻取代了表面意义,从而披露出欲望。隐喻就成为表现无意识欲望受压抑但又可能暴露的语言现象 (而不是心理现象)。至于转喻,往往以表示部分的词代替表示整体的词 (如三十张帆代表三十艘船),部分被当作整体接受;或者一个词被移位为另一个词 (如弗洛依德的犯罪感被移到奥托身上),这里,词与词之间似存在无限的“能指链” (the signifying chain),可能使欲望自如地获得巧妙的“化装”。由此见出,人们的用词受无意识的支配而发生各种变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拉康认为无意识具有其语言结构。
如此,拉康把心理分析看作语言阐释。理解无意识正如读解寓言一样,要理解表示真意的词隐藏在哪一段叙述中;要能在简单的失言中看出潜台词;要由一声叹息品出其包含的戏剧性经历。也就是说,要象读解寓言作品那样读解无意识结构。
拉康对无意识语法的研究是新颖的,比弗洛依德更实际地架设起沟通无意识学说与语言学的桥梁。但这与其说令人信服地证明了无意识的语言性,不如说只是证明无意识“象语言一样”,并同语言交织在一起,从而可以从语言学角度去探讨。显然,他所谓无意识的语言性严格说只是“拟语言性”,不过这恰是拉康的实际贡献所在。这样,无意识不再是弗洛依德那种前语言或非语言的非理性冲动,而是凭语言学可以求得科学掌握的秩序内事物。
然而,拉康并不认为无意识真的完全可以获得科学上的明晰性。相反,他相信,无意识内部充满异已、陌生、神秘甚至颠覆性力量。正是由于如此,他的思想既有结构主义的中心说、整体化、科学化色彩,又有后结构主义的移心化、碎片化和反科学化成分。
镜象、三角结构与审美
拉康不仅探讨无意识的语法,而且注意从人的个体生存状态即“主体”角度思索语言的意义。这就引伸出“镜象”、“三角结构”及审美概念。
人是一个不断发展、成长的过程,在这过程中,语言的作用何在呢?拉康相信,“前语言”阶段同“语言”阶段一样具有重要作用。
前语言阶段,指初生婴儿在六至十八个月时尚不具备任何语言能力的状态,又称“镜象”阶段。最初,婴儿对自我与外部世界、主体与客体还没有辨别能力,一切都混沌一片。这相当于“前俄狄浦斯情结”期,婴儿尚与母体处于共生关联域中,依存于母体,而与父亲缺乏联系。他既没有“我”的意识,也没有“客体”概念。逐渐地,当婴儿对着镜子观察自己时,他第一次从镜象中发现了自己。也许是在母亲怀抱里无意中一瞥镜子,身体仍不够协调的婴儿突然间“看到”了自己的反射在镜子中的形象。他可能会欢笑着扑向镜子,渴望着与镜象同一,仿佛一个自我的世界从此确立了。这种婴儿
与镜象同一的过程叫做“一次同化”。一次同化本质上是一种自恋,即自我
爱恋,正如神话中美少年纳西索斯为自己的水中倩影而陶醉一样。
但是,另一方面,这里发现的自我仅仅是一种误认。它实际上是一种异
己的镜中幻象。因而一次同化就是自我异化。这种自我同化与自我异化的幻
觉,拉康就称为“想象界”。想象,这里含幻想、欲望、错觉等含义。想象
态的自我,也就是镜象自我,或自我镜象:
处于肌肉无能、依靠保育阶段的婴儿,自我欣赏镜中之象,这一事
实似乎恰恰表明象征性母体内的“我”被突然促成为一种原始形式,这
种形式尚未在与他人认同的辩证关系中客观化,语言也尚未为它从广义
上确立人的功能。转
这种前语言的镜象自我,可能在语言阶段被毁坏;然而,它却不致被完
全消灭,而会作为一种不断循环的个体原型,给予人的一生以不可磨灭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