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后期哲学思想史-第1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基督教的哲学观念是一种似是而非之论。如果对此提出问题的话,那么丹麦
哲学和德国哲学的不同在于:丹麦哲学既不是从虚无开始,也不会没有前提,
更不是通过中介来解释任何事物;恰恰相反,丹麦哲学开始于这样一个命题,
即在天地间有许多事情是没有被哲学家所解释的。人类理解力的责任就是要
去理解这样一些无法解释的事情,去理解这些事情是什么……这种似是而非
之论不是一种认可而是一种范畴,是一种本体论的定义,它表示着一个存在
着的认识主体和永恒真理的关系。”①
从宗教的立场出发,克尔凯郭尔把真理看作是上帝的化身,认为宇宙万
物都是上帝创造的,上帝是全知全能的,上帝创造了人和万物的存在,“上
帝是存在的尺度”。因此,只有关于上帝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真理,其他一切
关于世界具体事物发展的知识都只是片面的真理,因为在遵循自己的规律而
发展的客观事物和世界中,已经没有上帝的地位了,因而也就没有关于上帝
的知识——“真正”的真理了。在他看来,世界万物中,个人才是人类生存
的中心。个人的存在要由自己来选择,这种选择是绝对自由的,是由个人的
主观意志来决定的,因此人的内在本质就是自由。他认为,人的这种内在本
质是不能从外部客观存在的现实中得来的,它只存在个人的主观意识之中,
而“个人的主观意识就是关于上帝的知识”,“怀有这样的一些观点就意味
① ②
着学习真理” 。所以克尔凯郭尔断言:“真理就是主观性”,“因为我所
① 克尔凯郭尔:《哲学片断》,《克尔凯郭尔选集》,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51 年版,第153 页。
① 克尔凯郭尔:《哲学片断》,《克尔凯郭尔选集》,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51 年版,第156 页。
… Page 50…
信仰的真理是在我内部,只有通过我自身显现出来,甚至苏格拉底都不能将
它给予我,正象一个赶牲口的人给马增加了负荷,尽管他可以用鞭打来帮助
它前进一样。”③
那么,人怎样去获取那种“真正”的真理呢?克尔凯郭尔十分推崇“回
忆说”。他说:“苏格拉底在回忆说里彻底思考了这一困难。在这里,一切
学习和研究都被解释成一种回忆,一个无知的人所需要的只是一个提醒者,
④
帮助他自己去意识到他所知道的东西。”在他看来,个人只能依靠信仰,通
过内心体验,才能真正在思想上去探索和领会关于上帝的知识,凭借任何理
性和逻辑推理都是不能认识这种“真正”的真理的。
在克尔凯郭尔看来,真理的实质存在于我和我所信仰的对象之间关系的
强度之中。他认为,当人排除了一切世俗事物的干扰,精神升华到一定程度
时,就会一心只希望认识上帝和求见上帝。在全知全能的上帝面前,人感到
自己的罪孽,自己的卑劣,自己的渺小,于是感到沮丧、悔恨和绝望。这正
是上帝对人的启示。人只有靠这种忏悔、痛心和挣扎,才能成为真正的基督
徒。而这种痛苦的体验只有在人的内心深处才能进行。人的意识深处只有“孤
独个体”和上帝的默然相对。只有“孤独个体”才使我们和上帝发生有意义
的联系,才使我们达到对永恒真理的认识。
(3)人生道路三阶段
在克尔凯郭尔看来,哲学的任务是答复“如何去生活”,因而他非常重
视人生存在的阶段及其选择问题。他认为,哲学的起点是个人,终点是上帝。
人生的道路就是天路历程,包括享乐的 (美学的)、伦理的(道德的)和宗
教的三个阶段,而只有上升到宗教的阶段,才能摆脱空虚孤独之感,才能消
除忧虑恐惧之心。他强调指出,从较低阶段过渡到较高阶段,必须做“或此
或彼”的选择,选择就是“自由”,选择者就是“自我”;因此,自由就是
自我。但是,自我如何选择并不取决于理性,而是取决于信仰,这也表现了
他的非理性主义和信仰主义。
克尔凯郭尔明确地把人生可以自由决定和选择的道路分为三个阶段,认
为这三个阶段体现了人们对周围世界的三种不同的态度。
第一,美学阶段(享乐阶段)。克尔凯郭尔认为,这是一个感性的阶段,
世俗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人,过着及时行乐的生活,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得到
一时的满足。但这种快乐的生活只是暂时的,感性的,其中充满着各种乌七
八糟、腐化堕落和厚颜无耻的行径,无所事事的流浪汉、浪漫主义诗人和性
燥狂者是这一阶段的典型。在这个阶段,人的活动没有目的性,个人的精神
状态向着动摇、涣散和自我毁灭的方向发展。当昙花一现的世俗享乐消逝后,
人们就会对自己的处境感到不满,对享乐也失去了兴趣和信心,从而内心充
满空虚、厌烦和沉闷。这时,人往往会为不愿做世俗的我而感到痛苦和绝望。
于是,人就产生了选择的愿望:或者继续犯罪,沉湎于世俗的享受;或者抛
弃它而进入人生的另一个阶段——伦理的阶段。
第二,伦理阶段。克尔凯郭尔认为,这是人的禁欲主义和道德责任心处
于支配地位的生活阶段。这个阶段的人按照理性的原则生活,趋善避恶,注
② 克尔凯郭尔:《非科学的最后附言》,《克尔凯郭尔选集》,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51 年版,第218 页。
③ 克尔凯郭尔:《哲学片断》,《克尔凯郭尔选集》,第157 页。
④ 克尔凯郭尔:《哲学片断》,《克尔凯郭尔选集》,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51 年版,第156 页。
… Page 51…
重于心灵的陶冶和追求,强调善良、正直、节制和仁爱等美德。苏格拉底是
伦理阶段生活的楷模。但是克尔凯郭尔同时指出,伦理生活虽然比美学的生
活要充实,但是这一阶段的人只是理性的人,还不能与感性的生活彻底决裂。
而且随着伦理阶段的发展,越来越暴露出形而上学的不协调:超时空的道德
意义总是同人的精神衰退发生冲突。孤独、个体要求人趋向于某种行为,但
共同的、抽象的外界又要求人产生另一些行为。而道德意识既无力理解人的
罪恶本性,又不能揭露产生道德崩溃的深刻根源,于是人陷于痛苦和绝望之
中。克尔凯郭尔指出,只有当人认识到人从来就没有具备足够的道德,人从
一开始就是有罪的时候,具有伦理思想的个体才能使自己从矛盾的状态摆脱
出来,转入人生的最高阶段——宗教阶段。
第三,宗教阶段。克尔凯郭尔认为,宗教阶段才是人生脱离苦海而得救
的生活阶段。只有在宗教阶段,人才能达到真正的“存在”。在这一阶段;
孤独个体推选自己作为上帝面前的罪人,由此他加入了超验的上帝同人的单
独对话,并在对话中找到了作为“孤独个体”的“自我”,经过悔改而确认
自己的存在。在宗教阶段,人摆脱了一切世俗的、物质的束缚,也摆脱了一
切道德原则的羁绊,人只作为他自己而存在。这时,人面临的只是上帝。上
帝是人的创造者,人欠了上帝的债。人生来就是有罪的,只有笃信上帝的人,
才能意识到自己的罪孽并以身相许,尽力偿还自己的债务,所以这一阶段是
以痛苦和罪孽为标志的。克尔凯郭尔认为,有罪意识是通往宗教的大门。宗
教阶段的人,是笃信上帝的人,是在荒谬中行动的人,是非理性的人。他怀
着最大限度的热情去信仰上帝,直到结束孤独的生命殉教为止。在克尔凯郭
尔看来,《圣经》上的亚伯拉罕是宗教阶段的人。为了表示对上帝的忠诚他
甚至愿意奉献出独子以撒的生命。按照“汝不应杀生”的道德原则来看,亚
伯拉罕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荒谬的。但是上帝赏识亚伯拉罕的忠诚。荒谬的
牺牲就成了被上帝所欣赏的信仰,因而出现悖论——存在的精神状态的冲
突:明知荒谬但为了信仰还要去这样做;明知苦难但心甘情愿地去忍受。亚
伯拉罕相信上帝高于道德戒律。信仰恰恰就是这种悖论,认为个别 (上帝)
高于一般,个别是有权能的,个别是不依附于一般的。所以克尔凯郭尔强调,
如果“孤独个体”不高于公众,上天不高于世俗,“有限”不变成“无限”,
个人的信仰不战胜道德戒律,信仰就是不可能的。
克尔凯郭尔认为,在人生的各阶段中,自始至终伴随着对于不可避免的
死亡的恐惧。恐惧是与死相通并与上帝相接的存在状态。当人处于痛苦、恐
惧、孤独、绝望的情景下,就会鲜明地体验到上帝的力量和存在,并由此而
达到自己的真正存在。
克尔凯郭尔所描述的人生道路的三阶段在程度上是有所不同的。从美学
阶段到伦理阶段最后到宗教阶段,越来越高级。但是这三个阶段不同于黑格
尔的三段式,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过渡完全是主观的、突然的、是由个
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去选择和决定的。选择就是中断在两者之间的摇摆而
作出的决定。克尔凯郭尔所说的选择,是指人的非理性行动,指人的主观意
志行为。这种选择是一种绝对自由和不受外物影响的、神秘的和突然的、积
极的和超理性的精神行动。这是一种通过“或此或彼”的方式而进行的一种
跳跃式的选择。
纵观克尔凯郭尔的全部哲学,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强调个人、每个一个
对自由存在的关注,以狂热的献身精神委身于一种生活道路,把人、个人重
… Page 52…
新置于生活的中心,把主观性、内在性、时刻都要作出决定等放在第一位,
并在重新肯定个人主观性的独立性和真理性时,把人类经验中诸如恐惧、战
栗、绝望、危机、理性的崩溃、信仰的飞跃这样一些方面再次呈现在人们面
前,而据此去分析人的困境,这一切就是克尔凯郭尔的基本思想。正是这些
基本思想和观点,使克尔凯郭尔成为存在主义的理论先驱。
3。实证主义的创始人——法国的孔德及其哲学思想
奥戈斯特·孔德(1798—1857)是19世纪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实证
主义的创始人、社会学的创立者。 1798年1月19日出生于法国蒙彼利埃。
父亲路易士·孔德是当地的一个税务官,笃信天主教,母亲也是一个虔诚的
天主教徒。孔德自幼身体羸弱,患有严重的胃病和近视,外表丑陋,行动笨
拙,但智力发展却很早,学习勤奋。中学期间爱好数学与哲学的研究,从少
年时代就放弃了家庭的天主教信仰和保皇主义主张。 1814年10月,孔德
入巴黎工业学院学习,获得严格的科学知识教育,表现出数学家和科学家的
素质。 1816年因为参与学生闹事而被学校开除。此后,在巴黎研究数学、
经济学、历史、科学和哲学,靠教数学谋生。
1817年,孔德开始与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交往,成为这位老人
的秘书和合作者。孔德受圣西门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被称为后者的“精神
上的养子”。他把圣西门初步的、不成熟的实证主义思想系统化。他们两个
人的关系一度比较紧张,在理论上的分歧越来越大,最终于1824年由于著作
权问题上的争执而断绝往来。
1826年,孔德计划办72次讲座,讲授他的实证哲学。由于不幸的婚姻
和过度的劳累,他讲到第三节课时,发生了精神分裂而失常,被送进巴黎精
神病院医治一年之久。 1827年春,他曾从病院逃出,跳入塞纳河自杀,未
遂。这个讲座直到1828年又继续进行。自1929年开始,孔德把他的讲演稿
整理成书,名为《实证哲学教程》,全书共6卷,1830年出版第一卷,1842
年出版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