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中期文化教育史-第1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8世纪时,美国这块外族统治的殖民地大陆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她从故国的祖辈那里继承下来许多东西,同时从本世纪末起又开始了自我创
造。她的学校本是欧洲宗教斗争的产物,如今在新大陆环境与需要的激励下
转向了新的方向。被称作唯一真正美国式的中等学校向拉丁文法学校发起挑
战,满足了新大陆与新人民的利益和需要。加尔文教徒那种贵族式的、反智
力的传统教育类型曾长期统治着人民生活,现在受到了强有力的攻击。自由、
平等、工商业成功的理想和一个以科学为基础的新世界就是这种旧教育类型
的劲敌。这些新的观念正迫使各级教育机构作出抉择,要么重新制订新方向,
要么就被时代所淘汰。
… Page 46…
七、洛克的教育思想
1.洛克的生平与政治哲学观
17世纪时,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为工业革命打下了基础。这次革
命的目的是反对封建制度,宣布了新时代,即资本主义经济支配和资产阶级
统治时代的到来。英国革命属于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当它发生的时候,在
瓦解着的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已经发展,但是还没有资本主
义的大规模的机器工业,还没有无产阶级。这次革命的一个特点,是资产阶
级在革命中已经跟一部分资产阶级化的贵族结成了联盟。大教育家洛克就诞
生并生活在这样的社会历史环境中。
约翰·洛克1632年生在一个省府律师的家庭里。洛克在旧式的威士敏公
学接受了经院主义的中等教育后,升入牛津大学。洛克违反了大学的传统,
特别喜爱像笛卡儿、培根、牛顿这样一些最伟大的学者的著作;他对自然科
学发生兴趣,并且深入地研究了医学。大学毕业以后,洛克留在学校里作希
腊语和文学教师。洛克小心谨慎地观察了在全国已经广泛展开的革命斗争;
他不同情那些出身平民而飞黄腾达的人。1667年,洛克因涉嫌反对国王,不
得不流亡到荷兰。在1688年革命后,洛克回到英国。洛克在他的著作中,力
图说明在英国废除王权、建立新的国家制度理由。他主张国家起源于契约和
自然权利的理论。洛克证明,人们最初生活于自然状态中是自由和平等的。
人们自愿把自己的自然权利转让给执政者,为的是让执政者保护他们的生
命、自由和财产。由此可见,人民有最高的权力,如果君主不完成他的责任,
他们能够夺回他们以前转让给君主的权力。这证明在英国所发生的五权更替
和国家制度的改变是正当的。
洛克在他的重要哲学著作《人类理智论》中力图证明,在人的意识中没
有先天的思想和观念,儿童的心灵像一张“白纸”。根据这一原理,他高度
评价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洛克认为,知识和思想是从感觉经验中产
生的。这种学说使资产阶级有一种武器去反对当时广泛流行的关于“骑士的
品质”、治理国家的才能等等都是与生俱来的这种封建贵族思想家的论断。
洛克对于先天观念的批判,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中起了积极作用。
18世纪的唯物主义者都曾依据过这一批判。
洛克肯定说:观念是通过感觉,通过感觉器官进入我们的意识的。这是
认识世界最主要的方式。由此可见,洛克是站在感觉论的立场上的。但是,
按照洛克的意见,除了通过感觉所得的外部经验外,还有内部的经验,这种
内部经验是理性本身的活动。这又表明了洛克的唯心主义立场。他还断言,
真理并不是客观现实在我们意识中的反映,而是观念和概念的互相符合。洛
克根据这些原理,研究了经验主义心理学的许多问题,而这种心理学是以自
我观察 (内省)为基础的。洛克指出,人的理智有特殊的意义,理智能判定
我们的选择的优劣,能查明那种给人类带来幸福和利益的东西。所以理智教
育具有特别的作用。
洛克的伦理学否认有先天的道德观念。善是能引起或增加快乐、减少痛
苦和防止恶害的东西。而恶是能引起或增加痛苦、减少快乐,使人失去幸福
的东西。洛克的这些原理是专为反对封建的宗教道德的。同时,洛克不否认
作为造物主和万物创造者的上帝的存在,并且认为应当很早就在儿童的心灵
… Page 47…
中培植关于上帝的真正概念。这证明洛克的唯物主义并不彻底。
概括地讲,洛克是英国资产阶级唯物主义的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
家。他在哲学上是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的重要代表人物,在政治理论
上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为当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提出理论上的论证。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指出:“约翰·洛克是一切新兴资产阶
级的代表,他代表工厂主反对工人阶级和贫民,代表商人反对旧式高利贷者,
代表金融贵族反对作为债务人的国家,他在自己的一本著作中甚至证明资产
①
阶级的理智是人的正常理智。”恩格斯也称洛克是“一六八八年的阶级妥协
②
的产儿” 。
1704年,洛克去世。洛克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代表作《教育漫话》
一书中。
2.洛克的教育思想
洛克的教育思想与他的社会政治观、哲学观都是一脉相通的。
(1)洛克的绅士教育理论
洛克在他的《教育漫话》一书中,从理论上为英国的“绅士教育”提供
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绅士”是当时英国资产阶级与贵族的联合专政所需要
的一种典型的统治阶层人物,是资产阶级化的贵族,也是贵族化的资产阶级
分子。洛克也就是这样一种人物的典型代表。
洛克在担任莎天次别利伯爵家的家庭教师时,积累了一定的实际教育经
验;他在流亡荷兰期间,又担任友人爱德华·葛拉克之子的家庭教师,并与
爱德华多次通信讨论关于贵族与大资产阶级子弟的教育问题。1693年,他在
这些书信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验,发表了重要的教育论著《教育漫话》,
提出他关于绅士教育的思想体系,对当时英国上层社会子弟的教育起了重要
的推动作用。其中许多具体见解都是以他的社会政治观和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为基础的,这样,在他的教育理论中,除了鲜明的阶级性外,也有一定的科
学性与合理性。此书后来曾译成法文与德文,因此对卢梭、法国唯物主义者
以及巴西多的教育观都有直接的影响。
①论教育的作用与目的。洛克从反对天赋观念的“白板论”(即人心中
没有天赋原则,人心如同一块“白板”,理性与知识都从经验而来)出发,
极为重视教育的作用,尤其是重视教育在形成人的过程中的作用。他在 《教
育漫话》中一开始就指出:“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
或有用或没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受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
①
便是由于教育之故”。如果从教育的最广义的概念理解,洛克的这一论断基
本上是正确的,是唯物主义的,完全不同于封建社会把人仅看作是遗传决定
的产物,也不同于天赋观念等唯心主义的主张。但是,洛克并没有认识到教
育与环境、遗传之间的辩证关系,更没能认识到教育受经济、政治制约的本
质。然而,由于他否定了天赋观念或上帝的植入的先天种子等神秘主义的说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 卷,第67—68 页。
② 《恩格斯致康·施米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第485 页。
① 洛克:《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年版,第4 页。
… Page 48…
法,从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提出教育对形成人的作用,这是有进步性的。
另外,他也说到了教育的社会作用,提出“国家的幸福与繁荣也靠儿童具有
①
良好的教育”。这一般讲也是对的。但洛克无论是重视教育对发展人的作用,
还是重视教育对国家发展的作用,又都是与他的阶级的、政治的意图密切相
关的。
洛克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绅士”,这种“绅士”必须是“有德
②
行、有用,能干的人” 。或者说人必须具有四项特质:“德行、智慧、礼仪
③
和学问”。这些实际上都反映了当时英国贵族——资产阶级统治者对自己的
子弟的要求,要求他们必须具有上层社会所理解的道德思想与行为;有开拓
资本主义事业的广泛能力、机敏与自信;善于与人交接,在各种社交场合都
具有高贵的文明的礼貌与仪态;并且具有多方面的常识、足智多谋等等。洛
克说过:“我们英国在世界上是一个有地位的国家,原因是我们有德行、本
④
领和学问。” 因此,他要求未来的青年绅士,必须具备这些用以保存“英国
地位”的思想与才干。可见,“绅士教育”理论是专门用来培养新一代统治
者的理论。
洛克坚决主张,要完成绅士教育的目的,只能够在家里由父亲或聘请优
良的家庭教师来培养青年绅士,而反对他们到学校去受教育。他站在上层统
治阶级的立场上,认为社会上“到处流行着粗野与邪恶”,青年们到学校去,
①
就会被“传染”而失去“纯洁”;另一方面,他以为,当时的文法学校只知
教授一些希腊文与拉丁文的知识,而不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礼仪与谦顺行
为的培养,而且,学校中众多学生的家庭习惯,父母的人品也非常复杂而且
②
水平不齐,青年绅士在这里“日与顽童为伍,斗欺骗诈,无所不学”,这是
根本不可能培养他们具有优良德行、合乎礼仪的风度、正直的处世方法和坚
强的事业才干的;再一方面,洛克也反对让青年多与“没有教养,没有德行”
的“下贱的仆人”经常接触,以避免从他们那里学到粗鄙的“言词、诡计与
③
恶习”。为此,就应让青年呆在家里,围绕在父母或导师的周围。所以,他
得出结论:“凡是家里请得起导师的人,则导师较之学校里的任何人必定更
能使他的儿子举止优雅,思想刚毅,同时又能知道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
④
合适的,而且学习也更容易,成熟也更迅速。”总之,青年绅士所应具有的
品质,在学校里是学不到多少的。
洛克反对学校教育的见解,反映了自中世纪以来,英国贵族阶级重视家
庭教育的传统的阶级偏见。他一再贬斥当时只供统治阶层子弟入学的文法学
校中的学生缺乏教养,成分复杂,粗暴鲁莽,会给绅士不良影响,更可想像
他对一般学校教育的歧视了。足见洛克在教育形式这一问题上所持的是大有
产者的保守立场。
① 《教育漫话》,第2 页。
② 同上书,第3 页。
③ 同上书,第119 页。
④ 同上书,第52 页。
① 《教育漫话》,第48 页。
② 同上书,第50 页。
③ 同上书,第47 页。
④ 同上书,第51 页。
… Page 49…
(2)论绅士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论体育、德育、智育及锻炼法
洛克提出的绅士教育目的虽然反映了鲜明的贵族——资产阶级性质,但
他在安排实现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