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500强一样经营自己-第1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想从事什么职业?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想从事的职业是不一样的。随着自己年龄的增大、阅历的增长,随着自己对社会认识的改变,很多同学对未来职业的设计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比如说,小时候可能很崇拜科学家,那时候就想,长大后要做科学家。甚至有的同学非常崇拜解放军,于是希望长大后参军成为一名伟大的战士。还有的同学,非常羡慕宇航员,希望今后能遨游天际。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到了初中,到了高中,到了大学,他们就会变得越来越实际,越来越实在,就会把那些很虚幻的梦想,逐渐现实为一个具体的可实现的职业。
选择自己想从事的职业,与个性有关。我们要问自己,我们的梦想是什么?性格是什么?一直以来,有很多专家在研究个性与职业之间的关系。有一些专家认为,一定的性格适合从事一定的职业。如果你的性格不适合从事这样的职业,就有可能影响到你职业发展的持续性。我们可以根据一些个性测试软件,来测试自己的职业发展倾向。当然,测试结果并不能就作为你选择职业的依据,它只是你选择职业发展方向的一个参考。
每个同学在成长过程中,都应该对自己的性格进行充分的了解。但是对于未来想从事的职业,也并不是仅仅依靠个性测试结果就可以决定的,即便个性测试结果充分反映了你的职业倾向性,你的职业发展选择还是要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自身能力的限制。因此,个性测试,只能作为自己职业发展的参考,而不能把个性测试的结果看得太重,以至于推翻自己原来对自我的认识,或者不顾现实能力与现实环境,一味去实践个性测试结果。
我们可以把个性测试结果,当作周围朋友的建议,这一建议很重要,但是它必须与个人对自我的评价、自身的能力、周围的环境结合起来。个性测试就如我们的朋友,当我们准备去从事某一职业,有的朋友会说,你从事这一职业非常好,而另外的朋友会说,你从事这一职业很不好。为什么呢?他们的建议可能都是正确的,认为从事这个职业好的朋友,他可能看到这一职业与你的优势相匹配的一面;而认为从事这个职业不好的朋友,他看到的是这个职业对你的未来发展不好的一面。他们的角度不一样,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现在很多个性测试软件,由于开发的研究人员出发点不一样,设置的参数不一样,考量的指标体系不一样,因此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可能同一个人,用不同的软件进行测试,会得出不同的结果,甚至完全相反的结果。因此,不要一味相信测试,但是也不要轻视测试,把他当作一个朋友,多听一些朋友的意见,综合起来总会得到最优的方案。
对于现在的大学生,个性测试更有现实的“参考”意义。受当今教育环境与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少大学生已经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也不知道自己的性格特征,因此,借助一些专家的咨询,借助一些软件的测试,会对他们把握自己的个性,选择自己的未来,提供有力的参考。
你能从事什么?想从事和能从事是不一样的。我们的梦想很大,但是实际的能力可能不足以支撑我们去实现梦想,也就是说,能力将影响梦想的实现,能力越强,实现梦想的可能性越大,而能力不足,实现梦想的可能性就小。
有两个概念,值得大学生关注。一是能力半径,二是能力拓展。一个人的能力越大,他的“能力半径”就越大,这一能力半径所形成的能力圆周,其周长就越长,所触及的社会面就更宽,他的职业选择范围就越广。而能力拓展指的是,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由于学习积累不同,将具备不同的能力,也就是说,能力半径将不断增大。因此,一个人能从事什么职业,是一个动态过程。对于未来能从事什么职业,要依据现有能力,并分析自己潜在能力拓展空间,进行预测。而一旦确定未来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其对应的能力要求与自己现实能力之间的距离,就是自己在未来学习过程中必须进行拓展的。确立未来想从事的职业目标,必须以现实能力以及发展潜力为基础,否则确立的目标,有可能太高,也可能太低。太高会导致无论如何努力目标均难达到,而使自己失去自信,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太低会导致目标轻松即可达到,这不利于潜能的发挥。而为了使目标能更符合自己的能力(现有的和潜在的)状况,大学生有必要制订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这样可以在能力拓展过程中,对目标进行适时和适当的调整。
必须注意的是,大学生的能力拓展,一定要与职业发展的要求相匹配,毕竟今后你要走向市场,走向社会,如果社会不认同你的能力,你就无法找到自己的事业合作者。在上世纪90年代前,我国大学普遍存在“关门”办学的情况,丝毫不关注社会需求,这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近年来,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但也有一些大学生,依旧“关门”学习,不顾外面世界的变化,导致自己在走向社会时,才发现自己没有积累起任何社会所要求的能力。当然,一些学校“开门”办学、学生“开门”学习,也走到了极端面,他们只注意从简单的技能层面、实用层面去迎合社会的需求,却忽视了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环境允许你从事什么?我们所处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会对职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无论是大学生今天的学习,还是未来的就业,都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学业方面,社会环境会影响学业圈的构建,影响你在大学里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能学什么不能学什么,从而影响你能力的拓展。在就业方面,大学生的就业本来就在一定就业政策之下进行,如果就业行动不符合政策规定,那么有可能你付出了很大的劳动,最后却颗粒无收。更重要的是,社会环境,将直接影响社会组织的用人需求,包括人才质量标准以及人才需求数量,社会组织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多少人才,是与经济发展、政治文化环境密切关系的。
以上三方面——未来想从事的职业、能从事的职业、环境允许从事的职业——是我们确定职业方向的基本标准。用这样的标准,大学生可以列出五个自己想从事的、能从事的、环境允许从事的职业。
上图即表明了想从事、能从事、环境允许从事三者之间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到,“个性”圆圈代表“你想做什么”或者说适合做什么,“能力”圆圈代表你能做什么,再一个圆圈,是“环境”,即环境的支持与允许。“环境”圆圈,是与“能力”与“个性”相交的。能力越强,与个性的满足度就越大,与环境的交集就越大。也就是说,能力越强,目标职业范围就可能越大。另一方面,环境越宽松,也就是环境提供的支持、配合度越高,那么其与能力的交集也就越大,这也使目标职业的范围放大。因此,我们要注重发展自己的个性,注重提高自身的能力,同时要分析周围的环境,给予学业发展、职业发展怎样的支持和配合,只有这样,才可以确定适合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目标。如果偏离了能力,脱离了环境,由此确定的未来职业发展目标是难以实现的。
确定未来职业发展目标,对于学业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根据这些职业发展目标对人才的能力与素质要求,找到自己的差距,并由此确定学习路径。大学生会清晰地知道,经过几年大学学习,如果我要进到这样一家用人单位,必须积累哪方面的能力、素质。对应于五个“想从事、能从事、环境支持和允许从事”的职业方向,政府机关、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科研机构、教育机构、出国、升学等等,都可以是大学生未来发展的选择,而且,这些选择还可具体化,具体到某一个大型国有企业、某一家外资企业、某一所大学、某一个研究所等等——大学生就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能力提升、素质拓展。
它为什么选择你?
持续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你什么素质确定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后,首先要问自己,它为什么要选择自己,也就是说,它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你就会明白,“未来自我”应该有怎样的学识、能力、经验。如下图:举例来说,如果你学的是化学专业,你希望大学毕业时,到相关的行业领域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那么,如果选择去外资企业,这一行业领域的著名公司,500强企业有杜邦、巴斯夫等。选择杜邦,你就要去分析这家企业,它的经营理念是什么?它的文化价值观念是什么?它对大学毕业生的招聘要求是什么?它对大学毕业生的专业背景有何要求?对大学生的实践经验有什么要求?等等。对应于这样的要求,你就会找到自己能力与素质发展的方向。这将减少你大学学业规划的盲目性。
有同学会说,如果经过几年的学习,我并没有进到这家公司,这不是无用功吗?从功利的角度看,也许确实如此。但是,之所以要求你选择目标去发展、去奋斗,其目的在于围绕这一目标努力的过程,就是完善自我的过程。与此同时,我们建议你选择五个职业方向,就是希望你能结合这五个不同方向的职业素养要求,来进行全面准备。因此,重要的是你在大学里积累了知识、能力与经验,而不是能否与当初的规划完全吻合进入到自己的目标单位、目标岗位。
在《天下无墙》一书中,笔者总结出世界500强企业对中国大学生不足之处的评价,反过来说,如果你恰恰在“不足”之外,没有这诸多的不足,你就可以笑傲“江湖”了。这不足便是:缺乏自信(遇事谨小慎微,没有独当一面的勇气,“我恐怕不行……”、“我担心……”总挂在嘴边)、缺乏沟通能力(包括写的能力、阅读的能力、听的能力、说的能力以及沟通技巧)、缺乏耐挫力(遇事不顺时心急火燎、不知所措、灰心丧气)、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喜欢单干、不顾及周围、不关心自己工作之外的其他任何事)、缺乏敬业精神(不稳定、不能与企业同舟共济)、期望值高(希望尽快获得组织更多的回报而自己却没有相应的表现)等等。
差在哪里?
你的学业奋斗目标
确定未来职业发展目标的目的,就在于分析差距。无论你现在是大一新生,还是大二、大三,甚至是即将毕业,都要做这样的差距分析。分析现实自我与未来自我的知识差距、能力差距、经验差距,这些差距,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如下图:
分析差距有三个角度,一是知识角度,二是能力角度,三是经验角度。
知识角度的差距分析,包括两方面内容:知识结构和知识基础。知识结构和知识基础,很大程度是通过大学毕业时的一张学习成绩大表展示的——当然,用人单位也会采取笔试、面试的方式来考察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知识结构——每个大学毕业生,在毕业求职时,都会向用人单位提供一份成绩大表,这一份成绩大表,既包括了大学所有必修课的成绩,又包括所有指定选修课成绩,还包括参加公共选修课的成绩,可以反映出你具有怎样的专业知识基础,以及在专业知识之外,是否对知识结构进行了拓展。那些在本专业之外,又辅修了其他专业的学生,显然就更具优势。
能力角度的差距分析,主要分析如何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核心竞争能力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以学习成绩为主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大表不但能表现出一名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和知识结构,还能反映出他是否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这也是一些用人单位关注学习成绩的重要原因。如果专业成绩一直位列整个班级或者专业前列,很显然,这名同学拥有的学习能力应该相对较强。二是以综合素质为主表现出的管理能力、影响能力、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有一些大学生不理解,我去一公司应聘技术岗位,应该着重关注我的技术能力,公司为什么还考察我的管理能力呢?其实,你应该知道,任何一家用人单位选择你,都是在选择一个合作者,如果这个合作者难以在这家用人单位持续成长,不但会影响到对这家单位所做出的贡献,而且也会影响到组织自身的事业发展,因此,它要考虑你是否具有在组织持续成长的可能。你的管理能力、影响能力、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就是你持续成长的基石。不少用人单位,还十分关注你的影响力,就是你的话、你的决策,是不是有人听,你是否能影响、感染周围的人。曾经有用人单位要求前来面试的学生回答这样的问题:你能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