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世界近代前期军事史 >

第3节

世界近代前期军事史-第3节

小说: 世界近代前期军事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作战计划落空,“无敌舰队”并非无敌。 

     7月23日,双方在海上进行了整整一天的海战,差不多耗尽了弹药,但 

均未给对方以致命的打击。英国人很快补充了足够的弹药,又可以发动进攻 

了,而“无敌舰队”劳师远征,补给困难,不得不改变计划,向法国加莱驶 

去,以期在加莱得到补充。124艘战船在加莱海面停泊下来。英国军舰在霍 

华德指挥下,把136艘战舰中的大部分停泊在西班牙军舰火炮射程之外的地 

方,利用自己火炮射程远的优势,在远处轰击“无敌舰队”。“无敌舰队” 

火炮射程近,无法还击,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7月28日,英国人用8艘小船改装成火船,在第二天黎明,火攻“无敌 

舰队”。8艘火船顺风疾驶,飞快冲进西班牙舰队的队形中。西顿尼亚急忙 

命令砍断缆绳,准备躲避。此时的西班牙舰队乱成一团,舰队无法在逆风中 

靠拢,只好散开向北驶去。英国军舰紧随其后,对西班牙舰队整整轰击了一 

天。西班牙舰队也想还击,但缺少重型炮弹,轻型炮和火绳枪又无济于事, 

结果只能被动挨打,舰船受到重创,士兵伤亡惨重,但舰船没有被击沉。天 

黑后,英国军舰又包围了西班牙舰队,攻占了受重创的军舰,共俘获西班牙 

舰船16艘。西顿尼亚无可奈何地放弃了登陆加莱的计划。 

     7月29日,西顿尼亚仍打算向南航行,返回西班牙,但风向未变,被迫 

绕道北海返回。狂风恶浪把败下阵来的“无敌舰队”推向北方。8月2日, 

 “无敌舰队”勉强集结起来。弹药明显不足的英国舰队,只好收兵回港。8 

月4日,“无敌舰队”又一次遭受大风暴的袭击,19艘船沉没,35艘船失踪。 

剩下的船只不是被吹到挪威海岸,就是被吹到爱尔兰海岸。未被吹走的船也 

因饥饿、疾病,死亡者数以千计。1588年10月,“无故舰队”幸存的43艘 

舰船和3万人回到了西班牙。“无敌舰队”在海战中共发射了10万多发炮弹, 

竟没有损坏一艘英国舰船。以“无敌”冠名的舰队,损失惨重,大败而归。 

     ③后果及其它。“无敌舰队”的惨败,标志着西班牙海上强国地位的根 

本动摇,标志着英国海上霸权的开始。这次海战胜利,为日后“日不落”大 

英帝国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英国海军的成功之处,在于军事技术和军事思想的创造性。海战中,英 

国人创造性地运用了海军作战火力,说明当时英国海军战术上领先于别国。 

英国军舰的致胜法宝,是强大的侧舷炮火。英国军舰每5艘组成一组,一艘 

船侧舷射击时,其余的船装填弹药。5艘船接力般地、不间断地射击,不仅 

火力强大,射击速率提高,也使火力提高到原来的5倍左右。 

     此次海战后,英国正式形成了舰队纵列的战术思想,即作战时舰队排成 


… Page 10…

纵队,最大限度地发挥舷炮火力威力。同时,纵队战术也有利于指挥官的指 

挥,作战时更具有机动性。因此,英吉利海峡之战,不仅是英国海上霸主的 

开端,而且在人类军事技术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从此,人类海 

军战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2。欧陆军事强国法兰西 



     (1)三代君主的炮兵建设 

     法国的炮兵在近代欧洲较有名气,其原因之一得利于三代君主对炮兵的 

重视和经营。这三代君主分别为查理八世、路易十二、法兰西斯一世。而这 

三代君主正是意大利战争期间的法国国王。意大利战争的进行,为三代君主 

的经营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①查理八世与法国炮兵。1445年,英法百年战争仍在激烈进行之际,法 

王查理七世便建立了欧洲历史上第一支直属王室的常备军。这支常备军分为 

16个连,总计9000人。此外,他还建立了一支攻城炮队,在不到1年的时 

间里,从英国人手中夺回了一系列失去的要塞城堡。路易十一继承王位后, 

利用这支常备军四处征伐,使他获得了“国土聚合者”的美名,布列塔尼和 

东方各省以外的领土都归入法国版图。除了进行土地兼并的军事行动外,他 

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军事实力:迫使富裕的有产者向他提供资金,增加 

骑兵连的兵额;在瑞士招募雇佣军,加强炮兵部队等。路易十一军事上的成 

功,得益于他的常备军和那支训练有素的炮兵部队。 

     然而,在法国和欧洲历史上,乃至整个人类军事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 

法国国王则是查理八世。他继承王位时,火炮已有了很大改进,威力越来越 

大,但他仍对火炮作了最大改进。他彻底取消了可拆卸的火炮尾部,开始铸 

造完整的青铜火炮。他制造的火炮采用了炮耳轴和装有轮子的炮架,这样可 

使火炮在战争中更具有机动性,火炮的攻防作用更加突出。查理八世统一了 

火炮口径 (尽管如此,火炮的口径仍杂乱繁多),把较轻的火炮用于野战, 

野战炮队第一次成为特殊兵种。查理八世将双管火炮安装在35匹马牵引的四 

轮炮架上,其余的火炮安装在24匹马牵引的双轮炮架上。查理八世的炮兵部 

队中,每门火炮都有一组固定的炮手,设有专门的炮兵勤务组织。经过改进 

的小口径火炮,可随其它部队一起行动,使用操作十分方便。查理八世依靠 

这样一支法军炮兵对意大利发动了战争。 

     1494年,奥尔良公爵击败了那不勒斯军队后,统帅了主力部队。法军的 

炮兵和“分阵联队”的骑兵,直扑意大利,攻克了沿途一个又一个要塞和堡 

垒。但是,在人类军事史上大书特书、每每提及的战役则是福尔诺沃会战。 

在这次会战中,法军不仅拥有强大的炮兵部队,火力凶猛,机动性强,而且 

可以根据战斗的需要拉到战场,亦可变换阵地,随时移动。意大利军队也装 

备了火炮,但与法军的火炮相比笨重不堪,要用犍牛驮运。火炮本身也由几 

个部分组成,战时进行组装,行动迟缓。交战时,只能固定在事先选定的阵 

地上,将火炮架设在垫板上发射石弹,毫无机动性可言。在该役中,法军火 

炮大出风头,猛烈轰击意大利军队。法军炮兵一小时发射的炮弹,比意大利 

军队一天发射的炮弹还要多。恩格斯在评价这次战役中法军炮兵的作用时 

说,法军的野战炮兵“震动了整个意大利,于是这一新兵种便认为是无敌的。” 


… Page 11…

  ① 



       福尔诺沃会战向世人展示了查理八世的炮兵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成为 

  军事史上常为人们提及的经典战役。马基雅维利在评价查理八世在意大利作 

  战时说,他指挥的法军实际上是“手执粉笔”进行的列队行进,也就是说, 

  他的军队行进时就好象事先在地图上用粉笔画出了行军路线一样。查理八世 

  军队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炮兵,他将法国炮兵推向了鼎盛和辉 

  煌,使更多的人认识了炮兵的威力。 

       ②路易十二和法兰西斯一世。作为查理八世的后继者,路易十二和法兰 

  西斯一世继承他的炮兵建设事业,改进了野战炮,使野战火炮发射效果更佳, 

  更容易攻击敌方的侧翼。法兰西斯一世把炮兵组成一个特殊部门,由炮兵总 

  司令指挥。1519年9月,法军同瑞士军队在意大利北部的马里尼地区进行了 

  激烈的争夺。瑞士的长矛兵自以为人多势众,不把法军放在眼里,尤其是当 

  时的火炮还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在两天的激战中,法军改进后的炮兵部队 

  发挥其机动性强的优势,以强大的火力轰击瑞士长矛兵。这是一场冷热兵器 

  对抗的战斗。结果,法军的火炮降服了瑞士的长矛兵,使其难以发挥特长, 

  并且配合步兵,击溃了在欧洲称霸一个多世纪的瑞士长矛兵。法军炮兵的胜 

  利,不仅仅是射击火器对冷兵器的胜利,而且再一次显示了火炮的优势,说 

  明三代君主对火炮和炮兵的苦心经营并未付诸东流。 

       三代君主时代,火炮不断改进,炮弹也发生了变化。最初火炮发射的炮 

  弹是石制的。石制炮弹易碎,有许多缺点,后来改成了铸铁的,杀伤力随之 

  增强。火炮的口径也容易统一,国王想要什么样的火炮就能铸造出什么样的 

  火炮。 



       (2)意大利战争中的法国 

       半个多世纪的意大利战争,对法国影响颇多。法国一直是意大利战争的 

  主角。法国三代君主不仅重视炮兵建设,而且热衷于战争,战争成为这一时 

  期法国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法国要耗费巨资供养庞大的步 

  兵、炮兵,购买火炮,加强炮兵建设等等。这一时期,法国出现了专职打仗 

  的职业军人,而不是那些骄横一世、爱打抱不平的封建骑士。换句话说,这 

  一时代战争的规模、程度已说明,战争不是那些封建采邑骑士唱主角的舞台 

  了。战争的费用也因火炮、兵员的增加而增加,除了国王谁也养不起炮兵。 

  当然,意大利战争中,法军的火炮在一次战役中,每发炮弹击倒20多人,这 

  也是前所未有的现象。由此看来,法国国王重视炮兵建设不无道理。 

       在意大利战争中,法国是西欧强国中拥有最强大的常备军的国家。除炮 

  兵之外,法国的常备军,都由骑兵组成,包括国王的近卫队和精骑兵团。近 

  卫队要经常性服役,精骑兵团轮流担任卫戍任务。战时,国王发布动员令和 

  征兵诏书,征召佃农服役,因此组成的骑兵素质上参差不齐。法国没有正规 

  的步兵,战时的雇佣兵以瑞士和日耳曼雇佣兵为主。但雇佣兵也有雇佣兵的 

  麻烦。路易十二时代,意大利战争中,瑞士兵临阵哗变,给路易十二震动很 

  大,于是他下决心组织一支本国的步兵。法国在1513年恢复了自由弓箭手, 

  可是在管理上困难重重。法国解决兵员构成问题,是后来的事情。 

       和西欧其它国家差不多,法国军队出征时,也有大批随行人员在后面尾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4卷,第197页。 


… Page 12…

随。大部分都是妇女和儿童,这些人严重影响了法军的行进速度。查理八世 

远征意大利时,军队后面的尾随大军竟多达4万人。经过艰难的长途跋涉后, 

大半畏难退却,但仍有1万人的非战斗人员在后面尾随。正是有鉴于此,瑞 

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军事改革时,才以整饬军队为主要内容之一。 



     (3)胡格诺战争 

    ①新教徒起义与德勒战役。1562年,法国爆发了胡格诺战争。胡格诺一 

词来自德文Eidgenossen,意为“宣誓联合的同盟者”。胡格诺战争断断续 

续进行到1598年,前后30多年。参战的一方为信奉加尔文教的新教徒,另 

一方是站在政府一边的天主教徒。 

     战争爆发时,法国国王为查理九世。查理九世3年前继位时仅10岁,由 

母后喀德琳摄政,实权操在掌握法国军队的吉斯公爵手中。吉斯与喀德琳多 

有不睦之处。法国与西班牙战争结束后,国内出现了大批失业军人,为战争 

双方提供了兵源。1562年3月1日,吉斯指挥军队袭击正在做礼拜的胡格诺 

教徒,当场死伤200多人。胡格诺教徒举兵反抗。许多人响应胡格诺教徒号 

召,包括一些贵族在内的许多人加入其中。恩善为其首领之一。恩善占领奥 

尔良,号召胡格诺教徒起义。新教徒积极响应,与旧教徒冲突不断。胡格诺 

战争正式开始。 

     以新教为国教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出于政治上的原因,派军队渡海援助 

胡格诺教徒。天主教军队为阻止胡格诺军队与英军会合,攻克了胡格诺势力 

的中心卢昂。 

     恩善和海军上将科里尼指挥1。5万人,准备开往哈佛与渡海的英军会 

合。12月中旬,行至巴黎西部德勒时,与天主教军队相遇。天主教军队约为 

1。9万人,其中有5000瑞士长矛兵,胡格诺军队中则有5000日耳曼雇佣兵。 

最后,天主教军队取得胜利,双方各自损失4000人左右。有趣的是,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