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中国成语大辞典 >

第106节

中国成语大辞典-第106节

小说: 中国成语大辞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束手待死】同“束手待毙”。
【束手待毙】捆住手等死。比喻遇到危难时不积极想办法解决,却坐等败亡。
【束手旁观】犹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
【束手无计】同“束手无策”。
【束手无措】同“束手无策”。
【束手无术】同“束手无策”。
【束手无策】谓捆住双手,无计可施。形容遇到问题没有解决的办法。
【束手就困】谓无法摆脱困境。
【束手就禽】见“束手就擒”。
【束手就擒】谓捆起手来由人捉拿。形容无力反抗,甘被俘获。
【束手就殪】同“束手待毙”。
【束手就毙】同“束手待毙”。
【束手缚脚】见“束手束脚”。
【束手听命】拱手听从命令。
【束在高阁】同“束之高阁”。
【束杖理民】谓治理百姓不滥用刑罚。形容为官宽仁爱民。束杖,收起刑具。
【束贝含犀】谓牙齿如紧密排列的贝壳和瓠犀。形容牙齿整齐洁白。
【束兵秣马】犹厉兵秣马。
【束身自好】①犹束身自修。②指只顾自己,不管天下大事。
【束身自修】谓约束自己,不与坏人坏事同流合污。
【束身自爱】犹言束身自修。
【束肩敛息】缩肩屏息。形容恭顺的样子。
【束修自好】犹言束身自修。
【束马县车】见“束马悬车”。
【束马悬车】亦作“束马县车”。包裹马足,挂牢车子,以防滑跌倾覆。形容路险难行。
【束教管闻】谓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束带结发】束系衣带,挽起发髻。谓出仕。
【束蒲为脯】将捆束的蒲柳说成肉脯。谓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束椽为柱】捆扎椽子当柱子用。比喻小材大用。
【束置高阁】同“束之高阁”。
【束装盗金】《汉书·直不疑传》:“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觉,亡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后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大惭,以此称为长者。”后因以“束装盗金”谓无端见疑。
【束广就狭】谓把丰富的内容概括为极少的文字。
【束发封帛】《新唐书·列女传·贾直言妻董》:“直言坐事。贬岭南,以妻少,乃诀曰:‘生死不可期,吾去,可亟嫁,无须也。’董不答,引绳束发,封以帛,使直言署,曰:‘非君手不解。’直言贬二十年乃还,署帛宛然。乃汤沐,发堕无馀。”后以“束发封帛”指妇女忠贞不渝。
【束缊请火】用乱麻搓成引火物,持之向邻家讨火点燃。《汉书·蒯通传》:“臣之里妇,与里之诸母相善也。里妇夜亡肉,姑以为盗,怒而逐之。妇晨去,过所善诸母,语以事而谢之。里母曰:‘女安行,我今令而家追女矣。’即束缊请火於亡肉家,曰:‘昨暮夜,犬得肉,争斗相杀,请火治之。’亡肉家遽追呼其妇。”《韩诗外传》卷七亦有此说,“缊”作“蕴”。后用为求助于人之典。唐李德裕《积薪赋》:“时束缊以请火,访蓬茨於善邻。”缊,一本作“蕴”。亦省作“束缊”、“束蕴”。唐骆宾王《上瑕丘韦明府君启》:“是以临邛遣妇,寄束缊於齐邻;邯郸下客,效处囊於赵相。”宋林逋《和酬周寺丞》:“门横野水席凝尘,束缊谁能问乞邻?”亦用为不出兒媳之典。
【束缊还妇】同“束缊请火”。
【束缊举火】同“束缊请火”。
【束蕴乞火】同“束缊请火”。
【束蕴请火】见“束缊请火”。
【述而不作】阐述前人成说,自己并不创新。
【树大招风】亦作“树高招风”。树木高大了,容易招致风的打击。比喻名声大了,容易招致事端。
【树大根深】比喻势力强大,根基牢固。
【树上开花】“三十六计”之一。亦比喻将本求利,别有收获。
【树元立嫡】谓立嫡长子为储君。
【树同拔异】谓提倡相同的,排斥不同的。
【树俗立化】树立风俗教化。
【树倒根摧】树干倾倒,树根毁坏。比喻人年迈体衰。
【树倒猢猻散】宋庞元英《谈薮·曹咏妻》:“宋曹咏依附秦桧,官至侍郎,显赫一时。依附者甚众,独其妻兄厉德斯不以为然。咏百端威胁,德斯卒不屈。及秦桧死,德斯遣人致书於曹咏,启封,乃《树倒猢猻散赋》一篇。”后因以“树倒猢猻散”比喻以势利相结合的人,为首者一倒台,依附的徒众即四散。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后还是要回归故土。
【树高招风】见“树大招风”。
【树欲息而风不停】同“树欲静而风不止”。
【树欲静而风不止】树要静止,风却不停息地刮得它摇动。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树欲静而风不停】同“树欲静而风不止”。
【树欲静而风不宁】同“树欲静而风不止”。
【树碑立传】把某人生平事迹刻在碑上或写成传记加以颂扬。今多比喻通过某种途径树立个人威信,抬高个人声望。
【树德务滋】谓施行德政,务使其不断增长。
【竖子成名】《晋书·阮籍传》:“(阮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后指无能者侥幸得以成名。
【竖起脊梁】比喻振作精神,担当大事。
【鉥心刿目】犹言呕心沥血。
【鉥心刿肾】同“鉥心刿目”。
【鉥肝刿肾】同“鉥心刿目”。
【漱石枕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后以“漱石枕流”形容隐居生活。
【漱流枕石】犹言漱石枕流。
【率以为常】成为经常的事。
【率由旧章】①完全依循旧规办事。②原封不动,老样子。
【率马以骥】以骏马领群马,比喻以贤者为众人之表率。
【率尔操觚】语出晋陆机《文赋》:“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本谓文思敏捷,成文迅速。后称草率成文为“率尔操觚”。
【率兽食人】《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本指统治者为政失职,只图享乐,不关心百姓疾苦。后因以“率兽食人”比喻虐政害民。
【双柑斗酒】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二:“戴颙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鸝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后遂用为春日雅游的典故。
【双桂联芳】比喻兄弟二人俱获功名。
【双宿双飞】①雌雄同宿并飞。②比喻男女起居相共,形影不离。
【双喜临门】谓两年喜事一齐到来。
【双凫一雁】汉苏武出使匈奴被羁,归国时留别李陵的诗中有“双凫俱北飞,一雁独南翔”之句。后以“双凫一雁”为感伤离别之词。
【双管齐下】两手各握一支毛笔,同时作画。比喻两方面或两件事同时进行。语本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故事拾遗》:“唐张璪员外画山水松石名重於世。尤於画松特出意象,能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幹,势凌风雨,气傲烟霞。”
【霜行草宿】谓在霜露中行走,草野中息宿。形容奔波劳苦。
【霜凋夏绿】犹言冬去春来。谓时光的流逝。
【霜露之辰】指父母先人的生日。
【霜露之思】对父母先祖的思念。
【霜露之悲】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霜露之感】《礼记·祭义》:“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郑玄注:“非其寒之谓,谓凄怆及怵惕,皆为感时念亲也。”后因以“霜露之感”指对父母或祖先的怀念。
【爽心悦目】谓景色美丽,令人心情愉快。
【爽心豁目】心神爽朗,眼界开阔。
【爽然自失】见“爽然若失”。
【爽然若失】本作“爽然自失”。形容茫无主见,无所适从。
【水天一色】水光与天色相浑。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语本唐王勃《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水木清华】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语本晋谢混《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水中捉月】见“水中捞月”。
【水中著盐】喻不着痕迹。
【水中捞月】比喻白费气力,毫无成果。
【水月镜花】水中月,镜中花。比喻虚幻景象。
【水月观音】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见《法华经·普门品》。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俊秀逸。
【水火不避】谓不避艰险。
【水火不辞】见“水火不避”。
【水火相济,盐梅相成】烹饪赖水火而成,调味兼盐梅而用。喻人之才性虽各异,而可以和衷共济。
【水火无交】谓无财物牵涉。形容为官清廉。语本《隋书·循吏传·赵轨》:“别驾在官,水火不与百姓交,是以不敢以壶酒相送。”
【水火无情】谓水灾火灾来势凶猛,毫不留情。
【水石清华】见“水木清华”。
【水母目虾】《文选·郭璞〈江赋〉》:“璅蛣腹蟹,水母目虾。”李善注引《南越志》:“扞水母呴无耳目,故不知避人。常有虾依随之。虾见人则惊,此物亦随之而没。”后因以“水母目虾”喻人没有主见,人云亦云。
【水至清则无鱼】源自《大戴礼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意谓水太清了,鱼便不能活。现用来告诫人们对人对物不可有过高的要求。
【水光山色】泛指山水景色。
【水米无干】见“水米无交”。 
【水米无交】①比喻彼此经济上没有往来。旧时指官吏为官清廉,无所取于民。②多指互不相涉。
【水秀山明】形容山水清丽,风景优美。
【水长船高】比喻事物随着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提高。
【水来土掩】比喻根据情况设法抵挡。
【水到鱼行】比喻条件具备,事情就可办成。
【水到渠成】比喻顺着自然趋势,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
【水明山秀】见“水秀山明”。
【水佩风裳】以水作佩饰,以风为衣裳。语本唐李贺《苏小小墓》诗:“风为裳,水为珮”。本写美人的妆饰。后用以形容荷叶荷花之状貌。
【水乳交融】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彼此结合十分紧密。 
【水底纳瓜】同“水里纳瓜”。
【水底摸月】同“水中捞月”。
【水底捞月】同“水中捞月”。
【水底捞针】比喻希望极少。
【水泄不透】同“水泄不通”。
【水泄不通】亦作“水楔不通”。亦作“水洩不通”。形容十分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
【水洩不通】见“水泄不通”。
【水泄不漏】犹言滴水不漏。形容说话慎密。
【水性杨花】水性随势而流,杨花随风飘荡。比喻妇女作风轻浮,用情不专一。
【水枯石烂】极言历时长久。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喻民可拥护君主,也能推翻君主。
【水洩不通】见“水泄不通”。 
【水净鹅飞】见“水尽鹅飞”。
【水流花落】①喻飘泊不定或踪迹无常。②比喻时过境迁。
【水流云散】喻时过境迁,人各一方。
【水流湿,火就燥】水向湿处流,火往干处烧。谓物之气质类似必相感应。《易·乾》:“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孔颖达疏:“此二者以形象相感。水流於地,先就湿处;火焚其薪,先就燥处。”后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水菜不交】同“水米无干”。
【水深火热】《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后以“水深火热”比喻人民生活处境异常艰难痛苦。 
【水宿山行】夜宿于水,日行于山。形容长途跋涉。
【水宿风餐】水上住宿,临风野餐。形容旅途生活艰苦。
【水落石出】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本谓水位下降后石头显露出来。后用以比喻事物真相完全显露。
【水落归漕】喻安稳。
【水剩山残】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五:“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后以“水剩山残”多指亡国或经过变乱后国土分裂、山河残破的景象。
【水远山长】①同“水远山遥”。②谓山河辽阔。
【水远山遥】谓路程遥远。 
【水楔不通】见“水泄不通”。
【水里纳瓜】把瓜捺在水里,放手便浮起。形容不能容纳。
【水满金山】见“水漫金山”。
【水漫金山】神话故事。金山,在江苏省镇江市。《白雪遗音·马头调·雷峰塔》:“金山寺里法海一见许仙,面带妖色,不放下山。怒恼白蛇,忙唤青兒,带领着虾兵蟹将,这才水漫金山。”亦作“水满金山”。鲁迅《坟·论雷峰塔的倒掉》:“扞法海禅师呴便将他藏在金山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