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狂花凋落 >

第44节

狂花凋落-第44节

小说: 狂花凋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傅索安没再说什么,招待所长离开后,她开始琢磨此举的用意。起初,傅索安以为
又要派她去哪个国家搞情报了,心里隐约有些忐忑。但是,后来想想又觉得不对头:如
果是搞情报,是不必看这类书的。自己已经是一个称职的、有过实践的特工,毋须研究
这些纸上谈兵的玩意儿。那么,上面可能是另有用意了。什么用意?
    会不会让她写一篇情报方面的文章,刊登在克格勃内部的工作杂志上?傅索安想到
这里,头就痛了:她的俄语口语现在算是过关了,可以说得和苏联人一模一样,连俚语
骂人话都精通。但是,对文字却没有把握,阅读还可以,写文章却是断断不行的。如果
让她写一篇文章,那简直要从头学起,费时间耗精神,如今她已提不起劲儿来鼓捣这套
玩意儿了。但是,克格勃纪律规定必须服从上级命令,她又不得不这样做。
    这天晚上,傅索安是带着极端厌烦但又无可奈何的心情进入睡眠状态的。她没有想
到,克格勃让她接触这些阅读物的用意,并非是要她写文章,而是委以别用。
    次日,傅索安以为克格勃会来人找她谈写文章的事,但却无人前来。她百无聊赖之
中,就从书架上选了一本书,坐在沙发上看起来。看到晚上8点钟,一本书已经翻完了,
于是她又拿了一本。
    第三天上午,傅索安正在看书时,传来了轻轻的叩门声,她以为是服务员,说了声
“请进”,头也没抬,继续看书。傅索安听见门被轻轻推开了,却没有脚步声,而是飘
进来一阵烟草味,她抬眼一看,不由自主地扔下书本站了起来,愣住了——门口站着一
个五十多岁、身材高大的苏联老头,穿着一套烫得笔挺的克格勃呢军官服,佩着大校衔
章。他,就是1968年7月17日找傅索安谈话并让她填写参加克格勃的表格的安德烈上校!
    傅索安愣过之后,朝门口走去,边走边笑。安德烈走进房间,开口道:“是你吗?
傅—索—安!”
    傅索安如两年多前一样,冲安德烈深深鞠了一躬:“您好!尊敬的首长。”
    安德烈拥抱了傅索安,并且吻了她的额头,说:“我的孩子,两年多不见,长得比
过去更漂亮了!”
    安德烈松开傅索安的时候,她看见仍是上次见到过的两个便衣卫士站在门外,便问
道:“首长,请您的卫士进来坐坐吗?”
    安德烈说:“不!把门关上。”
    尽管傅索安对当克格勃特工已有厌烦情绪,但她对给自己指引这条路的安德烈始终
怀着感激之情,也许是当初和他的见面意味着从叛逃以来的苦难到脱离苦海的分界线的
缘故。她像招待自己的亲人那样,脸上浮着真诚的笑容,给安德烈端咖啡、沏茶、削水
果,然后,又倒了两杯葡萄酒,一杯奉给对方,一杯高高擎起:“首长,祝贺您晋升为
大校!我们下次见面时,您一定已经是将军了!’安德烈喝了酒,笑道:“我的孩子,
你的俄语已经说得和苏联大没什么两样了。告诉我,这两年多时间,你过得好吗?”
    傅索安知道安德烈是克格勃人事管理局的高级官员,估计他不会不清楚自己这些日
子里干了什么,这纯粹是一种作为正式谈话前的过渡性话题,所以,她用短短几句话便
概括了全部内容。安德烈点点头:“傅,你干得不错!长此以往,你将会作出更大的成
绩,取得更大的荣誉!”
    傅索安微笑着问道:“首长,您的到来,是不是象征着要给我安排新的工作了?”
    “哦!多聪明的孩子啊!”安德烈发出慨叹,“你说得不错,是准备给你安排一个
新的岗位,一个你可能意想不到的岗位。”
    “什么岗位?”
    “派你去谍报学校当教官。”
    傅索安大吃一惊,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什么?叫我去当教官?首长,我
怎么能当教官呢?我自己才从特维尔谍报学校毕业一年出头哩!”
    安德烈像是没听见这番话,继续说他的:“你去那里教授‘情报心理与情报实践’
课,这是我们经过慎重研究的。当然,你还需要学习,所以我通知对外谍报局给你送来
了这些书籍。另外,我们还要安排你到克格勃的高级特工学校去进修六个月,主要是学
习一些情报学理论知识。”
    傅索安还想分辨说明自己难以胜任,但刚说开了个头就被安德烈神情严肃地阻止了:
“傅,这里不是菜市场,可以讨价还价!”
    傅索安见状不对,只得点头:“我服从安排!”
    笑容又回到了安德烈脸上:“傅,你记住,对于你来说,最难渡过的阶段已经渡过
了,接下去,不管几时,都没有能挡得住你前进步伐的障碍了。”他点燃了已经熄灭的
抽斗,深吸了一口,吐出一团浓浓的烟雾,“现在,我可以给你说一下你去执教的那所
谍报学校的情况。”
    傅索安从安德烈的叙述中,终于明白了克格勃调她去当教官的原因——1969年“珍
宝岛事件”发生后,苏联敌视中国的程度愈来愈深。苏共中央政治局在1969年冬举行的
一次会议上,讨论决定了责成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加强对中国开展谍报工作。克格勃内
针对中国的特工,都集中在对外谍报局第六部。该部的职能是针对中国、越南、朝鲜开
展谍报活动,原先特工人数在对外谍报局同类的十个部中虽说是最多的,但现在为了加
强对中国的谍报工作,理应大大增加特工。为此,克格勃在进行紧张的可行性研究后,
决定新设一所特务学校。这座学校设在苏联、蒙古边境的贝加尔湖附近,位于伊尔库茨
克以南大约三十多公里,名叫“契他伊斯卡维”。
    在俄语中,“中国”的读法是“契他伊”,“契他伊斯卡雅”的意思,就是“专为
中国而设”。“契他伊斯卡雅”只招募亚洲籍特务学员,尤其注重招募中国人。苏联中
央政治局审议批准了这个计划,指定于1970年初开始筹建。至1971年春,“契他伊斯卡
雅”的建筑物已经耸立,开始进行设施施工。与此同时,克格勃开始物色教官和制订招
募特务学员的计划。按照克格勃高层核心的构想,“契他伊斯卡雅”创设伊始是短期训
练一批特工,迅速充实对外谍报局第六部的力量,为今后成立专门针对中国的对外谍报
局特别第六部打下基础。这样,该校招募的特务学员应以中国人为主,其对象是:叛逃
投苏的知识青年及其他成分的人员,苏联及亚洲各国的华侨。
    可以想象,这些人中绝大部分是不懂俄语的,这个问题在他们的学期内难以解决。
因此,就只能在教官上动脑筋,挑选一些精通汉语的克格勃特工去充任教官。克格勃人
事管理部根据这个构想,在物色教官时,马上想起傅索安,认为她不但具备其他条件,
还因其原先的红卫兵身份易与特务学员中的知识青年取得沟通。这样,傅索安便被列进
“契他伊斯卡雅”的首批教官名单,指定她执教“情报心理与情报实践”。
    傅索安了解情况后,寻思这样也好,至少她可以不再被派往国外执行任务,与提心
吊胆的日子告别了。这样想着,她的情绪变得好起来了,请安德烈和他的卫士吃了一顿
饭,饭后还兴高采烈地跳了舞。
    一星期后,傅索安被送往位于喀山的克格勃第四高级特工学校,让她进修情报学。
    克格勃第四高级特工学校的规矩比特维尔谍报学校还严,但傅索安这次是以教官身
份去进修的,所以学校管不到她,教官们对她也很客气,她在里面算得是一个比较自由
自在的人。这样的日子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中半年将要过去了。就在傅索安扳着指头计
算日子准备举行告别筵席款待教官时,有一个意想不到的任务降临到她的头上来了!
                                      27
              傅索安亲眼目睹了历史性的一
            幕:在温都尔汗三叉戟飞机坠毁地,
            克格勃专家割下了林彪和叶群的头
            颅,放进沸水中煮。
    1971年10月中旬的一天晚上,傅索安在喀山克格勃第四高级特工学校的教官餐厅吃
过晚饭,回到寝室,刚准备洗个澡后看电视时,电话铃突然发出一阵刺耳的响声。她迟
迟疑疑地望着电话机,不肯伸手去取耳机。那是因为她入校将近半年,极少有人在晚上
给她打过电话,她有点怀疑是不是拨错了号码。铃声执拗地响着,她在无可奈何中终于
拿起了耳机。
    电话是学校政治委员打来的,只有一句话:“傅,请你马上到我这里来!”就不由
分说地挂断了。
    傅索安一边穿外套,一边思忖:政委亲自打电话,声音又这么急,是发生了什么事
情?傅索安在克格勃已经待了三年多,凭她的聪明,知道克格勃不是一个讲道理的地方,
不少特工都平白无故地受到了无端的怀疑,从而被软禁、关押甚至判刑、流放、枪决。
这类事情在对外谍报局发生得最多,因为该局的特工一大半都出国执行过任务,构成被
无端怀疑的根源。现在,以学校政治委员出面夜晚急召她,莫非厄运也降到她头上来了?
    傅索安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了校部,一踏进政治委员办公室,那个有着克格勃少
将军衔的中年秃顶男子便把一纸电传递给她:“傅,你看一下,五分钟以前,从莫斯科
发过来的。”
    傅索安定睛一看,电传内容是让她阅到这个命令后,立刻去喀山澳托尔军用机场,
当晚22时45分左右,将有一架伊尔运输机从莫斯科飞来,她即登上该机,具体任务由也
在这架飞机上的伊凡诺夫上校向她交代。
    政治委员问道:“看完了吗?”
    “是的。”
    “那么,你马上坐我的车去奥托尔机场吧。”
    “奔驰”轿车把傅索安送到奥托尔军用机场时,机场方面已经接到通知,一个少校
军官客气地把傅索安引领到休息室,告诉她从莫斯科飞来的那架飞机将在五十分钟后到
达,问她是否需要喝点什么,或者小憩一会。傅索安摇摇头:“我什么都不需要,就在
这里坐等吧。”
    五十分钟后,伊尔运输机准时飞抵机常飞机上的人没有下来,通过无线电向机场联
系,让把傅索安送过去。少校驾着一辆吉普车把傅索安送到飞机前。傅索安登上飞机,
见机舱里坐着十三个苏联男子,都穿着便装。她站在过道里,眼光迅速在那些人的脸上
扫视,问道:“请问,哪位是伊凡诺夫上校?”
    坐在第四排的一个中年金发男子点点头:“这里来!”
    傅索安走过去,行了个礼:“上校同志,我是傅索安,奉总部命令向您报到!”
    伊凡诺夫上校往里侧挪了个位置,让傅索安坐在他原先的那个座位上。傅索安刚系
上安全带,飞机就起飞了。她以为伊凡诺夫会向她交代任务内容的,便侧脸望着他,但
上校已经闭上眼睛在打盹了,她便也闭目养神。
    三个多小时后,伊尔运输机降低了高度,傅索安从舷窗朝外望去,只见地面上闪烁
着点点灯火,连绵逶迤一大片,估计是一个大城市。不一会,飞机便在一个军用机场降
落了。飞机停稳后,伊凡诺夫第一个站起来:“到新西伯利亚市了,下去吧!”
    傅索安这才知道这是新西伯利亚市,但不清楚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她随伊凡诺夫一
行下去,地面上已停着三辆轿车,一辆巨型加油车正往飞机这边靠,几个穿工作服、戴
军帽的士兵在拉皮管子,准备给这架飞机加油。轿车把他们送往机场招待所。傅索安由
此而判断这仅是短暂停留,几小时后还要飞。这下子,她陷入了纳闷:飞机从莫斯科起
飞时无疑加足了油,到喀山后未加油而要飞来新西伯利亚市加油,这说明还要作不会少
于莫斯科到新西伯利亚之间距离的长途飞行,这样,这架飞机的目的地是哪里呢?
    机场招待所给他们一行安排了八个房间,伊凡诺夫上校和傅索安单独一间,其他人
都是两人一间。他们先去餐厅吃夜宵,菜很丰盛,还有酒,但气氛却不大热烈,大家都
是各吃各的,很少交谈。
    傅索安窥察下来,恍然大悟:这些人互相之间并不熟悉,是和她一样,临时从什么
地方抽来的。这个思维结果延伸了先前那个问题的进度:把十几个人凑拢来,搞了一架
专机飞来飞去,究竟是搞什么名堂?
    夜宵结束后,伊凡诺夫上校说:“请大家好好休息,我们明天……不,应该是今天
了……还要作一次空中旅行。上午10点起床,11点登机。”
    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