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世界五千年智慧故事总集4中国部分 >

第2节

世界五千年智慧故事总集4中国部分-第2节

小说: 世界五千年智慧故事总集4中国部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帝松了一口气,得意地笑了。 



                              司马绍留下宝鞭 



     据 《晋书》记载,这是发生在东晋明帝二年(公元324年)六月某天的 

故事。 

     东晋叛臣王敦的军营驻扎在于湖(今安徽当涂南)。这天来了一位商人 

模样的人,只见他右肩挂着个钱褡,走街穿巷,一路叫喊着:“有山货卖吗? 

买山货喽。” 

      “哎,我说,你看那入可不像个山货商人。”一位值勤兵对另一位值勤 

兵说。 

      “嗯,走,我们看看去。” 

     两个值勤兵走到近前,仔细观察起那人来。 

     只见那人长着满脸的黄胡子,眉宇间有一股英武之气。他谈吐温文尔雅, 

俨然是一位饱读诗书之人。 

      “这人肯定不是生意人,倒像是朝廷派来的探子。”两个值勤兵嘀嘀咕 

咕起来,觉得此事干系重大,便径直赶到王敦的帅府报告。 

     王敦听说那人脸上长着黄胡子,一拍桌子:“哎呀,那人就是明帝司马 

绍。快派人给我捉拿!” 

     于是五匹快骑在两位值勤兵的指引下,追出了营门,可明帝已不知去向。 

他们究竟该朝哪个方向去追赶呢?正纳闷的当儿,中间有一位突然叫道:“那 

边道上有堆马粪。” 

     骑兵们立即赶到那儿。这时,路旁歇脚的凉棚里,有一位卖食品的老太 

太在大声叫卖着。 

     领头的骑兵来到老太太面前:“请问老人家,刚才可曾见到一个黄胡子 

的人骑马从这里过去?” 

      “有啊,可他已经走得很远了。喏,这是那人留下的一条鞭子。”老人 

说着,从衣兜里摸出一条闪亮的鞭子来。 

      “是七宝鞭。”领头的骑兵惊叫道,“这可是皇宫中的宝物啊!”五个 

人于是你抢我夺,争着欣赏那条宝鞭。吵吵嚷嚷的,不知不觉时间就溜过去 

了。 

      “哎呀,真的,我们还要去追人呢。”领头的骑兵惊醒过来。 

      “来不及了,你看那马粪都凉了。”一位骑兵说。几个人一看那马粪真 

的凉了,料想再追也追不上了。于是带着七宝鞭回军营去了。 

     那人确是晋明帝本人。皇帝亲自出去刺探军情可谓是绝无仅有。且说快 

骑追到马粪堆的时候,明帝还在前面不远处。自那两个值勤兵注意起他后, 


… Page 6…

明帝就立刻意识到问题严重了。他知道马上就会有敌兵追来。于是,他赶快 

走出营门,飞身上马。但他一想自己骑马跑,是绝对跑不过那军中骑兵的, 

抬头一看,见路旁有个卖食品的老太太,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走了过去, 

摸出二两银子给老人,又把自己的七宝鞭递给她,对她作了如此这般的一番 

交待,转身又把马屁股后的一堆马粪浇上了凉水。这才重新上马飞驰而去, 

于是才有刚才的一幕。 

     明帝见追兵已摆脱了,才放下心来,带着探得的情报,回京城去了。 



                             郭敬循环浴马计 



     公元330年 (东晋成帝咸和五年),后赵国荆州监军(官职名)郭敬奉 

命攻打东晋襄阳。东晋军队驻守襄阳的都是精兵强将,驻守长官东晋南中郎 

将 (官职名)周抚更是骁勇异常,敌众我寡的形势极为明显。 

     这时,后赵主石勒一时派不出兵将支援郭敬,他想出了一条应急之计, 

连夜派人传令郭敬:“如果周抚派人来观察樊城军情,你要想尽办法,让他 

知道: ‘我们后赵军队先不跟你周抚打,等过了七八天,我们的大队骑兵来 

了,再想办法揍你们。到那时候,你们就插翅难飞啦!’” 

     郭敬接到军令,心想:“大王这话是不错,可要变成一种行动,这可是 

一大难题啊。”郭敬的脑海里随之跳跃过一串串重复的字眼:“大队骑兵, 

战马;大队骑兵,战马……” 

      “对,有啦!”郭敬一拍桌子,不禁接着自言自语:“制造声势,让周 

抚觉得我们好像大队骑兵来了。来他个循环浴马计!” 

     第二天,很多负有特殊使命的士兵出动了。他们手执马鞭,吆喝着将成 

群战马赶到河边,让它们俯首吸水,涉水洗澡。他们让这些马循环出现。白 

天,黑夜,都有马群在川流不息地洗澡。 

     这军情,给周抚派出的便衣游动哨发现了,忙赶回襄阳,直奔周抚处, 

气喘喘吁吁报告:“周大人,后赵战马正在河边洗澡。白天洗,晚上也洗, 

马儿多得数不清。” 

     周抚心中惴惴不安:“莫非后赵援军到了?”心惊肉跳一阵之后,马上 

连夜逃奔武昌而去。 

     郭敬不费一兵一卒,当夜占领了襄阳城。 

     后赵主石勒喜闻战报,当场发下一令:郭敬升任荆州刺吏。 



                             江卣用鸡播火种 



     公元353年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驻在芍陂(今安徽寿县南)的东晋 

守将殷浩的帅府内,殷浩正在召集诸将议事。 

     羌族首领姚襄自起兵反叛朝廷以来,仗着手中兵多士众,欺负殷浩军队 

少,不断对殷浩进行挑衅。今天,竟然敢违反军事常规,把营寨扎到离芍陂 

只有十里的地方,可见其骄横妄为的程度了。 

      “江卣听令,派你为荡灭羌贼的先锋!”中军将军殷浩下令。 

      “是。”江卣是殷浩手下最得力的将领。他以足智多谋、英勇善战著称, 

曾在许多重大战斗中屡建奇功。因此,要能抗击姚襄,殷浩知道此番非江卣 

作先锋不可。 


… Page 7…

     敌人的寨栅十分紧密坚固,而且敌我之间的兵力太悬殊。破敌只能靠智 

取。可是,如何智取呢?江卣苦苦思索着破敌之策。晚上,他翻开《三国志》, 

研究起诸葛亮领兵以少胜多的故事来。他发现诸葛亮每到敌我双方力量悬殊 

之时,总善于借助自然的力量,而他用得最多的是火攻。如今,姚襄连营扎 

寨在那儿硬攻肯定不行,是否也来个火攻呢?他想:对!也来个火烧十里连 

营。可是这把火怎么烧法呢?他想到了许许多多办法,最后都一一否决了。 

 “喔喔喔”,雄鸡报晓,天要亮了。随着第一声鸡啼,远近响起了一片雄鸡 

鸣叫声。他听着听着,不禁眼前一亮。大清早,他就令士兵们去捉来了几百 

只活鸡,并吩咐在每只鸡的尾巴上系上火种,把它们连结在一起,听候安排。 

     入夜,江卣命令士兵把鸡悄悄地带到阵前,朝敌人的营寨放了出去。鸡 

尾巴上的火种点燃后,鸡便扑腾着翅膀拼命飞跑起来。因为鸡都连结在一起, 

哪只鸡也飞不远,只在营区内传播火种,不一会,姚襄的营寨全部点燃了。 

惊恐万状的羌族士兵从被窝中钻出来,乱作一团。这时,江卣趁势指挥精兵 

掩杀过去,一举歼灭了敌军。 



                             王羲之巧惩恶霸 



     相传王羲之 (公元321—379年)在任太守时曾断过一件案子。 

     一天,有个叫阿兴的猎人到衙门告状:若干年前,阿兴的父亲在深山打 

猎,被一只斑额老虎追赶,跌下山崖,一命呜呼,阿兴为了安葬父亲,曾向 

当地大财主鲁宋借用一块荒地。那天正遇鲁宋为母庆贺80大寿,正在兴头 

上,听了阿兴的要求,就爽快地说:“这事容易,但你需送一壶酒为我母亲 

祝寿。”阿兴为此特意卖掉了一张狼皮,置了一壶好酒为鲁母祝寿。第二天 

就将父亲安葬在鲁宋指定的荒地上。 

     以后,阿兴继承父业,以打猎为生。他吃得起苦,熬得起夜,而且臂力 

惊人,枪法精通,慢慢地发达起来。最近他在深山捕杀了一只斑额大虎,不 

仅为父亲报了仇,而且将老虎卖得了数百两纹银,于是置办酒菜,与乡邻同 

享。 

     正当众人喝得酒酣耳热时,财主鲁宋带领家丁前来索债。阿兴慌忙申辩: 

 “我与员外素无钱财往来,当初员外好意,给我一块荒地葬父,小的已依要 

求孝敬了一壶好酒,此事已经了清,不知员外因何还要索债?” 

     鲁宋说道:“我此来正为那块地之事,当初我要的是‘一湖酒’,你只 

给了 ‘一壶酒’,如何就算了清?想我那块地系风水宝地,岂是一壶酒就能 

买下的?” 

     两人当场就争执起来,众乡亲也作证说当初讲明的是一壶酒,无奈鲁宋 

财大气粗,说他不过,于是众人就劝说阿兴到府衙告状。王羲之明白是鲁宋 

恃强欺人,当时也不作判断,命阿兴回家静候消息。 

     当天,王羲之带着自写的一幅《乐歌论》来到鲁宋家中。只见鲁宋家深 

宅大院,院前小河连通村外大河,河内鹅鸭嬉水,鱼虾浅游,果然富甲一方。 

鲁宋见太守微服来访,忙迎进客厅。 

     王羲之说道:“我对阁下的土产颇为喜爱,愿以《乐歌论》字幅换一活 

鹅。” 

     王羲之是有名的书法大家,一字能值千金,一篇《乐歌论》真可谓价值 

连城,一只活鹅又何足道哉。鲁宋当场就慷慨应允。王羲之当即将《乐歌论》 


… Page 8…

留了下来,让鲁宋第二天拿着活鹅到府衙来。 

     第二天鲁宋捉着活鹅来见王羲之,王羲之笑道:“我的字幅岂只值一活 

鹅?我要的是一河鹅。” 

     王羲之又将阿兴传来,他高坐大堂,吟道:“鹅不论河,酒岂论湖?假 

以 ‘河、活’辨‘湖、壶’,为的是严惩刁徒。”说着把阿兴的状纸丢给鲁 

宋。鲁宋这才知道自己成了被告,这恶霸虽然一贯欺压乡民,但毕竟不敢在 

朝廷命官、堂堂太守面前逞凶霸道,只得连连磕头,知错认罪。 

     王羲之当堂将这个仗势欺人的恶霸杖责40大板,令其将《乐歌论》交还。 

这个判处,阿兴欢天喜地,鲁宋垂头丧气。 



                              王羲之智救灾民 



     传说,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做右军将军时,琅琊郡一带连年大旱,颗粒 

无收,穷人把草根树皮都吃光了,贪官豪绅们却见死不救。王羲之于是写了 

道奏章,骑上快马,不分昼夜地直奔京城。 

     皇帝接过奏章,不管上面什么内容,却全神贯注地欣赏起王羲之的书法 

来。特别是奏章的“放粮”二字,飘如浮云,矫若游龙。皇帝边看边称赞: 

 “放粮——好,好,好!” 

     话音刚落,只听王羲之在下面高声应道:“谢主龙恩!臣今日就去琅琊 

放粮。” 

     等皇上明白过来,已是泼水难收了。只好将错就错,封王羲之为放粮的 

钦差。王羲之当天就打着“奉旨放粮”的大旗,急急赶回琅琊郡。 



                              王允之装醉脱险 



     东晋时代,有个孩子名叫王允之,为人机灵,很善于揣摸大人的心理。 

     王允之的伯父是东晋的大将军,名叫王敦。此人执掌朝政,骄横跋扈, 

为人残暴凶狠,被人称为杀人不眨眼的魔王。有一次,他为了强迫客人喝酒, 

竟接连杀死了几个敬酒不成的美女,使得客人难以挟菜下咽。 

     可王敦对王允之倒很喜欢,常常邀他同床而眠。 

     有一天,王允之照例酒足饭饱后同王敦睡在一起。 

     天亮后,王敦给一个下属唤醒。王敦忙起床跟他密谈:“喂,我叫你准 

备的兵马和武器怎样了?” 

      “将军大人,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好,好极了。你计划几时动手包围王宫?” 

      “如此如此。” 

      “必须注意保密,若有外人知晓此事,格杀勿论!” 

     王敦同那心腹越谈越兴奋,以至忘记了帐子里还有一个小孩在睡觉。 

     其实,王允之早已醒了,他们关于谋反的谈话内容他全都听见了。他觉 

得自己处在险境之中,情急生智,便用手指往喉咙里死命地深抠,立时将隔 

夜的酒饭呕吐了一床。接着,又闭起眼睛,装着熟睡的样子,微微打起鼾来。 

     王敦跟下属谈了好久的话,忽然想起自己背后的床上还睡着王允之,大 

为惊恐,赶忙奔去,掀开帐子查看。不看也罢,一看不禁释然大笑,捂着鼻 

孔,自言自语地说:“简直像头醉酒的小死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