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后期政治史-第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基罗加上校领导的一伙军官策划了抵制裴迪南政府派遣远征军镇压西属拉丁
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起义,但因叛徒告密而流产。
以上起义和斗争成为西班牙革命的前奏。同时,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争
取民族独立的革命运动也蓬勃发展,大大促进了西班牙国内革命的爆发。
1820年终于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起义,这就是拉斐尔·里埃哥领导的起
义。里埃哥出身于破落贵族家庭,自幼受到资产阶级自由思想的熏陶,参加
过1808—1814年反拿破仑的独立战争。 1820年1月,拉裴尔·里埃哥发
动了起义。他以恢复《1812年宪法》为号召,受到所到之处群众的热烈欢迎,
但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与里埃哥起义相配合,基罗加也领导了一支3
千人的起义队伍,最后因孤立无援而投降。这些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唤醒了
人民的觉悟,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1820年2月,科隆尼亚举行起义,弗罗尔和西北部其他一些城市也纷纷
响应,起义的旗帜仍然是恢复《1812年宪法》。在群众的强大压力下,斐迪
南七世屈服,3月9日以后任命了新政府,成员大都是自由派贵族,又称“十
二年代人”,以奥古斯丁·阿尔奎列斯为首。7月9日新议会开幕,议会里
存在着温和派与激进派的矛盾。温和派是以“十二年代人”为核心的保守派,
主张与国王妥协,得到城市大资产阶级、官吏、军官、自由派贵族和部分知
识分子的拥护。激进派是城市小资产阶级、手工业者、工人和知识分子的政
治代表,主要领导人是里埃哥和基罗加。这一派得到官吏和自由派贵族中民
主分子的拥护。他们坚决拥护《1812年宪法》,要求限制王权,但没有提出
建立共和国的主张。
1822年3月1日举行新议会选举,激进派获得巨大胜利,里埃哥当选为
议会主席。8月5日,激进派组成了政府,并对7月叛乱的策划者进行审判,
软禁了斐迪南七世。不久新政府又摧毁了保皇分子在西、法边境上建立的所
谓摄政机关,巩固了新政权。
里埃哥等人没有重视农民的土地要求,没有重视农民利益,没有得到广
大农民的支持,是这次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神圣同盟的武装干涉是西班牙
第二次革命失败的直接原因。西班牙革命给欧洲其他国家的影响是巨大的。
1820年7月,那不勒斯爆发革命;同年8月,葡萄牙爆发革命;翌年3月,
皮埃蒙特爆发革命;同年还爆发了希腊反对土耳其民族压迫的独立运动。
(2)意大利1820—1821年革命
意大利曾多年为拿破仑帝国所控制,维也纳会议后,奥地利则成为意大
… Page 14…
利的主宰,并且依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根据维也纳会议决议,意大利境
内的原来各邦国都恢复了封建统治秩序,梅特涅同各君主国缔结同盟,无条
件支持专制制度,镇压民主运动和革命组织,拿破仑占领时代的文武官员都
被免职,现政权和军队的高级职务为特权等级所垄断,教会的势力得到加强。
反动的政治统治严重地阻碍了意大利社会经济的发展,1815—1820年间,整
个意大利经济处于极度萧条之中。这种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引起了意大利人民
的普遍不满,烧炭党成为反抗黑暗统治的核心力量。
在西班牙革命的影响下,1820年7月在那不勒斯王国爆发革命,诺拉城
的驻军(类似民兵的组织,成员多为烧炭党人)在古里叶里莫·佩帕的领导
下举行起义,并收服了前来镇压的政府军队。国王斐迪南一世被迫同意颁布
宪法,召开议会和成立自由派政府。但同时斐迪南又向神圣同盟求援,奥地
利出兵镇压那不勒斯革命。 1821年3月下旬,奥军占领了那不勒斯城,斐
迪南一世重登王位,以极残酷的手段报复革命者,数以百计的人被投进监狱,
甚至被处死,数千人被流放。南方革命就这样结束了。
在那不勒斯革命失败的前夕,烧炭党人、自由派贵族桑托雷·迪·桑塔
罗萨伯爵为首的一批军官在意大利北方皮蒙特发动起义,要求颁布宪法和对
奥地利作战。皮蒙特起义者和那不勒斯起义者一样不明确起义的性质和奋斗
的目标,只希望能有一个代表自由派利益的开明君主,实行君主立宪。他们
曾把希望寄托在革命时期刚刚被指定的王储查理·阿尔伯特身上。由于奥军
的介入,皮蒙特最终又恢复了封建专制统治,复辟势力对革命者大肆反攻倒
算,起义领袖被迫逃亡国外。梅特涅还派遣警察到伦巴底侦察同起义军及烧
炭党人有联系的人,时间长达三年之久。
在伦巴底实行白色恐怖之时,教皇领地也发生了革命,意大利其他地方
也有一些小规模的起义。
意大利 1820—1821年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是敌人势力的强大和国内外
反革命势力的勾结;失败的主观原因是革命队伍本身的脆弱和不成熟。他们
不能发动广大城乡群众参加斗争,革命尚限于军事暴动和密谋,尤其是对国
王抱有幻想。意大利革命是人民大众反封建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它动摇
了维也纳体系和神圣同盟。
(3)希腊1821—1829年民族独立运动
15世纪中期,希腊几乎全部在土耳其统治下,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
分。由于俄国的干涉和俄土矛盾,实际上希腊处于半独立状态。18世纪以后
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希腊人民的民族意识不断增长,加上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也开始进行争取希腊独立及酝酿建立共和国的宣传和斗
争。拿破仑战败后,希腊人民一度把民族独立寄托在维也纳会议的公正裁决
上,但会议完全违背希腊人的意志,仍维持土耳其在希腊的统治。
1814年,希腊商人和旅居国外的希腊侨民在敖德萨成立秘密革命团体
“友谊社”,领导人是贵族出身、并在俄国军队中服过役的亚历山大·伊普
西兰狄。 1821年3月间,多瑙河沿岸的摩尔达维亚、瓦拉几亚两公国举行
了反对土耳其占领的起义。伊普西兰狄率军进入摩尔达维亚。由于他们把希
望寄托在俄国的支持上,结果求援落空,加上起义军内部的分歧,土耳其军
趁机而入,6月起义被镇压下去。但是,反抗的烈火却燃遍希腊半岛各地,
到1821年底,希腊很大一部分地区摆脱了土耳其的统治。
1822年1月,在厄皮道尔召开代表会议,宣布希腊独立,成立了国民政
… Page 15…
府,会议通过了《厄皮道尔宪法》。宪法规定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
人平等。根据宪法,设立了由选举产生的立法参议院。政府或参议院的成员
①
都是富有的船主和贵族代表人物。范纳尔贵族马夫洛考尔达多当选为希腊共
和国总统。
希腊的独立引起了欧洲列强的不安和仇视。土耳其残酷镇压希腊独立运
动,仅在开俄斯岛,一次就屠杀希腊居民23000人,把47000人卖为奴隶,
成为世界近代史上罕见的大惨案。希腊人民没有为此而退缩,继续坚持斗争。
但是,在希腊革命营垒内部也充满矛盾和斗争。以马夫洛考尔达多为首的掌
权派“亲欧”,与英国关系密切,并希望保持现政权,不愿将革命引向深入。
以科洛卡特罗尼斯将军为首的游击队没有掌权,是民主派,与俄国关系密切。
两派的矛盾导致了内战的发生,结果民主派失败。
1827年4月,希腊召开第三次国民议会。长期在俄军服役的卡波第斯特
里亚当选为总统,倾向英国的理查德·丘奇爵士和科克伦勋爵担任海陆军的
统帅。希腊国内亲俄势力得到加强,而欧洲列强都不想容忍某一国单独在希
腊称雄。他们从各自的利益出发,1827年7月6日,俄、英、法三国在伦敦
签订公约,承认希腊自治。土耳其拒绝该公约,仍然继续其军事行动。直到
1828—1829年在俄土战争中土耳其失败后,于1829年9月14日签订了《阿
德里安堡和约》,土耳其才承认希腊独立。
希腊的独立运动经过9年曲折艰苦的斗争才最后完成。在19世纪20—
30年代的欧洲革命运动中,希腊是唯一获得胜利的国家,也是巴尔干半岛最
先取得独立的国家。它具有重大的意义和影响。它是一场反对封建统治的资
产阶级革命,并对其他国家的革命运动起到了推动作用。
(4)俄国1825年十二月党人起义
19世纪初,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农奴制占统治地位。农奴制
严重地阻碍着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化的地主迫切要求废除农奴
制。广大的农奴和工人也深受农奴制压迫之苦,成为反对农奴制的坚定力量。
在19世纪第一个25年里,爆发农民起义281次,平均每年11次。工人暴动
和士兵暴动也不断发生。1800—1824年间工人暴动64次;1816—1825年间
士兵暴动25次。俄国人民反农奴制的斗争高潮迭起,说明农奴制已濒临危
机。
19世纪初,一批深受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俄国贵族青年形成了革命团体
“十二月党人”,成为反农奴制运动的鼓动者。他们在大学或军官学校学习
时期,就受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拉吉舍夫等人先进思想的启蒙和法
国革命的熏陶,后来又经受了反拿破仑战争的洗礼,认识到俄国农奴制度的
落后和腐朽,成为俄国第一代资产阶级革命家。从1816年开始,“十二月党
人”先后建立了许多秘密团体,中间几经改组,最后于1821年建立了“南方
协会”和“北方协会”。
帕维尔·伊万诺维奇·彼斯特尔,思想先进,知识渊博,是南方协会的
领导人。他于1816年8月被吸收加入救国协会,同年秋当选为协会章程起草
小组的成员,草拟了《祖国忠诚子弟协会章程》的绝大部分。该章程草案于
1817年1月被协会成员会议通过,使救国协会有了比较明确的纲领。他还组
织了救国协会唯一的外省分会——米塔瓦分会。他早时拥护君主立宪制,1818
① 范纳尔是君士坦丁堡一个市区的名称,奥斯曼帝国统治希腊后,贵族豪绅多居于此,故名。
… Page 16…
年所写《关于国家管理札记》表明了他的这一基本政治立场;1820年所写的
《社会——政治论》,仍宣扬以实现君主立宪制为目标。 1821年3月,南
方协会的成立,表明他已转向共和主义立场。 1822年1月,在南方协会的
基辅会议上他系统地提出了共和国方案。次年,这一方案被通过为南方协会
纲领。 1824年1月南方协会讨论并通过了由他主笔的共和国宪法草案《俄
罗斯真理》。草案提出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实现共和政体、解放农奴并分给
他们土地等主张。
北方协会主要领导人是尼基塔·莫拉维也夫。他于1821年起草了君主立
宪政体的宪法,并希望该宪法能成为北方协会的纲领。协会中的一些成员信
仰共和主义,不同意他的主张。俄历1826年4月27日,莫拉维也夫受审时
曾说:“如果皇族那时候不接受宪法,那么我认为只有采取断然的手段放逐
①
他们,并建议建立共和政体。”这说明莫拉维也夫也并不固执君主立宪制的
主张。 1824年,彼斯特尔来到彼得堡与北方协会谈判合并事宜,关于政体
问题,最后基本取得一致意见——实行共和制;致于革命胜利后是否实行临
时革命政府专政则由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可见,南、北方协会在基本政治主
张方面是趋向一致的。南、北方协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积极准备武装起
义。
1825年11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突然去世。皇位继承问题出现混
乱,“十二月党人”决定乘机发动武装起义。
亚历山大一世无嗣,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