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世界近代后期政治史 >

第2节

世界近代后期政治史-第2节

小说: 世界近代后期政治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步扩大了在冈比亚和塞拉利昂的殖民地,并在黄金海岸沿岸地区和尼日利亚 

的拉各斯建立了殖民统治;法国则扩大了在阿尔及利亚的占领地,并沿塞内 

加尔河向上游推进。 

     非洲人民为了自由和解放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和斗争。  19世纪的重大斗 

争有:埃及人、苏丹人和阿散蒂人、祖鲁人的抗英斗争;埃塞俄比亚人民的 

抗意卫国战争;马格里布诸国人民的抗法斗争等。非洲人的失败加速了非洲 

殖民地化的进程。 

    在非洲各族人民英勇反抗殖民者入侵的时候,许多沿海国家及某些内地 

国家的统治者已深深地被奴隶贸易所腐蚀,他们满足于自己得到的好处,甚 

至与殖民者相勾结,甘心在殖民者保护下充当代理人。 

     非洲各族人民保卫自己的土地和人身权利的斗争也加速了 18世纪末尚 

处于氏族部落制度下各民族的种族融合。非洲各族人民的力量虽然很单薄, 

但他们不屈不挠,反抗斗争日益发展,充分表现了非洲大陆在觉醒。 



                          5。拉丁美洲社会特色 



     19世纪20年代,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区和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但南美 

的三个圭亚那仍为英、法、荷殖民地,西属印度群岛除海地外也还在西班牙、 

英国、法国和荷兰的控制之下。 

     拉美的独立战争使所有的国家(巴西除外)都建立了共和政体,出现了 

欧洲式的与教会和军国主义传统相结合的地主贵族阶级的政治统治。在殖民 

地时期就享有特权的教会、军人和地主,推翻了西班牙统治、掌握了国家政 

权之后,继续保持并扩大了他们的特权。拉丁美洲独立后,政治上的“考迪 

罗主义”盛行。但“考迪罗”统治的时间都不很长,最短的只几小时,最长 

的也只是几年,然后就被其他“考迪罗”推翻和取代。玻利维亚从1825年至 

1852年发生179次武装政变;墨西哥独立后到19世纪末,更选了72个执政 

者,其中有60个是通过“考迪罗”式政变上台的。 

     19世纪的拉丁美洲动荡不安。各殖民国家继续争夺对拉丁美洲国家的控 

制权,极力在各国寻找和扶植自己的代理人。独立后的各国之间存在着领土 

纷争,导致了各国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频繁的战争,而英、美则竭力利用 

这些矛盾和战争在幕后争夺贸易、领土及政治的控制权,例如 1825—1828 

年巴西、阿根廷为争夺乌拉圭的战争;1864—1870年的巴拉圭战争;1879— 

1883年的太平洋战争等等。 

     拉丁美洲各国的反殖民主义斗争进行得很不彻底,各国经济力量十分薄 

弱,使外国资本的渗透有机可乘。  19世纪上半叶,英国资本在拉美的渗透 

令人注目。独立后的拉丁美洲仍然是欧美列强角逐的场所。 

     泛美主义的出现是世界近代后期在拉丁美洲有重大影响的政治潮流。威 

廉·福斯特认为,泛美主义有两种情形:第一种是拉丁美洲各国人民争取与 

美洲各国人民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政治潮流;第二种是美国垄断集团利用泛 


… Page 7…

美主义作为称霸西半球的政治工具。由于美国的迅速强大,后一种情形往往 

成为主要趋势。美国在1823年提出门罗主义,强调“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 

进而把这个口号演化为“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这与泛美主义的第二种情 

形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对拉丁美洲的经济渗透方面,美国比英国迟了一步,但19世纪80年 

代以后,美国疾起直追,出现了英国的优势逐渐被美国取代的趋势。 



                        6。美国和加拿大的新发展 



     在世界近现代,美国日益成为举世瞩目的国家,这是勿庸讳言的。美国 

是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诞生的新国家,它是在较好的世界环境中 

发展起来的。它摄取了较高的欧洲文明和生产力,并以世界范围内的商品经 

济发展作为动力;它从一开始就吸收了人类优秀的政治思想营养,18世纪欧 

洲启蒙运动的理论对美国国家制度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另外,美国从来就是 

一个移民国家,它是向全世界开放的,因而也能从全世界吸取精华。有学者 

说“美国是人类青年时代的宠儿”,不无道理。当然,美国的发展与它实行 

的领土扩张政策和强权政治有直接关系,许多国家都饱受过美国的霸权主义 

和经济侵略之苦。但是作为一个仅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国家,能成为当今世界 

的强国,其治国经验还是值得研究的。 

     在北美,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年轻国家加拿大也值得一提。根据不列 

颠北美法案,1867年7月1日宣告了这个新国家的诞生,当时称加拿大自治 

领,确立了联邦制度,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官方语言实行双语制,即英语和 

法语两种语言。多元主义渗透到加拿大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尊重人权、忍 

让和克制是普遍被接受的行为准则。加拿大在开国后的近百年间似乎与世无 

争、默默无闻,在大大小小的国际事务中很难看到它的影响。但在近一二十 

年中,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跨出国门走向世界 

的时候,一个美丽发达的加拿大展现在我们面前。它仅有一百多年的建国历 

史,现在跻身于世界七大经济强国之列,其治国之道值得借鉴。 

     近年来,多元文化主义对加拿大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多元文化主义 

是产生于加拿大的一种文化思潮,也是加拿大政府现行的官方政策。 

     加拿大人解释说,多元文化主义的意思是:各种各样出身和族裔的人民, 

都能平等地参与加拿大社会生活,同时自由地保持和发扬自己的文化。他们 

认为,多元文化主义一词是在加拿大创造出来的,其根基在历史上很早就奠 

定了。土著人是唯一拥有土生土长文化的加拿大人,而土著社会就曾是多元 

文化和多种语言的社会。土著人士以外的所有其他人都是移民来加拿大的。 

移民始于1600年前后,他们带来了各种特殊的文化习俗。  17世纪末和18 

世纪初来到加拿大的英国人和法国人当属这片土地的开拓者。  19世纪的最 

后几十年和20世纪初年,大量的东欧和北欧人为了寻求土地和自由,移民加 

拿大,使加拿大的传统更加多姿多彩。20世纪加拿大向世界大开门户,近年 

来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纷纷定居加拿大,使加拿大真正变成了一个多元文化 

和多种族的国家。据1981年统计,加拿大人口的31。3%都不是英国人或法 

国人的后裔。1986年,申报非英国或法国出身的加拿大人有938万,占全国 

2540万人口的37。5%,其中包括土著人。人数较多的族裔有:德国人、意大 

利人、乌克兰人、荷兰人、斯堪的纳维亚人、波兰人、北美印第安人、中国 


… Page 8…

人、犹太人、印度—巴基斯坦人、黑人、匈牙利人、希腊人、南斯拉夫人、 

西班牙人、菲律宾人和俄国人。 

     在具有多民族文化背景的加拿大,在建设自己国家的过程中,他们认为 

发现了一个真理,即为了联合如此众多不同的并且往往是颇为分歧的各方面 

人士,就必须有容忍和灵活精神。这在当代的加拿大成为人们的普遍观念, 

并影响到国家的政策。 

     自1971年以来,加拿大的大多数省份都制定了一系列正式的多元文化政 

策和计划;1972年任命了主管多元文化的部长。多元文化主义于1982年列 

入加拿大宪法和加拿大人权与自由宪章。  1988年7月加拿大政府还专门颁 

布了加拿大多元文化法,正式承认本国的多元文化性质,表示在联邦法律中 

把多元文化国家的各种价值观念奉为神圣,坚持下去。该法规定,每个公民 

不论其民族出身如何,都应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国内集体生活的一切方面,并 

为之做出贡献。它同时要求联邦政府在其各个部门与机构中促进贯彻多元文 

化主义。加拿大人认为,多元文化法的制定是破天荒的创举。 

     对加拿大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加拿大是一个社会秩序非常稳定的国 

家,大多数人安居乐业,或许多元文化主义正是维系这个社会的重要纽带之 



一。 


… Page 9…

                         二、拿破仑战败后的欧洲 



                         1。维也纳会议和神圣同盟 



     反拿破仑战争使欧洲英、俄、奥、普四大国暂时结盟,并由于拿破仑帝 

国的崩溃和拿破仑时代的结束而出现了新的国际格局。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 

世以“欧洲和平仲裁人”自居,企图重新扮演拿破仑的角色;英国则力图保 

持欧洲均势,一方面防止法国东山再起,另一方面遏制俄国取代法国;奥地 

利和普鲁士这两个世敌之国则想在争夺德意志霸权的角逐中一决雄雌;曾被 

拿破仑征服的欧洲各国大小王室都渴望恢复失去的“天堂”。总之,无论哪 

一个国家都无力和无意立即卷入一场新的战争。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召开了维 

也纳会议,形成了维也纳体系。 

      (1)拿破仑战败和维也纳会议 

     拿破仑 (1769—1821年),即拿破仑·波拿巴,法国皇帝,史称拿破仑 

一世,是法国大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他不断对外用兵,多次粉碎欧洲 

反法同盟,严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反动势力,但也表现出大资产阶级对外扩张 

和侵略性。  1812年,在对俄战争中失败,势力大衰。  1814年,欧洲反法 

联军攻陷巴黎,拿破仑被放逐到地中海厄尔巴岛。  1815年3月,他又率领 

千人的军队从流放地出逃,20日重返巴黎,再登王位。这时,英、普、奥、 

俄等君主国十分恐慌,又结成第七次反法联盟,以22万军队分兵6路进攻法 

国。6月18日,反法联盟在比利时的滑铁卢大败拿破仑军队(约11万人)。 

6月22日,拿破仑第二次退位。拿破仑这一次从称帝到退位,约百日之久(3 

月20日至6月22日),吏称“百日”王朝。拿破仑宣布退位后,被流放于 

圣赫勒拿岛,永久地退出了历史舞台。1821年5月5日病死于圣赫勒拿岛, 

终年52岁。 

     维也纳会议于1814年底至1815年6月上旬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 

它是欧洲各国打败拿破仑后处理战后问题的国际会议,其实质是一次消除法 

国大革命影响、恢复封建统治秩序、重新划分欧洲版图和瓜分殖民地的分脏 

会议。 

     1814年5月30日,第六次反法联盟国家(俄、英、奥、普)曾与法国 

签订巴黎和约。后来,瑞典、西班牙和葡萄牙也参加了条约的签订。该条约 

对法国相当宽容,既没有让法国割让土地,也没有要求交付赔款和撤走驻扎 

的占领军,只要求法国退回到1792年的边界,甚至法国还扩大了150平方公 

里的地盘。根据巴黎和约,虽然法国被置于反法国家的包围圈之中,但由于 

它保有相当广阔的领土,其作为欧洲大国的地位并未真正丧失。 

     维也纳会议的召开也是巴黎和约的一项规定。和约第32条规定:“凡加 

入战争的国家,无论属于哪方面,都应在两个月内派遣全权代表到维也纳开 

会,以便在全体会议上作出补充本条约各项规定的具体安排。” 

     除了土耳其(其领土跨欧亚两洲)之外,所有欧洲国家都派代表参加了 

会议,与会代表216人,这是世界近代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 

会议主席是奥地利首相兼外长梅特涅。操纵会议和起决定作用的是俄、英、 

普、奥四强的首脑。由于法国代表塔列兰的外交才干,使法国挤入四国行列, 

成为五国委员会的成员,使维也纳会议实际上成为五国会议,一切问题均由 

五国决定。除了讨论“最后总决议案”外,所谓的维也纳会议从未开过正式 


… Page 10…

全体会议,许多重大决策都是在梅特涅的书房里决定的。大多数代表无所事 

事,6个半月的时光都是在宴会和舞厅中打发的。奥皇弗朗西斯日复一日地 

举行招等会,每晚宴席40桌,庭院中排满了马车,厩中之马多达1400匹。 

     各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