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世界近代中期宗教史 >

第26节

世界近代中期宗教史-第26节

小说: 世界近代中期宗教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氏的共同体,敬仰共同的血缘祖先。宗族有族长,多为年长的有威望者,他 

  的权力很大,凡本族内的财产、婚姻及相互纠纷等事都有权裁决。宗族有祠 

  堂,是宗族祭祖或处理本族公共事务的场所。不同宗族间无隶属关系。各宗 

  族间常因土地、水利设施的争夺而发生械斗,并讲究血族复仇。 

       门宦不以血缘姓氏为联系纽带,而是依对伊斯兰教的教道、礼仪的不同 

  解释来划分。同一门宦的穆斯林尊崇一教主,教主是本门宦的创始人或他的 

  直系后代。所以,教主权力很大,不但主持本门宦的教事,且裁决本门宦的 

  一切内部纠纷,并向本门宦的各教坊派出自己的代理人管理各自的教坊。本 

  门宦穆斯林必须绝对遵从教主,讲究教主崇拜,教主的拱北也作为崇拜的圣 

  地,朝拜教主拱北有朝觐麦加的意义。各门宦除有伊斯兰教的共同节日,本 

  门宦教主的生日、忌日等都可作为节日。教主称谓则完全是血缘家族式的, 

  称为“道祖”、“太祖”、“太爷”、“祖爷”、“老人家”、“爷”等。 

  称教主妻子为奶奶,教主之子为爸爸,教主之女为姑姑,教主儿媳为婶。 

       关于门宦的性质,有的研究者认为是教派的表现形式。另有研究者持相 

  反见解,认为中国内地伊斯兰教严格意义上的教派只有格底非、伊黑瓦尼、 

                                                                                ① 

  汉学派,门宦不算教派,因为不同门宦宗教上的分歧不大,多是枝节性的 。 

       中国伊斯兰教有四大门宦,即虎非耶、格底林耶、哲赫林耶、库布林耶。 



① 参见马通《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 年版。 


… Page 93…

  四大门宦又各有不少分支,各分支门宦的名称有的依据创始人的姓氏,如刘 

  门、杨门;有的依据创始地,如毕家场、北庄;有的依创始人的形象,如胡 

  门、疯门;有的依据其清真寺的特点,如花寺门宦。门宦一名不是他们的自 

  称,而始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三月,河州知州杨增新《呈请裁革回 

  教门宦》一文。在此之前,清乾隆年间,甘肃临洮北乡穆夫提门宦第六辈教 

  主马显忠被陕甘总督赐予“统领”头衔,统管河州各门宦,民间称其所管为 

                ① 

   “七门八宦”。至于“门宦”一词,据说取自“门阀”、“宦门”两词的第 

  一个字,以示封建世袭特权的身份。 

       门宦渊源于伊斯兰教苏菲派影响,是苏菲教团的一种中国形式。清康、 

  乾时期开放海禁,中国穆斯林有去麦加朝觐或游学的,一些苏菲派经师也来 

  中国,在西北地区传教,这是门宦能够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四大门宦的创 

  始人或是到阿拉伯、西亚游学者,或从那里带来经书研习者,或是在国内从 

  师于苏菲派传教经师的。 

       中国伊斯兰教的四大门宦,都是教权与封建性特权结合的产物,宗教的 

  形式下往往掩盖着宗教上层人物世俗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在宗教上,各门宦 

  基本信仰是一致的,都以《古兰经》为圣典,以“五大义务”和“六大信仰” 

  为纲领,所以,它们相互间都承认是穆斯林。各门宦之间的区别从宗教意义 

  上看是枝节性的。但门宦的上层人物利用教众虔诚的宗教心理,将枝节性分 

  歧夸大成根本性的,作为构成独立的利益集团的依据和标志。 

       四大门宦的具体特点如下: 

       虎非耶据传源于穆罕默德25世后裔华哲·赫达叶通拉希·阿法格·曼什 

  乎勒。“虎非耶”一词是阿拉伯语译音,意为“隐藏”、“低念”,即低声 

  念赞圣词,所以又称“低念派”。虎非耶门宦内又有许多分支,据《中国伊 

  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一书说,大体有21个。人数较多的如毕家场门宦, 

  创始人为马宗生(1639—1719年),花寺门宦,创始人为马来迟(1682—1766 

  年),穆夫提门宦,创始人为马守贞(1633—1722年)。虎非耶各支系的教 

  事活动也各有特点,像花寺的马来迟,遵行上很严格,除遵守“五件天命” 

  和圣行功课外,每天还要作84拜“副功”,4万8千次赞词。念赞词因不同 

  的时间,规定具体内容。马来迟强调“闹中静”,反对过分的禁欲苦行和狂 

  热行为,主张在现世的繁华中静修参悟,静修参悟主要是默念齐克尔。马来 

  迟每以3天、9天或21天时间坐静参悟,每天要念一章《古兰经》。这样严 

  格的静修课并非要求所有教徒都做。他把教徒分为三个品级,第一等级是“穆 

  勒师德”,指教主,道祖,得道者;第二等级是“海里凡”,指各辈教主的 

  接班人,是办道者;第三等级是“穆里德”,指一般徒弟,追随者,是好道 

  者。要成为海里凡,需经道祖的精心培养和传授。在默念齐克尔的功修到底 

  后,要连续做27天静修功课,关在一个门窗紧闭的黑屋中,早起晚睡,每天 

  只吃半张饼,三粒枣,一杯水。过此关以后,即可被封为海里凡。 

       格底林耶源于穆罕默德29世后裔华哲·阿布都·董拉希。格底林耶也有 

  不少分支,大拱北门宦是著名的一支。创始人是祁静一 (1656—1719年)。 

       大拱北的思想和修行功课表面上看有道家的色彩。对此,大拱北解释说: 

   “由于在中国,特别在汉族地区传教,为了阐扬教理,把自己的学理语词(阿 

  拉伯语同),巧妙地使用了中国汉语中惯听惯用的道家语汇,好让汉族和其 



① 参见周燮藩等《中国宗教纵览》,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 年版。 


… Page 94…

  他民族群众易于听懂,易于理解,有利于宣传教义,而非吸收道家思想和干 

  功方法而凑成大拱北的一套干功修持学理的。”① 

       大拱北的思想在祁静一的遗训中有明确表述,内中写道:“先民有言, 

  饶一着,添子孙之福寿,退一步,宽驹隙之易过,忍一言,免驷马之难追, 

  息一怒,养心神之精神,善哉言乎,良可忆也。大凡非礼之加,唾面自干者 

  为贤,倘有模逆之来,存心忍耐者为贵,福寿皆为命,何必争长竞短,得失 

  总在天,不须论是说非,休挑三寸舌,只陷七尺躯,鹪鹩争巢于林,祗借一 

  枝为栖,所占无多,鼹鼠竞饮于河,不过满腹之水,所求有限。来来往往, 

  终属幻境,行行走走,到底成空,独不见绿鬓未几,而白发早侵,又不见贺 

                                                    ② 

  者来临,而吊者随至,想及于此,良可慨也。”大拱北定有严格的清规,要 

  在不贪财,不贪色,禁结党营私,必须严习经典,刻苦静修,谨守天命,等 

  等。大拱北很讲究悟修行,以达到认主,定性复命的最高境界。他们认为, 

  真主创造了万物,真主的大能显示在万物之中,认主先要认本身,认己明则 

  认主明。认己则要认真修道。修道不在繁琐的礼仪形式,而要在静心。他们 

  说,心是礼拜真主地,朝向本然 (即真主)把礼拜,本然就在自己心中,只 

  要内心诚意拜真主,礼拜把斋全都无所谓。大拱北还认为要做到心归本然, 

  应当出家修道。出家从10岁左右开始,在深山幽林中静修,不许娶妻。出家 

  人除当家人和老年人外,均须自己耕种土地,自耕自食。青年出家人要在拱 

  北内设的学校中上学。大拱北出家人很重视每日五次礼拜,特别是晨礼。在 

  念赞主词时,念法、姿势都很讲究,如呼气时怎样念,吸气时怎样念,念要 

  不出声,呼吸起于丹田,身躯要左右摇晃。其本意都在于强化静修参悟的功 

  夫。大拱北的一般穆斯林可不出家,修持功夫也较简单,只求信仰太祖祁静 

  一和有德行的当家人,每遇灾难,即到拱北点香,求助祁太道保佑。一般穆 

  斯林也不必到麦加朝觐,只要就近就地朝向即可。 

       哲赫林耶是中国伊斯兰教门宦中人数最多,教权最集中巩固,流传时间 

  最长的门宦之一。从清初开始,它曾发动多次反清起义,屡遭镇压。清政府 

  一直想根除它,它却反而发展壮大起来,顽强不屈地与清廷对抗。 

       哲赫林耶是阿拉伯语词,意为“公开”“响亮”,因高声朗诵赞主词, 

  被称为“高念派”。哲赫林耶渊源于也门的沙孜林耶,创始人马明心(1719 

  —1791年)于1744年传回中国。马明心不仅要传播苏菲派学理,且有改革 

  中国伊斯兰教之意,他对教义教法的阐述比较灵活透彻,宗教仪式有所简化, 

  并且反对教权世袭,主张传贤不传子。从马明心开始的前几辈教主,除收受 

  学生和教徒的来修赠送外,无其他剥削收入。他们出于一个虔诚的宗教信徒 

  的本色,勤奋好学,虔诚办教,不贪世俗荣华。哲赫林耶成为一个教权世袭, 

  教权与封建地主合一的门宦制度,是后来形成的。 

       哲赫林耶的遵行同于伊斯兰教的基本教道。但它所讲的学理不为广大教 

  徒熟知,成为神秘不测之事,一般穆斯林的遵行只是一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 

  以然的异于别派活动礼仪。例如,哲赫林耶的教权转承,要有“传教衣帽” 

  作为凭据,传教用具和经典是它的珍贵之物,由各代教主收藏,作为执掌权 

  力的象征。教徒戴一种别致的帽子,不留鬓须。哲赫林耶的礼拜与其他教派 

  门宦也有不同,例如每周一次的聚礼,只拜10拜,其他门宦则认为必须拜 



① 马通:《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 年版,第344 页。 

② 同上书,第336—337 页。 


… Page 95…

16拜。该门宦还认为,教徒不一定必须赴麦加朝觐,可以朝拱北、道堂代替。 

另外,哲赫林耶重宣传第四任哈里发阿里的功绩,也宣讲十二伊玛目历史, 

教徒家中多悬挂用阿拉伯文书写的阿里的宝剑,每年要隆重纪念穆罕默德的 

女儿法蒂玛的生殁日。 

     库布林耶人数较少,据说源于中亚的库十拉维教团,是由一名叫穆乎引 

迪尼的阿拉伯人于清初传入中国的。穆乎引迪尼到甘肃临夏传教,定居东乡 

大湾头,这里的张姓群众送他9亩地,他从此改姓张。所以库布林耶也称张 

门。库布林耶的宗教活动也主张静修参悟,静修时间一般为40天或70天, 

最长有120天。静修时要住在山洞里,除送饭的人,不再见任何人,每天睡 

得很少,大部分时间做教事,吃得也很少,每天吃一次,只吃7个枣,几杯 

开水。据说,张门的教权较松驰,封建特权不大。 


… Page 96…

                                3。清朝前期的佛教 



       佛教自传入中国,唐朝时达到它辉煌的顶点,及至清朝,时运大不如前 

  了。“清初各省官建大寺6073处,小寺6409处;私建大寺8458处,小寺 

  58682处。有僧110292人,尼8615。总计寺院79622,僧尼118907人。乾 

  隆初四年(1736—1739年)共发出度牒340112张,令师徒相传,事实上私 

                   ① 

  度并未停息。”从僧尼绝对人数上看,与宋明相差不多,但在国家和社会生 

  活中的实际影响力却并不突出。 

       同任何宗教的传播一样,佛教传入中国并得势一时,有其社会和精神方 

  面的条件。中国在传统上并不看重出世避世,而以求现世的福禄攘灾为要。 

  佛教的主旨是引导个人彻底摆脱苦难,寂灭生死轮回的羁绊。从这一点上看, 

  佛教与中国社会一供一需,两者吻合,随即有佛教在中国传播的社会土壤。 

  从思想上的接受能力来说,中国有长期的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思想与佛教 

  思想在某些方面有相通之处,以道解佛,也就成了中国佛教的一大特点,特 

  别在士大夫中间是如此。至于民间,多神崇拜的风气很盛,不论哪路神仙, 

  只要能避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