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记密码:清宫隐史 作者:隋邦森隋海英-第1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了福王弘光,本来值一万两(万岁),贱卖到一千五百两。他将北京的皇位卖给了贾蓉,只值一千二百两。冯胖子(李自成)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五日到昌平,四月三十日逃走,在北京呆了一个半月(月半,胖子也)只当了一天大顺皇帝(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九日),只会放火,没有资格买,所以“我就没工夫应他”,因为李自成第二天就逃跑了(崇祯十七年四月三十日)。
这是后宫太监首领对中国国家大权(戴权)转让过程的高度概括。
咱们贾府接驾一次——由赫图阿拉迁都辽阳明天启元年、后金天命六年(1621年)三月,后金陷沈阳、辽阳。河东五十寨与复州等七十余城皆降。后金在沈阳驻军三日,定议迁都辽阳。移辽阳官民于北城关厢,南城由皇室、贝勒与将士居祝当时明熹宗令孙承宗督师蓟辽。孙承宗在辽坐镇四年,令袁崇焕驻守宁远,关内外未失一寸土地。明朝与后金处于相持状态。
努尔哈赤趁暂时的和平,由赫图阿拉迁都辽阳。即《石头记》赵嬷嬷所谓“咱们贾府……接驾一次”。此处的“贾府”指“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的真爱新觉罗氏。
《石头记》第十六回原文:赵嬷嬷道:“阿弥陀佛!原来如此。这样说,咱们家也要预备接咱们大小姐了?”贾琏道:“这何用说呢!不然,这会子忙的是什么?”凤姐笑道:“若果如此,我可也见个大世面了。可恨我小几岁年纪,若早生二三十年,如今这些老人家也不薄我没见世面了。说起当年太祖皇帝仿舜巡的故事,比一部书还热闹,我偏没造化赶上。”赵嬷嬷道:“嗳哟哟,那可是千载希逢的!那时候我才记事儿……”注解:贾琏道:“这何用说呢!不然,这会子忙的是什么?”——时间为顺治元年(1644年)夏天,孝庄31岁。多尔衮(贾琏)忙于修复被李自成(冯渊、冯胖子、冯紫英)烧毁的明故宫(大观园)。当时距离迁都辽阳(天命六年,1621年)为23年。距离迁都赫图阿拉29年。上述两次迁都时孝庄才两岁至八岁,当然“没见世面了”。
贾元春隐射孝庄皇太后明天启五年、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二月——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嫁给皇太极,是年13岁。约20年后(1644年,顺治元年),她31岁,携带七龄小儿入主北京,成了大清国的国母——顺治皇太后。
《石头记》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幻仙曲演红楼梦》,原文:只见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也有一首歌词云: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弓”者,盘马弯弓以骑射得天下的皇太极也,《石头记》中的张老大。“香橼”者,皇太极的爱妃孝庄也。“木”者,孝庄布木布泰也。“榴”者,“留”有子孙的“木”也。“开”者,执掌后宫大权也(照宫闱)。
有将近20年宫廷经验的孝庄皇太后,入主北京的皇宫,大权独揽。迎春(十四格格和硕建宁长公主——下嫁平西王大公子吴应熊)、探春(多尔衮与孝庄的女儿——后下嫁察哈尔蒙古)和惜春(定南王孔有德的女儿孝庄义女和硕公主孔四贞——下嫁定南王孔有德部下孙延龄),三春都仰仗初春的阳光雨露。“三春”的另一种含义为崇德朝是一春,顺治朝是一春,康熙朝是一春。对孝庄来说,崇德朝才是初春。作者认为,三春之后,大清国就完了,所以秦可卿(皇太极)临死对凤姐(孝庄)说,“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暗示大清国三代而亡。
元妃于虎兔相交的年月逝世。即顺治在北京登基(甲申年)前三十一二年,是她出生的年份。甲申之变后,又活了43年,于75岁逝世(康熙二十六年,甲寅)。《石头记》第八十六回说元妃出生于甲申(1644年)年正月初一,“只怕遇着寅年卯月”。《石头记》第九十五回说:“贾娘娘薨逝,是年甲寅(1674年)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存年四十三岁。”
实际情况是:孝庄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初八,死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石头记》故意写的差了几天。年份一点不差,日子前后错落几天,避嫌也。
生于甲申年(1644年)卒于甲寅(1674年)年为31岁,怎么说贾娘娘43岁呢?《石头记》作者以甲申之变(崇祯十七年、顺治元年)为界,将孝庄岁数分成了31和43前后两段,合起来是74岁。因为十八日立春,十九日死,多活了一天,就算多增了一岁。所以说元妃(孝庄皇太后)享年75岁。《石头记》的狡猾写法与历史记录完全一致。
第6节葫芦庙炸供(3)
“我们王府也接过一次驾”——太祖皇帝迁都沈阳天命十年二月,后金朝廷由辽阳迁都沈阳,即盛京。满洲太祖皇帝自闻孙承宗守辽,数载不敢犯,派兵丁至沈阳营造城池,建筑宫殿。沈阳城开了四门,中置大殿,名笃恭殿,前殿名崇政殿,后殿名清宁宫,东有翔凤楼,西有飞龙阁,楼台掩映,金碧辉煌,不亚于大明京阙。太祖定议移都,遂率六宫后妃,满朝文武,齐至沈阳。
此即凤姐所谓“我们王府也接过一次驾”。
此处的王家指“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隐射后金皇上册封的“科尔沁蒙古亲王”家,孝庄(王夫人)的哥哥“王子腾”吴克善家。他是蒙古四十九旗东北部的代表人物。由于后金与清初实行满蒙联姻,孝庄娘家在皇太极时代出过两个皇后一个皇贵妃,顺治时代出过两个皇后四个妃子一个贵人。蒙古亲贵是清朝皇室最坚强的后盾。
《石头记》中的贾兰,主要隐射康熙皇帝,李纨隐射顺治的康妃佟佳氏。佟佳氏的父亲是佟图赖。佟图赖的父祖佟养真与佟养牲原籍开原,乃当地大户旧族,汉人也。清太祖起兵伐明,佟养牲、佟养真举家响应,成为汉军八旗的最早统帅。从龙入关后在清朝朝廷中成为举足轻重的势力,称为“佟半朝”。康妃佟佳氏的“佳”字,是清朝后宫汉族后妃的标志。康熙登基后,“佟半朝”家抬旗为满洲正蓝旗,是皇家对汉族勋臣的最高奖赏。
“宁国公”封号源于魏忠贤养子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明熹宗天启帝杀前辽东经略熊廷弼,传首九边。九月,赐魏忠贤“顾命元勋”樱触犯魏忠贤者均下狱死。大太监魏忠贤弹劾孙承宗,皇帝不辨是非,遂改由高第继任。
天启帝明熹宗登基后即宠客氏与魏忠贤,封乳母客氏为奉圣夫人,此名号清代亦沿袭以封乳母。熹宗赐太监魏忠贤世荫,锦衣千户,提督东厂,晋爵上公,从子良卿封“宁国公”,与《石头记》作者给予贾府长门一支“宁国公”的假托封爵一模一样。
“宁国公”借用魏忠贤从子魏良卿的封号,这决非偶然的巧合,而是别有用心的隐射双关。因为在《石头记》里宁国府就隐射一个“从子”族谱:宁国公(努尔哈赤的父亲)——贾代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贾敬(孔有德)——贾珍(顺治皇帝:孔福临)——贾蓉(康熙皇帝:孔玄烨)。从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贾代化)到孔有德(贾敬),血统发生了变化,所以叫做“假代化”。又作假,又替代,又变化,难道“宁国府”不是一个从子系统吗?果然下一代就是“假真”(贾珍)——“假真”(贾珍)者,弄假成真也。是说将“孔福临”弄成“爱新觉罗•;福临”了。
努尔哈赤遭遇“石呆子”袁崇焕天命十一年春夏之交。努尔哈赤乘草盛马肥之机,出发沈阳,渡过辽河,直达锦州,倍道进到宁远城,遥见城上架大炮一具,是当时罕见之物,太祖不觉惊异。次日,清太祖率部众攻城,城上大将乃东莞人袁崇焕。太祖急率军队回寨。众贝勒请战,太祖道:袁蛮子不是好惹的。
袁崇焕固守宁远,见敌骑蔽野而来,命开大炮。烟雾蔽天,血肉遍地。太祖急挥众逃走。众贝勒也劝太祖返驾,检点军士,丧失数千。清太祖叹息道:“我自二十五岁起兵,战无不胜,攻无不取,不料小小宁远城,遇着这袁蛮子,偏吃了一场大亏!”太祖好胜,终自忧劳致疾。68岁的老人,遂恹恹成玻天命十一年八月,竟尔长逝。
袁崇焕就是《石头记》里的石呆子——“宁死也不卖扇子”。“湘扇”者,江山也。石呆子袁崇焕“宁死也不卖”明朝“江山”也。
天命十一年八月努尔哈赤死。皇太极即汗位,以明年(1627年)为天聪元年。皇太极状貌奇伟,素为乃父所钟爱,因此得立为太子。礼亲王大贝勒代善(赖爷爷)等,承父遗命,奉皇太极即位,改元天聪,清史上称他为清太宗文皇帝。
《石头记》作者凭想像,将皇太极写成贾雨村:“然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又以“一僧”补充之:“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一个长大的和尚”。
皇太极在皇父国丧期间,对辽东巡抚袁崇焕采取缓兵之计。往来书札中提出三个条件:“第一条,画定国界;山海关以内属明(第二回“街东为宁国府,街西为荣国府”),辽河以东属满洲(第十六回“会芳园本是从北拐角墙下引来一股活水”)。第二条,修正国书;满洲国主让明帝一格,明诸臣亦当让满洲主一格。第三条,是输纳岁币;满洲以东珠、参、貂为赠。明以金银布缎为报。”袁崇焕置之不答,但饬水陆各军,赶紧备战。
《明史袁崇焕传》:“曾奏称守为正着,战为奇着,和为旁着,可知崇焕之心,固非以议和为久计者。”然清太宗皇太极亦一英雄,比袁崇焕似乎技高一筹也。
《石头记》里的贾雨村收到甄士隐的馈赠,连个谢字都没有,并非说明皇太极是个对汉族人不讲礼仪,甚至是背信弃义之徒耳。那是指明朝向清朝按和议交纳银子与布匹,50两是照顾明朝经济拮据减半收费之义。后来皇太极与多尔衮设下离间计,借崇祯皇帝之手,以凌迟之极刑,害死了袁崇焕——算是借汉人之手,替父亲报了仇。155年后乾隆皇帝为袁崇焕平反昭雪,建祠纪念。汉族皇帝无地自容也。
第7节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1)
隐藏的历史信息《石头记》原文: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日,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裤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致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晨夕风露,阶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者。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
隐秘解读:
《石头记》开头这段楔子,实乃作者创作动机的自白。不懂这段楔子,就根本看不懂《石头记》。如果弄不懂“甄士隐”——“贾雨村”——“通灵”之说——“《石头记》一书”这四个方面的对立统一与唯物辩证关系,无论读者或研究者,到死也走不出《石头记》这个八卦迷魂阵。
这个楔子明确告诉你:《石头记》就是“石头”(元顺帝亡国玉玺)变“通灵宝玉”(清朝皇太极重刻玉玺),“通灵宝玉”又变“石头”(清朝宣统亡国玉玺)的故事。《石头记》是一部描写巾帼(孝庄皇太后)不让须眉,而堂堂须眉(《石头记》作者)虽服其才,但不服其德,故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嘲讽揭露巾帼裙钗的隐书。因为以历史为背景,所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因为是文学创作,所以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石头记》里面写的都是中华民族的政治历史大事。对这件国家大事,失败的男人不能明说,说明了就会被胜利的女人惩治,